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鼎明 >

第179章

鼎明-第179章

小说: 鼎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种程度的打击,在数千蒙古骑兵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威慑力,在火炮停止下来重新装填之时,火铳兵也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相比于火炮单颗的炮子,火铳无论密度还是数量都要远远超越。
    尤其是这种侧击,更是令火铳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
    三个方阵同时侧击,抵近的蒙古骑兵纷纷人仰马翻,最外围的骑兵直接被剥去一层,根本就没有任何骑兵能够突破进来。
    蒙古骑兵原本就是掩护汉八旗败兵,原本就没有多少心思冲锋,这时遭受巨大损失后,更是当机立断,远远的退了开去,不给潞州军更多的攻击机会。
    骑兵是离合之军,想战便战,两轮火铳齐射过后,蒙古骑兵已经远远退出了火铳的射程。
    不过他们来的容易,回去却并不容易,装填好的火炮又很是热情的欢迎了一番他们,让他们再次留下近百具尸体,这才悻悻然的停了手。
    一次短暂的交锋,令多尔衮皱起了眉头。
    寄以厚望的汉八旗,完全没起到任何作用,极限距离打倒十数个潞州军士兵后,重新装填之时便显得猥琐不堪了,不仅速度奇慢,更是错误频传,许多人甚至连开第二铳的机会都没有。
    若说成就,汉八旗还真是创下了一个记录,使用火铳作战,伤到自己的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敌方的伤害。
    看着诚惶诚恐前来请罪的石守信,多尔衮摇了摇头,并没有收拾他们一番的心思。
    汉八旗战力不强,原本就是满清高层的问题。
    为了防止汉人武力过于强大,汉八旗向来都是被严密提防的存在,至于火铳更是不可能让他们拥有太多太强大的类型,而且除了作战之时,平时都是被满清方面收置。
    至于训练,那更是多数只是走个过程,用空弹模拟训练,真正的实弹训练委实乏善可陈。
    这也是满清国小民少的弊端所在,他虽然不得不用汉人,不得不组建汉八旗用以维持它们的统治,但说到底它们还是完全信不过汉人,只是当成炮灰使用罢了。
    原本这种模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毕竟大明积贫积弱,内部腐败横行,统治阶级最大的爱好是内部倾轧。
    军队更是坠落的连维持内部治安都有些勉强,面对如日东升,正处于上升期的满八旗,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但是这种模式对上强军之后,就立即暴露出其最大的弊端,那便是仆从军战力太弱,根本不堪大用。
    而满清主力则是恐惧大量伤亡,不敢放手一搏。
    因为一旦战败,等待满清的毫无疑问是身死族灭!就算是惨胜,失去大量嫡系镇压四方后,内部的汉八旗,蒙古八旗势必会慢慢坐大,依旧是慢慢身死族灭的下场。
    若是不计代价的驱动仆从军向前,无论能不能战胜对手,巨量的伤亡都会令仆从军产生强烈的不满和不甘。
    一旦让仆从军人心浮动,哪怕只是由支持变成阳奉阴违,满清就会付出极大的军事,政治代价。
    唯一能够令满清越来越强的办法,那便是对手都是一群猪一样的对手,让他们能够付出极小的代价便可取得极大的战果,更能令他们的威名四面远播。
    多尔衮如今面临的情况便是如此,不出动满洲本部八旗,就根本没有多少把握能够打赢。
    但是出动本部伤亡过多,又会是自掘坟墓!
    “命令左右两翼蒙古兵,迂回侧翼攻击!正白旗在左翼蒙古八旗后,镶红旗于右翼蒙古八旗后,给本王作好准备,一旦发现破绽,立即引军向前,不惜代价攻灭明军,以证我大清军威!”
    多尔衮并没有犹豫太久,立即下达了全新的命令。
    随着令旗的挥舞,左右两翼蒙古兵立即如出闸的猛虎一般,呐喊着向着潞州军两翼扑了过来。
    “全军止步,原地结防御阵形!侧翼火炮换装散弹,中央火炮继续给我轰!我倒要看看,满清还能有多少花样玩出来!”
    看着两翼蒙古人动了,再看到小跑跟在蒙古人身后不远的正白,镶红两旗满洲兵,李征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果断的下令道。
    

