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理说,杨奉是车骑将军,位在刘备之上,但是刘备却建议杨奉,先分兵攻取醴陵,因为醴陵空虚,守军已经增援临湘而来。而自己则派张飞前去攻取湘南县,截断别处继续增援临湘的可能,然后再合力围困临湘。
此议合情合理,杨奉也没有反对的理由,何况一个空虚的醴陵,等于是送到嘴的肥肉,哪有不取之理?然而按照此议,进行到后来,杨奉与刘备分东西两面围困住临湘之后,临湘却突然降了,并且,刘备凭借陈就水军之利,率军渡过湘水,抢先进入了长沙郡治所,临湘。
…………
苏代部下,张虎、陈生,其实原本也是“宗贼”,而且是名声相当不好的宗贼,发展到后来已经是四处抄掠,不分黑白。刘表入荆州之时,要招降二人,起初二人都答应了,但是看到刘表诱杀一大批宗贼之后却是万万再也不敢相信于他。所以便一路由北向南而去,从襄阳到江夏,变的几乎与流寇无异。但是江夏有黄祖在,那是人家本乡本土,张虎、陈生也施展不开拳脚,于是这才渡江逃到了长沙,投奔了苏代。
对抗刘表是这些人共同的目标,所以苏代便收留了张虎、陈生,平时倒是恭敬,办事得力,但是危急时刻,二贼本性便暴露无遗。
我们哥俩儿蹿了这么久,不就是想找片儿地方踏踏实实过日子么?以前对抗刘表,那是因为他总想弄死咱,不给咱留活路。如今可是“汉室正朔”派来的大军,咱降了,不仅能够留下一条活路,兴许还能升官发财,可要是不降,那铁定是必死无疑。
您说您还倔个什么劲儿呢?
您是没见过那个毛脸大栗子,简直就不是人造的,领着百八十人愣是把我两千多兵马捅的乱蹿呀!咱们长沙拢共才有多少兵马?要是“汉室正朔”的大军之中有三五个都跟这毛脸大栗子似的,咱们够给人家捅的么?
当然了,这些肺腑之言张虎、陈生肯定不会亲口说给苏代听,事实上,当他们看到苏代决意死守临湘之后,便乘隙砍下了苏代的人头,然后派人送给刘备,举城而降。
…………
怎么个意思?
我在北山上呆了那么久,压制临湘那么久,到头来反而给这个刘玄孙制造契机,抢先夺下临湘了吗?
杨奉很气愤,也很无奈,虽然自己是车骑将军,要是想让刘备让出临湘,明抢人家的功劳,这事也好说不好听。再者,人家可是至尊的玄孙,万一当面拒绝,自己的脸上岂不不是更挂不住了?
一番思忖之后,杨奉以车骑将军的身份,下令刘备攻取武陵与零陵,而自己则顺着湘水东面,南下攻取桂阳。
你这个玄孙喜欢抢地盘是吧?
那你尽管抢去,就你手下那一点兵马,我倒要看看你能打几仗,又能守住多大的地盘!
杨奉自以为得计,然而却不知道,目前的荆南四郡,除了长沙太守苏代之外,武陵太守金旋,零陵太守赵范都是刘表所任,但是这两地都不安稳,因为有蛮人反叛。而桂阳太守张羡却是在原荆州刺史王睿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在荆南为官了,历任零陵、长沙、桂阳太守。
张羡为官,抑制豪强,安抚蛮族,在荆南是深得人心的,但是张羡性格倔犟,看不惯刘表用豪族吞并宗贼的手段。你这玩意儿弄到最后,荆州除了你们那几家几姓,就没别人了,对吧?所以,明面上是蛮人反叛不断,使刘表无法实际有效的控制荆南,但其实抵抗刘表最坚决也最有号召力的就是张羡。甚至于有喜欢编段子、瞎白话的说刘表刘景升是“荆北之龙”,而张羡张怀阳却是“荆南之虎”!
