大汉大忽悠帝-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盎实鄹纭蔽蹲芟不豆牡纺切┕そ掣酶傻幕疃茄钚奕瓷钪庖坏悖圆庞写艘凰怠
刘汉少饶有兴趣地问道:“帮她辅导作业?她又鼓捣啥呢?”
杨修名为抱怨,实为夸赞地说:“您那些徒弟,各个犹如神人,小臣哪能知道他们整天都在鼓捣啥呀?好像听说月英要发明什么推草机。”
“推草机?”
果不其然,杨修如此一说,成功地引起了刘汉少的兴趣,而后一群人便按照惯例,带上“贡品”,乌乌泱泱地蹿向科学院。
又“果不其然”,黄月英能说“想师傅,或者要学习”之类的话,基本就是因为嘴馋。但是,一般情况下,人家也不会“纯骗”,所以便理直气壮地对师傅说:“咱们不是已经有铁铧车了吗?还有耧车,犁地、播种都挺方便,徒儿就想着,要是能够再发明一个推草机,从田里过一趟,就能够把成熟的麦子给推回来,那岂不是更加便利?”
“英儿,你这个意思,师傅听明白了。可是你觉你觉得,咱要是给它起名叫收割机,会不会比推草机好听一点?”
黄月英一边往嘴里塞着好吃的,一边毫不吝惜地赞美道:“嗯……果然还是师傅厉害,取的名字就是好听!”
无量天尊,哦咧个去。哥是不是被骗了呀?
到目前为止,刘汉少这些奇葩徒弟之中,黄月英可算是一个特例,奇葩中的奇葩。马钧结巴了,还会被抽嘴巴呢,诸葛亮和司马懿淘气了,还会被揍屁屁呢,就算是胖如李二娃,小的像蒲元,被吼被踹,也是家常便饭。唯独黄月英,打不得,骂不得,就算是被宰一顿好吃的,做师傅的也得表现出“我很荣幸”的样子。
“不是……英儿,师傅要是没记错的话,咱上一把不是还在研究热气球吗?”
“嗯……对呀!我飞上去了。飞的还挺高,看的也挺远,可是飞多了就没意思了,那个玩意儿又不能想飞哪儿就飞哪儿。”
这话倒是不假,热气球又不是“灰机”,它也没有方向盘呀!上了天之后会往那边跑,全看风往哪个方向吹。就目前的实用性而言,好像只有军府把它拿去观察地形以及当作瞭望哨使用了,探索军团也正在研究它的用途。据说有人还想搞一个“热气球观光”的项目,让肯花钱的百姓也有机会上天看一看,就是不知道目前进行到哪一步了。
可是即便如此,刘汉少还是很费解:“英儿,你总是这样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到底有没有准谱呀?”
“有啥准谱?”
黄月英好像也搞不懂自己,但是她会开解自己,随即又满不在乎地说:“哎呀,我这还不是为了帮小元嘛。”
第735章 大汉的高速水路
……………………………………
蒲元整天在科学院里瞎混,可惜不是“院士”,因为还没啥拿得出手的“作业”。但是,就凭他这个身份,连身为“雷电双熊”的诸葛亮与司马懿都得喊一声“师兄”,别人是不是也应该对他客气一点,甚至是崇拜一点?
起因就是农学院那帮娃来找蒲元这位小“大神”帮忙,说我们犁地、播种现在都能够“机械化”,要是收割也可以使用机器,想必是极好的。
蒲元被别人捧得高高的,不好意思说自己不会,也不好意思推辞,所以接下这个活儿之后,扭脸就去给黄月英买好吃的……
这件事儿的来龙去脉,师傅是听明白了……你现在已经不管小元喊师兄了么?
不对!
摁下三八之心,刘汉少又鼓励着问:“想法很好,你们有没有更具体一点的思路?”
