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317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317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师长还没吵吵完,那边又有人发话了。
  “你们谁想去谁就去呀?我手中的画戟答应了吗?”
  吕布傲然四顾,“力挫群师”,然后一脸献媚地对赵云说:“二舅子,这活儿得我去干呀,弹汗山那地儿,我熟,我去过!”
  赵云心里话说,我真想下道命令,谁能把你弄死,我就让谁去。
  眼瞅着这事儿是商讨不出个啥结果了,最后还是荀攸提议,赵云拍板,就由田豫前去。田豫有勇有谋,又对北边的情况最为了解,何况这一次就是他最先向荀攸提议,诱杀扶罗韩,才算彻底解除了被鲜卑南北两路夹击的隐患。
  …………
  天地苍茫,一望无际,即便是手拿望远镜,怀揣指南针,这种地方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走丢了”的感觉。好在田豫这一次出使鲜卑,不仅集合了北线的优势军备,更得到了洛阳方面的大力支持,比如兄弟们除了从上到下一身棉之外,每人都还发了一件羽绒服,轻巧而暖和,再比如众多的骆驼车之中,除了那些作为赏赐用的新奇之物以外,还有一车其实是霹雳弹。所以田豫虽然只有一个团的兵力,但是人人昂扬,信心满满,好似千军万马一般,又似苍茫冰雪之中滚落的一星炭火。
  达到弹汗山之后,田豫率军直奔鲜卑单于庭而来。
  如今占据单于庭的是轲比能,形势上似乎比步度根略胜一筹,听闻大汉来使,连忙命人迎了出来,然而作为副使的能臣氐却站在队伍之前,将相迎众人统统拦了下来。
  “大汉天使既到,轲比能何故不迎?”
  能臣氐很愤怒,也很霸气,厉声喝问的同时,心里爽的不要不要的,觉得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这么拽过。
  相迎众人之中,也有人很愤怒,当时就想找能臣氐“弄事”,却被旁人阻拦下来,转而命人速速回报轲比能。
  听说能臣氐也来了,还如此嚣张,轲比能非但不怒,反而真的亲身迎了出来,甚至一边跑还一边系袍子,看上去好像挺热切的样子。与能臣氐对望一眼,轲比能又立刻来到田豫的马车前,恭恭敬敬地说道:“鲜卑轲比能,恭迎大汉天使。”
  田豫从车**来,含笑说道:“有劳比能相迎。”
  轲比能微微一愣,想不到这位大汉天使竟然这般年轻,而此时能臣氐却从旁说道:“比能,这位便是你早想拜见的田豫,田旅长。此次因功受赏,已是我大汉的副师长了。”
  闻听此言,轲比能更是震惊,原来出谋划策,帮着自己诱杀扶罗韩的“恩人”,便是眼前这位大汉天使!
  “天使远来辛苦。快,快请入帐歇息!”
  …………
  原本按照轲比能的想法,既然能臣氐来了,很可能便是大汉的那个小皇帝要册封自己为鲜卑单于了,所以才屈身相迎。然而使团的正使却是田豫,这个让他虽未得见,却心服已久之人。
  以前面对魁头与扶罗韩兄弟,轲比能就算嘴上喊的硬气,腰杆也实在硬不起来,即便是巧取豪夺,吞并了一些小部落,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然而田豫一计,让轲比能彻底打了一个翻身仗,不仅与大汉联手,除掉了魁头与扶罗韩两兄弟,更是使自己一跃成为鲜卑最强的势力。
  所以轲比能对于“田副师长”的尊敬其实更多过“大汉天使”,所以轲比能也开始瞄准鲜卑单于之位,想要让自己变成“鲜卑正朔”。然而,这一次田豫带来的诏令,竟然是要册封骞曼为鲜卑单于,并且还要自己的势力退出弹汗山。
  轲比能面色铁青,几欲杀人。
  田豫却笑着说:“比能啊,孔子曰的好,一口吃不成胖子。”
  “田副师长,我们鲜卑人读书少,你不要骗我。这真的是孔子曰的吗?”
