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大忽悠帝-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长魏义跑来向陈冉请命,说是自己手下那些兄弟可堪一用。
陈冉看了魏义带过来的那些人,没几个是人高马大的,但是各个精明强干,显然都是魏义团里的好手。尤其是他们的装备,看上去也很奇特,其中有一种被他们自己称为“狗腿子”的弯刀,算上刀柄也不过两尺来长,身宽背厚,内弯的刀刃则是先凹后凸,前有尖,后有牙,还有长长的血槽。别看个头不大,却让人有一种悚然心惊的感觉。另外他们还有一种弓弩,差不多只有普通弓弩的一半大小,但是弩担、弩弦均为精钢所制,所以个头虽小,威力依旧惊人。除了“狗褪弯刀”和“小刚弩”之外,还有绳子啊,勾爪呀之类的东西,连陈冉也不知道都是干啥用的。
胡车儿最早从组建山地团开始,魏义就是个营长,现在山地团都改成山地师了,他才混了个团长,说不着急是假话。再者,山地师所谓的第一仗居然是去太行山里送菜,而真正的第一仗其实应该从现在算起,魏义请战,也是想为山地师正名。
虽然陈冉不太明白山地团除了装备奇特之外,还有啥奇特之处,但是能够和弓弩师齐名,单独编制,想来应该有些门道。要知道,自己的校长、统帅、皇帝陛下可从来不会干赔本的买卖。
看着魏义信心满满的样子,陈冉也不好冷了他的心思,更是基于对刘汉少有点盲目的信任,所以就同意了魏义所请,并且亲自送他们出发。然而这百十号兄弟,连条山道都不会好好的走,刚一离开大军,有的爬坡,有的钻沟,还有的直奔山顶就去了,就跟一伙散兵游勇或者一窝被撒开的猴子似的。
陈冉心中忐忑,这帮人能行吗?
…………
出散关,沿着故道水,到达河池的时候,陈冉在这里休整了几日。这里仍旧属于武都郡,自从王闹闹从这里走过一趟之后,武都明显安宁了很多,如今朝廷已重新派任官员,恢复制度,只不过他们根本无力供应陈冉的大军,给不了多少帮助。随后有侦察参谋回报,汉中仍在苏固管辖之下。
继续行军,尚未到达沮县,便又有侦察参谋回报,然而这一次说的却是张鲁、张脩已经率军赶到汉中,正在与苏固交战,攻略各处。
这么巧?
这是老天给自己面子,还是给校长面子啊?
陈冉第一次独自领军,想要立功的心情和吕常、梁兴、魏义他们是一样一样的,可是他天生沉稳谨慎,所以手下兄弟纷纷请战,想要加速行军,他却反而命令部队停了下来,临时与众将开起了会。
现在赶过去与张鲁拼杀一场,很是简单,即便做最坏打算,不敌张鲁,也还可以与苏固一起据城而守,可问题是,刘汉少只要活张鲁,不要死胖子。再者,万一张鲁是个怂货,不经打,自己此时率军赶过去,他一看情况不妙,扭头跑回去,以汉中与巴郡之间的这些道路,想追都没法追。
阳平关。
一定要拿下阳平关,才能把张鲁留在汉中!
随着后续情报接连传回,得知张鲁、张脩分别被刘焉任命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一共带来了一万八千余人。于是陈冉当即决定,大军到达沮县之后,立刻分兵,由陈冉带着冯楷一个旅和警卫团继续前往沔阳,而吕常、梁兴他们两个旅和魏义的山地团则改走大安驿,接上金牛道之后占领阳平关。
是夜,阳平关下,趁着巡夜兵士转身的空隙,阴影处有几只飞爪纷纷搭上关墙,然后爬上来的是一群口中叼着弯刀的猴子。
第296章 跟着张脩进南郑
……………………………………
汉中郡,沔阳。
张鲁、张脩已将苏固困于汉中治所南郑,奉张鲁之命,其弟张卫与杨帛率两千兵马筹粮,绕着南郑,先后已在成固、妫墟等地转了一圈,只待将沔阳收拾收拾,便要回转南郑。
张卫年轻气盛,性情凶狠,杨帛阿谀奉承,颇有诡计,说是筹粮,其实也就是四处劫掠。按说张卫只带着两千兵马,想要攻城是绝无可能,但是苏固治下的汉中政事尚可维持,军备却是荒废,各处又有豪强富户为求自保,眼见张卫率军前来,或献出财货,或打开城池。
但是,仅靠豪强富户所献财货,是满足不了张卫的,有心自己下手去他们家拿,却遭到杨帛阻拦。
杨帛说:“司马还要在汉中为任,需要这些当地豪富支持,他们既已献出财货,便是有心投效,倘若我等不顾颜面,倾轧过甚,恐引起众人抗逆之心,反而不美。”
张卫怒道:“这些人各个都是腐尸之蛆,兄长整治汉中,绝不能依仗他们,如何杀不得?若有抗逆,更加留不得!”
