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
因为大部分百姓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记忆这么复杂的字体,但又没有可以替代的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推行教育强国,将是何等的困难重重!
因此立志以笔以文字唤醒百姓的鲁迅,能够喝出这种口号,自然也是再所难免了。
虽然不认同,但仅仅也是因为李征在学习的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经历过这咱痛苦,因而没有切身的体会。
当他在这个世界体会到这种痛苦后,自然是不愿意开历史倒车,再随波逐流。
后世的共和国伟人们,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一是拼音字母,另一个便是简体字。
李征有幸可以有现成的成果可以借用,而且这东西还可以迷惑一心四书五经的读书人。
拼音字母可能会被视为蛮夷文字,而简体字在这个时代更是难登大雅之堂,更是与科举完全无缘,这就不会触动读书人的利益。
而最佳的环境则是,他要教习的,是一群白纸一般的人。无论他教出来什么,这些人的抵触心理都不会太强,简直是天公做美!
李征也不打算通篇将繁体字变为简体字,只是将一些常用字,化繁为简。
他准备写两本教材,一本是语文,一本是数学。
语文方面,他觉得如同精忠报国,苏武牧羊,班超定远之类,符合朝廷心理的故事,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一来是可以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帮助孩子们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
二来也可以向外界表明,这里教的东西,虽然看着儿戏,却也不是完全离经叛道,还是君君臣臣那一套。
至于数字,虽然他之前上学学到的东西在部分都还给老师了,但是小学毕业的水平,他还是有的。
虽然这些东西出了潞泽二州完全无用,但李征目前也不需要他们有人能够出去。
这些东西虽然简单,但是还是需要有人去推广。
李征当然没有那个本事,靠着自己一人就将所有教育全部承包。
不过他手中落魄的读书人多的是,只要其中十之一二是不要脸的,他就不愁没有人推广。
更何况,李征觉得这个时代文人的尿性,只要拿刀子的人真的不把他们当人,估计只怕一大半都是些不要脸的。
无题
高县。
这里是李征巡视的最后一站,也是他的目的地。
一个月以来,那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读书残废们,已经陆续被送来了这里。
除了这些人,那些在乡间闲来无(dan)事(teng)的少年们,也一个个被扭送了过来。
近千的阵亡将士遗孤,真正捣蛋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之所以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部拉来,完全是因为李征打着读书的大旗。
这些半大小子,向来都是家中的耗粮大户。古语有云,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在这个长身体的年纪,这些少年饭量往往都还惊人。
当他们的家人听说,只要年龄合适,都可以前往高平县,副将大人所设立的小学求学,而且是食宿全免之后。
几乎所有人都是迫不及待的将自家小子送了过来,这些无法无天的家伙们,若是能够识文断字,还有人管饭,这种好事又有谁会拒绝?
这个年代,读书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心向望之的职业。
金榜提名自消说,就算得一秀才名头,在地方上也是爱人尊敬的存在。
可当这些兴冲冲前来的少年们到来时,却是惊愕的发现,这里与他们想象中的学校并不一样。
首先,这里所谓的小学并不是一间间小屋子,而是一堵高墙环绕起来的一大片区域。
在学校门口,十数个按刀而立的官兵,更是目光冷幽幽的盯着一个个少年。
在这些少年战战兢兢的进入校园后,不同于平日常见的数人一屋的私塾,这里的学堂极大,一排排桌椅摆放的整整齐齐,只是大眼一看,这一班学生至少也得有五十人往上。
而这样的大屋,至少还有数十间!
这么大的校园,真的是闻所未闻。
少年人有无数的缺点,但最大的优点便是胆子大,而且接受能力极快。
他们很快就适合了这种不同,有些胆子大的,还准备推开教室门,进去好好观察一番。
不过他们的企图都被人阻止了,数十个维持秩序的士兵,不断的喝令让他们不得入内,只能顺着人流,向着不远处的操场上集结。
这些少年有的痞惯了,并不大听招呼,甚至有人还趁士兵不注意,悄悄的溜入教室中,想要一窥究竟。
这些胆大的人,不一会儿功夫就领教到了出头鸟的滋味。
“你想怎样?俺可是来上学的!未来要当文曲星的!”
“那你现在是不是还没当上?”
“……”
“那就得了!给我揍!”
“别打我脸!呜,别……呜呜,娘亲,啊……”
当一阵鬼哭狼嚎般的惨叫声过后,一个被打的满脸肿涨,眼睛都快成一条缝的家伙,直接被人从教室中丢了出来。
这人似乎被打的不轻,扔到地上,更是发出一声惨绝人寰的嚎叫,半晌都没有爬赶来。
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前,其他人再没了往日的熊性。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社会,什么叫做父母不管,自有人帮他们管的真理。
在操场中,陆续到达的少年们,惊愕的发现,一个小小的高台上,还有几个爬在地上,依旧在不停抽泣的家伙。
其他早到的,则安静的立于场中。他们顿时倒抽一口凉气,再无人敢喧哗。
“你们这帮子盲流,都给我记住!在这学校里,老师最大!教官最大!”
