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231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231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关张二人应对,刘备又兴趣盎然地说道:“二位兄弟可能有所不知,据说好吃不贵楼的掌勺厨工,乃是为兄高祖,当今陛下的高徒,李二娃亲自教导出来的徒弟,一道没有松鼠的松鼠鱼,堪称美味,咱们今日定要好好品尝品尝!”
  说到这里,刘备露出了一脸不知是炫耀还是遗憾的表情,继而又说:“其实,为兄做高祖陛下的主簿之时,没少在永安宫用膳,那可都是李二娃亲自为高祖陛下制作的膳食,堪称天下绝美之味。只不过,每当高祖陛下挽留为兄在永安宫中用膳之时,为兄便会想起我等兄弟三人结拜之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没有二弟、三弟相陪,再美的美味,为兄也食之无味。”
  …………
  粗话的,不吹能死吗?
  全洛阳的百姓都知道陛下的抠门德行,认你这个玄孙的时候就抓了一把铜币当见面礼,还挽留你在宫中用膳?
  当我们哥俩不知道啊?
  每回你都赶着饭点往永安宫跑,搞的自己好像有重要军情要回报似的。估计也是陛下实在抹不开面儿,顺嘴问你一句“吃了没?”,你再来一句“没吃哪”,然后就顺势在人家家里蹭一顿。
  要不然,怎么就你给陛下当主簿的时间短呢?还被分去了当妇女之友!估计就是因为你总喜欢去陛下家里蹭饭,把陛下给蹭急眼了,才早早的把你给随意打发了。
  “我与三弟,与兄长结义,是为了平靖天下,报效国家,兄弟何必为了一餐一饭而挂怀?下次再遇到陛下挽留兄长在宫中用膳,兄长尽管享用便是。”
  关羽的话还没落音,张飞突然大叫一声:“哎呀,俺想起来了!”
  刘备好奇地问道:“三弟想起啥了?”
  张飞有些激动地说:“老头,那个老头!”
  关羽也好奇地问:“哪个老头?”
  张飞定了定神,整理一下凌乱的脑袋瓤儿,才又说道:“二位兄长,可还记得?当年咱们在广宗城外,帮着董卓……”
  “三弟慎言!”
  刘备紧张地打断了张飞的话,环顾四周,见没人注意到自己兄弟们在说什么,才嘱咐式地又说道:“董卓乃是国贼,天下早有定论,三弟怎可口没遮拦?当日你我兄弟乃是为国除贼,剿灭黄巾!”
  “哦……”
  张飞老老实实地又说:“反正就是那时候的事。二位兄长可还记得,当日有个使枪的老头,与我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败。”
  关羽立刻追问:“三弟方才所见的便是那个老者?”
  “并不是。”
  张飞着实闪了一下刘备和关羽的脑袋瓤儿,接着才又说道:“二哥别着急,听俺老张慢慢说。当时我与那老头大战几十回合,眼看着再斗下去,那老头便会实力不济,俺老张就有可能取胜,偏偏此时有人用弓弩偷袭于俺……”
  刘备立刻追问:“你刚才看到的,就是那个偷袭你的人?”
  张飞点了点头,反问道:“兄长也还记得?”
  “如何不记得?”
  刘备登时大怒道:“为兄这只耳朵,就是被那个小贼给射穿的!”
  …………
  刘备一边儿说,一边儿还情不自禁地摇了摇头,然后,左耳上那个好像大扣子一般的耳钉便跟着摇晃起来,金光闪闪,熠熠生辉。
  关张二人似乎也都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战场之上,喊杀震天,却都没有刘备求救的动静大,被一个血衣小将撵的没处躲没处藏的。关羽更是记得,与自己交手的那个血衣小将,枪法快如闪电,虚实令人难防。如今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他身在何处,功夫是否更加精进?不知还有没有机会与他再比试一场。
  “三弟,你可看的真切?”
