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来想去,还真是鲁肃说的逐步撤退的法子比较靠谱,虽说白白丢下那么多的地盘,着实让人觉得可惜,但是如果能够固守岭南,再集中优势兵力,图谋兰沧水西南的广大地区,也不失为一条上佳方略。
于是,刘备回信,同意了鲁肃的建议,将“汉室正朔”的都城再次南迁至南海郡的番禺,而后北线的“前虎军”、“中虎军”与“左右别督”的兵马逐步、交替撤退,守住岭南五岭,各个关隘要塞。
由此开始,刘备终于走上了一条“赵佗之路”,但是他可比赵佗猛多了,因为他的“左虎军”一出手,便打下了扶南都城。刘备甚至还学着北边那位哥鼓励将士们的法子,将这里改成了“兴霸城”!
…………
汉正军的“大江都督”蔡瑁并没有死,只是醒过来之后变成了白痴,整天在府中披个床单骑个棍儿,假装自己是骑马打仗的将军。所以从前的“独立水师”大多被充实进了二十八师,而二十八师超编的步兵又分别补充到其他三个师之中,倒是从前吕常亲率的第二十五师,迎来了一位新任师长,从前的作战参谋,李典。
重新调整好部署之后,吕常下令徐商、李典,顺着大江而下,再一次攻打赤壁,但是徐商、李典却将第一仗放在了“城陵矶”。
“城陵矶”就在洞庭湖水汇入大江的江口之处,附近还有城陵山,因为曾经的巴陵故城而得名。如果能够切断这里,不仅能够切断沅、湘通往大江的水路通道,同时也能切断长沙、益阳通往武昌的陆上大路,至于其它小路,都只能在山中绕行。
如此重要的位置,关羽与傅彤自然会布下重兵把守,但是这一次,徐商、李典带来了诸葛亮研制的最新武器,“掌心雷”。兄弟们冒着箭雨冲上岸之后,前边的兄弟用大盾顶着,作为掩护,后边的兄弟拿着线香,点着掌心雷之后就一起往城陵矶的水寨那边扔。
起先城陵矶守将,谢旌、陈凤还闹不明白,这也没见敌人架有抛石机呀,咋还到处乱扔霹雳弹呢?而且数量之多,简直难以想象。但是很快,进攻部队便冲到了水寨之下,“噼里啪啦”的又是一通乱扔,不知道比水寨里边的火力能够猛烈多少倍,瞬间就把谢旌、陈凤给炸懵了。
掌心雷因为个头小,即便是劲小的兄弟也能扔出去好几丈,现在这些能够拿着掌心雷往外扔的兄弟,虽然不敢说是专业的“掌心雷兵”,但是也都是专门挑选的孔武有力,胳膊有劲的人,经过一些训练之后一下子至少能扔出去十多丈,以水寨寨墙的那个高度,根本挡不住。
第692章 鲁肃不必急着死
……………………………………
用“掌心雷”炸开城陵矶水寨之后,徐商、李典留下一部兵马驻守此处,同时吕常也派出二十九师的程畿部,用以牵制关羽,彻底阻断他前去增援武昌的可能。
而后,徐商、李典,兵分而行,水陆并进,浩浩荡荡地奔着赤壁而来。与此同时,王闹闹在东线,也命令张英率领着他组建的水师,逆流而上,直接向枞阳发起了攻击。
周泰原本想要出柴桑,支援枞阳,但是根据谢旌、陈凤从城陵矶带回来的消息,说是北边的汉正军现在又有了新武器,“小霹雳弹”,不用抛石机,随手往外一扔就能炸。以至于城陵矶之战打到后来,对面哪怕是一个赤手空拳之人,假装抬抬胳膊,自己这边的兄弟们也能吓的呼啦啦卧倒一大片。
打水仗更别提,咱们向人家船上放箭,但是人家楼船有女墙,兵士有盾牌。等到两船靠的再近一些,人家就开始往咱们的船上扔“小霹雳弹”,而且是哪儿的人多,人家就往哪儿扔。别说什么抢攻夺船了,基本上就是和人家的船一挨边儿,咱们连人带船就算是送给了人家。
也许谢旌、陈凤这么说,是有意夸大了敌人的战力,好为自己丢失城陵矶而开脱,但是北边的确又弄出了新武器,正确的名字应该叫“掌心雷”,这一点鲁肃也是得到了情报的。
试想一下,打水仗的时候,如果敌我两船不靠近对方,根本就无法攻击,如果靠近了,北边却有掌心雷,效果和霹雳弹差不多。以前倒是听说“左虎将军”甘兴霸能够徒手扔出霹雳弹,现在北边有了掌心雷,岂不是说他们的兵士,人人都能像“左虎将军”一般?