“这个很简单嘛。”
黄月英把好吃的塞进嘴里,而后居然拿出一个剃头用的推刀,又比划着说道:“师傅,你们看啊……我们用这种推刀,不管是剃头发还是剪羊毛,都不会伤着头皮和羊皮。假如……我们做一个更大的推刀,把它连接在车车上,进行传动。就是车车一走,它就能咔嚓咔嚓,剪掉庄稼,是不是就可以变成收割机了?”
看着黄月英一副“我很开心”且理所当然的样子,刘汉少感觉自己又被骗了。
那个啥,你小的时候,哥也没使劲忽悠你吧?怎么哥那点不靠谱的劲儿还都让你给学去了呢?
刘汉少感觉自己的脑袋瓤儿都拧巴了,还得满脸堆笑地说:“有道理,有道理……我们家英儿果然天赋异禀,才学过人!那个啥……你们慢慢研究,师傅还有事儿,我先走了啊!”
脱缰了。
无论是刘汉少这帮子妖孽徒弟,还是他们汉朝可能会出现的黑科技,都有点脱缰野马的意思,将来会变成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
…………
回过头来,刘汉少刚刚捋顺被徒弟整拧巴的脑袋瓤儿,老婆却又找上门来。之前无论是“洛阳招商引资大会”还是“商贸会”,都是一年一次,区别就在于起先是刘汉少想忽悠别人过来投钱,眼见有利可图,别人愿意跟着他和他老婆“混钱”之后,又变成了别人纷纷扑过来求着云六妞给一次分钱的机会。
可是之前刘汉少不是去南线打仗了嘛,云六妞也跟着一起去的,而且后来她还又怀孕又生娃的,“这种会”便中断了两年。如今云六妞要复出,继续赚钱养家,所以就想把“这种会”重新搞起来。
但是,之前能够一年开一次会,是因为那个时候刘汉少急着“圈钱救民”,搞出了很多的新鲜玩意儿,而且那个时候朝廷实际控制的地盘比较小,大家来来回回的也比较方便。可是现在朝廷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刘汉少能够鼓捣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却越来越少,要是还一年一次的话,就显得有些“密”了。新州、辽州、扬州,甚至是福州的商贾们,一年一次,净顾着在路上跑了,赶到洛阳却没有足够多的、能够吸引人的新鲜玩儿,“这种会”岂不是越来越名不副实?
所以云六妞找刘汉少,就是想看他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趁早解决这样的问题。
刘汉少心里话说,你老公虽然曾经敢号称“手工达人”,可也不能发明无限量,能献的宝都献的差不多了,能卖的东西也都卖的差不多了,上哪儿还给你整那么多新鲜玩意儿啊?再说了,你老公现在好歹也是大汉皇帝,就算是再喜欢偷懒,也不能真的整天钻进科学院去搞发明创造吧?要是真能那样的话,之前我就应该告诉小英子,赶紧把那个推刀放一边,再换别的思路!
再但是,既然老婆张了口,总得帮帮忙,给她想点招儿,才能让她满意吧?
既然一年一次太密,咱们就两年,或者三年搞一次,然后再取一个好听一点,足够吸引人的名字。会议地点也不单单是在洛阳,还可以是河内嘛,毕竟那边的工厂、实业比较多,会议上要是谈妥了生意,可以直接发货、拉走。再说了,咱们现在又有大河大桥,两地往来也方便,商贾们在河内开完会,还可以带着老婆和小老婆们再来洛阳旅个游,看看风景,开开眼界……
老婆的崇拜,大多都是甜蜜而又有些盲目的,不等刘汉少忽悠完事,云六妞便兴奋地说:“好啊,好啊!还是老公的办法好!那老公,你说说看,咱们要给大会取个什么样的新名字,才够吸引人啊?”
“嗯……”
刘汉少故作深沉地思索一番,而后说:“名字当然应该大气一点。既然不仅仅是在洛阳召开,那就算是大河吧。反正洛阳、河内,居于大河两岸,也算是恰如其分。咱们的目的是带着大家一起赚钱,但是这么说太俗了,所以应该换个词儿。”
瞅着云六妞一脸痴迷的小表情,刘汉少复又霸气地说道:“时尚!”