  被关羽如此一问,张飞反而有些含糊起来,毕竟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当时的“小将”如今也该成为“大将”才对,而张飞刚才又只不过是晃了一眼。
  “说不准,俺也就是感觉有点熟悉。二哥一问,倒是让俺想起来,他们是黄巾贼将,此处是京师洛阳,他们哪会有恁大的胆子,敢跑来此地?兴许是俺看错了吧。”
  “却也未必呀。”
  关羽接口说道:“陛下登基以来,平白波,剿黑山,收降了不少黄巾叛逆。即便是在冀幽之时,文聘军长也收降了青州管亥,那个人我接触过,有勇有谋,也算难得一员将才。只是不知当年与我对战的那员小将,今在何处,若是能为国家出力,也不枉了他那一身的本事。”
  “哎呀,都怪俺老张,要是刚才紧跑两步,追上那小子,当面问个清楚,又哪来现在许多烦恼?”
  紧跟着,张飞又凶巴巴地说道:“不行,这事咱们必须得查清楚。兄长的耳朵上中了那小子一弩箭,这个大仇咱得帮兄长报了才成!”
  “三弟不要轻举妄动。”
  生气归生气,但是听了关羽刚才那一番话,刘备也有些忧心忡忡。
  “咱们对那一老二少,一无所知,仅知他们时乃黄巾属众。而如今,当年的一些黄巾降将,颇得高祖陛下恩宠,其中以汝南黄邵最为显著,已是并州州长,刘辟师长虽已亡故,却是全军楷模,其子也已是大汉皇家银行行长。此外还有龚都将军,杨奉师长,若那一老二少与这些人有瓜葛,咱们兄弟想要报仇,只怕也是不易。”
  “州长咋了?将军、师长又能咋?甭管是谁,既然敢伤兄长,俺老张定然不与他甘休!他日若再遇上,定然让他尝尝俺老张丈八蛇矛的滋味!”
  张飞怒气冲冲地吼叫着,就差来几句“哇呀呀”助兴了,说的好像黄邵、龚都、杨奉都是他们兄弟的仇人似的。
  …………
  黄邵、杨奉也就算了,一个在并州,一个在南阳,离得远,听不见。可是龚都的第一军警卫旅就在洛阳啊,你张飞这么当街嗷嗷叫着要找人家弄事,真的好吗?
  刘备皱眉瞪着张飞,真想上去抽丫的大嘴巴子,心里话说:我一个仇人还没找着是谁,你还想给我招回来一群仇人么?你到底是想帮我报仇,还是想给我惹事?这要是在家里,咱们兄弟同榻而滚床单,非拿小裤衩塞住你的嘴不可!不过话说回来,你在家里嚷嚷几句,我也不稀得管你呀!
  关羽也看出了刘备的为难之处,连忙解围,扯住张飞的袖子说道:“三弟勿恼,天下之大,寻一二仇人实属不易,待他日遇上,再做计较不迟。难得我等兄弟今日有暇同游洛阳城,还需痛饮几杯,一醉方休!”
  一听说有酒喝,张飞的火气立刻没了,笑呵呵地回道:“二哥说的极是,咱们赶紧去好吃不贵楼,免得晚了没座位。”
  刘备一边儿陪着关羽、张飞一起走,一边儿心里话说:粗话的,又是我掏钱呗,能吃能喝的小弟不好养啊!
  然而,就在刘关张三兄弟跑到好吃不贵楼大吃大喝,大快朵颐之时,刘汉少也收到了一封来自搜狐的夏天的密奏:校长,管管你家玄孙呗,满世界要找我报仇呢。
第386章 行走的蹭饭团伙
  ……………………………………
  如果猜测陛下最亲近倚重的心腹,可能是两个结义兄弟和韦光正,也可能是三府的各位老大,还可能是袁本初、曹孟德和孙文台,这个问题实在不好回答。但是,如果有人问谁是陛下身边最年轻的新贵,那么,众人可以异口同声地回答:杨行走!