如此,这仗也确实不好打了……
要是自己把手中这些兵马都拼光了,谁还能替主公守住北线?
于是鲁肃紧急下令,命周泰不可擅自出击,做好柴桑防御的同时,立刻带船北上,接应西陵城的“中虎军”渡江。
要知道,这个时候鲁肃还没有接到刘备应允他后撤的命令,所以本身也是承担了很大责任的,假如身在郴县那些人以此攻讦,也不知道刘备会如何处置。但是鲁肃心意已决,除了接回来龙彰云的“中虎军”之外,还命令右别督虞翻不可将兵力再投入枞阳,而是率领其余各部,一起向柴桑撤退。与此同时,还要派人进山,告知“虎牙校尉”刘封所部,渐次向西南撤退。
…………
汉正军没有攻破西陵城,但是龙彰云却要离开这里了,如果他不走,大部分兵力都在江北的“右别督”虞翻也走不了,还有“左别督”傅彤,“大江都督”鲁肃。当然了,除非他们弃他而不顾,自行南撤。但是鲁肃要保的就是人,因为他知道刘备将来还会需要很多很多的人,所以怎么可能放弃龙彰云?
龙彰云自然是会服从鲁肃之命的,只是在登船的那一刻,禁不住回首北望,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再打回来,与李季先、陈冉这样的对手过招、酣战。
鲁肃将龙彰云的“中虎军”布置在豫章郡的郡治南昌,而“右别督”虞翻的兵马到达南昌之后,则还要沿着九岭山麓,横穿而过,前往长沙郡最南边的酃县驻防。因为鲁肃知道自己调动不了关羽,而他也不会轻易的撤退。但是,一旦戏志才、吕常、徐荣汇集兵力,猛攻长沙的话,关羽很有可能败落,而这个后果就是汉正军能够顺着大路一冲而下,直逼郴县。
所以鲁肃派虞翻前去酃县,不仅是为了准备接应关羽,也是为了郴县多设置一道防线。另外,从酃县这里不仅可以南下桂阳,到达郴县,也可以前往零陵,再往郁林,属于南下通道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道路。
布置好这些安排之后,鲁肃又召来左别督傅彤,命他不可前去增援赤壁,而是率领各部兵马,经由柴桑南下,在南昌南边的新淦县驻防。其实与酃县的作用一样,这里是从豫章南下的又一条要道,也是南昌之后的又一条防线。
了解了鲁肃的安排之后,傅彤问道:“大都督将往何处?”
其实鲁肃不是“大都督”,而是“大江都督”,名义上是“汉室正朔”的北线总指挥,却又总是指挥不动关羽和他的“前虎军”。
鲁肃有些无奈地说:“为了争取大江东线,公瑾舍弃了一条性命。主公信重,又将此防线交予我手,奈何我才疏学浅,守不住这条大江,只能让诸位兄弟一退再退。公瑾为了争取东线,留在了合肥城,如今,为了争取岭南防线,也该是我留在武昌的时候了。”
傅彤有些气愤地说:“南下之路并非一条,道多且杂,若是没有大都督从中调度,诸军各自为战,无法互援,只能被北朝大军各个击破,岭南防线又如何守?何况,大都督即便是留在武昌,又能阻挡汉正军几时几刻?大都督以为这是为主公尽忠,卑职却以为这恰恰是大都督失信于主公。不如留下有用之身,继续为主公效命,就由卑职掩护大都督撤走,如何?”
如何?