  “这话是不是孔子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田豫语重心长地又说:“比能啊,从前你只能在白山脚下窝着,被魁头他们欺负的狠了,时不时的还得往山里钻一钻。虽然魁头与扶罗韩都已经死了,但是你觉得自己现在适合当鲜卑单于吗?不说西边还有步度根,东边还有素利、弥加、阙机这些人,就算是你接收的魁头、扶罗韩留下的那些部族兵马,他们都是真心的投靠你了吗?”
  眼见轲比能一言不发,田豫进而又说道:“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比能知不知道?我们大汉讲究忠义仁德,顺天应命,这样的道理不管放在哪儿都讲得通。先前你一直支持骞曼做鲜卑首领,很多鲜卑部落也是因此才归顺于你,可是此时,如果你反而要将骞曼搁置一旁,甚至是偷偷杀掉,自己却又坐上鲜卑单于之位,这叫什么?乱臣贼子,反叛谋逆!那些当初跟着你一起支持骞曼之人,还能对你心服口服吗?你又该如何向他们解说?假如他们今日看到你谋逆成功,会不会心怀异志,将来也要谋夺你的位子?更何况,我大汉礼仪之邦,最重法度,岂能册封一个乱臣贼子为鲜卑单于?”
  沉思良久,轲比能好像是狠狠地咽了一口吐沫,低声问道:“不知田副师长有何计策可以教我?”
  “这还能有什么计策?尊奉我大汉皇帝陛下的诏令,退出弹汗山,护送骞曼前来受命便是了。”
  不等轲比能再次发问,田豫又接着说道:“比能啊,你的当务之急是巩固已有战果,将魁头、扶罗韩留下来的那些部众彻底收服。在此之后,我大汉需要一个稳定祥和的边塞,东边素利等人,若是比能能够多加约束,想必是极好的。等到将来嘛,也许骞曼还会去洛阳京师为官。”
  轲比能盯着田豫,田豫却笑而不语,不再往下说了。
  终于,轲比能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沉声说道:“好,我退兵!”
  …………
  话说轲比能命部众向东,退出弹汗山,又让人前去接骞曼过来受命,紧接着,田豫也派出能臣氐,在轲比能帐下大将锁奴的陪同下,一起前往步度根部,要他前来弹汗山一会。
  一听说是大汉天使相召,轲比能的兵马又已退出弹汗山,步度根不敢不来。一个吕布,自己都干不过,要是大汉再带着轲比能一起玩,自己就更没活路了。于是,在大汉天使的调停之下,轲比能与步度根这对生死仇敌终于坐到了一起。
  根据大汉皇帝陛下的诏令,不仅要册封骞曼为鲜卑单于,同时还要册封步度根为鲜卑左部帅,册封轲比能为鲜卑右部帅。然后便是以弹汗山为界,向西属于步度根的管理范围,向东属于轲比能的管理范围,而弹汗山以南,直至长城边塞,则属于鲜卑单于的管理范围。
  于此同时,大汉会帮助鲜卑单于建造三座城池,中间最大的一座,自然就是在弹汗山这里。因为大汉崇尚忠义,希望大汉与鲜卑能够成为讲义气的好兄弟,所以大汉皇帝陛下特为此城命名“尚义”,而向东至白山脚下,则建造“北宁城”,向西至阴山山口,则建造“集宁城”。此三城全部允许开市经商,允许大汉商人与鲜卑各部自由贸易,甚至允许汉人与鲜卑在此定居,但是绝不允许妄动刀兵,否则将视为……叛逆!
  不知道轲比能与步度根会如何做想,但是眼前之局就好像两只野狼正在对撕,突然跑过来一头猛虎说你们别打了,我给你们调解调解,然后还拎出来一只小奶狗,说这就是你们的老大,你们要尊敬他,爱护他……
  也许两只野狼都心有不甘,但是他们畏惧猛虎,更害怕对方联合猛虎,一同对付自己,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接受,并且至少在表面上,要向那只小奶狗施礼,喊一声老大。
  小奶狗骞曼终于也被护送到了弹汗山,但是这个时候田豫与轲比能和步度根商议已定,只是等着他过来接受单于之位而已。然而骞曼不管这些,先前他一直被轲比能圈养着,甚至有时都不能随意走出自己的帐篷。现在好了,大汉皇帝陛下竟然册封自己为鲜卑单于,甚至还要为自己建造城池。
  理智告诉骞曼,也许这只是大汉与轲比能达成了某种交易,等待自己的只不过是换个圈养的场所而已,可是既便如此,难道还有比不能随意走出帐篷更糟糕的事吗?
