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鼎明 >

第205章

鼎明-第205章

小说: 鼎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征也不得不佩服这老狐狸眼光毒辣,河套虽然如今只是一片待开发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未来李征集团的核心区域之一,这个时候参与到这种要地的开拓之中,是稳赚不赔之事,只要能够完成对河套地区的开发,未来他的位置肯定稳稳当当的。
    不过有了他的加入,李开远那毛燥的性格也算有个可以指点一二的老师,只是这小子向来胆大,除了自已与李开莫之外,谁也不怯,倒是需要派人过去敲打敲打,让他凡事多听听那老狐狸的意见,免得他年轻莽撞误了大事。
    眼前大明朝廷已经到手,名份什么也已经到手,李征并不是已经可以安枕无忧了。
    在他面前还有满清与李自成这两个敌人,尤其是满清,更是绝对的强敌,容不得有半分的马虎。
    而若要想最简单的收拾满清,那山海关就必须牢牢掌握在手,若是能将吴三桂招降过来,那就简单的多了。
    以一支人马控制住吴三桂,再将他的力量分散开来,重新布置好蓟州防线,那满清就剩下苟延残喘一途了。
    宣大如今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宣大,满清想从宣大入寇,李征就不介意给他来一个诱敌深入外加关门打首发
    若是满清拼命攻打山海关或者蓟州天险,那李征就更加欢迎了,拼消耗他现在可是谁也不怵,钱粮充足的他就算境内三年不事任何生产,也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所需!
    只要撑过三年,他就能腾出手来将李自成赶的远远的,当他在李自成被逐出的地方恢复生产之后,李自成那套流寇手段就会彻底没了用处,至少在自已治下,口袋有粮名下有田的百姓,除非脑子坏了,否则谁还会亡命追随于流寇?
    再有个五年休养生息,就算满清不来找自已麻烦,他也要挥军北上,彻底将这个心腹之患给连根拔起,将自已所预料的噩梦完全清理干净,能够好好安歇。
    至于南边可能的小朝廷,依东林党人的尿性,只要自已抬抬手放福王过江,估计他们狗咬狗就能咬上个几年时间,想要整合江南与自已对抗,起码也得七八年后,福王坐稳了位置之后才能实现。
    不过自已会给他们这么久的时间么?
    现在所有的关键全部系于吴三桂一身,虽然他若是铁了心投靠满清,但却不会再象历史上那般,直接导致神州陆沉,最多也就是让自已通盘计划打乱。
    不过只要自已还在,那满清就别想入主中原,哪怕拼的同归于尽,白白便宜了李自成这个嫁衣王,李征也决不会有任何的妥协!
    招降吴三桂的使者,在李征入城之前便已经派了出去,但是李征却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对于吴三桂,李征是抱着十二分的忌惮和怀疑的,毕竟历史上他将李自成玩的也太凄惨了,这孙子的无间道本事可谓炉火纯青,令人中者便永世铭记。
    李征是不相信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个破理由的,毕竟李自成再白痴也不可能糊涂到,一边招降吴三桂之时,一边做着女,抄人家产的行径。
    而且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时间也与李自成招降他的时间相差极长,足足有一月时间,这个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吴三桂不顾一切投降满清,估计除了当事人外,谁也猜不到。
    李征自认只是中人之才,根本玩不过这些宦海生涯几十年的人精,他唯一的优势便在于事事有准备,事事都做好最坏的打算,无论你玩什么花样,我都有应对的手段,更有一力破十会的拳头,任你玩转万般阴谋,我自一拳打碎!
