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156章

大汉大忽悠帝-第156章

小说: 大汉大忽悠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九娃急赤白脸地说:“汉少,我都挨了十几刀了,你横不能再给我来一刀吧?”
  然后刘汉少作势去掀被窝,要亲自看看小九娃还在不在,能不能继续好好干活。情急之下,燕九娃连忙去压被窝,牵动了胳膊上的伤处,“哦、哦、哦”地又叫唤了半天,如此,刘汉少才算放过了这个可怜的娃。
  …………
  燕九娃胆子没被吓破,身体也能痊愈,历此一战,只会更加勇进,所以刘汉少还能有心情开玩笑,捉弄捉弄他,可是面对着韦光正,又该如何?
  早些年韦光正娶过一个老婆,当时还是“死猴”的刘汉少随礼一个大红包,可是后来那个女人难产而死,韦光正就再也没提过娶妻之事。从前他就是个半哑巴,整天跟在自己左右,只要自己不问话,他就可以整天不张口。现在他变成了半残废,孤零零孑然一身,自己固然可以让他一辈子衣食无忧,享受荣华富贵,可是鹏鸟折翼,难再击空之憾,又该怎样弥补?
  不,自己绝不能让他就此废掉!
  可是,又该怎么劝?
  残而不废,做有用的人,发挥社会正能量?
  我去你大爷的!
  刘汉少把所有近卫都留在了韦光正的病房外,甚至连赶来照顾他的文徽也赶了出去,独自静静地坐在韦光正的病床边,想着想着,就觉得鼻头有点发酸。
  “汉少,您来了。”
  不知何时,韦光正已经醒了过来。
  “嗯,来了。”
  刘汉少赶紧陪着笑说:“哥来看看。光正觉得怎么样,好些了么?”
  韦光正没有回答这个明显没什么意义的问题,而是努力地挤出一个笑容,说道:“汉少不该来。国事诸多,汉少又刚刚回京,一定很是繁忙。”
  “哎呀,哥不忙,有事让那些爱卿们去干不就得了嘛,不然的话,养着他们干啥?”
  韦光正依旧没接刘汉少的话茬,又继续说道:“燕云近卫团交给许褚来带吧。典韦勇猛,却不善打理,大娃谨慎,却不善调度,四娃倒是样样都好,只是年纪与武力都稍差了一些。”
  “你说这些干嘛呀?燕云近卫团谁也带不了,等你养好了伤,还是你来带。哥也想了,咱还是有点人少,回头扩扩编,起码整个万把人的,哥当皇帝也有面子,你当团长也有面子。嗯……团长能和师长管的人一样多,他们谁能比你有面子?”
  韦光正想陪着刘汉少一起笑,结果却笑出了泪来。
  “汉少,我已经是一个废人,不能再保护您了。”
  “住口!不许你这么说。哥不许你这么说!”
  刘汉少勃然变色,训斥了一句,可是接下来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话。韦光正身上的伤太多,刘汉少怕触动伤势,既不敢拉手,也不敢拍抚,只能紧紧地攥住椅子扶手,直到手指发白。
  “少一只手就是废人了吗?你韦光正也是八尺多高的汉子,难道就只有一只手才有用吗?没有右手,你还有左手,还有双脚,还有脑袋!如果眼前有人想对哥不利,哪怕你就是只剩下一副牙口,是不是也愿意替哥把那人咬死?除非你是后悔跟着哥,后悔替哥去阵中斩将……”
  “不是,不是!”
  韦光正泣不成声地说:“光正得以追随汉少,此生大幸,百死不悔!”
  左手,左手!
  “光正,光正!”
  刘汉少不是要劝慰韦光正,而是从自己刚才的话里抓住了一丝线索,却又没抓牢,于是等着韦光正情绪稍稍平复一些之后,又问道:“光正啊,你现在对剑术上的造诣,可称大家。那你告诉哥,如果用左手练剑,是否可行?”
  不等韦光正回答,刘汉少却又自顾自地说道:“我觉得应该没问题。你看,咱们大多数人,虽然都用右手吃饭、写字,但是也有人是左撇子,干啥都习惯用左手。而且……对了,小红妹妹不就是双手用剑的么?她那个是有攻有守,左右配合,对吧?”