  所以骞曼前所未有的,意气风发的来到弹汗山,却又在田豫面前毕恭毕敬,谨小慎微。如此很好,正适合为我大汉所用。田豫对骞曼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说话之时,时常面带微笑。
  “单于,我想在此处为您修造一座钟楼,不知单于意下如何?”
  顺着田豫所指,骞曼只看到了一个寻常无奇的小土坡,却还是连忙应声:“敢问天使,何为钟楼?”
  “钟楼可以安装计时机械,能够精准报时。等将来修造好了,大家便可按照钟楼所报时间,安排自己何时用餐,何时做工,何时开市,何时放牧。”
  “是吗?那可太神奇了!”
  骞曼欣喜不已,随后却又担忧地问:“既然钟楼如此有用,自当建在高处,让大家都能看到,而这个土坡,会不会太过低矮?”
  “不不不,钟楼需要建在平地之上。”
  田豫没有再做解释,只是含笑望着陪同单于的轲比能与步度根等人,轻轻的挥一挥手。
  突然之间,传来一声震天巨响,飞沙走石,雪屑漫天,很多听到这声巨响的毛驴都被吓尿了,轲比能与步度根等人也骇然变色,而后众人惊恐地发现,小土坡已被夷为平地。
第530章 大河大桥的试验
  ……………………………………
  一车霹雳弹,居然就让田豫炸了个小土坡,这个败家玩意哟。
  然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即便猛虎再猛,也有忙的倒腾不开爪子的时候,所以只能来一招虎啸山林,吓唬吓唬那些小猫小狗。
  果不其然,经此一炸,轲比能与步度根似乎都摁灭了自己心里那点不甘,变的和骞曼差不多,在田豫面前开始走卖萌路线了。
  随后根据田豫的回报,赵云又派出两个团,分别前往白山脚下与阴山山口,筹建“北宁城”与“集宁城”。三城一旦建立起来,相互之间,快马一日可达,如果能够再把道路修好的话,与就近的长城边塞之间,快马也可一日抵达。等到那个时候,长城甚至有可能变成第二道防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城位置确定好之后,竟然有不少原本是魁头、扶罗韩部属的牧人都纷纷南迁了过来。这倒不是骞曼单于有多高的号召力,只是这些人要么觉得南边的草场好,要么觉得跟着轲比能或步度根都不踏实,要么就是还有亲人没能北归,他们想离的近一点。
  所以,原本是轲比能与步度根之间的“吞并竞赛”,因为“大汉天使”的出现,却使得魁头与扶罗韩留下的那些部属又多了一种选择。虽然大汉在本次竞赛中没能夺得多少地盘,却得到了不少鲜卑牧人。
  在这之后,赵云又命杨秋坐镇高柳,守御“边塞四城”,随时为田豫提供必要的支援。命张郃坐镇沮阳,既可为杨秋后基,又可守御军都山防线。而赵勉、朱灵,乐进、张任则分别退回了并北与河北。
  于此同时,韩猛的第二十师,因为在南线战场打的也比较“惨烈”,得到王闹闹的命令,押送最后一批“青州俘虏”返回河北休整,使得文聘这位东北元帅身边又有了一个军的兵力,终于不再是光杆的了。
  孔子曰的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赵云和王闹闹都给文聘还回来了大量的俘虏,尤其是鸡鸣山一战,魁头的部属,投降的足足有十万之众。这帮鲜卑俘虏和“青州俘虏”还得区别对待,青州俘虏好办,直接编成农场,充斥到上谷、代郡等地,有利于战后恢复。可是这帮鲜卑俘虏,既不能让他们离家太近,更不能让他们成群结伙。
  幽州州长鲍信与冀州州长刘岱,瞅着这些鲜卑俘虏,就像是瞅着猎物的两只老饿狼,都想来瓜分一下,但是刘汉少一道诏令,却将他们分到了河东、上党,挖煤挖矿。除此之外,还要想一想,如今的大汉,哪儿最缺人手?