“不是不能杀,而是此时不杀。现在暂留他们几日性命,待司马站稳关中之后,予杀予夺,还不是全凭司马心意?”
好吧,就算杨帛说的有理,可是现在弄到的财货,无法让张卫满足,又该怎么办?
于是杨帛又说:“可寻那些家境殷实,又无根基之人,若不贡献,便是抗逆,杀之则罢。”
张卫觉得此计不错,便按照杨帛说的,到处拣软柿子捏。
此时沔阳已破,有钱有势又上过贡献的人家各个紧闭家门,假装天下太平,而无钱无势的百姓们则惊慌四散,哭嚎不止,张卫所率的兵士却在四处撵人追杀,搜掠财物。当然,也还有其它更多恶行,令人发指。
陈冉闻听此事,顾不得行军疲惫,一鼓作气冲出了山口,直扑沔阳而来。冯楷一旅直接由西门进城交战,而陈冉则亲率警卫团绕城而过,拦截东门。
张卫和杨帛都没想到,像面团一样任他们揉捏的汉中,居然会冒出来这样一支强横的兵马,连反抗都顾不上,急忙招呼附近的兵士,想要逃回南郑。然而来到东门之时,却又看到一支兵马,早已拦住去路,当前一员年轻骁将,黑马红氅,手中一杆白亮白亮的大铁枪。
到了此时,身为部将,杨帛也不能藏在张卫身后,只凭一张嘴往前拱了。举起手中兵刃,策马向陈冉杀来。
噗!
一枪。
杨帛到死,居然都不知道杀他的是什么人,拦他们的又是谁的兵马。
“我乃大汉汉正军第四师,师长陈冉!尔等劫掠百姓,擅杀无辜,实乃恶贼。若不投降,格杀勿论!”
慌乱之中,张卫眼珠子一转,连忙大喊道:“陈将军,误会,误会呀!”
原来,凶不凶狠,也得看对面站的是什么样人。
收拾掉张卫所部,陈冉这才率军进入沔阳,把俘虏们全丢进了那些闭门自守的豪强富户的宅院里,并且征其家资粮食用以安抚城中百姓。张卫能让着他们,陈冉可是一点不在乎,跟着王闹闹混了这么久,收拾人的招儿有的是,但是陈冉还是喜欢直截了当的方式。
不听话啊?
反正这年头最平常的事就是死人。
…………
话说张卫兵败,被陈冉所擒,有败兵逃回南郑,向张鲁回报,但是败兵也不知道陈冉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说的不清不楚。
亲弟被擒,张鲁当时便想领兵去救,除此之外,败兵别的情况说不清楚,但是杨帛被杀却说的清清楚楚,所以张鲁手下的谋士杨松也很恼火,虽然杨帛只是自己的族弟,也不能让人说杀就杀呀。
故而,杨松说道:“想必是苏固自知不敌司马,派人前往别处求援,所以才有人领兵前来。司马当发雷霆之威,速速前往沔阳剿灭这支援军,震慑余人,届时南郑亦可不攻自破。”
然而另一谋士阎圃却说:“不然。攻取汉中之前,我等便对汉中有过侦察,苏固此人只知坐而清谈,乃一腐朽之辈,虽善待部属,却治理无方,更不通军事。此时汉中大部已在我手,又有何人能有这样强横的兵马,会赶来救援于他?”
