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鼎明 >

第175章

鼎明-第175章

小说: 鼎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征立于城外的一处山岗处,还能看到之前驻扎在这里的满清大军遗留下来的痕迹,极目望去,处处都是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也不乏婴孩。
    尸体在无人处理之下,已经高度腐烂,散发着无边的恶臭。
    好在如今已经是天气转冷,已经不太可能引起大规模的瘟疫。
    不过这些尸骨如果不加以收拾,未来数年内都不会适宜人居,早晚都会出现大规模的瘟疫。
    如今李征并没有时间收拾这些尸首,他的目的地很明确,那便是唐县,虽然他也不确定今世卢象升会不会还在唐县落幕,但他还是想去看看。
    第一因为他是难能可贵的忠臣,很是令人敬佩,第二两人的私交也极为不错,在卢象升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也想去送上一程。
    不过李征是不会放过卢象升的,这种死忠大明的家伙,最好的归宿便是莫窝囊的死在文人的倾轧之中,而是在战场之中死于外敌或者自己之手!
    数千骑兵如同大网一般的撒了出去,开始在这人间地狱中给后续大军寻找出一条最好的道路。
    李征可不想自己的大军在疫区穿过,这些大好男儿应该在战场上笑傲,而不是在病床上与瘟疫耗尽最后一点精力。
    当大军安全通过这处人间地狱之后,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在新唐城下,李征顺利的获得了一次补给。
    虽然杨嗣昌严令不得对敌军售,但是面对着寒光闪闪的刀子,大明地方官员还是很好讲话的。
    李征只是一个简单的围城,然后摆出一副大举进攻的样子,城头不久便直接亮起了白旗,接下来就简单了。
    得知是李征大军要求粮饷的要求后,城内的官员缙绅们都十分痛快并迅速的筹措到了足够的粮饷,数量甚至比李征内心所想还要更多一些。
    这也得益于李征历来的政策,只要不拿出足够的诚意,他便会直接揿桌子的习惯。
    在开一个窗户和被揿开了屋顶两个选项中,这些读书明理之人,向来都是十分的上路,一直没有几人会选错过。
    ……
    在李征顺利拿到前往唐县最后一批粮草补给之后,卢象升也到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
    被围了三天,始终没有任何人前来救援,粮草早已断绝的他们,已经将战马杀了个干净,但千多匹的战马相比于庞大的人数,依旧是坚持不住了。
    今天已经开始断粮了,就连卢象升也只能喝着水煮野菜,汤里的米粒完全都数的过来。
    下面的士兵更是不堪,有的甚至已经近一天粒米未下了,许多人甚至已经饿的连武器都有些拿不稳了。
    但是因为卢象升每日吃住都与士兵们一起,大家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从来没有任何的优待,在这种氛围之下,卢象升麾下大军这才没有崩溃,依旧在咬牙坚持。
    但从昨日起,已经没有多少耐心的多尔衮便开始不断的进攻着。
    他们仗着人多势众,轮番向前攻击。
    每一次都是卢象升带头向前,靠着一股子死不服输的劲头,还有领袖顶头的作风,明军一次次的打退建奴的进攻。
    每一次打退对方,明军上下都觉得下一次就是末日了。
    但下一次真正到来之时,一看到一马当先的卢象升,许多人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力气,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身体竟然奇迹般的充满力量,再一次舍生忘死的拼杀着。
    一次次的拼死向前,一次次的浴血而归,谁也不知道他们还能撑过几次,谁也不知道他们还有多长时间的生命力可以挥霍。
    粮食断绝,外援断绝,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早就应该崩溃四散逃命。
    但是在最前面那个略显挺拔的背影激励下,他们却是一次次的站了起来,一次次发起反冲锋,一次次将敌人生生迫退。
    战场上,已经开始有人吃死人了。
    那些被斩杀的建奴,人们随便将他们脑袋一砍,便将这些极为珍贵的军功扔在一边,小刀上下翻飞,熟练的切出肉块下锅。
    对于他们这些已经没有多少时日的人来说,任何军功都抵不过一顿饱餐来的实惠。
    这种骇人而且又会激怒满清的作法,自然得到了满清军队的激烈报复,伤亡一次比一次惨重,但剩下的人却是摇摇晃晃的依旧在亡命抵抗着。
    这种激烈的抵抗,甚至都令多尔衮有些想要放弃的想法。
    第一天,正白旗就伤亡了小两千人。虽然很快便换上了汉八旗上前拼命,但是汉八旗却是烂泥扶不上墙,从来都没有成功突进过一步。
    不过今日一切都不一样了。
    多尔衮看着已经整装待发的数千步弓手,还有那已经披挂完毕的近千重骑兵,再看看远处人数已经不足三千,连站起来都极为费劲的明军,心中已经有了必胜的把握。
    为了数千明军,数万满汉八旗竟然在此耗了足足七天,伤亡人数甚至已经超过了对方,这完全就是大清之耻啊!