  那自然就是益州!
  从巴郡到汉中,从汉中到关中,这些地方都要修路,而且还是要修成水泥砖路!
  从前交际部修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把早先的道路夯平,铺上水泥砖就行。比如曹孟德亲自前去考察过的,从五原至汉中的道路,就是在秦直道的基础上铺设水泥砖。
  但是修造汉中到益州之间的道路,再用这些方法就不行了,按照刘汉少的要求,彻底放弃“栈道”这种修路方式,该挖山岩挖山岩,该垒路基垒路基,必须也都修造成水泥砖道,做到真正的畅通无阻。
  所以分到最后,这一批鲜卑俘虏被调去修路的反而最多,也不知道这些套马的汉子会不会填坑挖洞。不会不要紧,可以慢慢学,习惯就好了。
  …………
  南北两线的战事暂时都平息下来,大致来说,两线都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是大汉依旧损失惨重,首先是因为战争而伤亡的数十万军民,其次还有三位朝廷重臣。
  左相黄琬,沉疴难愈,但是华佗和张机都说左相心有郁结。
  黄琬想要做大汉的忠臣,但是荆州黄氏却站到了朝廷叛逆那一边,黄琬想要保全亲友,但是刘焉却“意外身亡”。刘焉的老妈可是黄琬的亲姑姑,二人是表兄弟,如此算来,黄琬甚至还是刘汉少的“表祖父”。
  一方面,黄琬相信不是刘汉少暗中做了手脚,另一方面,对刘焉之死始终难以释怀,从而再想到将来,朝廷取得胜利,陛下平定天下之时,荆州黄氏又该如何自处?
  所以,这位甚至比老杨的脾气还好的老黄,怀揣着难解的心结,却只能撒手而去。
  司州州长朱儁,老来丧子,哀伤过度。
  笮融被刘备表为豫章太守,前去上任,然而原本的豫章太守朱皓,诚善待下,宽怀为仁,又有领兵之能,所以先前刘宠也一直不敢轻动。笮融眼见朱皓有所防备,非己能敌,便以不欲轻启战端为名,邀请朱皓一起商谈天下大义,豫章归属等问题。朱皓还以为自己是来参加辩论会的,哪曾想笮融直接在酒宴上掏出了刀子。
  朱皓之兄,交州名义上的刺史朱符,听闻弟弟遇害,当即提兵北上,要为朱皓报仇,然而走到半路却莫名其妙的被贼人杀害。连丧两子,朱儁得到消息,当时便气的喷出一口鲜血。
  第五军副军长杨定,原本只是偶感风寒,略有小疾,但是这一次北线战事紧张,他在并北既要调集兵力,协调各部,又要防备阴山、边塞以北,敌人的动向,片刻不得消停,丝毫不敢大意,强撑着等到赵云得胜而还,才算是放下心来,却也积劳成疾,溘然而逝。
  一连参加三场葬礼,搞的刘汉少也有些心情郁郁,如果再加上刘焉那一场,就更多了。此外还要下令全军,为殉国将士举行哀悼会,胜利的喜悦也因此而冲淡不少。倒是《大汉月刊》连连发文,表彰功绩,赞扬牺牲,鼓舞、鼓舞、再鼓舞,好像真正取得胜利的,只有他们。
  右相荀彧接替黄琬,转任左相,虽说左右相是平级,但是左相毕竟距离首相更进一步,而荀彧之前便已经是大汉级别最高的年轻官员,此时在很多人看来,大汉的下一位首相必是此人无疑。
  河内郡长闵贡擢升为司州州长,这位当年背着刘协,扯着刘汉少蹿了大半夜的小小吏员,终于成为了大汉十九州最牛的州长。当然了,闵贡升官可不是因为这个,毕竟河内现在是整个大汉最“先进的郡”,也是除了洛阳之外,最富有的郡。之前闵贡还整天算计着如何从河东多挖钢,从上党多挖煤,从洛阳多挖人,现在这些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