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180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180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着田小六以及众多的汉正军兵士解释过后,陈冉一转身,又大声地下令喝道:“把那些张鲁军的伤兵都带上来,让兄弟们问问他们到底疼不疼!”
第299章 包个粽子送南郑
  ……………………………………
  疼!
  粗话的真疼!
  谁不疼谁是龟儿子。
  张鲁军的伤兵们被带到“揭秘大会”的现场,都不需要汉正军的兄弟们再问,一个个疼的哭爹喊妈,呜哇乱叫,其中也有一些没喊疼的,倒不是他们有多悍勇,而是出气儿多、进气儿少,已经没力气喊了。
  “兄弟们都看见了吧?这就是所谓的米师神通。他们其实是上阵之前,先被灌了药,然后内着铁甲。与他们对战之时,要是有的兄弟使劲小,便砍不动他们的铁甲,即便砍在没有铁甲防护之处,因为他们先前被灌了药,所以也不知道痛楚。”
  然后有一些像田小六一样的汉正军兵士,自由提问起来。
  “师长,那他们被灌的是啥药啊?也像咱们军中的麻沸丸一样?”
  陈冉摇头说道:“不一样。咱们的麻沸丸虽然能够止疼,但是不会令人癫狂,而他们被灌的药不仅能让人不觉疼痛,还能令人癫狂,所以打起仗来,才一个个跟不要命的疯子似的。简单来说,咱们的药是能够治病救人的好药,而他们的药其实是害人的毒药。”
  “哦……”
  几千个老爷们同时恍然大悟,那场面也是很壮观的,就连一些南郑本地的,包括赵嵩、陈调在内,此刻都对陈冉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怪不得之前咱们打他们,就跟撵个兔子追只鸡没啥区别,一扭脸他们就变那么厉害了,原来都是磕了药来的。”
  “就是、就是,咱们汉正军天下精锐,咱们第二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打起仗来,咱们怕过谁?这回是让张鲁军给糊弄了,下次再见到这帮兔崽子,一定得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兄弟的厉害!”
  “可不是咋滴,一帮土鸡瓦狗,真以为自己吃罐菠菜,就能变大力水手了?下次一定给他们好看!”
  “这位老哥,敢问一下,谁是大力水手?”
  “老弟,你新来的吧,没听咱们督教上过课吗?大力水手是咱们的最高统帅,皇帝陛下派出巡视远洋的一位勇士。斗过巨鲨,战过海兽,历经千难万险,最后还迎娶了一位番邦公主,回归大汉,乃是我汉正军众兄弟学习的榜样!”
  “哦……原来如此!”
  众人纷纷说着小话,相互议论,有人气愤,有人昂扬,先前军中压抑、低靡之气一扫而空。
  陈调恭恭敬敬,笑颜如菊花地问道:“陈师长还懂医术?”
  陈冉说道:“医术我是不懂,但是之前,校长教导我们说,凡事,要相信科学!”
  听到陈冉又要开讲,在下边说小话的人都立刻闭上嘴巴,纷纷用崇拜的小眼神盯住陈冉,而陈冉则用更加崇拜的眼神遥望着洛阳方向,朗声说道:“陛下说,世上万物皆有自然之理,有些事情,有些问题,我们知道原委,懂得根本,便可以去解决它。而另外还有一些事情、问题,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其中原委、根本,就应该通过科学的办法,去研究它,了解它,并且最终战胜它。所以,科学是我们最宝贵的武器。”
  赵嵩很汗颜,枉为一代主簿,此时竟然结结巴巴地问:“陈师长,啥……啥是科……学?”
  陈冉侃侃言道:“科学很广泛,世间万物,皆在其中。比如医生给人看病,百姓耕种田地,匠人打造器具,其实都算是科学。世间万物,各有本源,科学便是追根溯源,让我们去了解世间万物,探索其中的真理,掌握更多的知识,进而发明创造,合理使用万物,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间。”
  尽管陈冉已经说的尽量浅显,但是很多汉正军的兄弟们依旧表示:“科学很牛叉,其他没明白。”
  于是,陈冉只得又说:“先前听到张鲁军那些人瞎喊米师神通,刀枪不入,兄弟们是不是心里也都有点害怕呀?恐怕有不少人,还真以为张鲁、张脩之辈会什么法术吧?但是现在兄弟们都知道了,他们就是穿上铁甲灌点药,完事还癫狂亢奋,跟耍酒疯一样一样的,兄弟们还会再怕他们吗?”