第394章 决战到来
    
    蒙古人此次并非是前来决战,还是以袭扰为主。
    无数骑兵践踏着大地,将大地都震的有些颤抖起来,呐喊着冲至百步以内,便即借着急驰的马速以无数的箭矢招呼过来。
    “真是无趣!几百年了,蒙古人还是一点长进也无,难怪会被人数远比自己少的建奴所驱使!”
    潞州军左翼,李悦按剑而立于瞭望车之上,看着奔腾而来的蒙古铁骑,无比讥讽的嘲笑道。
    如今已经是火器当道,蒙古人却依旧恪守着几百年前的作风,铁骑纵横,箭矢横穿,几千蒙古人射出手中弓箭,几乎将天空遮盖,但是在火器射程已经超越弓箭的如今,这种攻击方式与自杀有何区别?
    “命令!火炮停止射击待命!火铳兵极限射击!”
    李悦虽然眼中鄙视,但是行动上却丝毫没有慢了,快速的下令道。
    无数的箭矢呼啸而至,但这些轻箭大半都是被风一吹,落点偏的出奇不说,更是距离潞州军大阵至少还有二十余步。
    剩下的虽然落入潞州军中,但这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轻箭,破甲能力对于潞州军来说,根本就是可以无视。
    士兵们只是略略低头,宽大的大沿帽便将这些箭矢挡去大半,许多人头顶都插着数根箭矢,如同带着几根翎羽,毫发无伤。
    只有寥寥十数人被箭矢所伤,但大多都只是轻伤,只有几人被射中大腿,无法站立才被送入方阵之中紧急包扎。
    火铳兵也没闲着,三个方向射击而来的火铳就没有停止过,在极限射程之上,造成的伤亡并不多,只有外围百多个骑兵应声而落马,对于滚滚而来的蒙古大军来说,伤害也是如同毛毛雨一般。
    眼见潞州军火铳威力也就如此,蒙古人更加的胆大,奔驰的越来越近,由百步开外,慢慢运动至八十步外。
    如今潞州军的火铳射程,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七十步的射程对于蒙古人来说也是知之甚详,因此奔驰在八十步外,已经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距离。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潞州军的火铳七十步才射击的规矩,并不是因为火铳的射程只有七十步,而是火铳的破甲能力在七十步内!
    对于身披重甲的满清八旗,七十步内是必须的距离,但是对于只披着皮甲甚至连皮甲都没有的蒙古人,火铳的威力还是已经足够了!
    当蒙古人冲至八十步外时,沉寂已久的火炮开始发威,经过改造比较适合陆战的火炮,比起这个时代大明的火炮来说,质量轻了许多。
    在少了质量之后,射程自然也被牺牲不少,实心弹射程为两百步上下,散弹更是被压缩在百步之内。
    而这一次,火炮中不是散弹,而是链弹!
    侧翼的十数门火炮,几乎是同一时间连续发出咆哮,在火炮的推进下,一颗铁弹从炮口呼啸而出。
    在半空之中,突然分化为两半,一根铁链牢牢的将它们连在一起,左右急剧挣动之下,化成旋转的光圈,瞬间跨过短短的八十步距离,带着刺耳的狞笑扑向蒙古骑兵之中。
