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鼎明 >

第23章

鼎明-第23章

小说: 鼎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你们粮食也不是不行,几百石粮食,本将还是拿的出来的。”
    李征定定的看着二人,眼见二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完全不给也不是办法。
    “不过你们卫所的匠户却需要划归本将管理!也就是说,名义上还是你们卫所的匠户,所需要的物资与饷银我来出,但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归我!”
    想了想,李征提出了这个条件。
    “没问题!”
    二人都没有丝毫犹豫,几乎瞬间就直接同意了。
    毕竟匠户在这个时代基本上都成了摆设,没有物资,没有饷银,这些匠户基本上都蜕化的连普通军户都不如了。只是不是要田地,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意见。
    倒不是两人如今是想与李征分道扬镳,而是这个年代卫所的田地几乎被周边的乡绅们侵吞的差不多了,他们各自手中的田地几乎没有多少,这是子孙安身立命的基础,根本不可能为了手下那些破军户的重来而拿来交换的。
    “一年三百石,一百两银子,如何?”
    李征沉吟了一下,报出了这个数字。
    “多谢大(哥)人!”
    二人对望一眼,这个条件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这可是远超过两人来时两百石粮食的预期了。
    他们觉得,这是李征在提携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激。有了这笔钱粮,他们手下的家丁队就可以组织起来了,这完全是意外之喜啊!
    “那就这么定了,一会儿一起吃个便饭,然后去吴典吏那里去提钱粮就是!”
    这么点钱粮就办成这么大的事情,李征也十分满意,笑着向二人邀请道。
    “那就叨扰大人了!”
    二人点点头,并没有客气,在各自的地盘里,他们虽然身为一地土皇帝,但是却也只能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有了敞开肚皮吃的机会,当然不愿意错过。

第四十四章 匠户
    李征注定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刚刚送走心满意足的徐勇二人,便再次带领人马马不停蹄的向着瞎子山而去。
    这次进军瞎子山,虽然李征认定顾麻子不敢玩花样,但是依旧带上了一百二十人的官兵,外加五十个降匪,赶着拼凑出来的二十多辆骡马车,浩浩荡荡而来。
    瞎子山上一片寂静,听闻李征带人到来,不仅是顾麻子,其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对抗之心的头目们,都是统一了意见,放弃山寨躲进山中。
    但是寨内剩余的粮食却是不少,足有六百余石。这些日子来,也不知为何,顾麻子重新整合了所有山匪后,也是态度强硬的让他们将这些粮食不断的运走了。
    这里原本是个中转站,但是运向重新选择的山寨时,被打怕了的山贼们根本不敢走官道而行。但是不走官道,便只能从山林中穿行,那山林中根本就没有道路,想要将粮食搬上山去,就必须是肩扛背挑,这种累活也顿时让众人叫苦不迭。
    这种出苦力乱折腾的行为,自然让这些个山贼个个都是怨声载道,埋怨自家大当家完全是没事找事,让他们出这苦力气。在这种气氛下,工作效率便可想而知。
    已经折腾了近十日,但是他们运走的粮食却依旧不足百石。不过顾麻子不知是否因为心有顾忌,并没有出死力逼迫众人,只是任由这些人磨着洋工。
    但是当看到了官兵浩浩荡荡而来,这些人对于顾麻子的怨恨也是立即消失无踪,人人都是有些佩服这个大当家的目光长远。
    不过知道错了固然是好事,但是这么点工夫,想要将剩下的粮食运走,那是根本不可能之事。
    本着自己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的心理,因而也有人提议干脆一把火烧掉,好让这些官兵也捞不到好处。
    这个意见也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但是顾麻子却是再次将之否决,更是训斥提议之人愚不可及。
    官军摆明就是冲这些粮食来的,若是你让他们空跑一躺,那还不得往死里追杀咱们?若是你小子自觉可以挡住官军,那就带人去烧便是!