…………
临湘城中,苏代曾经的太守府,刘备以主人姿态,设宴款待长沙当地人物,当然还有降将张虎、陈生等人。在此之前,刘备已命甘宁镇守益阳,并且还给他留下了三百兵士,少是少了点,可好歹也是独自领军,单单这份信任便让甘宁感激涕零,不仅向刘备保证要守好益阳,还要召唤以前那些跟着自己闯荡江湖的兄弟,都来投效“刘安南”。
而此时,张飞也已率军攻占了湘南,但是兵马分散,刘备想要按照杨奉的命令,再攻打武陵、零陵,实在是无能为力,所以眼前要紧之事,便是安抚长沙之众,收聚兵马粮草,以图后续。
席间,刘备只提众人今日之功,不提往日之过,并且信誓旦旦地对众人说,自己一定要向至尊上表诸位的功劳,不至埋没国家栋梁,端的是礼贤下士,平易近人。
苏代从事刘度,也是长沙一门大户,原本便心向刘表,因为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嘛。但是之前苏代强横,一直压制着长沙刘氏,使得刘度也不得不屈从。而这一次暗中鼓动张虎、陈生反叛苏代的,其实就是刘度,所以此时刘度自然也成了刘备的座上客。
但是,刘备可没打听刘度是不是汉室宗亲,因为他那个辈儿忒低了,万一刘度说是,回头算起来,又给自己整一个什么祖,可怎么办?
刘备不问,刘度自然也不敢说,但是这并不妨碍二人相互亲近,因为刘备说要向至尊表奏刘度为新一任长沙太守!刘度自然也不含糊,不仅立刻承诺要拿出一批粮草钱财用以劳军,甚至还拿出了八百家兵献给刘备,以助安南将军之军威。
这场景,直看得在一旁枯坐的陈就既羡慕不已,又落落寡欢。自己已经被黄祖派到了武昌,与其说信重,不如说舍弃。甘宁一战得“刘安南”赏识,不仅独镇益阳,更关键的是,他带走的三百兵士,大部分可都是自己的呀!这要是等到武陵、零陵都打下来,自己还不得变成光杆之将?往后自己又该怎么办?
坐在一旁的简雍似乎看穿了陈就的心事,举杯邀陈就共饮,而后说道:“我家将军宽怀大度,仁厚君子,一心只为辅佐汉室正朔,若是能的陈将军这般忠义之士相助,想必是极好的。”
陈就闻言,立刻举杯相敬,心怀感激地说道:“就乃区区武夫,虽不通学问道理,却也知忠义二字。为汉室正朔,若能得安南将军驱策,便是就之大幸!”
饮罢,简雍、陈就,相视而笑,却又一起回过头去,闻听刘备言语。
…………
“子量兄啊,杨车骑命我讨伐武陵、零陵之叛逆,可是备兵微将寡,不知该如何计议,还望子量兄教我啊。”
刘度闻言,不敢怠慢,却是含笑说道:“将军无须烦忧,武陵、零陵之乱,仅是山野中的蛮族时常下山滋扰生事而已,实为癣疥之疾。而武陵金旋、零陵赵范乃是刘荆州所任,如今将军代汉室正朔前来平叛,这二人必然闻风而来,相助将军。届时将军自可收拢二郡兵马粮草,再命大将领军,征讨蛮族,自然便可使荆南安定。”
刘备含笑点头,一来是为刘度的意见做出赞同,二来也是觉得平定武陵、零陵二郡似乎没那么艰难。
然而此刻,坐在刘度身后的两个年轻人的举动却又落入刘备眼中。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一些的,伸出筷子夹了一片肉,可是还没等放进嘴里,肉片却从筷子中间滑落到食案上,为了避免难堪,此子便十分嫌弃地想用筷子将掉落的肉片拨到地上,而另外一个年纪稍小一点的,手疾眼快,夹起肉片便吃进了口中。
“子量兄,这二位可是令公子?”
“此乃犬子刘贤。”
刘度指着年纪稍大一些的向刘备介绍过之后,又指着年纪稍小一些的说道:“此乃外甥寇封,少失怙恃,故而由在下抚养。”随后又对刘贤、寇封说道:“你二人,快快过来,拜见安南将军。”
二人上前见礼,刘备连声说:“好,好,都是少年才俊,来日前途不可限量啊!子量兄,至尊南渡,欲立正朔,身边正缺少可用之人,我意举荐令公子前去至尊身边为郎,不知子量兄意下如何啊?”