    无数的残肢断臂顿时满天飞舞,在链弹面前,无论人马都是如同豆腐一般,轻松的便被切割成两半,急剧的旋转之下,两半瞬间变成更多,满天的血肉碎块纷飞!
    十数条绞肉机呼啸从人群中穿过,如同橡皮涂抹铅笔笔迹一般,直接擦出一条条真空的通道出来!
    平心而论,链弹所造成的杀伤并不多,甚至都不如实心弹在密集人群中所造成的杀伤。十数条链弹总和造成的杀伤,只有两百余骑,在这种近距离的轰击下,委实少的可怜。
    但它却有实心弹与火铳等都达不到的震憾视觉效果,那便是所过之地绝对是人间地狱,那怕再顽强的勇士,再亲眼看到完好的人被绞的粉碎之后,也会被刺激的直接发狂,如坠地狱!
    蒙古人也是人,也会恐惧,虽然一下子伤亡的人数并不多,但这种情况主要是给活着的人看的。
    当面对着一地碎肉之时,几乎所有亲眼看到这个惨状的蒙古人,都是二话不说,原地如发疯一般的掉转马头,但是他们发现几乎所有人都在做和他们一样的动作。
    但是一些人向左,一些人向右,还有没有看到之人还在向前,场面一时乱的不可开交。
    所谓趁他病要他命,潞州军从来不是什么战场上的君子,眼见对方阵势大乱,枪炮齐呜。
    在一轮轮火铳齐射之中,已经在原地乱成一团的蒙古骑兵大片大片倒了下来,后续的骑兵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快速的暴露在潞州军的枪口之下,来不及痛骂,便在一轮轮似乎永无何止的火铳齐射中倒了下去。
    “攻击前进!”
    李悦眼见机不可失,直接下令左翼向前!
    与此同时,在阵线之后的潞州军骑兵,也是在帅旗的命令下,快速向左翼奔驰而来,迎面撞上正在迂回而前的蒙古骑兵,展开一团乱战,压迫着他们向潞州军左翼正面撞来!
    这一幕何其的熟悉,明世祖永乐大帝在草原上经常玩这一手,以精锐骑兵两翼压迫,将蒙古骑兵压迫至神机营正面,以火铳齐射终结对手。
    只是这一次却是被潞州军现学现卖,直接在这定州战场用了出来。
    左翼潞州军依旧在前进着,他们的步伐并不快,一轮火铳射击完毕,前排原地不动重新装填弹药,后排上前越过他们,再进行一轮齐射。
    三排齐射结束,原本第一排装填完毕后再次循环向前齐射,虽然不可能人人都能跟的上这节奏,但在大部分火铳兵能够适应这种循环之后,对于蒙古兵那便完全就是一场屠杀!
    数千蒙古八旗骑兵已经猬集于一块,前有火铳不断的齐射,左有潞州军骑兵挡住去路,侧后还有中央潞州军步兵不断侧击,蒙古骑兵的数量如同烈日下的雪花,快速的消融着。
    眼见势头不对,多尔衮也顾不得伤亡了,令旗挥舞之下,正白旗自右翼后跃马而出,向前扑向潞州军骑兵,试图打开一个缺口,能救多少算多少。
    而在正面,汉八旗更是直接被满洲正蓝旗在后用刀枪逼迫向前,只要走的慢的便被直接射杀!
    无数的汉八旗官兵,不得不在军官的驱使下,哭天喊地的向前扑来,压迫向中央潞州军,减轻右翼蒙古骑兵的压力。
    一时间,整个战场完全沸腾,决战似乎一瞬间便要到来了。
    