杨松又说道:“说是苏固援军强横,却也未必,想来只是自攻入汉中起,我军如摧枯拉朽一般,而苏固属下却一直无甚能为,使得张将军放松警觉,一时大意,才失手遭擒。此刻若不及时救援,致使将军遭遇不测,如何是好?”
此时,别部司马张脩突然开口说道:“公则既已被擒,测与不测,已不是我等能定之事。公祺兄,还望你勿要焦躁,以大事为重。”
张鲁暗恨,敢情被擒的不是你弟弟,还以大事为重,我的大事就是拿下汉中之后,先弄死你!
此刻听到阎圃又说:“按照回来的兵士所说,这支兵马有几千人众,倘若司马现在领兵前去沔阳,万一不能速战速决,反而留给南郑苏固以喘息之机,届时南郑、沔阳互为呼应,而司马则进退失据。”
张鲁一想,也是这么个理儿,要是为了急着救弟弟,再让苏固缓过来气儿,到时候自己可就难办了,于是问道:“那依子茂来看,应当如何?”
“集中兵力,猛攻南郑!待苏固援兵来时,我军便可依城据守,以逸待劳。”
杨松冷哼一声,说道:“说的轻巧,南郑乃汉中治所,城高墙厚,岂是说攻下就攻下的?再者,此处距沔阳原本不远,若是尚未攻下南郑,而苏固援军又已赶来,我等岂非要遭受内外夹击?”
阎圃看了看张鲁,又看了看张脩,沉吟说道:“苏固腐朽,本不堪一击,若是两位司马能齐心戮力,南郑定可速破之。”
张鲁和张脩确认了一下眼神,好像都觉得阎圃说的在理儿。
…………
陈冉也想迅速赶往南郑,但是刚刚经过长途行军,又直接打了一仗,虽然战斗并不激烈,兄弟们却也已筋疲力尽,不得不在沔阳稍作休整。再者,陈冉也不敢贸然进军,毕竟张鲁那边还有小两万来人,而自己手边只有一旅一团,既怕张鲁军强悍,自己难以匹敌,又怕张鲁军太怂,被自己打蹿了。所以,能够让南郑消耗一些张鲁兵力,也是好的。
休整期间,得知山地团已经成功奇袭阳平关,魏义亲斩张鲁留在阳平关的守将杨昂,吕常、梁兴二部也已陆续到达预定位置。陈冉这才押着张卫,率军前往南郑,打算见一见张鲁那个传说中的胖子。
千算万算,没算出来苏固太废物,陈冉率军赶到南郑之时,正巧看到南郑城破,张鲁军蜂拥入城。苏固的死活,陈冉原本并不在意,可是不管再怎么说,苏固也是朝廷任命的汉中太守,所以又不得不在意。因此,陈冉便想率军衔尾追杀张鲁军后部,夺回南郑,以救苏固,然而张鲁军中突然分出一队人马,列开阵势,拦住了陈冉的去路。只见对方阵中出走一将,高声喝问:“尔等何处兵马,怎敢阻拦官军讨逆?”
这还真是恶人先告状,陈冉上前冷冷地问道:“谁是逆?”
对方那员将官显然还没想好词儿,怔了一怔,又说道:“汉中太守苏固,不尊上命,忤逆州牧,我等奉令讨之。”
陈冉又问:“何人领军?唤他前来见我。”
一听这话,显然和当初预想的不一样。张鲁派他过来的时候,说这是苏固的援军,只要拖延片刻,等自己入城,便可不战自退,怎么现在听人家的话音,好像来头不小啊。
那员将官心里打鼓,嘴上也有点结巴了,问道:“你……将军,敢问是何官职,何人所属?”
“大汉汉正军所属,第四师,师长陈冉!”
竟然是朝廷的兵马?我们攻打汉中,总共也没几天,就算苏固去朝廷告状,朝廷速发兵马,也不可能来这么快呀?再说了,现在朝廷势微,还有能力顾及到汉中?
不等那员将官寻思完事,陈冉又说道:“你若不去喊张鲁,我就自己去找他,把路让开!”
