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大威久驻边关,虽然这百余年来,蒙古人与大明修好,少有大规模入寇的情况,但塞外各族之间约束并不紧密,小规模的入寇与马贼肆虐边线却是每年都少不了几次,因此虎大威率军打仗那是家常便饭。
他也因此从小兵一路不断的升迁,直到今日的山西一镇总兵,成为李征的顶头上司。
而曹文诏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之前在辽东与建奴征战,向来败多胜少。但作为大明仅有的几个敢于向建奴挥刀的将领了,却无愧于虎将之名。
这也是为何他被调出辽东的原因,毕竟这么一个敢惹事的同僚在旁,谁都害怕建奴前来大举报复。
进入关内,习惯了与天下强军建州八旗作战的他们。
在对手换成流寇之后,突然感觉这打仗完全成了刷经验的了,一路从山西横推到陕西,再从陕西杀到山西,从来都没有任何流寇能够抵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这赫赫武功,也让他们成为流寇们的梦魇,只要听到他们到来的消息,军心都会极大的动荡。
“好说!李老弟很不错,出道便是以建奴为磨刀石,数十骑斩首百余建奴首级,委实大涨我大明三军士气!如今更以不足千余步兵连续击溃数股过万流寇,委实难得,起码咱是比不了你这胆气!”
虎大威重重的拍拍李征的肩膀,乐呵呵的说道。
曹文诏明显是人狠话不多的角色,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点点头,目光中也带着几分激赏。他是最明白建州八旗是何等的难缠,李征的那份功劳委实让他为之侧目。
“两位军门见笑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斩首,其中至少四成是蒙古鞑子。”
在这两人面前,李征不敢托大,赶紧如实的解释道。
他不解释还好,一解释两人的脸色顿时变了,虎大威难以置信的看着李征,“真的有这么多?”
大明向来有报虚功的惯例,原本虎大威还以为这是朝廷在数量里面注水了。但情况似乎并非如此,若是李征所言属实,那这战功还真完全对的上这家伙火箭一般的,从小队长一跃成为驻守游击将军!
s:感谢闲人一个013的打赏。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可怕了
虎大威这话说的太急,完全没经过脑子,顿时让李征有些尴尬起来。
他有些幽怨的看了一眼同样尴尬的虎大威,无奈的说道,“末将确实斩首近六十级建奴首级,还有四十余蒙古鞑子。他们实在太骄狂了,末将也是占了一个出其不意的便宜。”
接着李征便将当日的情况从头到尾说了一遍,虎大威二人都沉默了下来。
沉思良久之后,这才抬起头来,目光再看向李征时,终于带了更多的正视,已经将李征当成了和自己同级别的人物。
“这么说来,你当时还真是九死一生。但凡建奴稍稍派一些哨骑警戒,你这会儿……”虎大威叹息了一声,突然想起有些话已经不能再说了。
“没错,若是当时建奴稍稍有所防备,末将这会估计连骨头都剩不了几根了!”
李征倒是没什么忌讳,语气带着几份自嘲,十分随意的说了出来。
“好汉子!”
曹文诏终于开了口,声音带着几许萧瑟,完全没有李征想象中那般如同金戈交呜的梯子。
“你要小心闯贼!”
李征还未来的及说话,曹文诏便又一次开口道。
“多谢军门指点!末将已经有所预备了,若是他真敢阴渡太行,自会有他好看!”
李征点头称谢,语气中带着自信。
“看来李老弟没少研究这高闯啊!曹兄,咱们这是多虑了!”
虎大威讶然的看了一眼李征,显然没有想到李征竟然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虎军门取笑了。”李征显然不想在这问题上多讨论,转过话题道,“两位军门,末将有点愚见,不知当不当讲?”
“李老弟再军门前军门后,那就是看不起我虎大威了,若是愿意,叫俺虎兄便是!”
虎大威斜瞄了一眼李征,佯怒道。
今日原本是想提醒一下这个还算可造之材的麾下,没想到竟然遇到让他也能看的上眼的人物了。
这个李征,有勇有谋,还知进退,早晚会有大用之时!此时的他,是真想与这李征结交一二的。
“虎兄说的是!本将也不想再听到军门二字!”
李征正在思虑这到底该不该这般称呼之时,曹文诏却也开口道。
“那就僭越了!虎兄,曹兄!”
李征也不是矫情之人,以他如今副将的身份,与两人称兄道弟倒也完全有这资格。
正说话间,三人也行至虎大威帅帐之外,三人相携而入。
“小弟觉得,高闯如今是最为虚弱之时,今若不取,来日必悔之晚矣!”
三人分主宾坐定,家丁奉上了茶点,李征看了看两人,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你可知,我等为何会停留在这坦曲,你又为何被急急调来此地?”
沉吟片刻,曹文诏叹息一声,不答反问道。
李征顿时沉默了,能够令两位总兵止步不前,又能调动三晋之地所有兵马,看来这一切明显是出自督师宋统殷的手笔了。
“我等追杀高闯于坦曲是六月初八,而督师是六月初九才赶来坦曲的。”
虎大威摇摇头,端起茶杯将尚还有些烫的茶水直接一饮而尽。
李征顿时被惊到了,再一想到捷报上面的报功名单,向来都是居首的督师的运筹之功。
“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却不知有时,无功便是过!”