    对于李征带领官军的战斗力,其他参与过那一战的山匪头目个个都是不寒而栗,以百多人大败八百人,还是仰攻坚固的山寨。
    这种战斗的艰苦委实可想而知,但对方不仅做了,而且还做的十分行有余力,这等战力的军队若非自己处于其中,也是绝对不敢相信。
    一想到烧掉粮食可能会造成的官兵红着眼追杀自己的场景,众多反应过来的小头目们也是个个大骂这厮居心孛测,完全是拿大家的性命开玩笑!
    若是真的让这群爷真的急了眼,那不是自己作死?粮食没了还可以继续去抢,若是人没了,你小子还能让咱起死复生吗?
    达成了共识的山匪们根本不耽误,在看到官军旗号真的是朝着自己来的时候,便一窝峰的出了山寨,将粮食全部留给了李征。
    李征等人毫不费力的便进入了山寨,看到保存完好的粮食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开始忙碌的将粮食打包整理放在骡车上。
    李征带着二十人坐镇,这些投靠来的降匪负责打包运输。三天时间不到,经过两个来回的运输,这些粮食也是全部被运回了长治城潞州营中。
    这批粮食并不多,但是对李征来说也不无小补,起码让他分给徐勇,赵海二人的粮食大半补充了回来。对于这些意外得来的粮食,李征也毫不心疼的将之拉到了壶关城内,给予匠坊匠户们给一碗粥吃,勉强的吊着他们的性命,让他们不至于冻饿而死。
    与李征这次招募来的流民一样,这些匠户们几乎个个都是剩下半条命的存在。在这个时候若是让他们开工,完全是谋杀行径。
    李征还不是心底完全黑透的资本家,无法心安理得的压榨着匠户们剩下为数不多的剩余价值,他不是好人,但也绝对不是恶棍。
    事实上,去过匠坊一躺,李征就觉得底层百姓在这个世界活着完全就是一场恶梦。
    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就受过无数的苦,见识过无数的人生惨剧。也许是见惯了乱民带来的破坏,因此他认为人只要安布就班的生活就会天下太平,因此定下了所有职业都要世袭的规矩下来。
    是农夫就当一辈子农夫,是军户就当一辈子的军户,匠户自然也是一样。不同于军户还有自己的田地,就算被上官侵吞了田地,还有当佃户的可能。
    但是完全依靠制作武器盔甲的匠户,却只能依靠饷银活着。若是上面能够下发足够的饷银,这也不失为一条上好的公务员职业。
    不过遇到了大明严重的资金链断裂,财政几乎破产的局面,他们的生活就直接堕入了永夜。
    这一次李征看到的是一群后世新闻页面中的难民形象,也许比那些非洲难民还要悲惨。他们不仅饿的两眼发绿骨瘦如柴,身上还没有完整的衣衫,许多人都一副头大腰细的严重营养不良模样。
    别说让他们直接开始做事,估计只是搬两块铁料就会直接晕死过去。运回粮食的当日,李征也是再次拿出之前的套路,大锅煮粥,让匠户们先恢复自己的体力和身体。
    这样做虽然可能会让粮食消耗更加多一些,但是起码不会让青壮们拖着虚弱的身体去劳作,最终大批病死要好。虽然李征知道,在这个时代,百姓的命最不值钱,完全不值得浪费粮食,但是李征却是依旧固我,不肯将他们视作为蝼蚁。
    这些人只能李征先养着,什么时候能够开工生产,估计也只有天知道。一开始的米粥发放,整个匠户都如同沸腾的滚油,无数人蜂涌而来,几乎一个瞬间,就将一大锅米粥完全消灭干净。
    看着有的人甚至还想将铁锅舔食干净,李征顿时打了个寒噤,令人直接将之移了开来。整个匠户坊完全是一副饿死鬼投胎的模样,每人一餐两大碗米粥似乎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空旷已久的饧胃。
    不过李征可不敢再让他们胡吃海塞,他要这些人是想要做事的,可不是想为他们收尸的。
