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给哥正经一点,严肃一点,现在咱们可是要认真开会了!
刘汉少先让荀攸说一说并州各地如今的情况,各个部队的兵员装备等情况,以及北边鲜卑诸部的情况。
“自鲜卑檀石槐死后,其子和连继任鲜卑首领,但是和连才干平庸,又贪财好色,继任不久之后在劫掠我大汉北地郡时,竟被人用弓箭射死。当时和连之子骞曼年幼,无法主事,所以和连兄长之子魁头便自立为鲜卑首领。但是鲜卑三部多有不服,西部鲜卑远遁漠北,东部鲜卑分崩离析,中部鲜卑只因惧怕魁头兄弟势大,不得不从之。然而如今骞曼已长大成年,要与魁头争夺首领之位,得到了中部鲜卑很多部落的支持,反叛混战不断。”
说到这里,荀攸走到屋内悬挂的地图前,拿起一根细竹鞭,指着地图又对刘汉少以及众人说道:“如今,支持骞曼争夺首领之位的鲜卑各部在白山一带,也就是上谷、渔阳、右北平西北地区,其中以轲比能、锁奴实力最强,这些人为了得到我们的支持,对我大汉还是比较恭顺的。魁头以及其二弟扶罗韩则在弹汗山,也就是雁门、代郡、以及上谷西北一带,实力最为强横,控弦之士约有十万。而魁头的三弟步度根则在阴山以北,距离云中、雁门最近,但是他可不敢再去朔方、五原的北边,而且对我大汉也极为恭顺,这要多亏了吕旅长给他们吃过不少教训。”
第444章 骑着骆驼去打仗
……………………………………
荀攸对于吕布“没事就练兵”的“毛病”也感到有些头疼,所以这才开了他一个小小的玩笑,然后又立刻说道:“除此之外,右北平东北以及辽西北部还有东部鲜卑,其中以素利、弥加、阙机实力最为强大,听说之前还与第四军十师发生过多次激战?”
刘汉少点了点头,嘴上却说:“算不上激战,那些都是老黄历了。主要是张绣在辽西收拢安置了不少的东胡小部落,这帮人说都是他们的逃奴,想向张绣讨要,结果被张绣揍了几回,也就老实了。”
听了刘汉少的话,众人纷纷点头而应,唯独吕布显得有些失望,心里话说:要是张绣那小子搞不定北边那些鲜卑小杂该多好,自己就可以向大舅哥请命,前去剿贼立功了。
忽然感觉气氛不大对,吕布收回自己那点飘走的小心思,一抬头,才发现不仅大家都瞅着自己,而大舅哥还遥遥的冲自己伸出了一个大拇哥。
这是要夸我么?
只听刘汉少说道:“果然是咱们大汉精锐,打的鲜卑人都不敢随便放羊了。西部鲜卑远遁漠北,是不是也有你一份功劳啊?”
这就是要我夸呀!
“大舅哥,咱们一家人,您跟我还客气个啥?什么功劳不功劳的……”
吕布原本正高兴呢,说着说着,突然觉得刘汉少的脸色好像有点不对,而且大家瞅着自己的眼神也很奇怪。
最怕突然而来的尴尬,就算是吕布也扛不住这个,于是立刻起身,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又说道:“报告统帅,杀敌驱奴乃是卑职的本分,卑职不敢居功。”
“嗯,那哥就谢谢你了呗!”
吕布的年纪也不小了,不能真把他的面子摔地上,所以刘汉少挤兑完上一句之后,立刻又跟着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布啊,孔子曰的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赵云从旅长直升军长,管的人多了,处理的事情,考虑的问题也多了,这两年又有荀攸在身边陪着,可是没少学文化,大将之风隐然已成。但是,此刻却闹不明白孔子到底曰没曰过这个话,再但是,甭管孔子曰不曰,大哥都曰的好有道理啊!
“小布啊,哥知道你忠肝义胆,报国心切,渴望杀敌立功。你也知道,哥把你放在这儿,就是要你杀敌立功的,对不对?”