李征突然有些想笑,想骂些什么,最后也只是叹息一声,学着虎大威一般,一口吞下滚烫的茶水,这才觉得心中宁静了些许。
“好一个无功便是过!”
作为一个进攻型的将领,曹文诏显然对于这种乌龟般的缩减,极为的不满。
“只是可惜了这个再一次重创高闯的机会了!说不定还能一鼓作气,拿住这厮!”
虎大威啧啧嘴,如今他的功劳已经不小了,但若是能机会能够将高闯也擒下,那他必定名传天下,说不定还能封爵觅候!
“虎兄这想法大可休矣。小弟觉得督师是不太可能踱河击贼的,而且虎兄长久离开边塞,必然会有宵小蠢蠢欲动,还是早做准备吧!”
李征慢慢品着茶,一边将虎大威的白日梦给击的粉碎。
“那你呢?放着高闯随时可能阴踱太行山不管,就在这里耗着?”
被人从yy中唤醒过来,虎大威不爽的反驳道。
“小弟最多也呆上十数日,甚至可能更短,倒耽误不了什么事。”
李征脸色平静,似乎根本不以为意。
“督师连宁武卫那些卫所军都不放过,你还想短期内回去,简直做你的春秋大梦!”虎大威一脸戏谑的看着李征,“除非你敢自己跑了!咱倒要看看你敢不敢自己跑!”
“当然不敢!而且也不会。”李征笑眯眯的回应道,“你们难道忘了高闯如今是在哪里?他可是在北边,估计也不会太好受!”
虎、曹二人都是打老仗的人,一听这话顿时隐约明白了什么,但却一时抓不住要点。
见二人略带疑惑的目光,李征继续说道,“高闯刚刚败于我晋军手中,眼下我三晋官兵已经聚集近三万,他是没有胆子再回头的!毕竟咱们明白自己可能渡不了大河,但高闯却不知道,他害怕走回头路会正好撞在咱们怀里!”
“既然南退不可行,向东他们又道路不熟,更兼山东还有孔有德倡乱,官兵亦是云集,东边是不可行的了。”
“他只有向西或者向北两条路可选了。”
“不过向西渡河入潞州府,那可是前有崇山峻岭,后有大河相阻!若是不能快速突破,等到官军两面夹击,委实可算绝地!除非他真的穷途末路,才会尝试一下弄险向西。”
“那他如今也只剩下唯一一条路了,那就是向北!”
“如今他从怀庆府一路向北,马上就要进入彰德府,那距离京畿的可就一步之遥了!”
“无论他向大名府,广平府,顺德府都一路畅通!不过京畿地区官兵实力强大,若是在这地方被人阻击,那他就只有冒险西渡一条路了!”
“两位兄弟,若是事情到了这一地步,你们可愿和小弟一起立这不世之功?!”
李征看向虎大威,曹文诏两人,语气平淡的问道。
两人却是倒吸了一口气,突然对李征开始敬畏赶来。这年头,敢打敢拼的武将数量并不算少,但头脑如此清醒,对形势判断如此之准的人却少之又少啊!
两人快速的盘算一番,觉得李征的判断十之八九必然是正确的!
如果真能将高闯逼入这种绝境,那擒斩这厮就绝对不会是空想了!想到这里,两人心头都开始火热赶来。
不过片刻后,虎大威最先清醒过来,摇摇头,“咱们人都过不了河,又如何围剿高闯逆贼?”
“虎兄真是当局者迷。”李征笑了笑,一脸轻松的对虎大威说道,“若是高闯真的进入了京畿下各府之地,哪怕只有一步,你觉得宋督师还能安稳的呆在这位置上?”
曹文诏眼睛一下子亮了赶来,京畿若是有警,那按兵不动的宋统殷只怕难逃诏狱中走一遭的命运了!而且继任者为了洗脱自己拥兵自重的嫌疑,也必然会大举渡河以增援!
若是如此,那此番擒拿高闯也就成了必然之事了!
再看到一脸平静的李征,曹文诏顿时对这个新晋的副将不敢有丝毫的轻视了。难怪这家伙听闻高闯有可能翻山入潞州府,依旧能镇定如恒,不声不响的,原本已经完全将未来琢磨透了,这人委实太过可怕了!
“为兄还有一个问题,这高闯可是有着十数万人马的,若是全都不要命的穿入潞州,你又没在潞州坐镇,可有把握将之挡在潞州之外?”
虎大威的反应也不慢,细想了片刻后,突然提出了这个问题。
能够擒拿这高闯可是泼天的功劳,因此容不得一丝意外。这一切计划的基础是建立在高闯突袭潞州时,潞州方面能够拦的住。
若是潞州府那边一捅就破,按照流寇逃命时的那吓人的逃跑速度,他们这些人估计连跟着屁股后面吃灰的机会都没有!
“两位兄长,你们觉得小弟这次带来的这千把人如何?”
李征并不回答,反而平静的反问道。
“不错!”