  谈起剑术,韦光正也聚起精神,侃侃言道:“的确如此,红昌姑娘的越女剑,是以长剑为主,短剑为辅,长剑阳攻,短剑阴守,若是剑术老道,亦可攻守互换,阴阳调转,阴剑伤敌,更难意料。只不过……”
  刘汉少正听的津津有味,当即问道:“只不过啥?”紧跟着又已经明白了韦光正的意思,接口说道:“只不过小红妹妹的剑术,也就是耍起来好看,根本达不到你说的那个境界,是吧?”
  背后说人家任红昌的坏话,总是有点不好意思,所以韦光正笑而不语。
  刘汉少故作大大咧咧地又说道:“这不就得了,连个小女娃都能练左手剑,你为啥不能?赶紧把伤养好了,再好好练,哥身边少不了你。”
  “汉少,不一样的。红昌姑娘能双手用剑,是因为从小练习,习惯了的。而我……如今已是这个年纪,再想从头练起,只怕穷尽一生,也难有所成。难,太难了……”
第259章 郭嘉就爱拔钉子
  ……………………………………
  韦光正这些道理刘汉少又怎能不知道呢?虽然以他的武术造诣而言,只配用一杆总也磨不亮的黑枪,可是即便如此,也是右手撸来顺溜,左手却只能拎拎枪。但是现在,总得让韦光正看到一丝希望,有那么一点奔头吧?
  “难?你小时候,跟一帮小乞丐抢吃的,难不难?甘为奴仆,跑到别人家里偷师学艺,难不难?阵中斩将,于千军万马之中砍下胡奴首领的头,难不难?你是韦光正,是我刘汉少的兄弟,咱们兄弟这么多年一路走过来,诛董卓,平河东,收西凉,打胡奴,又有哪件事是容易干的?如果不难,我用的着你?一只手而已,没了就没了,我只希望你别是被敌人下破了胆子,只希望你……别给我刘汉少丢人!”
  这算什么?
  激励还是忽悠?
  别管是什么,刘汉少都觉得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就连自己都会觉得自己很无耻,毕竟斩杀醯落的命令是他下的,而断腕的却是韦光正。
  倏然起身,快步走到门口之时又停下身来,刘汉少猛然喝了一声:“韦光正!”
  躺在病床上的韦光正闻声而起,立刻回道:“到!”
  刘汉少偷瞄了一眼,又赶忙扭回头,不敢再看。
  韦光正就站在病床边,腰杆挺得笔直,还向自己敬着军礼。但是……他的右手没了,只留着一段光秃秃的手肘,所以敬礼的时候,胳膊就需要抬得格外的高……可能是用力过猛,断腕的伤处碰到了脑袋,所以洇红一片,样子显得有些滑稽……
  咬紧牙关,趁着自己没哭出来,刘汉少狠狠地说:“哥没死之前,不许你倒下去!”
  然后,逃跑似的,快步走出病房。
  许久,身后的病房中,传出一声悲烈的喝喊。
  “是!”
  …………
  巍巍太行八百里,自北而南,贯穿整个河北大地,东为幽冀,西为并州,南边还衔接着司隶,所谓的八百里之说也仅仅是指它的主脉而言,若是将延伸出的余脉也都算上,大概能有两千里。
  就是这么一座大的有点不像话的大山,纵贯南北,勾连东西的却只有八条路,便是鼎鼎有名的太行八陉,由北向南,依次为:军都陉、飞狐陉、蒲阴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
  当初高节河东平叛之时,走的便是轵关陉,后来吕布北上走的而是太行陉。
  当然,说只有八条路这种话,其实不对,因为太行山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西的许多河流切穿太行山,形成很多穿越太行山的峡谷,进去之后兜兜转转,只要不被猛兽吃掉或者饿死,总是能找到小路出来的,而八陉之说,是因为它们都是能够通商行军,过车走马的“大路”。
  就是这么一个被后世称为“天下之脊”的地方,假如在其中藏人的话,能藏多少?