  陛下身边的主簿换了一茬又一茬,从升任右相的荀彧到妇女之友刘备备,可以说干什么去的都有,唯独杨修,稳坐“御前行走”之位,“既无古人,又无来者”,并且,真正做到了“有事主簿玩,没事玩主簿。”
  自从杨修被他老子赶出首相府的小别野之后,便彻底释放了天性,放飞了自我,广交天下名士贤达,高谈阔论,饮酒耍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行走府”整的好像私人会所似的。再加上孔融孔文举最近混的比较惨,又得讲课又得种地,所以没事就上杨修这儿来抒发抒发感情,更是吸引来一大批知交好友,仰慕之辈,那架势都快赶上当年在洛阳隐居的袁本初了。
  老杨曾经找刘汉少说过,想让他帮着教育教育小杨,哪怕就像对待崔烈之子崔州平那样,踹一顿也好。但是,人家杨修在自个儿家里喝酒聊天,既不跑出去惹事,又不耽误给自己干活,这让刘汉少咋教育?难道要跑进人家家里,告诉人家,喝酒应该用什么姿势?
  所以,刘汉少所谓的教育,就是自己也会偶尔跑到“行走府”上蹭酒喝,因为袁大头与曹大脑袋都忙,不容易逮呀!即便如此,老杨也是感激涕零,皇帝去谁家蹭酒喝,也是给谁面子不是。
  忙活完一轮各级议会议员,又开始忙活民选村长乡长,袁本初可是难得有闲。曹孟德也一样,今天这里视察修路进度,明天那里听取修路规划,完事还要找人找钱找水泥砖。天冷,大河大桥的工地上已经停工了,所以还得加上孙文台。
  如今这三位能凑在一起可不容易,然后三位便想着,平时都是汉少给我们画圈挖坑蹭酒喝,要不,咱们哥仨也去蹭他一顿?正巧,赶上刘备前去永安宫“汇报工作”,曹操和孙坚当年与刘备一起打过黄巾,也算熟识,至于袁绍嘛,总归是要听说过陛下新得一玄孙之事,于是大汉国的这“四个人尖”或者说“四个二货”便联袂跑来永安宫找刘汉少玩耍。
  刘汉少心里话说,要是能让你们这四个货蹭了哥的饭,那哥往后也不用混了。又于是,便以家里有小娃有孕妇,不宜闹腾为由,把蹭饭喝酒的地点改在了杨修的“行走府”。
  能在自己府里请刘汉少喝酒,杨修觉得倍儿有面子,但是袁本初、曹孟德和孙文台当主簿的时候,可是净欺负杨修来着,如今还要上人家家里喝酒,杨修意见老大了,但是,只能憋着,不敢吭声。同样,袁本初、曹孟德和孙文台也老大意见,我们给您打工干活,一年到头的忙活,就想蹭您一顿饭,您还一倒手把我们给整老杨家的兔崽子那里去了?丢老鼻子人喽,难道我们是行走的蹭饭团伙吗?
  我们从未见过如此抠门之皇帝!
  刘汉少居然还舔着脸、陪着笑说:“行走府的厨子也是跟李二娃学的手艺,做出来的菜和永安宫是一样一样的!你们是知不道啊,现在二娃带出来的这些徒弟都可有出息了,各个府邸酒楼争着抢着要。哥打算回头让他们也开办一家学校,就专门教授厨艺,名字哥都想好了,就叫新北邙职业技术学校,兄弟们觉得如何?”
  我们就想蹭您一顿饭,您愣是给我们扯出一个教厨子的学校,我们还能如何?
  袁绍三人面带微笑,心怀幽怨,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跟着刘汉少一起把自己往行走府倒腾,倒是与之同来的刘备满心欢喜,兴致盎然。其实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吃,对吧?