    不过一切都要结束了,耻辱只有鲜血才能洗干净,只有敌人的鲜血才能!

第385章 覆灭
    远处的清军再一次向前逼来,卢象升的眼睛却是如同挂了两条铁块,怎么也无法完全睁开。
    面对着清军再一次的进攻,他不由露出一脸苦笑。仗打到这个份上,他也是丝毫不愿意如此。
    这数日来,他每战必先,不仅仅是因为要为全军做表率,更是在求速死。
    他心中已经明白今次是无法逃脱的了,但是内心高傲的他却也下不出全军突围这种认输的命令,他可以死,但他的骨气不能丢。
    但是令他无奈的是,每次当先,每次浴血搏命,但他每次都死不了。
    他死不了,全军就没有办法各自逃命,数千誓死追随他的官兵,如今怕是要全部全境于此了。
    “竖盾!”
    眼见清军又是漫天的箭雨落下,左丘慧熟悉的举起一张盾牌,扬声喊道。
    这已经是惯例了,清兵冲锋之前总会几轮箭雨开路,仗打到现在,整个军队已经去了一半,盾牌已经完全够用,几轮箭雨落下,射杀并不算多。
    只有一些体力实在不支的,盾牌落地才会被钉在地上,不过这种损失已经不会被已经对伤亡完全麻木的明军所注意。
    几轮箭雨之后,战场上突然响起战马的奔驰声,根本不用命令,前排的士兵便快速的立起长枪,转眼间一排排长枪林便竖立而起,整个明军如同长满尖刺的刺猬一般,横陈在战场之上。
    隆隆的马蹄声还在继续奔驰着,明军却没有任何的还击手段,弓箭手别说已经没了箭矢,就算还有,他们也没有拉开弓弦的力气。
    卢象升辛苦组建出来的三百火铳兵,也只是在第一天发挥了一下有限作用,没有多少钱粮给他们每日固定实弹训练之下,他们根本就做不到三段射保持火力的连续性。
    不能保持火力的连续性,以火铳兵缓慢的装填速度与弓箭手面对面对耗,顿时被压倒性的数量所淹没,第一天便被打残了。
    呼啸的战马越来越近,却始终没有停止下来的意思。
    卢象升眯着眼睛死死的盯着这些重骑兵,眼中的决意越来越盛,他清楚的明白,在重骑兵面前,他麾下这些已经基本体力耗尽的士兵,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
    “终于结束了!”
    卢象升长长的吐出口气,再次整理了一下身上已经成了血衣的麻衣,将头上系着的白布再次紧了紧。
    抬手抓起插在身边地上的厚背大刀,原本轻如无物的大刀,此时却重的让人有些抓握不住。
    卢象升深呼了一口气,双手持刀,焉地一声大吼,连人带刀扑了出去。
    面前的一个重骑兵,带着碾碎一切的力量,轰然冲撞而来,卢象升突然一个侧身,双手持刀猛的向下劈斩而去!
