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仅仅是义军越挫越勇的势头,更是因为他们一向选择集中全力,不惜血本的攻击那些毫不妥协的将领。
等到这些敢战,愿战的将领一个个在围攻之下凋零,各路官军自保的心理便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起来。
这些只知自保的官军追剿义军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成了尾随者,对义军的发展也是帮助多多。
虽然前期损失可能会大了些,但是义军的数量委实太过庞大,每日间的钱粮保障都十分困难。
如果能够借助这些官军硬骨头,消耗一些,并且优胜劣汰之下锻炼一批真正的精锐,那绝对是一举两得之事。
李自成虽然在这个时代,算是宽厚的领导人了,但是骨子里却是枭雄,尤其是见惯了生死事,人命在他眼中,也就是一个个数字而已。
“自成说的不错,这种官军留不得。大家下去好好安排人手,今日暂且休息一日,明日一早便大举进攻!自成,见秀留下。”
高闯对此也是心领神会,点头表示同意,挥手便令众人各自回营准备,却是将田见秀留了下来。
众人鱼贯而出,田见秀却是直接跪倒于地,不敢出声。
这次他兵败而回,陆续逃回的流寇却只有数千人,可谓是全军覆没。
之前见到高迎祥时,闯王并没有为难他,只是训斥一番了事。今日突然留下他,顿时让他原本放下的心又一次提了起来。
“你说那些官军突兀的出现,哨骑根本没有发现?”
高迎祥却是没有问罪的意思,打败仗他可以容忍,毕竟他自己也不是没有败过,而且大败的次数也不少。
“是的!毫无征兆!”
田见秀肯定的回答道。
“你之前驻营在何处,官军突然出现在哪个位置,带我去瞧瞧。”高迎祥唔了一声,田见秀言之凿凿,也令他来了兴趣。
不多时,一心寻找答案的高迎祥便得到他想要的,下面的人已经发现了李悦当时潜入的地道口。
看到这个已经废掉的地道,高迎祥也完全明白过来为何官军来的如此悄无声息了,他的眸子也变得阴森起来。
这个李征的想法还真是天马行空,处于防守的位置,竟然想出了穴攻的办法。
这原本是攻城方的手段,却硬是被他玩出了花样。不用想,其他几处适合屯兵的地方也定然有这种地道。
如此看来,田见秀败的并不冤枉。
“好一个李征,咱还真是小看你了。”
高迎祥目光阴鸷的看向乌东岭堡方向,口中喃喃的低语道。
第一五六章 有阴谋
乌东岭。
这里作为泽州的西大门,却不是什么天下雄关。
低矮的堡墙,虽然经过紧急加高加固,却依旧只有五六米高,四周的山势连绵,虽然陡峭,却依然并非不可跨越。
虽有堡墙的保护,但是防守面扩大的劣势,却依旧令潞州军的压力极大。
从早晨开始,闯军的攻势就没有停止过。
每次攻击的人数虽然只有数千人,攻击的效果也是乏善可陈,但是连绵不绝的攻势,还是极大的消耗着守军的体力。
不过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守军体力极限,而且潞州全军已经分为两班,一个时辰轮换一次,这种强度的攻击根本无法做到疲敌之效。
一日下来,附蚁攻城的闯军终于退却了,守城的官兵在流寇退下的那一刻。
所有官兵在城墙上欢呼雀跃,许多人甚至直接拉开裤子向外撒尿,哄笑声震天。
这些流寇看似气势吓人,但真正交手了,也就这么回事。
这种强度的战斗,甚至连几天前夜袭流寇营地的压力都不到,一场大战过后,军心士气反而又提升了几分。
这一天少说也杀伤了流寇数千人,虽然流寇却是如同没有痛觉的动物一般,根本就没有停止的意思。
但这种乌合之众,就算人数再多,也根本让人提不起来畏惧。
潞州营的损失还在统计着,李征估计伤亡应该不会太大,缺乏攻击力,完全依靠少量弓箭掩护的闯营,对上潞州营的火铳,根本就讨不了什么好。
前几拔攻击,都是在数轮火铳齐射之后便直接崩溃,连堡墙边都没摸到。
但是好景不长,十数轮齐射之后,火铳兵的火铳已经热的发烫,已经无法承担掩护任务,这才导致激烈的肉搏战发生。
李征也反思了这个情况,决定将火铳兵也一分为二,一千火铳兵对付这种程度的流寇,委实有些浪费火力。
不过就算没有火铳兵压阵,流寇的战力毕竟远逊于潞州营,激战连连,除了堡墙上一具具被扔下的尸体外,毫无寸进。
真正的危机并没有出现,流寇这种攻击,除了疲劳官军之外,收获极是寥寥。
看了一天战斗,李征甚至都觉得,若是流寇就这么点手段,估计就算所有人都填上来,也根本无法奈何自己。
这高闯在打什么主意?或者说他之前攻城,都是这样就攻下来了?