    这一切都是有经验可借鉴,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见效的。为之吴雄才是很不以为然的,但既然无法说服自己‘任性’‘败家’的东家,吴雄才只能满腹劳骚的安排人马准备粮食,捏着鼻子将一车车的粮食不断的打包运向壶关。
    对于这个如同管家婆一样啰嗦的吴雄才,李征也是只能报以苦笑,不过他却毫不怀疑吴雄才会不会使阴招。这个吴雄才近月以来,也是让李征明白了他的为人,虽然可能会说怪话,可能会不情愿,但是经过他手的事情,从来也没有打过折扣。
    至于李征,他也并不是当了甩手掌柜,而是匆匆忙忙的再一次踏上了征途。
    不过,这一次却并不是征战。而是去往知府衙门。他这半月来,动作连连,虽然一直是在自己的辖地内大动干戈,没有任何把柄让人去抓。
    但是架不住收获巨大,眼红的人更是不知凡几,知府卢怀真这个时候传唤自己,分明也是有意从中分润一笔。毕竟这大明朝的官员,根本就不是遵循着国家制度,而是遵循着官场固有的规矩行事。
    这半月来,李征一连打了数仗,打的还都是山匪。调兵也是遵从地方知府的调令,行动的范围从未超出过他自己的辖地,原本对于卢怀真的传唤,李征还不太在乎。
    吴雄才却明显比李征更加熟悉这个官场,专门给李征分析过利害。本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甚至李征愿意去平靖地方,上面有了政绩还会拍手叫好,更不会有任何的指责。
    但是错就错在,李征收获巨大竟然没有给上下打点一番,反而大张旗鼓的给士兵们进行分赏!
    而且分赏的数目也是大的离谱,竟然达到五千多两银子!整个潞州军完全是人人有份,这消息是不可能盖的住的,眼红李征收入的人肯定大有人在。
    这些人可不是小兵,可以随便敷衍了事,他们若是没有从中分得一杯美羹,那问题就严重了。
    不说明着给穿小鞋,就算只是弹劾李征一个刻意收买官兵人心,再加上几句捕风捉影的其志不小什么的眼药。
    一旦朝廷信以为真,一道旨意下来,就会让李征数月来的辛苦全部付之东流!
    因此,在消息还没有传递出去之前,吴雄才建议李征赶紧给各位上官送上一份厚礼,这才是保身之道。
    这笔投入绝对是划的来的,得了好处的这些人,也就不会再没事找事,而且还会十分欣赏李征懂得做人。
    对于这其中的道道,两世为人的李征当然不会不明白,点点头,便带着张俊才等几个亲兵向着知府衙门而去。

第四十五章 跋扈
    在知府衙门外,李征吃了一个闭门羹。
    门子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在李征报了名号之后依旧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李征当然明白这是想要一些银子,但李征岂是那种热脸贴人冷屁股的存在?
    耐心等了半分钟,看到这家伙脸色慢慢从傲慢变成了愤怒,李征冷哼一声,直接拂袖走人。
    这种嚣张的态度一下子让门子愣住了,这么多年了,他还从来没遇到过这般生冷不忌的存在。一般人到了知府衙门,无不诚惶诚恐,害怕有什么不敬被人捉到。
    但李征倒好,直接摆起脸色了。
    “慢着!一个破丘八,你以为你是谁,真真好大的胆子!知府大人召唤,你竟敢直接离去?!”
    门子的错愕只是持续了一瞬间,瞬间便被滔天的怒火所笼罩,厉声喝问道。
    他是谁,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门子,可他却是代表着知府大人的颜面。这般不给他面子,就是不尊敬知府大人。
    “本将乃朝廷命官,一个奴隶般的卑贱东西,也敢辱我?!”
    李征脚步一滞,猛的转过身来,语气平静,但杀机毕露。
    “你想干吗?你可知这是哪……”
    门子一愣,随即色厉内荏的咆哮道。
    “往死里打!打死算我的!”
