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413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413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李移子从中原弄回来多少好东西,拉拢了多少鲜州之人就不说了,甚至还给公孙瓒弄来了“新式战船”。其实这是不会冒烟的帆船,里边还有一套黄承彦设计的“跷跷板式”动力系统,这就比用手划桨看上去先进多了,对吧?空出来的地方加装一些床弩,也比原来厉害多了,对吧?再者,这种船也是尖底的,有龙骨,能扛得住海上风浪,起码能让公孙瓒在鲜州附近海域往来无阻。
  公孙瓒整天担心的就是黑山军把自己的陆路封死了,有了这种船,他就可以组建鲜州水军,将来就再也不用怕张燕了。但是,这种船的价钱……所以咱到底去不去倭地,抢不抢女生口?
  于是公孙瓒当即下令从弟公孙越,带着鲜州大军,跟着乐何当浩浩荡荡地跨过海峡,前往邪马台,帮着他们征伐狗奴国。虽然公孙范是新济太守,但是他手下的兵,大概也就相当于鲜州的“地方兵”,而公孙越所率的大军,则是实打实的鲜州主力。这也是公孙瓒的有意安排,自己的两个从弟,一个主政,一个主军。
  然而邪马台人看到这一幕,又会怎么想?
  先前你们小打小闹,来一回抢一回,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了,现在居然又派大军前来……算了,来都来了,反正咱们也赶不走。再说了,天朝的大军也是来帮着咱们征伐狗奴国的,咱们还有啥不高兴的?
  不是邪马台人会自我安慰,而是他们也很绝望啊。公孙越带来的大军,所乘的战船,在邪马台人眼里绝对属于巨无霸,而且还有强悍的床弩,离着老远就能把别人的小船射穿。不止如此,倭地无牛马虎豹,所以也不可能有骑兵。现在猛然见到公孙越这样骑着高头大马的“天朝将军”,真和见了天神差不多,他手下那些骑兵,自然也就是“天兵天将”。另外,再加上倭人那个个头儿,要想瞧清楚骑在马上的公孙越,估计都能把帽子给仰掉喽!
第687章 倭地第一个太监
  ……………………………………
  话说公孙越带着大军到了邪马台,还没开始讨伐狗奴国,却先发了一通脾气,因为乐何当告诉他,邪马台的那个卑弥呼,居然私自养了上千的婢女,就为了伺候她一个人。
  要你们进献女生口,每回你们都推三阻四,给不够数,还说别国多不恭顺,你们有多辛苦。现在你一个卑弥呼居然私养了上千的婢女,又怎么说?
  当我们天朝说话不好使,是吧?
  于是,公孙越一怒之下,居然带着大军围住了卑弥呼的“王宫”。
  说卑弥呼住的这地儿是“王宫”,实在有点太磕碜,也就是外边围着一圈栅栏,里边有一些“牲口棚子”。好吧,也许这么说并不客观,但是房子的确都是木制的,做工粗陋,品相不佳,而且墙并不高,房顶上又铺着长长的茅草,再往下垂下来一部分,显得就更加低矮了。打眼一瞧,跟原本鲜州那些小国的“王宫”相比,都能差出去老远一截子。
  再者,他们那个“王宫”外边的栅栏,根据倭人身材的高度,估计公孙越带的骑兵一下就能蹿过去。
  咋地,这是想看我们表演障碍赛马么?
  公孙越一发脾气,邪马台上下震恐,三十多个小国主几乎一边倒的,都朝卑弥呼嚷嚷着,让她把手下那一千多婢女献给“天神大将军”。原本卑弥呼也是被他们推出来扛雷的,会和鬼唠嗑有啥了不起?现在既然天神大将军来了,只要他不发脾气,就算把卑弥呼当生口,献上去,我们也没意见!
  另外,乐何当也和公孙越说了,咱们不远千里,漂洋过海,来到邪马台,原本主要是为了抢一些女生口,回去好卖钱。但是呢,咱们现在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又看到了这里的倭人都是什么成色,如果咱们能把这块地方占下来,那可就算是为咱们大汉开疆拓土了。到了主公面前,必是大功一件,就算是主公面儿上也有光彩!