第475章 赵飞的大白媳妇
……………………………………
刘备提出要把刘贤送去武昌,这事刘度能怎么看?
如果他是真心投效“汉室正朔”,那就应该感谢刘备的提携,如果心怀二志,就应该清楚这是要把儿子送去武昌当质子。其实以刘度在长沙的影响力来看,还远远达不到送质子的档次,否则先前能被苏代强压一头吗?但是,如今汉室正朔脚跟未稳,刘备不得不谨慎行事,此举既能拉拢于人,又能防患未然,为何不用?
照目前刘度的反应来看,他应该是真心投效的,因为他当即便要刘贤向刘备磕头,行大礼,以感谢刘备对自家儿子的关照。
听罢刘度一番感谢客套的话,刘备又饶有兴趣地问寇封:“方才我见你置盘中佳肴不顾,反抢食掉落之肉,这是为何啊?”
别看寇封面貌青少,站起来说话的时候,个头可是显得不低,冲着刘备施礼说道:“回将军的话,封别无他意,仅是怜恤百姓而已。粒米片肉,来之不易,弃之可惜。”
“难得你小小年纪,便有此仁厚之心,更是不易呀!”
夸赞过寇封之后,刘备转而又向刘度说道:“子量兄,备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就算你举荐我儿子去给至尊当侍郎,可是钱粮我已经给了,兵马也交了,你还想要点啥?难道是女人?这临湘城里,到底谁家有漂亮女人呢?
刘度不敢琢磨太久,立刻含笑说道:“将军有话,尽管直言,凡是在下力所能及,必定尽力为之。”
却听刘备先是一叹,而后才开口说道:“子量兄有所不知,自黄巾贼寇祸乱天下以来,备为国征战,也算尽心尽力,然而却耽误了婚姻大事,时至今日,尚无一男半女,使备深感不孝,愧对列祖列宗。今日我见封儿小小年纪便有一副仁厚心肠,又怜他少失怙持,意欲将他收为义子,不知子量兄意下如何?”
哦……原来不是要女人,是要男人!
刘度当即大喜,激动连称呼都变了:“能得玄德兄垂怜,实乃封儿之大幸!”转而又对寇封说道:“封儿,还不快快上前,拜见义父!”
侍立在前的寇封有点懵,怎么个意思,这位安南将军想当我爸爸?要说起来吧,我老妈也姓刘,我们也不算外人,可这位安南将军是刘玄孙,天底下姓刘的,估计就他辈儿最低了。我老妈要是还活着,指不定得是他多少辈的奶奶呢!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在舅舅家混的也挺憋屈的。刘贤那个混蛋小子,总想欺负欺负自己,拿自己当仆役下人使唤,要是自己能认一个将军当爸爸,往后指不定谁欺负谁呢。
当然了,寇封这些心里话是不足为外人道的,所以,在外人看来,这娃好像是幸福来的太突然,呆了一呆之后,便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趴在地上给刘备磕了几个响头。
“义父在上,请受儿杂一拜!”
“乖,我的大干儿子,今晚咱们父子便同榻而眠,为父传授你兵法战策!”
原本关羽坐在一旁,半眯着眼睛自斟自饮,一副逮谁看不起谁的架势,闻言突然老脸一红。这词儿怎么这么熟呢?难道是大哥看我收了一个儿子,羡慕了?嫉妒了?吃醋了?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大干儿子,关羽的脸更红了。
…………
张飞凶猛,得到兵马粮草补充之后,直接由湘南入湘乡,一路南下,朝着零陵郡治泉陵而来,所过之处,未遇抵抗,甚至于未至泉陵,零陵太守赵范便率众来迎。这让张飞很不开心,连一个杀人的理由都没有了。
其实也不是说张飞非得杀人才能高兴,逮谁都大战三百回合?关键是最近发生这些事让他很郁闷!