    转眼之意,便是近十日过去,京城也在陆续的恢复之中。
    只是文武百官的家产却是再也回不去了,钱是关宁军抢的,关宁军不仅拳头硬,又是李征照着的,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让李征卖这个面子出来。
    唯一不同的是,李征这十日中虽然出门只有寥寥数次,但是却是经历了十数次的暗杀,而且花样百出,刺客正面相搏是最低级的,无孔不入的下毒,才是让人防不胜防。
    李征不止一次发现食物中被下毒,厨子被收买也就算了,连征募的侍女也有行刺者,其中最凶险的一次,他所盖的被服之中被人藏了毒针,一个帮李征收被子的侍女不小心毒针入手,只是一刻钟不到,便即毒性身亡。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随风组织大举进入京城之后,这才告一段落,无数忠心耿耿的锦衣卫,东厂番子,虽然正面作战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各个擅长种种阴谋害人。
    在连续被随风揿了几个锦衣卫余孽的秘密据点,大批漏网之鱼被处理之后,这种刺杀才慢慢平息下来。
    不过李征却是明白,真正的主使人必定是他最亲爱的皇帝陛下,在将崇祯身边的老人全部清洗了一遍之后,彻底将崇祯与宫外隔离开后,这种有组织的刺杀才终于慢慢平息。
    这十日来,吴三桂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但是李自成的祝福却是接连不断。
    在腊月十七这天,李征更是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便是李自成已经于崇祯十二年腊月初十这日,于洛阳城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不出意料的为顺。
    而江南也没有闲着,福王世子数月前便一路有惊无险的到达南京。
    有感于京城消息断绝数月,刚刚流落于南京的福王世子朱由崧,立即被南京城的镇守太监卢九德,凤阳总督马士英以及黄得功等文武迎为监国。
    南明的小朝廷总算建立了起来,依旧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福王登基,但这几个月来,就算只是身为监国,等待京城方面传来消息的朱由崧,却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东林党的群起而攻之中。
    在此时的华夏大地上,已经出现了大明,南明,大顺,满清四朝并立的局面。

第453章 合纵
    当李征收到吴三桂的降表之时,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了。
    这么长的时间才收到回复,李征不由的更加的猜疑起来,他不打算犯李自成的错误,让军队一批批过去受死。
    而是直接派出两万步骑大军,全部接收山海关,并且下令吴三桂回京受封。
    领军而前的是李征座下三号人物徐勇,他此次带着五千潞州军铁骑,还有五千骑马步兵,还有大同镇官兵万余骑兵,浩浩荡荡的向着山海关而去。
    此次行军之前,李征也是有过交待,千万小心吴三桂,他极有可能已经与满清勾结,沆瀣一气。
    大军过香河,玉田,一路顺风顺水进入永平府,直到接近抚宁,与山海关只有数十里距离,不仅约定中的交接依旧没有出现,连吴三桂也没有出城来迎。
    徐勇已经下令全军戒备,并且探马齐出,如同进入战场一般,全面探索周围百里之内的风吹草动。
    在崇祯十三年正月二十八,徐勇终于得到了令他又惊又怒的消息,在抚宁西北,距离山海关只有十数里的地方,探马侦查得知有数万规模的骑兵隐藏其中!
    果然这吴三桂根本就没安好心,之前的一切都是在故意迷惑郡王,幸亏郡王早有预料,否则自已这般贸贸然的进入山海关,势必会被吴三桂与满清伏兵两面夹击!
    若是一个不慎,甚至会直接大军溃灭!
    警报不断的传来,西南方面也发现大量骑兵潜伏,山海关也出现警情,数万大军正从关内源源不断的开出,盔甲鲜明,杀气腾腾!
    若是猝不及防,信息不明之下,徐勇或者还会冲击一下试试对方斤两,但是已经明知对方是满清倾国之力与吴三桂主力联手之下,徐勇明智的选择立即退兵,这已经不是他能够应付的了了。
    潞州军此来尽为骑兵,说退就退,根本就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两万大军在前狂奔,身后十数万满清、吴三桂联军在后追击,沿途各城纷纷关闭城门,求神拜佛希望上天能够搭救自已,莫要被殃及池鱼之灾!