  这个问题恐怕谁也回答不了。
  但是现在,据说太行山里藏有百万之众,便是鼎鼎有名的“黑山军”,而此次刘汉少急着从长安回到洛阳,正是为了这百万之众。
  自从文聘率领第四师入冀州之后,先是以强硬手段扶助刘岱接过冀州州长之位,然后开始逐国逐郡接管兵权。但是冀州太大,仅凭文聘和第四师的万余人马,想要迅速将整个冀州兵马整合到如臂使指的状态,基本没可能。于是文聘便从各个郡国,抽调精锐,充实第四师,再将大批的原第四师低级军官安插到改编为驻守各个郡国的B级军团,副连排入县,副营团郡国,加以整备控制,即便如此,军官也还是不够用。
  总不能把军官全撒出去吧?真那样的话,自己的第四师都得散架。
  并且,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冀州原本的那些武将军官该怎么办?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冀州本地人,其中大多都还有各自的背景,根深蒂固,错综复杂。而冀州又不像三辅、凉州那样,一路打过去,收拢回来的部队想怎么改编就怎么改编。
  没有经过战争,也就没办法把这些人一下子连根拔起,否则的话,严重激化第四师与原本当地官军的矛盾,很可能会引发难以想象的后果。何况文聘才刚刚弱冠之年,面对这么一位年轻的“小娃师长”,原本的冀州势力多有不信、不服、不在乎,要不是文聘手里还有第四师撑腰,恐怕更是举步为艰。
  所以,文聘也不得不软中带硬,硬中带软,杀了几个确实声名不佳的军中恶官之后,又在沮授、张颌这些本地将领的帮助下,尽力调节、平衡这些势力。
  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可能会好事变坏事,也可能坏事变好事。
  文聘正愁冀州兵马改编困难呢,山贼就出来帮忙了,秋收之后,天气转冷,太行山里的山贼下山劫掠也愈加频繁。文聘当即派出张绣、张颌率部,对这些敢于下山的山贼进行后娘打小娃式的清剿。
  战事上的胜利,有助于文聘提升威望,改编整合冀州兵马之事反而顺畅了许多。
  还不服啊?
  谁还不服,就派谁去打山贼!
  然而,文聘还没顾上为打开新局面而高兴一小下下,突然来了一位自称是搜狐小狐狸的娃,想要劝说文聘,暂缓对太行山贼的清剿。
  对于别人来说,搜狐是个秘密,对于文聘来说,搜狐没那么秘密,他们老大是史阿,夏天又是自己的铁哥们。屏退左右,验过印信身份之后,再看眼前这位,贼兮兮,笑嘻嘻,一双眼睛不太大,眼珠子却到处乱转,怎么看怎么不像个好娃。
  对了,当初闹儿不愿意去搜狐,就说过他们是一窝见不得光的贼,至少从这个特点上来说,眼前这位倒是……真贼!
  文聘黑着脸问:“山贼四处劫掠,祸害地方百姓,聘负陛下所托,身为冀州最高军事长官,守土安民,职责所在,为何不能清剿?”
  这位小狐狸笑嘻嘻却又直言不讳地说:“将军清剿山贼,固然职责所在,但是也当以大局为重!太行山贼何其之多,将军能凭一己之力全部剿灭吗?山贼无非就是想抢点粮草财货,以备寒冬,如果将军在冀州这边剿的太狠,他们便会转而前往太原、上党。若是平时,也就罢了,只需朝廷再派兵马,前往此处,与将军两面夹击,联合剿贼。但是现在,胡奴寇境,陛下亲往长安,京师兵力空虚。这号称百万之众的太行山贼若是全部涌进太原、上党,转而南下河东、河内,搞不好连京师都要受到危及,朝廷该如何应对?果真如此,将军剿贼,非但无功,反而大罪!在下知晓,将军乃是陛下的结义兄弟,不论如何,陛下也舍不得怪罪将军,可是正因如此,若陛下从长安返回,发现自己的老窝被山贼给端了,将来将军在陛下面前,又该如何自说?”