  起初公孙越还有些顾虑,大哥派咱来,是帮着邪马台讨伐狗奴国的,咱要是一来就先把人家的地儿给占了,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显得忒不够意思?
  但是乐何当又说了,你要对谁够意思啊?你是主公的从兄弟,我是主公的结义兄弟,咱们兄弟要是不为主公尽心尽力,反而去和别人讲道义,就说得过去了?再说了,你想对邪马台够意思,可是邪马台对咱们够意思吗?看看那个卑弥呼,藏了多少女生口?
  公孙越一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虽然倭人长得比较矬,好歹也不耽误下地干活。要是自家兄长能够得到这么大一片地方,还得到这么多劳力,鲜州实力必然能够大增。于是便与乐何当商量着,该怎么把卑弥呼废掉,也好把邪马台纳入鲜州治下。
  …………
  再说卑弥呼,探知了公孙越与乐何当的谋划,再也顾不上和鬼唠嗑了,除了“嘤嘤嘤”,就是“呜呜呜”。别说外边那三十多个小国主都不向着自己,就算集合邪马台的全部兵力,也根本不是天朝大军的对手啊。
  这可该咋办?
  难道自己也要被当作女生口,被送到鲜州去?
  忽悠别人的时候,卑弥呼都说那些女生口是被送去天朝享福了,但是她自己心里门清,那是被卖去当女奴了。一想到自己也有可能遭遇同样的命运,卑弥呼便止不住的哀伤,以及抱怨。
  有你们这样的么?
  说好了是来帮忙打仗的,又不是来介绍对象的!
  便在此时,邪马台的“大率”也进言说道:“卑弥呼,呜呜地……不要!想办法,赶紧……蹿!”
  所谓的“大率”,是邪马台的一个官职,主要负责巡视各地,相当于“监察官”。另外还有“大倭”、“大夫”,有的管收税,有的管地方。
  卑弥呼呜呜着问:“大率呀,都到了这会儿,天朝大军已经把咱们王宫给围了,外边那三十多个小国主全都变成天朝将军的狗了,咱还有啥办法可想啊?”
  大率说卑弥呼有所不知,现在来的这波人其实不是天朝大军,或者说不完全是。因为他们是鲜州牧公孙瓒的兵马,而真正的天朝大军是属于大汉皇帝陛下的。
  当初咱们这里有一国,为了得到强盛天朝的支持,凌驾于其他诸国之上,曾经遣使前往大汉,得到过大汉皇帝夸赞,并将咱们这里赐名“倭国”,同时赐配“汉委奴国王”金印。“委”表示随从,加上“人”字表示顺从、恭敬,所以“倭”字之意就是说,咱们都是大汉的顺从、恭敬的随从。
  如今这枚“倭王金印”就在咱们邪马台,老臣之意是要卑弥呼带上它,前去大汉觐见皇帝陛下。因为只有大汉的皇帝陛下才能制止鲜州牧公孙瓒,不再进攻倭地,欺凌咱们这些大汉的顺从恭敬的随从。
  “可是……可是……从咱们这里出发,想要到达大汉,就得先经过公孙瓒所在的鲜州呀。要是我这一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不不不,大汉很大,很大很大……据说从咱们这边出海,一直往西走,只要能靠岸,都是大汉的国土。”
  “大率去过大汉吗?”
  “呃……没!”
  大率实诚的有点尴尬,随即却又说道:“卑弥呼,王宫外面那位天朝将军不仅想进来,还想吞并咱们整个倭地。您身为邪马台的卑弥呼,倭地最大的王,如果这个时候还不敢挺身而出的话,以后无论是倭地,还是您自己的命运,可都难以预料了。”
  “好!我去!”
  卑弥呼刚刚坚强了一下子,随即却又沮丧地说:“可是外面都是天朝将军的兵马,我该怎么出去呢?”
  “卑弥呼且放宽心,老臣自有妙计!”
  …………
  话说邪马台这位卑弥呼,虽然王宫不咋地,却弄了上千个小婢女伺候自己,谱摆的比刘汉少还大。平时就呆在王宫里,净顾着和鬼唠嗑了,也不见外臣,所谓的国家大事都交给自己的弟弟和大臣们去处置。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个人却是例外,就是给卑弥呼送饭,照顾她饮食的那个厨子。
  外人纳闷呀!