    双方你追我赶,行出永宁府之后,满清大军便停止了追击。
    双方都是骑兵,一方一心要逃,在这华北大平原上根本就不存在追上的可能。
    而且人的名,树的影,对方既然能够预料到自已有埋伏,那定然也不会不做任何准备,一旦穷追之下误入埋伏,那更是哭都哭不出来。
    虽然他们停止下来,但是徐勇却是没敢停下来,留下一部骑兵在旁侦查之后,主力丝毫不停,直奔京畿而来。
    在大军回返京城之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也传向了四面八方,那便是满清大军再次入寇了。
    更惊人的消息也开始传向四面八方,吴三桂也已经投降满清,满清入关的道路已经一片坦途了!
    数日间,更多消息不断的传来,永平府已经尽数降清,满清先锋已经挺进丰城、玉田,正快速压迫京城而来。
    ……
    此时,远在河南洛阳的大顺朝廷,也陷入了激烈的争执之中。而这一切,则只是因为满清派来的一介倡议联盟的使者。
    “陛下,臣以为绝不可以联清!与这帮灭绝人性的畜生联手,这是自绝于天下之计,死后也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
    大顺朝恢复了丞相制,右丞相李岩对于满清派来劝说两家和好,共伐李征的提议,直接拍案而起,根本不打算有任何的接受。
    “李丞相此言差矣!完全就是意气用事!李征势大,麾下能征善战之辈不知凡几,无论满清还是我大顺,单独相抗,都是有败无胜,只有两家能力合作,才能扭转乾坤,彻底灭了这心腹之患!”
    左丞相朱金星则是摇头,但是说出来的话语却是让人不得不信服。
    “右丞相,你可知前些时日,我皇每日西顾之时,每每都是充满焦虑,食不下咽,水不能进。时时恐惧李征毁约南下的无奈?这李征如今又作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占据了大义名份,若不趁此良机,合谋伐晋,来日岂非死无葬身之地?!”
    牛金星刚刚说完,一旁的宋献策也是开了口,语气无奈的叹道。
    “两位说的有理,只是李征自双方盟约之后,向无毁约之事。如今大顺这般出尔反尔,如何对天下英雄交待?何况就算双方灭晋,那李征灭后,大顺又如何抵抗满清倾国之师?到时又借谁之力?南明那般自顾不暇之辈么?人不图自强,寄望于他人,早晚必会自尝苦果!”
    李岩并不被这三言两语说服,冷冰冰的说道。
    “放肆!李岩你般长他人志气,到底是何居心?!”
    牛金星勃然大怒,怒指着李岩,咆哮着吼道。
    对于李岩的才华,他是极为忌惮的,虽然他靠着擅长把握人心的优势,在大顺地位高于李岩,但他明白,随着李岩的功劳越来越多,以后得势也只是迟早之事。
    在历史上,也是牛金星在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之后,在李自成狂怒之时,背后进了谗言,让李自成大怒之下,斩了李岩这个他最大的竞争对手。
    “正视自已就这么难么?若是自身强大,又何需借助他人之手?”
    李岩丝毫不在乎牛金星的怒火,依旧是一副实话实说的模样。
    “闯王,依微臣看,李征自从出晋以来,看似所有策略都是随手而为,但细细品味,每一步都是针对满清而去。显然在他看来,满清才是生死大敌。”
    “咱们大顺,说句不好听的话,也许只是他完全不放在心上的流寇罢了!他这个心理正好咱们可以加以利用,李征与满清开战,无论谁胜谁负,都至少数年时间才能分出。”
    “若是咱们大顺在这段时间内积蓄力量,向南攻伐,等到他们分出胜负,双方必定统统元气大伤!咱们大顺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从容破之,这才是咱们大顺的最好机会首发
    李岩略带不屑的扫了一眼牛金星,侃侃而谈讲出闯军未来最好的发展战略。
    “李兄弟这话,俺听着顺耳。不是说什么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么!咱们何必为满清这吃人老虎卖命?”