看到吕布像小学生一样,低着头还要再往下点几点,刘汉少欣慰而不失慈祥地又说道:“可是咱们都是大汉军人,首先应该牢记,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为什么要服从命令呢?就是因为咱们要谋全局,谋万世!军人为国戍守,犹如钢铁长城,军人为国征战,犹如利刃出鞘!”
继而,刘汉少又神情严肃地说道:“在座的各位兄弟,我希望你们也都能记住,我们服从命令,是因为我们是军人,我们为国而生,为国而战,也可以……为国而死!”
吕布情不自禁地喊道:“为国而生,为国而战,为国而死!”
众人也起身立正,高声说道:“为国而生,为国而战,为国而死!”
刘汉少起身、立正、敬礼,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脸庞。确认过眼神,对于自己这波忽悠,还是比较满意的。
“哥知道,兄弟们其实都想打仗,想立功,想报国,只不过小布凶猛,敢跑出去练兵,做了大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说实话,作为一名军人,其实哥也很想像小布那样,不管什么大局不大局的,只管与敌战个痛快。可是……战过之后呢?就算他们害怕了,逃跑了,咱们也冲到了他们老窝,在他们家炕头刻上到此一游……然后呢?咱们回家了,他们也回家了,等到什么时候,咱们家里出了乱子,衰落了,他们骑着毛驴又来了。”
刘汉少这番话虽然没有明着表扬吕布,却让吕布听出了一种遇着知己的感觉,而赵云则被那句“骑着毛驴又来了”所牵引,若有所思。
只听刘汉少又说道:“他们叫匈奴也好,叫鲜卑也好,或者叫柔然,叫突厥,随便叫什么名字都好。关键是,咱们赶走一拨,他们就会再来一拨,那怎么办呢?咱们年年赶,辈辈赶,就跟牛尾巴赶苍蝇似的?”
吕布听得生气,忍不住恨声说:“那就杀光他们!”
可是一句话说完,没等刘汉少驳斥,自己便先泄气了,草原沙漠都那么大,咋可能把他们杀光呢?
倒是荀攸听出了点意思,陛下可能并不满足像霍骠骑那样饮马瀚海,封狼居胥,而是要彻底占领北方。
可是,这种想法很危险!
“统帅,北方不仅有广大草原,也有大漠戈壁,贸然派遣大军,所需军费粮草巨大,百姓难以承受?即便是能够占领下来,北方贫瘠,无法耕作,不仅不能为朝廷带来进项,还要朝廷不断贴补,空耗国力,得不偿失。”
“公达啊,读书如同登高望远,读书越多,见识越多,眼界也就越宽阔,可有时候往往也会因为看别处太多,而忘了自己的脚下。你的脚下可是五原啊,从北地一路杀过来,你有想过自己会长驻在此吗?”
刘汉少笑着又说:“都说汉人善耕,胡人善牧,又说北人善骑,南人善舟。这些都是常识,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也有一定的偏见。老戴,你会种地吗?”
戴恩德傻了。
统帅,您是不是忘了?我本来就是南匈奴人,打小给主人家里放牛羊,我哪会种地啊?不对,现在已经没有南匈奴了,我是大汉国人,那我也不会种地呀!
好在刘汉少不需要他回答,接着又问:“小布,你会种地吗?”
吕布也傻了。
大舅哥,我要说我会吃,你会不会揍我?
吕布那副囧样,已经不言自明,刘汉少又故作神秘地说:“哥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哥也不太会种地!”