  …………
  一边儿喝酒一边儿聊天,袁绍等人便说起各自在外的所见所闻,也算是变相地向刘汉少做一番汇报。
  因为洛阳第一民选村出了个女村长,得到了刘汉少的肯定与赞扬,袁绍在外搞民选村乡的时候,都会特意说起这一段,告诉大家,女人也可以当村长、乡长。但是,在汉人聚集的地方选女人当官实在太难了,反倒是凉并之地,汉人相对较少,男人也比较少,那些羌胡匈奴女子又比较能干,所以选出了不少女村长、乡长。
  甚至很多时候,所谓“民选”也未必是真正的“民意”,因为那些边地的百姓觉得自己能够活下来,又变成大汉国人,已经是天大的恩赐,所以上边说啥就是啥,哪还敢有个人意见?再所以,更多的时候,可能还是要看袁绍的意思。
  关于这一点,刘汉少对袁绍的工作做出高度赞扬,女人当村长、乡长,首先就会想着带领大家把日子过好,而不是整天琢磨着牛粪落在地面上,究竟是土地归牛粪,还是牛粪归土地这种问题。再者,女人当官,面对的困难大,问题多,她们就得指望上边郡县多支持,多帮助,时间长了就会对大汉国形成依赖,渐而也就密不可分,融为一体了。
  当然了,边地之所以女多男少,除了疾病灾害,就是征讨杀伐的缘故,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也可以理解,只要这些当官的女人会说汉语,愿意推行倍精话就好。但是,律法一定要严格遵守,一视同仁,不能让她们觉得她们死了男人,都是咱们造成的,咱们亏欠她们,所以她们怎么无法无天都不为过。反过来强调,原本的汉人也不能仇视、欺压她们,让她们感受到律法给予她们的保护,她们才会相信律法,依靠律法。
  “本初啊,你的能力哥向来是信得过的,可是哥还是没想到,你的能力竟然如此强悍。民选村乡原本应该是相府与各级地方之政,但是交给你,却能在短短数月之间,做下好大成绩。如此甚好,你给他们打个样,将来再选的时候,他们就该知道怎么做了。来,哥敬你一杯。”
  “汉少谬赞,其实我所做之事,都是汉少指点的好。”
  袁绍举杯迎上,虽然嘴上说的客气,但是心里却在想,您了是不知道,我在外面鼓励女人当官,都快被骂成屁了。这份“荣誉”当然不能算我一个人的,您也得多担待着点。
  却听刘汉少又说道:“哥知道本初不易,现在所做之事,恐怕是既出力又不落好,但是,本初啊,哥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将来你必青史留名,为后人所敬仰,因为你袁本初不仅是敢言者,更是敢为者。”
  一句话又瘙到了袁绍的痒处,当初在千秋万岁殿被汉少拍着肩膀任命为政议长,不就是想要做一番事业,敢于做一番事业么?千秋史册,将来也会有袁本初一笔功绩,这是汉少亲口说的,定然做不了假,那么自己也就不枉此生了。想一想,挨几句骂算什么,议院里边会骂人的多了,真正能干事的却挑不出几个,也就是汉少慧眼如炬,让自己当了政议长,可以高高在上看着他们在下边跳脚乱骂,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再想一想,好像这种感觉还挺爽的!
  难道自己喝大了?怎么挨骂还觉得爽呢?
  …………
  刘汉少喝酒不要人在旁边伺候,所以袁绍就近,殷勤地为刘汉少斟满酒杯,一时却还是没琢磨过来自己到底喝没喝大。
  而后刘汉少又与曹操聊起修路的事,结果却是大吃一惊,因为现在的青天大道,东至陈留,西至长安已经全部贯通,不仅如此,甚至连陈仓、金城也都快要贯通了,而陈宫更是提出,青天大道由陈留向东,不走东郡,而是饶过巨野泽,经由济阴、山阳、东平、济北,如此一来,他的兖州七郡,单是青天大道就能贯联五个,而交际部也同意了这一方案。
  “怎么修的这么快呀?你们不是说要先修太行八陉么?”
  曹操明明很得意,但是还装出一副不满的样子说道:“我们交际部是主要负责太行八陉,但是现在各州都在大力修建州道、郡道,各州各郡,分段包干,就算是青天大道没有路过的地方,只要离的近点,当地的郡县也都想修好自己辖内的道路,与之连通起来。尤其是凉州杜伯侯最是可恶,您明明说了凉州生……生什么脆来着?”
  刘汉少黑着脸补充一句:“生态脆弱!”
  “对!就是他们很弱,所以不给他们拨发水泥厂的名额!可是这个杜伯侯居然说通了好几个拿到名额的人,全拉去他们凉州办水泥厂了,而且他还说了,这是第二军的王军长给他出的主意。并且他还说王军长也说了,只要青天大道能够修到阳关,兵马粮草运输方便,他就敢出关前往新州,让他老丈人家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