所谓时尚,可不仅仅是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用什么化妆品,它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内涵。比如新的认知,新的科技,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以及追求的目标……所有的这一切,都可以是时尚的。
“大河时尚大会?”
云六妞惊喜地问道:“老公啊,那咱们的大河时尚大会,以后是不是就可以简称河尚会?”
咳、咳咳……刘汉少被呛,好像犯了气管炎似的。
…………
随后,“这种会”被正式定名为“大河博览会”,为了支持老婆复出,刘汉少还亲自带来了几个大项目,并且,头一个便足以让人目瞪口呆!
当初秦始皇开拓岭南,头几年都无法进兵,虽说有众多因素,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战线越拉越长,粮草运输不畅。后来凿通灵渠,秦军立刻便顺利南下。
前些时候张辽也带着兄弟们开挖“玉江渠”来着,不仅可以连通大江与浙江口,还可以分隔丹阳与会稽两郡之间的勾连,缩小了贼寇严白虎等人在大山之中的回旋余地。当然了,也能加大朝廷对于大山之中的掌控力度,福州能够设置的顺利且快速,与此也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说,开挖水道运河,好处显而易见。
当初准备大修水泥砖路的时候,刘汉少曾经吹过一个牛,说是修路可以不花钱,或是少花钱。当时的情况确实如此,因为那个时候朝廷控制的地盘小,所以要修的路其实也还是少。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朝廷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要修的路也越来越多,仅靠水泥厂“交作业”的那些水泥砖是根本不够用了。并且南方水道纵横,不单要修路,还要修桥,这也就是说,修路的成本会越来越高,朝廷要花的钱也越来越多,偏偏还没办法收过路费。离着收费站大老远,人家就把马车赶下去,不走了,找谁要钱去?
再所以说,受到“玉江渠”的启发,刘汉少打算发展一下运河行业,为大汉打造一套“高速水路”系统。首先是西边的灵渠连通了湘水和漓水,东边的“玉江渠”又会连通谷水与余水,那么其它的运河会从哪儿开始挖呢?
第一条运河,叫作“桃浈运河”,就是在大庾岭的南边,把赣水支流“桃水”与溱水支流“浈水”连接起来,使得船只可以从大江经此水道,直接由南海郡出海。
王闹闹过大庾岭的时候,是人家张南接到撤退命令,主动让出防线的,否则他要是硬拼,恐怕需要付出的代价不会小,因为张英所率的水师,走到赣县这里,基本上也就走到头了。可是将来,要是这条运河修建好了,谁再想窃据岭南,划地称王,恐怕还得再多守一条水路。
就算是不打仗,这条“桃浈运河”也可以将豫章、南海二郡紧密地联系起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将来假如能够连通大江至淮水、至大河,甚至是直至幽州的运河,那么这一条运河就会变成名副其实的“幽广高速水路”通道。
如此一来,岭南还能“天地以隔内外”么?
第二条运河,叫作“谢沐运河”,就是在苍梧郡最北边的谢沐。这个地方在都庞岭的旁边,之所以取这名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境内同时拥有“谢水”与“沐水”,而这两条水又恰好是漓水与深水的支流。括弧,“深水”就是后来的“潇水”。
所以,“谢沐运河”如果能够连通,不仅仅是在灵渠之外,又多了一条南下漓水之路,同时对于苍梧,乃至整个岭南,都是意义重大。
第三条运河,叫作“闽汝运河”,是要把福州的闽水支流连接到豫章的那条汝水支流上去,但是这条运河的开凿难度有些大,需要翻山。好在咱们有建造水闸,逐级提水的技术,修建“闽汝运河”也不是没可能!
假如!
假如啊……这三条运河都修建好了,第四条又应该修在哪里呢?
合浦郡的“钦水”!