    一连串令人牙酸的摩擦声不绝于耳,这骑骑兵竟然连人带甲被厚背大刀直接劈成两断,余力未消之下,更是将之坐骑的一条马腿给斩断,战马顿时一声悲鸣,轰然撞倒于地。
    身体在惯性的推动下,向前冲了数米,扬起了满天的灰尘。
    卢象升还没来及观看战果,一柄斩马刀,还有一杆铁钉钯一前一后攻了过来。
    砍出了这一刀的卢象升,只觉得全身疲惫,通体软弱无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两件武器快速接近于自己,却是根本无力反抗。
    “督师小心!”
    一声惊呼自他身后传来,接着便是一个厚重的身躯将他扑倒于地,整个人将他压在了身下。
    卢象升只觉得身体上面不断的有滚烫的鲜血流下,却是再也没有丝毫力气挣扎,更无法看到究竟是谁在最后时刻将他护在身下。
    那一声惊呼极为熟悉,卢象升隐约已经知道是谁了,但是还在混乱中的思维根本无法集中。
    只觉得不断有重物踩踏而来,全身骨骼都不断的颤抖着,内脏都在不断的痉挛着,意识越来越模糊,最终再也感知不到任何东西。
    在卢象升倒下后,明军大阵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重骑兵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停留,直接重重的撞在了明军的刺猬阵上,一时间长枪断裂的声音不绝于耳,狂猛的重骑兵摧枯拉朽,直接将拉路的明军尽数撞飞。
    尽管有不少重骑兵也被锋利的长枪刺个对空,但是明军的龟壳阵却是已经宣布告破。
    居前指挥的左丘慧第一时间便被重骑兵所撞飞,手中的盾牌重重撞击在胸口,在半空中便是大口大口的鲜血飞溅而出,重重的摔在地上,便一动不动了。
    后续的重骑兵仍在不断跃入,战马两侧横插锋利的的斩马刀,带着巨大的动能,直接便在人群中犁出了两条血胡同。
    三排重骑兵呼啸而过,整个明军阵线已经千疮百孔,死伤狼籍。
    两翼的虎大威与杨国栋还算好些,重骑兵攻击的重点并不是他们,让他们残部损失并不算大。
    但是在中央被突破的情况下,卢象升大旗也被砍倒的情况下,他们也已经没有多少斗志了。
    当后续轻骑兵呼啸而来之时,整个明军已经彻底的崩溃了,剩下的人完全不管不顾,拼命转身就逃。
    寒冷的唐水也根本挡不住他们逃命的决心,纷纷跃入水中,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在冰冷的河水中直接被冻的抽筋,棉衣入水立即变得沉重似重,将他们拉着沉入水底,然后随波逐流而去。
    少数水性好而且比较沉着的士兵,还知道在入水前将身上的盔甲和棉衣脱下,然后侥幸逃得性命。
    虎大威眼见势不可为,立即带着残余的家丁向着重骑兵杀将过去,他是战场老将,明白重骑兵冲锋之后便会马力耗尽,再无战力的弱点,直接选择从这里突围。
    杀透重围之后,杨国栋竟然也是从重骑兵处寻得突破口,两人合兵一处,直接反其道向着东方杀去。
    这一着确实出乎多尔衮的预料,在西边伏下的重兵完全失去了作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虎大威与杨国栋带着残兵杀出重围,抢了数十匹马窜入山区。
    虽然跑了数十人,但是多尔衮却也并不在乎,就算跑的是将领,他也不在乎,这些人已经被杀破了胆,若是再次对上满清八旗,必定会束手束脚。
    此役只要击杀了明军统帅卢象升,就已经完全达成了目的。
    “报主子!南边有数万明军接近!三千骑兵前锋,距离此地已经不足三十里!”
    就在多尔衮准备彻底打扫战场,无论死活都要拿到卢象升之时,数骑却是急骤而来,远远便下马急声禀报道。

第386章 无法安眠
    一支数万人的明军接近,这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轻松之事。
    “可看清楚是哪路明军?主帅是谁?”