  您说卑弥呼轻易不见人,偏偏这个厨子却能天天见着,就算您喜欢他做的饭食,可是您那边有上千小婢女呢,他做好了之后,由着别人给您送过去不就得了?为毛还天天让他亲自送呢?
  咋地,一边吃饭还一边跟这个厨子唠嗑呀?
  然后呢,外界就有了一些谣传,说卑弥呼其实与这个厨子早就认识,俩人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只是后来卑弥呼要侍奉鬼神,又做了邪马台的“巫女王”,所以就不能嫁给这个厨子了……
  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吧,谣传也得分人,卑弥呼的谣传,只能有爱情,不能有动作。
  然后呢?
  公孙越和乐何当不是在王宫外面围了好些日子么?主要是这俩人不管心里怎么想,面子上也多少觉得这事儿不地道,所以就一直在撺掇那三十多个小国主,声称谁要是敢先冲进王宫,把那些女生口抓出来,谁就是大大的好,大大的忠臣,回头肯定给他很多封赏。
  可是这三十多个小国主,一开始也没人愿意,倒不是对卑弥呼还有什么忠心,只是不想做出头鸟,害怕回头遭到别国的反对。但是后来,扛不住公孙越和乐何当的压力,终于有人肯动手了。
  结果嘛,就凭王宫那个栅栏,不提也罢!
  然而等到这波人冲进王宫之中,并没有抓住卑弥呼,留下来的就只有那个厨子。情况不言自明,卑弥呼这是被偷偷换跑了呗。
  乐何当很生气,对那个厨子说:“既然你娃这么喜欢当女生口,那必须满足你呀。来人,阉了他!”
  三十多个小国主集体懵圈,有人壮着胆子就问:“天朝大人……”
  “大人”就是爸爸的意思,所以那人是在壮着胆儿向乐何当喊爸爸。
  “天朝爸爸,啥叫阉了他?咱不懂啊!”
  “不懂啊?学着点!”
  盛怒之下的乐何当也懒得跟他们废话,亲自抽出军刀,朝着那个叫“武炎多模”的厨子的那个地方就戳了一下,完事还来回拧了拧刀。
  于是,卑弥呼极其看重的这个厨子有幸成为了倭地第一个太监,不幸的是公孙越的大军之中还没有“止血散”这样的高级货,而邪马台的王宫之中也没有专门帮助别人成为太监的工作者以及这样的高级技术。
  所以,卑弥呼极其看重的这个厨子……也不知道是生生疼死的,还是流血流死的,反正死的“灰常”惨。
  哦……这回懂了。
  但是三十多个小国主,懂的很怕怕,总是觉得胯下凉飕飕的,于是向乐何当喊“天朝爸爸”,喊的也就更起劲了。
  回过头来,乐何当对公孙越说,斩草要除根,既然咱们已经对卑弥呼下手了,那就不能再给她留下反扑的机会。然后乐何当让公孙越留下来,把卑弥呼的弟弟,还有她那些亲信,统统除掉,而他自己则带人出海,前去追赶逃走的卑弥呼。
  想在茫茫大海上找一条船可不容易,好在卑弥呼他们走的比较慢,等到乐何当终于发现了卑弥呼他们的船,正要追赶上去之时,却又突然遇到了第一水军三师,刘石他们的舰队。
  要知道,乐何当可是搜狐密探,一边挑着公孙瓒犯事,一边还暗中收集公孙瓒犯事的证据,也好等到将来,办他的时候再用。所以,乐何当亲自带人追赶卑弥呼,还真不是为了杀她,而是想把她也当成一个证据。但是当着众人的面儿,要想让卑弥呼活下来,藏起来,原本也是一件令乐何当极为头疼之事,现在好了,既然遇到了水军舰队,自己就可以悄声隐退了。
  所以乐何当一转身,走了……
第688章 武内宿祢的心思
  ……………………………………
  女生口是乐何当带着公孙范先抢的,邪马台是乐何当带着公孙越先占的,这里边的事儿恐怕没人能够比乐何当知道的更清楚了,所以“倭地使者团”还没有到达洛阳,一封内容详尽的密报已经摆在了刘汉少的书案上。
  问题是,这不是逃出来的卑弥呼吗?咋还成了使者团了?而率团之人自称是“武内宿祢”,乃是“邪马台国”的大率。
  刘汉少拿着搜狐密报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时而苍井,时而结衣,那些美好而又羞羞的青葱岁月啊,一去不复返了……
  再看看现在,他们汉朝……哎,不提也罢!