  这句听懂了,所以汉正军的兄弟们纷纷表示。
  “不怕,不怕!”
  “谁怕那帮怂包蛋啊?”
  “再遇到他们,我非多砍几个不可!”
  陈冉趁机又说道:“兄弟们,这就是科学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变的更加聪明,也更加勇敢。校长曾经说过,假如把世上的人分为两种,可以是男人和女人,也可以是相信科学的人和不要迷信科学的人。相信科学的人,遇到未知难题,会用科学的办法去研究它,了解它,并且一步一步的,最终战胜它!而不要迷信科学的人,他们会将所有遇到的未知问题都放进消化系统,反将所有吃进嘴里的食物放入脑部神经系统,从而使所有问题都变成一个屁,而使脑子变成……”
  呃……看着下边那些懵圈而不失崇拜小眼神的汉正军兄弟们,陈冉觉得自己也是疯了,只听到下边的窃窃私语。
  “咱们陈师长真是厉害呀,虽然他说的都是啥,我根本没听懂几句。”
  “师长?别忘了,咱们陈师长可还是咱们第二军的副军长哪!人家和咱们王军长一样,都是天子门生!”
  “陈副军长也是陛下的徒弟?”
  “那当然了!”
  “怪不得,我就觉得他很厉害的样子。”
  好像不在一个频道啊,算了,自己还是先想好打仗的事吧,科普的问题还是留给将来的老师们去做吧。
  尽管如此,陈冉还是比较满意的,起码兄弟们的气势恢复了,就连赵嵩、陈调这些人看着自己的眼神也和从前不一样了。从前他们只是单纯的恭敬,而现在,好像多了一些崇拜。
  …………
  “狗褪弯刀与小刚弩”并不是山地团的标配,实际上山地团之中也有一支精锐,代号就叫“狗腿子”。正是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战术,夜袭阳平关,才能出其不意地断了张鲁军的后路。当然,其中也不乏阳平关守将杨昂的粗心大意,谁又能想得到,前边一路高歌猛进,打的苏固龟缩在南郑,难以自保,后边居然还会有人,就派出几十只猴子,趁夜爬上关墙,斩将夺关。
  魏义率领山地团立此奇功,却并没有据关而守,将守御阳平关的任务转交给梁兴旅之后,便又带着自己手下的狗腿子们钻进了附近的崇山峻岭之中。
  与阳平关失去联络,张鲁、张脩皆惊,派人前去查看,才知阳平关已经易主。他们军中的铁甲不多,“神药”更少,往常打仗,只要这些灌了药的鬼卒先锋一冲,敌人大多都会难以抵挡,溃败下来,己方大军深信米师已作法庇佑,刀枪不入,随后再趾高气昂地顺势进攻,无往不利。
  然而张鲁、张脩又怎能想到,朝廷派来的汉正军竟然如此悍勇,不仅打退了鬼卒先锋,且明显胜多败少,使得已方手中的铁甲更少了,想再冲一回的勇气都没有。
  张脩提议,要不咱们先撤回巴郡,向刘益州禀明此处情况,再请他定夺示下,可是大路走不通,派往山中寻路的人也一个都没回来。
  整天神啊鬼的,这回好了,自己也遇上鬼了,想不害怕都难,张鲁和张脩觉得已经被朝廷的天罗地网包围,真真是到了生死存亡之时。
  张卫整天跟在张鲁身后吵吵,问他是不是疯了,居然敢和朝廷派来的军队开战。陛下还要让咱一家去洛阳当大官呢,你没事找什么死?
  张鲁把张脩杀苏固的事一说,然后大骂张卫,哥要不打这一下,你娃早死了,换的回来么?