把它和郁林郡的郁水连接起来,使得广州西部也可以拥有一个出海口,如此一来,中原朝廷便可以大大增加对交趾等地的控制力度,等到将来,运河修到北方,连通大河与汉水,甚至能从洛阳一路坐船,直接到达合浦,而后顺着海岸线到达交趾。
当然了,“汉南半岛”上的那帮小叛逆还是挺猛的,要是中原朝廷疲敝无力,人家兴许也能一路坐船,打到洛阳去!
第736章 博览会的新项目
……………………………………
咱先不说云裳皇后要举办的“大河博览会”如何,单看陛下拿出来的这个“高速水路”的计划,牛不牛吧?假如这些运河都能够开通,整个江南连成一片,大江至少能多出四个出海口,到那个时候可真称得上“四通八达”。
最关键的是,咱们现在还有蒸汽船,把它改造成适合内河的船型,那得便捷成啥样啊?是不是得比骑马还快?
爱爱卿卿们集体受了一回惊,而后便大赞特赞刘汉少干得漂亮,唯独财政部长崔烈一脸愁苦地问:“陛下,想要修建这么多运河,咱们到底得花多少钱啊?”
花多少钱?
粗话的,哥要是能算清楚这个账,还配得上学渣之名吗?
“老崔啊,你记住,凡是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那都不叫个事儿!”
崔烈心里话说,有钱当然不算个事儿了,关键是咱现在不是没钱嘛。荀彧高兴之余也暗暗寻思,陛下不会是又想让我们相府出面,朝银行贷款吧?我这个首相是接老杨的班,难道连“欠债”的名头也要接过来么?
然而刘汉少却说:“诸君,修桥铺路,便利交通,自古以来都是行善积德的好事。可是现在咱们遇到的实际情况却是个啥呢?有钱之人都愿意投资修桥,却不愿意投资铺路,因为修桥可以收过桥费嘛。咱们不要用仁义道德去评论人家,因为这也是人之常情,不管是谁,有所付出,也都想有所回报。”
陛下这个话说的好哇,“有钱之人”不就是咱们吗?但是陛下把“咱们”和“人家”一区分,好像咱们便又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一边数着钱,一边鄙视别人不道德!
“现而今,咱们要修运河,虽然项目多,投资大,但是,它、能、赚、钱!”
只听刘汉少又热切地忽悠着说道:“等到运河开通,往来船只,载货量大,咱们能收取的过河费,可不是三文五文之数,商贾们想不掏钱,那他们就得把船只抬上岸,再来个陆地行船!就怕有些地方紧挨着山边,他们想陆地行船也不可能,难道还能背着船从大山上翻过去?”
能够名正言顺的劫别人的道儿,这感觉真好!众位既有道德又有钱的爱爱卿卿们听得哈哈大笑,然而刘汉少所想的赚钱,其实还在其次。
南方多山地丘陵,想要开发成鱼米之乡,使百姓全都富足起来,根本不可能是一两天的事儿。但是朝廷既然已经收复了那里,朝廷的制度便要立刻在那里实施。比如收税,比如征兵……又要钱,又要人,却无法给予百姓实惠,如此的话,百姓们能心服口服吗?
搞几条运河项目,使那些山里的兄弟有机会做工赚钱,养活家人,也是一种安抚民心的手段。同时南北货物大量流通起来,也能够使山里的百姓更快速、更乐意接受适应大汉的新制度、新生活。
如此一来,大汉南北也变得更加“紧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刘汉少还注意到一点,修建“玉江渠”的时候,第三军的督教长鲍韬鼓励兄弟们拿出军饷为干活的山里兄弟发工钱,这的确是好事,展示出了兄弟们高尚的觉悟,同时也收获了山里兄弟的尊敬与支持。
但是,作为汉正军的最高统帅,刘汉少却不忍心看着兄弟们既要背井离乡,为国征战,甚至是流血牺牲,同时却又要默默奉献,捐出军饷,一无所得。所以,如果能够吸引来大量的资金,注入到这些项目中去,以后这种“好事”,还是尽量让兄弟们少做一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