当一遍当名之后,一个长的五大三粗的军官站了出来,向着这些已经懂得畏惧的少年们咆哮道。
“我就是这里教官的老大!教导主任!哪个不怕死敢不听话的,直接给我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在一片鸦雀无声的环境下,这个与李征设想中完全不一样的教导主任,却是成功的在一帮子少年心中,树立了自己无敌的形象。
……
少年们被教导主任威胁之时,李征却是一愁莫展的看着下面端坐着的百多名读书人。
此时的李征,已经口干舌燥的将自己的教材讲了一个遍,但是下面有兴趣的人,却是一个也无。
人人都在将他李征辛苦弄出来的教材当成了风扇,一个个翻的贼快,脑袋似乎都被这股劲风影响到一样,一边翻书,一边将头摇的跟电风扇一样。
“李副将,学生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一个已近五十的人站了赶来,微微行了一礼,平静的问道。
“讲!”
李征看到这种甩口袋的家伙,莫名感到一阵烦燥。
“这些珠算还算有用,先略过不提。这些删减众多的文字,若只是教习这些愚民,倒也凑合。”
“只是这些被称之为拼音字母的鬼划符,不知学来何用?”
“我等都是华夏炎黄正统,礼仪之邦。更是圣人门徒,读乾坤正义,养浩然之气,这些番邦的东西,可以借鉴,岂可推广?!”
这人原本还算客气,但慢慢说下来之后,竟是气势越来越强,声音也越来越大,一脸的正气,十足的圣人范。
这一席话可谓将所有人的心声说了出来,无视李征越发难看的表情,其他人则是纷纷叫好。
“说的好!我辈……”
另一人也是击掌称赞,声音高亢。
但他的长篇大论还未出口,便被李征猛的一拍桌子,直接将之打断了。
“本将叫你们来,是要征求你们的意见吗?本将要的只是你们执行本将的命令而已!”
轻蔑的看了一眼,那个被拍桌子吓了一个机灵,说不下去的家伙,李征不耐烦的问道。
“子曰:不平则……”
又有一个硬骨头站了赶来,一副士可杀不可辱的模样。
“不想干都可以给老子滚,老子这儿可不养闲汉!”
李征已经没有心情再跟这帮子吃饱了没事干的家伙鬼扯了,直接咆哮着说道。
“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又有一人站了出来,痛心疾首的说道,“如此有辱斯文!粗鄙武夫,委实粗鄙武夫!”
“若非我这粗鄙武夫,你一家老小早就饿死了!不过今日也算到头了!传令下去,立即带这三人回潞州,将之与其家属一齐赶出去!”
李征冷漠的看了一眼这三人脸上慨然的表情瞬间消失不见,根本不给他们任何求情的机会,直接下令道。
“还有人有意见么?本将决不勉强!三条腿的蛤蟆难找,识得几个字的读书人,还不是一抓一大把!”
望着李征那一副完全不想讲理的模样,大多数文人都低下了头,这年头若是没有李征的救济,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几个能够安然过了这个年。
“没人走么?那好吧,你们还有五天时间,这个年前必须把教材全部读懂,做不到的,也给老子卷铺盖走人!”
李征冷漠的看了一眼这些酸丁,摞下了这么一句,便直接转身欲走。
“将军留步!”
正在这时,一个声音在他背后响起。
第一四三章 询访
正欲离开的李征,听闻这话语后,顿时来了兴趣。
难道自己真的能看到一个硬骨头?
转过身来,却是看到一个三十岁上下的中年人,正拱手行礼着。
“何事?”
李征淡淡的看了这人一眼,平静的问道。
“学生赵兴平,字绍业。不知大人教这些孩子这些东西,究竟有何用处?学生不才,虽然屡试不第,但自信教人私塾还是有些心得的。”
赵兴平并没有什么架子,出言反而十分的温和。
“你教过私塾?教过几年?”
李征愣了一下,有些怀疑的问道。
“自从魏逆主政为祸后,便已停了考,只在乡间教,如今已经六年了。”
赵兴平只是简单的回应了一句,便将话题转移开来。
“这么多的孩子,若是考核一番,择其聪颖者,悉心教导,未必不能成为栋梁之才!”
“你倒耐的住寂寞。不打算再考了?”
见惯了视功名如性命的文人,一见到这种安于教学的,李征倒来了兴趣。
“不考了。这些年咱也培养了不少孩子,其中有几个很是聪颖。平日里看着他们点点进步,倒也心喜的紧。只是可惜一场兵祸,俱化为乌有。如今还能重操旧业,但是意外之喜!”
赵兴平对于应第倒是显得没什么兴趣,对于培养孩童却是乐在其中。
“对于本将的拼音,你有何见解?”