第395章 一往无前
    
    面对着正白旗的突袭,潞州军骑兵虽然不敢怠慢,但却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这个时候若是与蒙古人脱离接触,先不说功亏一篑,绝对会被蒙古骑兵趁势压过来,与正白旗形成两面夹击,但若是不退,以如今这种乱战局面,根本无法抵挡正白旗的突袭。
    王永将眼一咬,打出旗语命令杜老二带一千人脱离大队,防御正白旗冲击。
    但这仓促之间,骑兵营游击杜老二根本无法集结到足够的人手,只有数百人还聚集于他周围,随时能够听令而行。
    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杜老二将心一横,带着数百人便跃马而前,在骑兵营之前快速的列成骑阵。
    眼前再冲锋已经完全来不及了,索性将全军列成两列横队,就这般的挡在全军面前。
    左翼这边万余骑兵奔腾激战扬起尘土,令杜老二眼睛有些迷离,他眯着双眼,静静的等待着正白旗的到来。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正白旗虽然只有寥寥的三千余人,但冲锋之时带起的凌厉气势,却是远远超过左翼这边近万的蒙古骑兵,给人一种沛不可挡的气息。
    “放!”
    看着敌骑已经奔至百步之内,杜老二一声怒喝,声震全军。
    数百装备有火铳的骑兵已经全部将火铳交于第一排同袍,一阵轰鸣声顿时连绵响起,整条防线上顿时腾起一片的浓密烟雾!
    百步外,汹涌而来的正白旗骑兵,前排顿时一片的人仰马翻!
    但是正白旗久经战阵,却是丝毫不乱,前排倒下,后面十分娴熟的绕行而过,冲锋速度却是丝毫不减。
    几息之间,双方距离已经清晰可辨双方容貌,正白旗前面数排几乎同一时间取出弓箭,根本无需喊令,在四十步左右同时松开弓弦,无数箭矢顿时腾空而起,向着杜老二部笼罩而来。
    “举盾!”
    杜老二猛吼一声,身体快速紧缩,将一面小圆盾挡在向前。
    在他圆盾举起之后,漫天的箭雨便快速洒落而下,顿时一片惨叫声不断的响起。
    不同于蒙古人那些轻而飘的骨箭,建奴本部所用的箭矢大多都是重箭,专为破甲而制造。
    小圆盾能够抵挡的范围毕竟有限,在漫天飞舞的箭矢之下,完全顾的东,顾不了西。
    一轮箭雨,就有百多骑潞州军落马,因伤受惊的战马更是众多,若非排列的是紧密的骑阵,整个阵线就基本上完全混乱起来。
    瞬息之间,正白旗已经出现在面前不远,但杜老二却没有等来寒光闪闪的武器迎头而来,反而正白旗近在咫尺之时,却是一个回旋,根本就没有硬刚正面的意思。
    侧面之时,又是一轮箭雨而来,不过这一次能够弯弓搭箭的人已经少了许多,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的在马上侧身拉弓的,这可是一个技术活,一不小心就会倒坠下马而死。
    区区百多箭,但是命中率却是奇高,又是二十余人倒撞下马!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在正白旗呼啸而回的一瞬间,杜老二便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八百不到的骑兵如今只剩下六百出头,勉强列成了两排的骑阵,开始缓缓加速,向着正白旗毫无畏惧的追击而来。
    仗着优良的战马,正白旗十分轻松的摆脱了潞州军骑兵的追击,在数百步外重新整队。
    在杜老二追的近时,正白旗并没有选择正面硬攻,而是原地射出数轮箭雨之后,便即一分为二,从左右两翼发起攻击。
    在急驰的骑兵面前,抛射的箭矢杀伤力并不高,毕竟骑兵不是在原地受死,而是每一秒都在移动着。
    三轮箭雨之后,又是百多骑落马。
    杜老二更是重灾区,不仅身上挂着数枝箭矢,头盔上也是直挺挺的立着一根箭矢,跨下的战马,已经身披十数箭,好在战马生命力远强于人类,一时半会儿看起来还死不了。
    不过杜老二已经明白,今日他活下去的可能性已经极低了。
    再保持着这种骑阵更是取死之道!
    骑阵的威力表现在正面交锋之中,在这种两翼侧击的战斗中,没有任何灵活性可言的骑阵,注定只会成为靶子!
    “全军解散,自由搏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替死去的兄弟讨回一个!”
    杜老二一声大吼,自己身先士卒的从骑阵中挣脱出来,马头一偏,全速向着左边的正白旗骑兵迎了上去。
    在杜老二的命令之下,数百骑兵轰然散开,紧随在杜老二身后,向着呼啸而来的正白旗骑兵亡命冲击而来。
    这种骑战才是正白旗最为熟悉的战斗,领头的多尔衮心腹萨哈璘兴奋的咆哮一声,毫不示弱的迎击而来!
    兵对兵,将对将!
    杜老二的马刀直接被迎面而来的萨哈璘一刀劈开,接着便是感觉脑袋一轻,直接飞向了天空之上。
    圆瞪的眼睛有些愕然的发现自己的无头躯体还在马上举着马刀,接着便快速砸向地面,眼前一片漆黑。
    领军的杜老二一合就被斩落马下,数百潞州军骑兵却似毫无所觉,依旧狂吼着冲入数量远胜于自己的正白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