作为敌后偷袭的专家,李征自然也防着流寇一手,堡内不仅有耳力极佳的人专门守着大瓮,监视着流寇的穴攻,还有瞭望员在堡内高高耸立的云梯之上,盯着外面情况。
就算流寇穴攻可以用障碍物阻挡,但是他们挖出来的泥土,也总得找地方堆放吧,如果有这种情况,自然瞒不过哨兵的眼睛。
就在李征胡思乱想时,战斗伤亡统计送了过来。
一天激战,伤亡人数还不足百人,其中大半还是箭伤。
这种伤在别处也许致命,但是在已经推行了卫生条例的潞州军中,伤员伤口感染的病例却是极少,活下来的成功率极高。
今日泽州府的回复终于到了,除了将李征的战功吹嘘了一遍外,还有两千石军粮,还有十数车火药,至于银子,则只有二千余两。
这些都在李征的预料之中,甚至李征还有些诧异这谢文举搜刮地方的能力。
唯一令李征意外的是,是葛永辉竟然也带了卫所里的家丁和所有能战之兵,凑了将近五百人将来增援。
不过这些兵马明显积极性不高,泽州府解送的钱粮都已经到了,他们却还在刘家堡附近踌躇不前。
李征也不在乎这帮人,若是他们人数众多,也许还能充充场面。
但是这数百人若是到来,如何将他们送上战场,让他们真正效力也是一个极为头疼的问题。
若是拿刀枪逼着他们守城,对自己的兵力也是一个极大的浪费。从这个方面来看,他们不靠近这边,反而是一个好事。
李征很快将这些问题抛在脑后,眼前的流寇大军才是他最需要关注的。
因为夜间也并非太平无事,高闯如同发了疯一般,战鼓号角就没有停止过。
虽然大多时候都是骚扰官军,但时不时的还有流寇偷偷摸摸来到堡下,发起突然的抢墙进攻。
这种举措自然是毫无效果,没有放松警惕的李征,也始终在防着流寇来夜袭这一手。
好在他有堡墙掩护,堡墙下面更是开了一些小口,虽然不大,但是透过这种口子还是可以监听外面的动静。
几次夜袭都是流寇撞的满头包,狼狈而回。
几次过后,流寇便消停了,只是鼓声,号角声从来没有停止过,似乎一心不让官军好好休息。
这种无赖打法若是碰上一般明军也许还有效果,但对于军纪森严的潞州营来说,完全无用。
防守,休息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度,得令休息的官军根本不理会城外的喧嚣,只要没有命令,他们根本不受那些声音影响。
只有闹腾的动静大了一些,或者偷城时距离太近,他们才会被惊醒,然后骂骂咧咧一句,便接着睡觉。
第二日,完全是第一日的翻版。
无数的流寇呐喊着冲锋,而后哭爹喊娘的奔逃而回,一个上午很快过去,连续打退流寇近十次冲锋的李征,终于觉得有一丝不对了。
在下午流寇又发起了数次冲锋,甚至最后一次冲锋,流寇杂兵直接在战场上哗变而逃。
看到流寇这个样子,李征的眉头顿时紧皱了起来。高迎祥并不是笨蛋,也不是莽夫。
他如今这般做着无用功,虽然杂兵的损耗他不会放在心上。但物资储备极大消耗,他却不可能看不到。
而且这种自杀性的冲锋,对于士气的伤害更是巨大。
只看今日流寇已经完全无法形成浪潮一般的攻势,就能看的出来,这些杂兵的士气,已经基本上被耗的差不多了。
攻击的不连续性,根本就无法做到疲敌。
攻击的不果决,产生的代价就是人员伤亡的急速增加。
这种不利高闯不可能看不到,但是他却毫不理会的不断催兵向前。
除了高闯疯了,那便是有着极大的阴谋。
看着远处还在不断抽打着杂兵的流寇老营,李征总感觉似乎哪里不对劲,但却又想不到到底是哪里不对。
在李征苦思冥想之中,天色也是慢慢黑了下来,流寇第二天的攻击又告一段落。
晚上吃了饭,只觉得口渴,伸手去拿茶壶之时,却发现茶水还在篝火上烧着。
他愣了一下,正准备起身去拿,脑中却是突然闪过一丝灵光,顿时呆住了。
第一五七章 翻山
翻山!
这可是高闯的老本行了,陕西、山西之意的山脉他几乎都翻遍了,甚至来回翻了好几遍了!
而高闯打的也是这个主意,而且派出的也是他看重的后辈,李自成!
如今号称八部闯将的李自成,正带着五千精兵星夜南下。
在高迎祥麾下,李自成不仅元气尽复,更是拥兵近万,自号八队闯将,也算是在流寇中有了自己的名号。
不过他不希望别人觉得,他是因为有了一个好舅舅这才声名雀起,他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
因此,当高闯提出这个极其危险的任务时,李自成便毫不犹豫的接了过来。
这偷袭敌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首先偷袭的位置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远则无法呼应大军,形成夹击之势。
太近的话,则会被守军依靠内线作战的优势,集中力量先行吃掉!
毕竟翻越大山之后,已经是轻装简从,而且是疲惫之师。一旦被阻击,那便是一边倒的屠杀。
“大哥,今天又有十几个耸逃了!”