此言一出,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而刘汉少却又说道:“所以呀,北方大好山河,胡人能住得,咱们住不得吗?不要怕敌人会什么,咱们不会什么。不会,也可以学。咱们不仅要学会扬长避短,更要学会取长补短。这一回,哥就给兄弟们准备了一个取长补短的好宝贝!老二,说说并州现在到底有多少骆驼。”
…………
没错,刘汉少让赵云准备的“那玩意儿”就是骆驼。
如果说当初戏志才制定的踞西俯东之策是为了求活,而现在的踞北俯南则是为了固本。自从干翻董卓开始算,平白波,平西凉,平定南匈奴,中间还遇到过蝗灾,不仅仅是朝廷疲累,百姓更是挣扎在生死边缘。虽说这两年开始慢慢好转起来,但是生个娃还得等十个月呢,这种好转哪能立竿见影?比如青州移民与辽西归化的百姓,也就是今年夏收的时候,刚刚见着一回梁谷满仓的丰收景象。这会儿要是调动大军,南下诸州,以图实际一统,万一刘焉、刘表那些人狗急跳墙,再打起仗来,北方的局面可能又会迅速恶化。
刘汉少不是不想尽快一统大汉,但是这事现在还真急不得。好在学渣还记得,益州刘焉快死了,他剩下这仨儿子全在洛阳呢!徐州陶谦也快死了,备备如今可是妇女之友,那个陶恭祖还能把徐州让给谁啊?
如此这般,刘汉少从“不能急”变成了“不着急”,反而把更多的目光盯在了北方。
即便是一个学渣小混混,刘汉少也知道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大地带来过无数灾难,更可叹的是整个北亚竟然被一只蹿进来的熊瞎子窃据,而这只熊瞎子更是一次次,一口口地吞噬我大汉血肉筋骨,暴虐成性,贪得无厌,其恶行尤胜恶鬼!
如今,哥是大汉皇帝,假如能够彻底解决北方边患,恐怕比寻找棉花和高产作物救活的大汉人还多吧?如此也算哥“没白死一次,没白活一回”。要是还有余力,不妨也抄一回熊瞎子的老窝,什么乌拉尔山脉,哥承认了吗?
它应该叫“西长城山脉”!
也正因有此壮志,在给马腾制定《新州治略》的时候,刘汉少才想着要从新州收棉花,收骆驼。通常提起北方,总是让人联想到草原,而提起新州,又总是联想到沙漠,然而作为一个能够手绘世界地图的学渣,刘汉少却是知道,新州也有大片大片的绿洲,北方也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
难道没听过骑着骆驼去打仗?
重要的是,“这玩意儿”除了骑乘之外,又能驮运,又能拉车,还能犁地,像牛像驴又像马,而且吃的糙,连仙人掌都敢啃,真真是不挑食。不仅皮、毛、肉、奶,浑身的宝,还蹄大如盘,趾跖厚皮,比起羊马那些硬蹄牲畜,对于草地的践踏伤害也小很多。
只不过新州的骆驼都是两个咪咪,和中亚的单峰驼相比,就像个小胖墩,奔跑的速度也没有单峰驼快。但是胖墩也有胖墩的好处呀,负重更大,耐力更强,也更容易骑乘,双峰之间搭个垫子就得,比马鞍还省事。
然而,可怜的学渣自以为找到了征服北方的宝贝,让王闹闹从新州收骆驼还怕引起马腾怀疑,让赵云在并州养骆驼还要故作神秘,却不知道因为有汉武帝,有张骞,有霍去病,还有很多很多大汉牛人的缘故,骆驼在大汉早已经不是稀罕物了。
第445章 狐狸竟然养鸽子
……………………………………
从广义上讲,刘汉少知道大汉有骆驼,毕竟张骞出使西域,都打通过丝绸之路了,行商往来多靠驼队。但是刘汉少打小生活在洛阳,那时候天下动荡,朝廷衰微,哪还有驼队呀?后来往西边也就去过一次长安,还是抵御胡虏去的,哪有心思找骆驼?