  张卫说:“我用的着你换?我在城里有酒有肉的,小日子过得好着呢。”
  当然,这也只是张卫的气话,完事又开始大骂张脩,果然是米贼出身,大逆不道。还撺掇着张鲁赶紧杀掉张脩,以向朝廷表明心迹。
  杀张脩?
  张鲁也想!
  但是他现在不敢全信陈冉的话,不敢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日后前程都投到洛阳京城去,更何况自己的老妈与刘益州那么……是吧?自己在益州才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可得嘛,是吧!
  再但是,这个时候,阎圃突然说:“益州偏安一隅,汉中地处山腹,若是乱世安身,躲灾避祸,自然是极好的。然而朝廷现在励精图治,天下即将大定,若还藏身于此,恐怕难有作为。张家世代道门,难道司马就不想把握时机,将道法发扬广大?”
  张鲁问道:“阎君如何得知,天下即将大定?”
  “司马且看南郑城中那支兵马,朝廷有此强军,天下如何不定?”
  继而,阎圃又说道:“更何况,眼前危局,司马若不顺从朝廷,又该如何破解?”
  是啊,先别说往后该怎么办,单照眼巴前这个劲儿,要是再敢跟朝廷作对,活不活得了都难说呢。
  于是,张鲁也下定决心,宰了张脩好向朝廷请罪。但是阎圃又说,先前咱们是奉了刘益州之令,前来平定汉中,现在咱们又奉朝廷之命,接受调遣,何来请罪之说?只要把张脩抓住,交给汉正军,一切罪过都推给张脩,咱们反而可以向朝廷邀剿灭米贼之功。
  嗯……这话说的在理儿。
  然后张鲁就以商议军务之名,邀张脩前来,突然把他包成了粽子,拎到了南郑城下。
第300章 七巧陈冉定汉中
  ……………………………………
  幸福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陈冉还在鼓舞士气,暗自琢磨怎么能打败张鲁,留下他,玩弄他,哪想到人家张鲁不仅亲自来了,还送上了一份粽子当大礼。非但绝口不提与陈冉交战之事,还说自己是擒获了米贼张脩,为朝廷除此大害。
  与朝廷兵马交战?
  没有的事,不存在的。先前都是米贼张脩在与朝廷天军为敌。
  这……看看张脩和他手下那帮“祭酒、鬼主”被绑的德行,咋滴,这是要提前过“菖蒲节”呀?括弧,菖蒲节就是端午节。
  直到作为张鲁代表的阎圃进入南郑城,向陈冉叙说了前因后果,陈冉才勉强接受了眼前这个搞笑的实事。
  回头想一想,连陈冉自己都觉得自己所遇之事,实在太多巧合。
  一巧的是原本接到捉胖子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军令,偏偏一打听,张鲁恰巧就来攻汉中了。
  二巧的是原本还觉得阳平关易守难攻,自己必然多费手脚,恰巧被派来的山地团有一群狗腿子善于爬墙。
  三巧的是一到沔阳就逮住了张鲁的亲弟弟张卫,虽然这货看起来没啥大用,但是撺掇张鲁的时候可没少使劲。
  四巧的是一到南郑又遇上张鲁军攻城,自己跟着张脩就进了南郑,可以据城而守,顺便使张鲁、张脩相互怨怼,分歧更大。
  五巧的是张鲁、张脩弄了一帮子鬼卒,原本还想灌了药之后吓唬人,偏偏自己军中有更高级的麻沸丸,并且自己相信校长所讲的科学。
  六巧的是原本山地团钻进崇山峻岭就想截杀几个探子或信使,偏偏给张鲁军造成了巨大压力,让装神弄鬼很多年的张鲁、张脩也觉得自己遇到了鬼。
  好像也只能这样了,虽然这一仗完全没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无法展示自己的军事指挥艺术,可是好歹平定了汉中,还把张鲁留了下来。现在的问题是,校长当初可说了,要张鲁他们全家。可是张鲁打仗,也不带着老婆和娃呀,这该咋整?