    刘宗敏听了半天,觉得李岩这话最有道理,虽然李岩有些贬低大顺的嫌疑,但是所出的主意却是三者之中最好首发
    “这事,再议!”
    李自成却是没有当场拍板下来,沉吟许久之后,这才重重的出了一口气,显然拿不定最后的决策。
    ps:现在已经上班了,事情千头万绪,尽量坚持每日保底两更,见谅。

第454章 接触
    崇祯十三年二月二,龙抬头。
    满清大军前锋已经越过玉田,正向着香河进发。
    但是这次满清大军明显已经没有之前那般嚣狂,大军前行极为谨慎,不仅日行军只有四十里上下,更是斥候、侦骑尽出,不断的前行,步步逼向京城而来。
    对于潞州军来说,守城是极为难得的体验,他们的人生信条只有一个,那便是进攻!
    在二月初二这一日,李征尽起京城大军,只留下不足万人守城,大军过十万,浩浩荡荡迎向香河,准备与满清倾国之军决战!
    李征是这个思想的推动者,只看大明如今的情形,就知道野战的重要性。
    辽东可谓一地堡垒,但没有敢于野战争锋的劲旅,这些堡垒都是死的,最盛之时绵延数百里的堡垒群有挡住满清的进攻么?答案是否定的,辽东广宁之战时,辽东一溃千里,这些堡垒屁用也没有。
    在没有机动部队将这些堡垒联系在一起,满清大军一到,这些堡垒就成了一个个孤立的小岛,满清可以集中兵力个个击破,反而分散了明军的防御力量,更造成了满清不可战胜的神话。
    并不是说堡垒完全无用,若是能在野战中击败满清军队,那各地堡垒的重要性便立即突显出来了。
    无论是用作警戒还是大军进攻的桥头堡,堡垒的作用都是极大的。防御时一堡并不需要多少人手,只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剩下的事就交给野战部队即可了。
    在进攻时,各个堡垒可以事先屯积粮草,大军行进之时,也可以作为休息补充之用,让大军可以保证良好的体力和精神面貌,去迎战强悍的敌人。
    双方将近三十万人的大场面,在香河一线正式摆开了架式,连绵数十里的巨大战阵,极为的壮观。
    这是决定明清两国未来走向的一场大战,对于李征而言,虽然准备仓促,但是他却没有选择,有些使命,哪怕明知胜算不大,也必须有人挺身而出!
    大战并没有立即爆发,双方的斥候与小部队交锋从来没有停过,不断的试探着对方的军队分布与战力强弱。
    李征的大阵依旧是潞州军本部位于中央,左翼是宣大劲旅,右翼则是刚刚招降的数万关宁军。
    满清大军则是以蒙八旗为右翼,以汉八旗为中军,以吴三桂为左翼,满八旗在后压阵督战。
    只从这种排兵布阵的形式看来,就明白双方的战略意图。
    潞州军显然摆出的是进攻态势,而突破的锋锐便是中军!
    满清方面则是防御态势,看起来打的主意是先用炮灰消耗潞州军的体力和精力,等待战局有利之时再以最精锐的满八旗一锤定音。
    说到底满清只是一个小部落联盟,他们的丁口有限,甚至都不足以支撑一场消耗极大的战役。
    毕竟若是一场战役只是一场惨胜,那对于满清来说就已经大败特败了,他们的丁口数量根本无法做到短时间内补齐缺额。
    若是大明方面补充兵员的速度是年为单位,那满清就是以十年为单位,他们不仅不能输,甚至还不能以人命换取胜利,否则就是灭顶之灾到来!
    在不断的试探中,宣大劲旅以其本身的实力验证他们九边精锐的身份,在得到李征足额粮饷的供应,以及无数做工精良的盔甲武器武装,还有严厉的军纪约束之后,已经完全脱胎换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