  文聘听得汗都下来了,敢情自己剿贼还剿出罪过来了?不对,真要是像这位说的那样,让山贼坏了大哥的大事,甚至是坏了大汉的江山,那自己还需要定什么罪呀,直接死球算了,简直是百死莫赎。于是,再看这位小狐狸,好像笑的也没那么贼了,反倒是一副阳光灿烂的样子。
  “奉孝,那依你之言,聘该当如何?”
  文聘都显示出亲近之意了,郭嘉也不好再嘻嘻哈哈,故作神秘,立刻拱手,正色说道:“将军,山贼还是要剿的,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将军的雷霆手段!但是,剿的时候,将军可以适度而为,莫要逼迫过甚。”
  文聘颌首又问:“然后呢?”
  “不瞒将军,我意入山,说服太行山贼,为朝廷所用。”
  “你要入山?”
  文聘掩去面上的疑惑之色,又问:“需要我为你安排多少兵马?”
  郭嘉酷酷地说道:“无需将军安排一兵一卒,嘉自去,单人独骑即可!”
  怔怔地瞧了郭嘉半天,文聘心里话说,这娃疯了?一个人就敢往贼窝里跑。该不会是他们搜狐那一窝贼要与太行山贼搞一个双贼合并吧?
  呃……对不住,跑偏。
  文聘忽而起身,向着郭嘉拱手一礼,拜道:“奉孝忠勇,我不及多矣。”
  郭嘉笑的嘚瑟,嘴上偏偏还假装谦虚。
  “将军何须如此?我也是略尽本分而已。何况汉少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又怎能知恩不报?”
  当着文聘的面儿,郭嘉口称“汉少”,无疑是抬高了自己的身价,又显示了与皇帝的亲近,省得自己老是得给文聘拱手作揖。然后,郭嘉装作满不在意的样子,又说道:“想那老狐狸贾文和,能够凭着一张巧嘴,说服皇甫左统回京任职,难道我郭奉孝便不能说服平难中郎将甘为朝廷驱驰么?太行山贼这颗钉子,我拔定了!”
  信誓旦旦的郭小狐狸,且先不说您总跟钉子叫什么劲,话说“拔腚”在济南那边,就是“走开,一边玩去”的意思,偶尔也能当成“滚犊子”,您知道么?
  当然,文聘也不知道“拔腚”的意思,这词儿现在可能在济南都还没出现呢。不过,这不耽误文聘向郭嘉表明态度,当即说道:“奉孝大忠大义,大智大勇,聘深感敬佩。倘若有需配合之处,尽管开口便是,我定不推辞!”
第260章 刘姠过来顶个雷
  ……………………………………
  当初黄巾虽败,但是很多黄巾部众都逃散进了太行山,“黑山军”也曾打过黄巾的旗号,他们这一股兵马的首领张牛角死后,义子褚燕改名张燕,接任首领,渐渐在太行山中稳住势力,这才改号“黑山军”,也是太行山贼之中最大的一股。
  当时朝廷无力征讨,正巧又赶上张燕派人进京,上书归降,于是刘宏顺坡下驴,给了张燕一个平难中郎将的头衔,让他管理太行山里的治安事务。
  山贼管治安,这事靠谱!
  谁要是真信了,那脑袋里肯定是空空的,没瓤儿!
  可是孔子曰的好,没混上中郎将的山贼不是好燕子。或许为了洗白自己,躲避官军征讨,或许为了吞并拢巴其他山贼小伙伴,甭管张燕上书归降,出于何种目的,他的内心应该是渴望得到认同,想要谋求一个正经出身的。简而言之,张燕是想要被招安的,并非梁山晁保正,而是黑山宋三郎!
  郭嘉也正是看准了张燕这一点,才想着凭借自己高超的口活,单人独骑,入太行说服黑山军。
  但是,黑山军远看一片黑,张燕就是大首领,近看却是一群黑,这里一股,那里一伙,大大小小的首领得有几十个,真跟太行山一样一样的,往大里说都叫太行山,往小里说这个山头那个峰,各有各的名儿。
  这其中自然有和张燕一个心思,想要得到官方认证的,也有在山外实在混不下去,无奈躲到山里的,还有做惯了山贼,自由自在,吃喝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