留谁谁死!
到了这会儿,还掩护个毛啊?
但是傅彤的话说得也有道理,鲁肃想留在武昌,原本也不是活够了,非要寻死不可,只是怕受到郴县那些人的攻讦,想要一死以证清白而已。可是,假如自己死了,真的让北线因为缺乏调度而一触即溃,那不是死的挺对不起刘备吗?
爱说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去吧,死这种事,很简单,自己也不必急于一时。
然后鲁肃听了傅彤的劝,与“左别督”各部一起乘船南下,到达了南昌之后,再次汇合了“中虎军”龙彰云,而傅彤则继续南下,前往新淦驻防。
…………
赤壁与枞阳打的很猛,也很壮烈,陈震手下的兄弟甚至敢把扔上水寨却没及时爆炸的“掌心雷”捡起来,再给扔下去,而徐盛手下的兄弟,也敢直接拿着“霹雳弹”,点燃之后就往城下扔。但是这依旧改变不了结局,两支被拖住的部队孤立无援,陈震、徐盛双双战死,水军将领李异被俘。
而后徐商、张英由上下两路,合力进攻柴桑,遭到了周泰的顽强抵抗,一时之间难以取胜,战场局面又僵持在此。
但是,汉正军的“南线前敌元帅部”,东西两路兵马终于顺着江北,胜利会师了。王闹闹把张辽派往江东坐镇,继续追剿豫章、会稽郡内,大山之中的“虎牙校尉”,同时增派二十六师路招部渡江,用以填补第三军于禁留下的空缺。而他自己则在李进的护卫之下,顺着大别山南麓,赶到了西陵城,前来拜见戏志才。
“军师!”
“闹儿!”
“南线前敌元帅部”的元帅与副元帅居然特有“基情”地当众搂抱在一起,看的兄弟们也是脑门黑线,侧目连连。
“厉害呀军师,居然把鲁子敬逼得不敢还手,自己就撩腿蹿了!”
“不不不,还是闹儿厉害,在合肥城都把周公瑾逼得引雷自爆了!”
戏志才与王闹闹,俩人臭不要脸,没羞没臊地相互吹捧着,但是提起周瑜,王闹闹却有些惆怅地说:“周公瑾确实很有才华,也是一个敢拼敢舍的狠人,可惜我没能留住他,要不然的话,咱们大汉又能强上几分。”
闻听此言,戏志才也是颇为感慨地说:“是啊,咱们大汉能人辈出,若是皆能同心戮力,整个世界也难寻敌手。可是事与愿违,有些人把聪明劲儿用错了地方,总是会不乖乖,乱出幺蛾子。”
王闹闹戏谑地说:“刘玄孙就是个幺蛾子。”
戏志才笑着说:“所以呀,还得闹儿去教他个乖才行。”
“不不不,军师胸中藏锦绣,腹内孕乾坤,还得军师去教他学乖。再说了,军师才是南线元帅嘛,咱们一切都听军师的。”
眼瞅着王闹闹毫无廉耻地又把马屁拍了过来,戏志才讪笑着说:“快得了吧!我这个元帅呀,其实就是替汉少看着你,免得你又做出类似半夜三更把他扛进深山老林的那种事。”
难得王闹闹也会不好意思,“羞射”地说:“军师不要胡说,老大哪会记仇记这么久?”
但是戏志才脸上的小表情明显是在问:老大不记仇,那你娃自己说说看,你这个元帅为啥是副的?
无法狡辩,王闹闹无奈之下,只得转移话题,假装虚心地问:“军师说说看,接下来这个仗,咱们应该怎么打?”
戏志才继续补刀:“怎么打仗,你娃还用别人教?就像对付你老丈人那样,把他们赶出去呗。”
王闹闹又觉得可耻了一回,继续转移话题说:“可是……看着鲁子敬摆出的这个阵势,他是想以退为进,节节抵抗呀。到时候咱们大军深入岭南腹地,后勤压力倍增,他反而可以凭借地利之便,死守岭南。到时候说不定还能让鲁子敬替刘玄孙再守出一个南越国来。”
明知道王闹闹在胡扯,戏志才却也不点破,只是傲然说道:“那又如何?昔年秦皇能征岭南而设置三郡,汉武能灭南越而改置九郡,东南一尉,路马伏波,先人皆能开疆拓土,为国平叛,如今我们兄弟联手,难道还斗不过鲁子敬和刘玄孙么?”