我们奉的是益州牧的令,你们奉的是朝廷的令,好像是比我们牛一点啊。但是……那员将官心里话说,我要是能让路,就不会出现在这儿了。就算你们是朝廷派来的,有啥了不起,何况就只有这些人,还能是我们的对手?
“你到底让是不让?”
见对方有意拖延,陈冉也不再废话,手中大枪向前一引,立刻响起了冲锋号。手下一旅并警卫团直接向对面军阵发起了冲锋。
啊,这么狂,说干就干?
没等对面那员将官反应过来,陈冉已从他身边杀了过去。就像一个浪头拍过来似的,对面张鲁军一触即溃。
张脩已经带人先冲进了南郑城,但是张鲁还没跟得上进去。也不知道是咋回事,自己派出阻拦苏固援军的兵马忽然就败退了回来。张鲁想要带人再压上去,可是败兵四处乱撞,反而让张鲁一时也无法整军。再看身后那支所谓的苏固的援军,在一员骁将的引领下,各个如同虎狼一般,朝着正要进城的张鲁军便追杀了过去,好像只是顺带手,就把自己在城外的部众给打散了。
于是,张鲁居然也不进城了,带着城外的部众一路狂蹿。陈冉骑在马上,远远地看着那面“张”字大旗,心里话说,这里边也没个胖子啊。
第297章 张鲁一点都不胖
……………………………………
这事闹的可气不可气?
前边的刚冲进城里,还没顾上抢钱抢粮抢那个啥,后边的就哭爹喊妈地拼命往里挤,刚才攻城的时候,咋都没见你们有这么大劲呢?这会儿该抢东西了,一个个变的这么生猛,你们是变态辣小龙虾呀?咋还激动的哭了呢?
前边的要跟后边的急眼,后边的一边儿哭还一边儿往后指。
“后边那娃太猛了,拿着杆大枪到处乱捅啊!”
“咋,那也是来抢东西的?”
就是在这么一种状态下,张脩仅仅是在南郑城里边转了一圈,就又被稀里糊涂的赶了出来。
南郑城里,陈冉忙于肃清残敌,布置兵力,守御城池,南郑城外,张鲁蹿了半天,见没人撵自己了,便停下来观望形势,然后又与张脩汇合。
莫名其妙的,好像两边交换了一下场地。
张脩气的大骂张鲁,为何不随着苏固援军一起进城,这样一来,只要自己回身拼杀,便能前后夹击援军,将他们消灭在南郑城里。
张鲁说敌将凶猛,兄弟们阵势已乱,自己又来不及作法。
然后,张脩除了生闷气之外,也再无他法。自己手下那些人都是什么本事,自己最清楚,想让他们像真正的兵士那样临危不乱,令行禁止,简直不可能。
南郑城头,陈冉正在巡视防务,乘隙也思考一番,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然后有兵士回报,说是苏太守的主簿求见。陈冉点头应允,随后便有二人被带到陈冉面前。
苏固的主簿叫赵嵩,另外一个是从事陈调,二人向陈冉施礼过后,便急切地说苏固被贼军所掳,请陈冉速速发兵相救。
陈调好歹还有一身盔甲,而赵嵩明明一身文士装扮,却也手中提剑,衣衫染血,显然是在张鲁军攻城之时,为守城池,竭力奋战。
见此二人皆是忠义之辈,陈冉客客气气地说:“二位勿忧,此事我已知晓。”
但是赵嵩觉得陈冉说的是推脱之言,急忙地又说道:“陈师长,苏府君乃是朝廷命官,如今落入贼军之手,危在须臾,您也是朝廷命官,若只是推脱,而不尽量搭救,将来如何向朝廷交代?”
闻言,陈冉皱着眉头问道:“那依赵主簿之见,我应当如何救啊?”
赵嵩肯定地说:“自然是即刻发兵,趁贼军新败未稳,攻打贼军大营,解救苏府君!”
陈冉只得又说道:“城外张鲁尚有万余兵马,而我手中只有一旅一团,即便如此,不顾敌我悬殊,贸然前去攻打敌军大营,乱军之中,谁又能保证苏太守还有命在?”
此时陈调说道:“陈师长身负皇命,可遣人前去张鲁营中,痛斥张鲁、张脩,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