再者,这事也不能全怪学渣,因为他们汉朝人管骆驼不叫骆驼,而叫“橐驼”,学渣连这个“橐”字都不太认识,还能知道啥叫“橐驼”?括弧,“橐”字也念驼字音。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当时汉人的自信心、优越感全都爆棚,不单单鄙视周边蛮夷羌胡这些人,还鄙视他们的很多东西,而骆驼很不幸,属于“异畜”,也在被鄙视之列。至于胡人匈奴,他们也用不着骆驼犁地,骑起来还嫌慢,最多也就是用来驮点东西,走那些不好走的戈壁沙漠之路,所以骆驼又很不幸,属于他们的“贱畜”。
再所以,当刘汉少要赵云秘密蓄养骆驼的时候,赵云很吃惊,而赵云告诉刘汉少,如今他们已经蓄养了五、六万头骆驼的时候,刘汉少也很吃惊。
因为之前有第四旅横击并北,突袭单于庭,后来吕布又喜欢“练兵”,可真没少往回抢牲口。马匹、牛羊,大家都抢着要,骆驼“又异又贱”的,还真没人抢。然后都不用等王闹闹悄悄买,赵云就拢巴了这么多。
…………
“大漠戈壁虽然大,但是它东西长,南北窄,从咱们五原到龙城,其实还不到两千里。你们别看骆驼走的慢,可它有耐力,一天能走近百里,二十天足够走一趟龙城了。而且它力气大,两头骆驼拉车,上边就能坐一个班的兵士,也就是说,只要咱们用三千头骆驼拉车,就能在二十天内,把一个师的兵力从五原运送到龙城!更重要的是,这二十天就算是没有草料没有水,它也能撑过去!”
吕布忍不住惊讶地问:“大舅哥,你的意思是说,用骆驼拉车,驮着兵士们走?”
“当然了。你们五军马匹多,步兵都有毛驴骑,但是别的军可没你们这么奢侈。如今咱们的路况越来越好,多造一些车辆,不仅可以用来运输粮草,还可以连兵士也可以一起运,这样一来,兄弟们的体力消耗少,还可以多留些力气去打仗嘛。”
在座众人都是领军之将,心里清楚的很。大军行军,负辎重粮草,正常速度也就是一日三十里左右,因为每天还要扎营,还要保留点体力防止遇敌。要是短途行军,不负辎重粮草,大概能走五六十里,而若是急行军,则能达到一日百里的速度。
但是,急行军可不是哪支部队都能做到的,通常都是遇到紧急情况,或追击,或抢占,或支援,才会考虑急行军,很可能跑完一百里紧跟着还要再打仗。要是部队的战斗力不行,半路上就会严重减员,丢盔弃甲,这样的队伍,跑去也是送死啊。
假如骆驼拉车,能够驮着兵士以近似急行军的速度赶路,这可不仅仅是快多少的问题,因为坐车的兵士体力消耗有限,所以每一支部队都可以立刻投入到战场,这个效果想想都让人觉得激动。
众将听得眼冒金光,兴奋不已。之前总觉得大漠戈壁太大,不管是匈奴还是鲜卑,只要往里边一钻,根本没处找去。现在听着统帅说的,好像大漠戈壁也没那么大了,而且那些骑毛驴的好像也逃不出统帅的手心。
果不其然,众人只听刘汉少又说道:“他们也是人,骑上毛驴跑的再快,也有迹可循。因为是人就得吃饭,是人就得喝水呀。咱们可能追不上他们,可能找不到他们,但是咱们总能找着水源吧?只要咱们想办法占住水源,你们猜他们会不会自动回来来找咱们?另外,哥听说他们每年五月,都要大会龙城,一来祭拜老天,二来做些买卖,三来联络感情,届时诸部都会去,可算是他们最扎堆的时候。对于咱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契机呀。他们每年选择夏秋之际前来劫掠,是因为那个时候牲畜都吃饱了,贴膘了,才有力气驮着他们到处乱跑,而冬春时节牲口挨饿受冻,能活下来的也驮不动他们。可是咱们不一样,咱们有庄稼有秸秆,到了冬天就能当饲料,使牲口不掉膘,冬春之际照样能骑马打仗。”
说到这里,刘汉少又戏谑地问:“小布,将来有没有兴趣去参加五月大会呀?”
吕布毫不含糊地说:“有!那必须得去!”
戴恩德忽然也逗趣说道:“到时候你骑着赤兔,拿着画戟,看那些骑瘦马的胡虏还咋在你面前蹦哒。”
吕布不屑地说:“他们就是骑着肥马我也照样收拾。再说了,他们的马瘦不瘦,管我啥事?又不是我给饿瘦的。”
众人哈哈大笑,倒是谁也没奇怪戴恩德能够口出“胡虏”,想想也是,他原本对所谓的南匈奴都没感情,更何况是现在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