  杨修眼见刘汉少为国事操劳,工作的太过辛苦,便带着五跟班和自己一起想,但是任凭杨修如何机灵,也想不通“倭地使者团”为啥要撒个谎,拐个弯,不肯说实话。
  “陛下。”
  “嗯?”
  过不多时,法正忽然开口,惊醒了沉思中的刘汉少,而后又说道:“小臣认为,卑弥呼小人心思,鼠目寸光,自己已经沦落到这般田地,却仍想欺哄陛下。看样子,这些倭人并非多么顺从啊。”
  刘汉少不解其意,追问道:“怎么说?”
  法正反问道:“假如卑弥呼以邪马台国主的身份前来大汉,寻求陛下庇护,陛下是否会出兵相助?”
  帮着卑弥呼打仗,凭啥呀?
  刘汉少不置可否,法正却又说道:“公孙瓒想要吞并倭地,他们抗不过,若是陛下出兵倭地,他们必然更抗不过。卑弥呼害怕将来自己无法掌控倭地,所以多半应该是也不愿意陛下出兵的。如果只是以使团的名义,觐见陛下,得到陛下赏赐一件信物,犹如当初我光武帝所赐倭王金印一般,拿回去震慑公孙瓒。如果公孙瓒退兵,她不仅可以高枕无忧,更可在倭地仰仗陛下之威,横行左右。如果公孙瓒看到陛下所赐信物,还是不退兵……”
  说到这里,法正忽然住口不说了,只是无辜地瞅着刘汉少,然后刘汉少便接口说了一句:“那让哥的脸往哪搁?”
  法正等人齐齐点头,一副“汉少,你懂我们”的意思。
  …………
  果不其然,“倭地使者团”来到洛阳之后,很快便向外交部递交了一份“国书”,里边除了称颂两国源远流长的情谊,便是称赞大汉的强盛与刘汉少的英明,倭人如何的恭敬、拜服。
  与此同时,还呈上了一份奏疏,大意写的就是他们来的时候在海上遇到风浪,把敬献给大汉皇帝的贡品都吹进大海里去了,而后又遇到海贼,幸得大汉水军相救之类的话,完事还有一通不好意思,太失礼了,多多包涵之类的话。
  但是,无论“国书”还是“奏疏”,都只字未提公孙瓒派兵去邪马台之事。
  刘汉少心中冷笑,粗话的,一群丧家之犬,还敢跑到哥的面前抖机灵,哥要是不让你们见识见识啥叫大仙儿,你们还以为自己能到处糊弄鬼呢!卑弥呼不是就藏身在使者团里么?让哥也见见这个邪马台的巫女王呗。
  于是,刘汉少下令,召见“倭地使者团”全体成员……
  万万没想到,此令一出,除了让“倭地使者团”倍感荣幸,惊喜万分之外,还让洛阳百姓“惊恐万分”了一把。
  “哎哟喂,陛下怎么把那么多小孩召进宫了啊?该不会是旧疾复发了吧?”
  “啥玩意?陛下还有旧疾?俺咋没听说过?”
  “你小小年纪,知道个屁呀?当年陛下就是因为有病,才被史道长接去史侯府里养着的。而且为了给陛下治病,当年史侯府还抓了很多童男童女做药引子呢!”
  “哇……那些童男童女可真够可怜的。那现在这些小孩,岂不是也要……”
  “哎呀,到这个时候了,还提什么小孩呀?得赶紧把史道长追回来为陛下治病,才是正经嘛。”
  “是滴,是滴,陛下安危干系大汉国运,那些小孩倘若能够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