第693章 大汉的女上天员
……………………………………
戏志才所说的“东南一尉”,自然是指秦将任嚣,而“路马伏波”说的则是两个人,其中的“马”指的是名气比较大的“马援”,但是马援只是大汉的第二位伏波将军,第一位的“路”,正是奉汉武帝之命,征讨南越并将其覆灭的主将“路博德”。只是后来路博德因罪削爵,仅以“强弩都尉”的身份逝世,所以也就不如马援的名气大了。
既有诸多战例在前,由此可见,鲁肃退保岭南的战略,也只能为刘备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一世。但是以前征讨南岭之战,无不耗费靡巨,伤亡惨重,甚至秦朝的灭亡也与此有颇多干系。汉武帝刘彻彻,积攒了几辈子钱,才能让他到处耀武扬威,马援又是在“二平南岭”的中途去世的。
如今由戏志才与王闹闹来打这一仗,究竟需要多少钱,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还犹未可知。但是,好在南线元帅与副元帅也统一了战略思想,两个人都不急,主张慢慢往前推。
驱虎吞狼嘛,至少也得给“虎”留下一个“吞”的时间,不能把人家撵的像耗子似的,对吧?
听说刘备率军南征,不仅收复了大汉的失地“象林县”,而且还一仗打掉了扶南王城。莫名其妙的,戏志才与王闹闹居然都为刘备感到高兴,或者说“是为大汉感到高兴”更准确。
他们这是受了刘汉少的影响,“大汉、国人”,关起门来,自家兄弟也可以争一争,斗一斗,但是打出门去,一家人毕竟还是一家人。
象林县。
这真的就是我们在收复失地!
还有日南、九真、交趾……我们的边地,被贼人窃占,居然还反过来说是我们侵略……更有甚者,连后来的许多小娃也认为是自己的先人欺负了人家。
小娃们,是我们家里的东西丢的太久,你们不认得了吗?所以才会有这种荒谬的想法?
好比那一颗“大明珠”,要是任由一些跳梁小丑胡七八扯,胡七八曰,胡七八蹦跶,会不会多年以后,那里也会有无知的小娃说:“我们被大汉侵略了五千年……”
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
也是受到刘汉少的影响,以前戏志才考虑战事的时候,想的都是如何将敌人“消灭掉”,然而现在考虑更多的好像是如何将敌人“赶出去”。
你们不乖乖,是吧?
你们都是大老虎,是吧?
哥手里有鞭子!
这种事情说出来没人信,可是一步步发展过来,好像不信又不行。尤其是当初刘汉少就提出过放袁术过大江的设想,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就是受了袁术和他那些不抗揍部下的拖累,王闹闹打徐北的时候才能那么轻松。虽说过了江之后,袁术表现的比较怂,没能给刘备整合江东势力造成多大的麻烦,但是一直到不久之前,还和士徽“猜丁壳”,让刘备不得不分心收拾岭南。
戏志才的眼见开阔了,思想更新了,看待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会与之前大大不同。就好像现在这样,打岭南,别说有那么多的前人先例可以借鉴,其实也可以警示,如何避免他们犯过的错误。
如果非要把敌人就地消灭掉,他们是不是只能拼死抵抗?
如果咱们不着急进兵,那些守在山啊岭的,关隘要塞的敌人是不是就得受更多的罪?
以岭南那个地方的田地、人口来算,它能够支撑多少军队?如果岭南百姓受苦太大,他们是不是会更加期盼朝廷的大军能够早点打过来?
反之,咱们在武器装备上有绝大的优势,可以给敌人造成致命打击,咱们还有荆南之虎张怀阳,可以让山里的兄弟一呼百应,更重要的是,咱们还有水军,以从前从未有过的方式,对敌人的重点地区实施突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