李征不接话,反而追问道。
“若用在启蒙,倒颇为一件利器。若是用于四五经,怕是难登大雅之堂!”
赵兴平思索了一下,很是实在的回答道。
这倒不是纯粹的恭维,赵兴平不同于其他那些人,他是很用心的琢磨了李征交给他的教材。也只有他这种教过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妙处。
“本将一介武夫,办这个院还是以教习这些官兵遗孤的军武为主,教他们识字也只是顺代而已。”
李征当然不会解释自己的打算,更不准备刺激这些一生只为四五经而活的股朽木。
“置圣人微言晓义于不顾,只教授些许粗浅白文。学生窃为将军所不取矣!”
正在这时,一个酸丁再次站出来劝阻,不过口气却一下子恭顺了许多。
“人各有志,本将自不会强求。诸位若是愿意教导这些少年,便留校以本将教材教之,若是不愿,可自行去留。”
李征已经懒的和这种脑袋僵化的家伙辩解了,直接给了个二选一的选项。
“赵先生若是愿意留校教授孩子们,本将可以以祭酒之位以待!”
对于真的肯一心扑在教育上的人才,来自后世的李征自然是不会有丝毫的慢怠的,毕竟国家富强,教育为先的理念,在后世是个人都明白。
“那就多谢将军了!”
赵兴平并没有摆什么欲拒还迎的架子,十分洒脱的拱手道。
能够当上祭酒,他才能施展自己的能力。至于与李征教育理念的不合,也只有他在位时才能从中周旋一二。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可以客气的,一切都需要先上任了再谈。
一场座谈会结束,这帮子文人也果然如李征所料,成以上的都选择留了下来。
毕竟李征已经有言在先,不会再无偿提供他们食宿,那没有安身立命之处,就算还想再入功名场,也没有物质的基础了。
……
李征离开学院之后,也没打算就此返回泽州。
既然已经来了这高平,他打算在高平私下询访一下,看看移民们具体的情况。
如今的移民屯田,已经有了卓有成效的一套程序,按照道理来说,应该已经足够保持运行的完备了。
但是李征明白,上面的政策一旦到了下面,总是会有走样的情况。他打算看的,也正是基层在执行层面上,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因为是询访,李征并没有着正装,穿着普通百姓着装的短袄棉裤,带着几个护卫便随便找了个移民聚居点进去了。
随便敲了村头的一家的门,里面吆喝一声,一个半大小孩子便打开了房门。
看到几个陌生人出现在门口,顿时有些讷讷的不敢开口说话,飞也似的躲回了家中。
“没用的兔崽子!”
屋内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笑骂,然后一个汉子便出门来,看到李征等人,稍稍一愣。
“这位大哥,俺们是从潞州来太平乡那边探亲的,路过这里,想讨碗水喝。”
李征抱了抱拳,一脸笑容的开口道。
“哦!都是自家人,快进屋来暖和暖和!”
听着李征那一口正宗的本地话,男主人顿时松了口气,忙招呼李征几人入屋。
“大兄弟,看你们这脸色,一路走过来不容易吧!”
男主人倒是很热情,吩咐浑家取水过来,大大咧咧的道。
“还好。一路上没有贼人,走道虽然累点,但心里踏实。”
李征笑了笑,端起碗来,轻轻的抿了一口,不动声色的示意几个护卫也坐下来。
“这倒是。也亏的咱们将军大人肯给大家一条活路,不仅剿匪还肯佃田给咱们。不,这可不是佃田了,一亩四斗的赋税,简直比自家田还要收的多些!”
男主人一脸的憧憬,又豪气的对着屋里喊道,“孩他娘,难得来个客人,中午做个菜,俺要好好乐呵乐呵!”
在这年头,还有余力准备饭菜招待几个过路的客人,看赶来这家人的生活过的还算是不错的。
但李征的眉头却是有些皱了赶来,如果没有记错,他可是定的是一亩三斗的赋税,怎么听到的却是多了一斗?
“大哥,将军大人不是有令,亩田只交三斗的么?”
李征轻轻咳了一声,不动声色的问道。
“大兄弟说哪里话?这运粮哪里会没有损耗?那收粮的难道不用吃饭?只是多交了一斗,又没有之前的杂税,甚至连之前踢斗的都没有了,这样还不知足,哪可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中年汉子面色顿时有些不喜,恨铁不成钢的对李征道。
“往年俺们佃举人老爷的田,佃子足有七成多,一年到头也吃不得几次饱饭!”
“如今将军大人仁慈,给咱们小民活路,咱们也得有良心,这才能是个人啊!”
这话一下子将李征燥的不行,无论古今,底层的百姓总是最容易满足的。明明被人多收取了东西,只要对比过去日子好了许多,便懂得感恩戴德。
对比大明境内缙绅官员的吃相,也真难为了这些整天把圣人的礼义廉耻挂在嘴边的人。
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