  然而,陈冉还没开始为此事烦恼,便接到了有人要见自己的消息。那人腿脚不大利索,走路一点一点的,像是个退伍的老兵,更像是个无用的老农。然而密会陈冉之时,身上陡然散发出一股气势,即便是陈冉也不敢有丝毫小觑之心。验过印信,证实此人乃搜狐左部老狐狸派出来的,搜狐内部鼎鼎有名的瘸爷!
  据瘸爷说,早在陈冉接到前来汉中捉胖子的军令之前,他们已经接到命令,要求配合陈冉此次行动。现在最好的方案是,封锁汉中消息,由张卫回益州向刘焉回报,就说张鲁、张脩已经攻取汉中,然后再由张卫接出张鲁家眷,返回汉中。而搜狐人员再加上山地团的狗腿子们,只负责暗中“保护”,万一张卫露馅,需要改变计划,再由搜狐人员与狗腿子们直接出面参与。
  这种事情跟打仗不是一回事,他们搜狐的人平时干的也就是这些见不得光的事,反正有人愿意帮忙,陈冉也乐的坐享其成。
  这不是巧了吗?
  事到如今,陈冉也只能由衷地说一声:校长英明!自己一仗下来,愣是凑足了七个巧啊!就是不知道下一次应该是八匹马,还是五魁首,如若不然,六六六……
  …………
  花开万朵红,单摘一支黑。
  话说太行山里的百姓开始向并北迁移之时,黑山军也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除了收到不少的物资粮草之外,最显眼的就是来了一批督教与参谋,又于显眼之中而最闪亮的,自然是刘汉少派来的督教长魏阬平与参谋长徐福季。据说此二人都是出身于北邙军校,正儿八经的天子门生!当然,这些事情仅限于黑山军内部高层所知。
  但是魏阬平与徐福季的年纪实在太小了一些,徐福季好歹还有二十多岁,而魏阬平虽然看着个子不小,其实还不满弱冠。初见二人,黑山众将心中不免嘀咕,就算皇帝信得过我们,随便派俩人前来就假装督军与军师了,可是派这二位来,皇帝您是不是也太随便了?
  背后嘀咕皇帝的小话,完事张燕等人自己还替刘汉少辩解,年轻怎么了?没看到皇帝自己就那么年轻吗?据说现在皇帝手下有很多年轻人,都非常出色,旁人咱也许不清楚,可是冀州文聘咱还不清楚吗?人家不是也照样年轻?
  然而这俩小督教长与参谋长做起事来,认真不苟,有理有条,没几天的工夫便晃瞎了黑山军里这些土鳖将官的狗眼。
  一个军队想要看起来像点样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军队想要变成精锐,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军队想要成为威武雄壮之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军纪!军纪!还是军纪!
  偏偏黑山军这帮丢下锄头混山贼的兄弟们,最缺的就是军纪。所以魏阬平一到黑山军,首先抓起来的就是军纪。旁的不说,单单一个立正,一天一天的站,还千万别发牢骚,别不服气。旅长张白骑牛不牛?让魏阬平打的很三孙子似的!张白骑不是没有试图反抗过,而是真心打不过呀!
  当然了,张白骑的反抗也仅限于打架的范畴,要是真敢反出黑山军,那也不用魏阬平动手,张燕他们就得先灭了他。
  现在好了,自从打过张白骑之后,再接下来训练兵士,甭管前边有坑儿还是有坎儿,只要军令不喊停,兄弟们瞪着眼睛也会乖乖往里跳。战斗力究竟能够提高多少,一时不好评说,但是仅从军容军姿上来说,便让黑山军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站得直,走的正,军令所至,有前无后。张燕、于毒、白绕等人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能带着这样的兵,才真真是有一点当将军的“赶脚”啊!
  徐福季的活儿就另说了,黑山军不是还要负责清剿太行山贼嘛,摸地形,摸情报,制定战斗部署……也是让张燕等人大开眼界,都觉得自己变的耳聪目明,机灵了不少,黑山军如虎添翼。当然了,其中也有太行山贼的很大功劳,毕竟他们都不抗揍,却又正好适合拿来给黑山军练兵所用。
  眼见着黑山军一天一个样儿,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就连被打的张白骑也对新来的小督教长和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