“看着很有精神!”
虎大威,曹文诏两人回忆了一下,这才点点头说道。
虽然没有见到李征的军队,但是潞州府的官兵立营于西北角,与帅帐距离并不远,相比于其他官兵大营一天到晚嘈杂不休的场面,潞州营却显得安静多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的是门道,别的不知道,单这令行禁止的一条,已经将大多数大明军队给比了下去了。
“他们只有一百人是小弟的潞州营官兵,其他人都是小弟从俘虏流寇中挑选的青壮!”
李征微微一笑,既然要合作,当然需要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实力。
“其他人呢?你该不会早就想到这天了吧?”
虎大威眼神复杂的看了一眼李征,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虎兄太抬举我了,只是这次与高闯一战,伤亡不小,如今正于潞州休整呢!”李征苦笑一声,十分的无奈,接着又自信的道,“如今已经半月多了,他们应该可以大用了!”
“兵贵精不贵多!高闯若越太行入潞州,必然走山中小道,这种道路必不会多,有这千人堵住路口!大事定矣!”
虎大威猛的拍了一下桌案,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之前还觉得只是空想,如今竟然有了实现的可能了!
不过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是冒出一个与曹文诏一模一样的念头,这李征简直太可怕了!
第一百一二十章 天雄军
一连数日,山西官兵始终按兵不动,观望着形势。
不同于李征的淡定,虎大威与曹文诏却是始终紧盯着战局。虽然高闯果然如李征所说那般,一路攻城拨寨,不断向北推进。
但是对于李征所说的,京畿官兵实力雄厚,必然有人可以顶住高闯进攻的想法,两人却有些不太认同。
两人都是大明军队的老人了,对于大明军队的情况极为了解。
正是太过于了解,两人对于京畿官兵能够抵挡十数万的流寇,也是持着保留的怀疑态度。
京营虽然大明开国之初,那是各路官军中抽调而来的精锐组成,战力可谓吊打四方。
但如今的京营,早就烂的不成样子,军中空额大半不说,其他人也大多成了富贵人家的帮工,帮闲干的比训练都多的多。
虽然号称十万,但能战之辈有数千就已经顶天了。
七月初六,高闯在彰德府府城安阳攻城不克之后,终于掉转方向,向东突入大名府境内!
三日之内,便拿下内黄城,大肆抢掠一番后,队伍又扩大了数万。
七月初十,当消息传回坦曲时,已经在这里休息了大半个月的晋地官军们,终于发现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一直将脑袋埋在沙里,逃避现实的宋统殷,终于绝望的发现,他再也躲不过去了。流寇没有按他所想那般,从他留下的空隙处向南进入河南腹地,相反却是一头扎入了京畿!
高闯在豫北已经闹腾了七八日了,作为三晋官兵督师的宋统殷,却是始终连河也未过。
如今京畿有警,最起码一个拥兵不前,贻误战机的罪名是跑不了了。若是还不能戴罪立功,估计后半辈子最好的结局,也是在诏狱中囚困一生了!
他在心中将高闯祖宗十八代全部骂了个遍后,也只能上窜下跳的开始动员军队,准备过河救援京畿。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当初是你说不救,不救就不救,如今要我向前走,你走我不走!
这大半个月来,官兵连战大胜的士气也被消磨的差不多了,悠闲日子过惯了,再想要他们去拼命,各个都不愿意,一个个都是死气活赖的模样。
而且当初宋统殷那副怯战,畏敌如虎的模样,也实在严重的损害了他的威信,根本作不到当初大胜之初那般令出如山。
更有机灵一点的,都已经看明白形势了,这次宋统殷必然会裁个大跟斗,再跟着这样一个没前途的上官去冒险,完全不值当。有这心气,还不如去抱未来到来的新上官!
在一众推诿以及磨洋工的情况下,宋统殷下达的集结和预备工作,自然是困难重重,一直进行了三天还没有多大进展。
七月十三,宋统殷收到清丰城被破的消息,顿时惊的说不出话来。原本还能沉住气的他,再也没了丝毫的耐心。
如今已经不再是将功赎罪的情况了,而是如何积极作战,以避免更可怕的结果了!
当日,宋统殷便直接斩杀了两个最拖拉了倒霉蛋武将,红着眼睛下了最后的通牒,明日午时前还不能出征的官兵,通通以贻误战机罪,尽斩其官长!
这道命令一出,顿时三军慑服!
所有人顿时想起,这家伙虽然快倒霉了,但问题是今天可还没倒霉啊!
若是自己在对方倒霉之前先一步步入黄泉,那可就太冤枉了!
这群惫赖货们终于察觉到危机,顿时火急火燎的开始战前准备。既然上头是死命令,那他们给下面的也只有死命令。
连抽带打之下,大部分官兵总算在嗷嗷叫中明白谁才是说话算数之人,战战兢兢的收拾着自己的辎重。
不过总有一些特别怕死的,尤其是宋统殷这次几乎将整个山西,能弄来的官兵全部弄来了,良莠不齐之下,自然有人不愿去赴死。
当日便有数支卫所军直接哗变而走,场面十分的尴尬。
不过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