已经行至乌岭山与教山山脉交错之地,大军正在原地休整之时,刘宗敏却是骂骂咧咧的行了过来。
“逃就逃了吧。怕拉拉咕叫,咱还不种田了么?”
对于这种临阵而逃的家伙们,李自成并不意外,平静的说道。
毕竟他们这次可是一次军事冒险,虽然他如今还未公布目的地,但大军一路飞奔,却是始终沿着山脉而前。
还有老营不断的探索着山势,沿途还不断的搜捕地方向导,寻找着道路,只要有点脑子,谁都猜的出来自己的打算。
翻越这座大山,到达的地盘是如今威名正盛的李征,也难怪这些聪明人犯嘀咕。
人的名,树的影。
李征自出道来,大小十数战,还从来没有输过。
不仅如此,更是擅长以弱敌强,一向更是以少胜多。
靠着这点人马,又是翻越这种大山,想要打败李征手下威名赫赫的潞州营,不啻于自投死路。
但是李自成并不这么想,十数万大军在乌东岭将李征主力死死拖着。
自己这数千人更是精挑细选的精锐,又占着出其不意,而且自由选择战场的优势。
潞州营到底还是人,难道还真能有三头六臂,还能分身不成?
“大哥,某这便将他们追上!将这些反骨仔全部杀干净!”
袁宗第一抱拳,铿锵有力的说道。
“算了,小不忍再乱大谋。眼下咱们没有时间空耗,这十几个人误不了大事!”
李自成思索了片刻,便放弃了追杀的念头。
兵贵神速。
如果最重要的是抢在李征反应过来之前,强行翻越教山。若是能偷袭占领沁水城,切断李征大军粮草补给自然最佳。
就算不能做到,那索性再一次流寇泽州,将李征的后方搅一个天翻地覆!
逼迫李征分兵维持后方,打破僵局,也是一件大好事。
如今路线已经有了眉目,更加不能分兵搜索几个逃兵,所有力量都得攥成拳头,才有打击力。
在李自成决断已下之时,那十几个逃兵,如今也在飞一般的逃窜着。
为首之人正是李征十分熟悉的老部下,许国忠。
如今的他在流寇中已经潜伏了大半年,甚至已经混到了带兵数百人的头目。假以时日,他未必不能在流寇中混出一个名堂来。
如今这一走,委实可以说是前功尽弃,只是他地不能不走,眼下这局面,一个不慎,泽潞二州就会大祸临头。
他是泽州的本地人,这一年多历练而来,经历更是不少,早已经不是两年前那个浑浑噩噩投奔自己兄长的小军户了。
只是一路行来,便已经明白李自成的打算了。
已经完全将自己融入李征集团的他,觉得这个消息必须要传递给自家将军。哪怕自己因此而死,也没有什么遗憾。
毕竟自己已经成家,而且家中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田地百亩,银两近千,已经足够自己的家人在这世道活下去了。
这是将军给予自己的,也只有将军能够将这种日子维持下去,就算为了子孙后代,他也值得冒这个险。
他没有回到闯营,而是翻山绕了过去,经过一日夜的赶路,终于来到了乌东岭。
看着不远处关墙上星星点点的火光,许国忠这才轻轻松口气,一种回家的亲切感,无比强烈的吸引着他。
“打起火把,丢掉武器!跟我回家!”
定了定神,许国忠终于吐出一口气,激动的道。
“回家!”
十数双眼睛都流露着渴望,他们在外已经漂泊了大半年,无一不是思念着自己的家——潞州。
……
在许国棉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乌东岭而来之时,乌东岭堡内一处房屋中的李征却是焦燥难耐。
他已经明白流寇的打算,必然是偷越山脉。
以十数万流寇声势浩大的正面,不断强攻吸引自己所有注意力,再以数千精兵悄悄翻越崇山峻岭,突然出现在泽州腹地!
一想到这个可能,李征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若是对方真的做到了,就算李征紧急调兵剿灭,但战事发生在自己的地盘上,一场大战再加上溃兵肆虐之下,也势必会让他自己元气大伤!
更可能的是,他根本无法捕捉到对方的踪迹,甚至只能追着这些最擅长流窜的流寇,来一场两败俱伤的追击战。
这一点,李征并非没有防备,但是他防备的都是乌东岭一线。
他的骑兵营虽然还在休整,但是哨探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不断的游荡在战场周边,防止高闯的偷袭。
但若是对方将目标放在更远处,或者直接盯上潞州,那李征的乐子就大了。
可明白归明白,他依旧没有任何的办法可以阻止。
他有限的兵力不可能做到处处防守,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否则就成了筛子,一捅就破。
正在他苦思对策之时,堡墙上又是一阵嘈乱,显然高闯的骚扰又到了。
气头上的李征,正准备前去找个倒霉蛋俘虏收拾一顿时,外面的嘈动却又平息了。
“将军,有人自称许国忠,要求见将军!并送来了信物!”
不多时,一个小兵快速的来到李征门外,扬声报道。
“快拿进来!”
李征脸色一变,许国忠,这是一个已经快要遗忘的名字了。
听到李征急切的声音,亲兵不敢怠慢,急忙接了东西,送了进来。
“是他!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