    多尔衮顿时挺直了身体,目光遥遥看着西南方向,警惕的问道。
    “奴才只看到一个‘李’字,所部气势迫人,不似一般明军!”
    斥候快速的回答道,具体的对象还不清楚,因为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斥候战中抓到任何一个俘虏。
    多尔衮没有说话,这个斥候他是知道的,从军已经数年,完全可以称的上是见多识广。
    既然他说这支军队气势过人,那就一定是一支强军。
    但大明如今还有什么强军,远在陕西的洪承畴也是皇太极交代的军队之一,但姓李的军队却只有一支,那便是山西的李征部。
    让他不爽的是,李征明明已经被大明宣布为叛逆,还来凑这个热闹干什么?
    双方就算不是朋友,但敌人的敌人应该不会是敌人才对吧。这般主动上来找架打,难道大清跟你有不共戴天之仇不成?
    这些负面情绪并没有影响多尔衮多久,既然李征前来挑战,他就没有避战的理由。
    李征这般敌视大清,早晚会成为敌人,迟打不如早打,这一次不将他打残,也一定要让他明白,不是什么样的敌人都能招惹的。
    朔州一战,满清上下都是有些不甘,倚城而战不算本事,毕竟满清八旗并不善长攻城,他们最拿手是野战!
    而孟县一战,则是大半输在地理之上,在崎岖的地面,骑兵与步兵作战本来就是以长击短,输的很不服气。
    “他们的旗帜是什么形状!?”
    不过他身边的阿济格却是精神明显紧张了起来,作为当事人,他对潞州军的畏惧,虽然从不形于语言,但在心理上却是阴影极大!
    “回主子,他们的旗帜是方形的,很是特别!”
    这一点斥候倒是记的清清楚楚,毫不迟疑的回答道。
    “果然是潞州军!这伙明军可有些邪乎,十七弟,不可大意!”
    阿济格顿时一愣,急忙向着多尔衮说道。
    “十二哥,莫要失了心智!一次成败无足轻重,更何况大家都明白你只是败在大意上而已!”
    多尔衮虽然心中提高警惕,但是对于阿济格这种杯弓蛇影的模样,还是从心底觉得不屑。
    阿济格顿时被这话噎的说不出话来,大败之后回去与皇太极交代之时,大家都是商量好口径才上报的,一些关键情况都没有说出来。
    但如今要他当众讲出实情,他也确实不能也不敢。一来是给自己找罪过,二来更是得罪了数不清的权贵们,完全是自讨苦吃。
    “苏克萨哈,带四个甲喇的骑兵迎上去!将他们的骑兵逐散之后,你要沿路迟滞他们的大军前进!记住,这是你将功赎罪的机会,莫要再令本王失望了!”
    多尔衮侧头看了一眼身边的苏克萨哈,冷冷的说道。
    “喳!奴才定不负主子所托,将差事办好!”
    苏克萨哈跪倒于地,汗流浃背的说道。
    他明白多尔衮这并不是与他说笑,五六千骑兵对付三千余明军骑兵,若是还不能干净利落的收拾掉明军骑兵,回来以后等待他的绝对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其他各部收拢麾下奴才,简单打扫一下战场,好好养足精神,明日与本大将军一起会会这个李征,看看他到底有何能耐!”
    望着苏克萨哈带着人马远去,多尔衮转过了头,对着身后众满蒙汉头领微笑着说道。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李征所向无敌,还从来未曾在战场上失败过。在满清内部,都盛传这是大明另一个戚继光,对上这种厉害角色,说不紧张哪是假的。
    阿济格上次野战失败,满清内部都是极为震惊。在兵力占据优势的情形下,竟然被数量比自己少的明军击败,也极大的动摇了满清八旗野战无敌的神话。
    只是因为皇太极也在朔州城下碰的灰头土脸,谁也不愿意深究此事,甚至皇太极也不愿有人深究此事。
    毕竟若是没有阿济格兵败这事更加轰动,那他在朔州城下一事无成,那可是人生的一大污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