原本三兄弟亲密无间,动不动就可以同榻而滚床单,但是“好么眼的”,二哥、大哥先后都收了干儿子,自己从“三弟”突然就变成了“三叔”,能不感叹红颜易老么?要说被喊三叔,张飞也没意见,可最让他想不通的是,生儿子这种事,最好不是应该亲力亲为么?怎么大哥、二哥都喜欢捡现成的呢?
张飞瞅了瞅被发来给自己当副将的张虎,心中暗想,要不自己也收一儿子,紧随大哥、二哥的脚步?可是再看张虎那个鸟样,长的比自己还糙呢,便立刻又熄了这种念头。
来到泉陵城中,张飞遣人收拢兵马,整顿各处,赵范自然不敢置喙,处处配合,惟命是从。然而总是看着张飞摆一张臭脸,又实在担心他会拿自己开刀。
张虎在长沙呆的时候长,与赵范也算彼此相识,惴惴不安之下,赵范重金相许张虎,只为求得安身之计。张虎可是见识过张飞的厉害,然而现在自己却成了他的副将,除了惧怕之外,心中更是狂喜,明显是狐假虎威,借着张飞的名号作威作福。同时,张虎也见过刘备收寇封那一段,现在寇封已经改叫刘封了,眨眼就变成了安南将军的公子。
于是,张虎故作深沉地说道:“安南将军为国征战,奔波数载,居然连婚姻大事都耽误了,前些时日才收下寇氏子为义子。三将军追随刘安南,至今也是孤身一人……”
没等张虎说完,赵范便大胆地揣测道:“三将军……想要儿子?”
张虎十分嫌弃地撇了赵范一眼,心里话说,要真是这样,我就去了,还用得着跟你说么?而后赵范才恍然大悟,一副“我懂了”的样子。
三将军这是想生儿子了!
…………
话说赵范有一个嫂子,樊氏,长的贼拉漂亮。赵范他老哥死了都三年多了,樊氏却还一直为他守孝,一身缟素。所以说,樊氏长的究竟有多漂亮呢?连孔子都曰了“要想俏,一身孝。”
既然刘度能够送外甥给人当儿子,与安南将军成为亲戚,我赵范也能送嫂子帮人生儿子,与三将军成为兄弟,对吧?
于是乎,赵范便来到樊氏住处,进门之后,扑通跪地,当时就哭嚎上了:“嫂嫂救命,救命啊!”
等到赵范说明来意之后,樊氏心里话说,粗话的,你是想把老娘赶出去,你好独霸家产,是吧?
于是再乎,樊氏说想让自己改嫁也行,但是对方必须满足自己三个条件。第一,我爷们必须武功盖世,状元之才,一人之下……错了,不是这一段……我的意中人是一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身披金甲圣衣、驾着七彩祥云来……错了,也不是这一段……樊氏的三个条件是:第一,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第二,要相貌堂堂,威仪出众;第三,要与亡夫同姓。
其实樊氏的条件和前两段也差不多,除了苏乞儿和至尊宝都不姓赵,可问题的关键也就出在这里。赵范心里话说,嫂子你玩我是吧?明明知道人家三将军姓张,却还非要找个跟我那死鬼老哥同姓的。咋滴,人家三将军为了娶你,还得把姓改了啊?
然而,看着樊氏俏丽的小模样,赵范忽然心生一计!
转过天来,赵范在府中宴请张飞,好酒好菜好招待。张飞喝酒是不用人劝的,所以赵范只在一旁相陪,闲谈之间却又说起自己寡嫂多么可怜,无依无靠,以后还望张飞多照应着点。吃人家的嘴短,加上张飞喝的懵懵的,自然满口答应。
眼见着时机差不多了,赵范喊来樊氏,名为答谢张飞的照顾。
樊氏盈盈而来,向张飞敬了一杯酒,却是张口问道:“将军贵姓?”
“忘了……”
张飞砸吧砸吧嘴儿,好像醒过来似的,又补了一句:“姓啥都成啊,俺听你的!你说让俺姓啥,俺就姓啥!”
这……
搞了樊氏一个措手不及,都不知道是应该先愤怒为好,还是应该先娇羞为好,而赵范又在一旁适时地劝慰樊氏。
嫂子,这可都是按照您提出的条件办的,您可不能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