    李征根本没有理论的意思,直接下令道。
    廖呜弘虎吼一声,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伸出蒲扇大的手掌,提着门子的衣领。如同提小鸡一般,直接将之甩出数米远,将他未发出的威胁话语再次堵了回去。
    其他几个亲兵这才反应过来,虽然知府这种高级文官的威慑力还在,但自认是李征家丁自居的他们,却更加不敢违背家主的意思。
    几人顿时抢上前去,拳打脚踢。
    数息之后,门子原本恶狠狠的威胁话语便成了连绵不绝的哀嚎。
    国人都有看热闹的传统,尤其是知府衙门大门口竟然有这种当街大打出手的事情发生,众人的好奇心都被勾了起来。
    不多时间,这里已经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如同看耍猴戏一般,分外的热闹。
    “什么人敢当街行凶?”
    衙门里的衙役听到外面的惨叫声,顿时冲出来数个执着水火夹棍的衙役,大呼小叫的冲了过来。
    有道是民不与官斗,眼见衙役出现,原本还看的津津有味的百姓顿时不由自主的分开一条道路,让衙役们冲了进来。
    还未等他们开口叱骂,李征便锵的一声抽出佩刀,恶狠狠的道,“本将潞州游击将军李征,敢对本将动刀动枪,意图袭击官兵,你们是想造反吗?”
    这一顶大帽子扣了下来,几个衙役顿时一惊,不由的收住脚步。
    李征的凶名此时整个潞州府还有谁人不知,这家伙是砍建奴脑袋起家的。那可是传说中三头六臂般的存在,还不是被他一仗砍了数百!
    而来到潞州营第一天,便直接砍了佥事官的脑袋,用的借口还是十分可笑,竟然以对方点卯未到的借口直接斩首示众。
    半个月前,更是只带着两百新练的官兵,硬生生的打跨了数万流寇!这样的凶名在外的凶人,他们这些只能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的家伙,哪里还能有什么正面相刚的勇气?
    这叫什么事?众衙役气势汹汹而来,转眼便道歉的道歉,撒腿就跑的直接跑,机灵的赶紧回后院禀告知府老爷。
    这种人也只有知府大人才能对付,他们这些做小的,还是尽量别掺和进去,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将军饶命啊!别打了!小的再也不敢了!”
    李征淡定的收刀入鞘,无视地上还在不断的哀嚎着的门子,施施然的等待着正主的到来。
    “住手!”
    没等多久,一道熟悉的声音远远传来,隐隐带着一股怒火。
    “见过知府大人!”李征抱了抱拳,随意行了个礼,狠狠瞪了一眼一个闻声收手的亲兵,骂道,“老子叫你停了吗?回营自领三十军棍!”
    “啥!?”
    这个亲兵顿时傻眼了,机灵灵打了个寒噤,三十军棍可不是可以轻易承受的,真要实打实的打下来,估计十天半月都下不了床。
    “没听到老子的命令吗?立即回去领四十军棍!”
    李征一脚踢在这个二五仔的屁股上,杀气腾腾的喝道。
    “啊!遵命!”
    这人总算还没有傻到再次确认,立即灰溜溜的离开,临走前还恶狠狠的瞪了一眼不远处快步而来的知府,这他niang的完全是无妄之灾啊!
    “李征!本官叫你住手!”
    看着李征手下的亲兵下手猛的重了许多,卢怀真再也维持不了脸上的镇定,气急败坏的吼道。
    “大人有所不知,这厮竟然当面辱骂朝廷命官!一个下贱的仆役也敢当面咆哮朝廷从三品大员,完全没了王法和上下尊卑,不好好教训一顿,恐怕难为后人诫!”看着手下的人没有人再敢不闻令停手,李征心底松了口气,平静的道。
    “你!”卢怀真气急,狠狠的盯着李征,良久也没有发现李征目光中有任何躲闪畏惧,这才慢慢压下怒火,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