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翻脸了。
大同的威大威,卢象升并不想大用,毕竟虎大威与李征私交极好,更是刚刚被朝廷恶心过,估计是会出工不出力。
好在这个策略并不要求时间,卢象升觉得虽然如今朝廷有些虚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耗的话,李征怎么也耗不起。
手中的粮草,卢象升准备留下三成,其余全部送去给洪承畴,只要洪承畴钱粮足够,那两人一东一西,足以令李征难受了。
不过卢象升不打算亲自送过去,钱粮在路上的损耗也必极大,若是送到只剩下一半,那更加没地方说理去。
在派快马通知洪承畴后,卢象升便行文河南、陕西、湖广诸省,叫停住一切与山西的生意来往,任何商队只要前往山西,全部都要予以截住。
在河南边境,卢象升也开始重新组建军队,沿河巡逻,他在湖广狠发了一笔财,短时间内完全支撑的住。
与此同时,朝廷邸报也开始通传天下,宣布李征的潞州军为叛逆,严旨禁绝与山西的一切交易,否则便以通逆处理。
湖广方面,左良玉连象征性的配合都没有,如今的左良玉可谓人生最畅快之时,失去了卢象升的压制,在湖广这边通过剿匪,他的队伍也是越剿越大。
十数万良莠不齐的军队,在湖广方面根本就无人可敌,不仅可以从容收拾来回流窜的张献忠与革左五营,还能稳稳的压制住境内时不时闹腾起来的民乱。
至于李征,则是十分警惕的等待着朝廷平叛大军,同时谨慎的在平阳府开始屯田事宜。
但一个月过去了,李征敏锐的发现,官军大规模的集结并没有出现,只是小股的骑兵始终不绝于路。
同时,山西的各项物资开始出现问题,商队来往明显降下一个层次。
原本还算繁忙的汾水河,商船已经看不到几艘,南北交流的商贾数量更是下了一个等次。
稍微一琢磨,李征便是明白过来了。这是锁敌之策,更是骚扰之策。
不过泽潞二州地方,潞州军已经根深蒂固,所有骚扰都见不到任何的效果。
平阳府完全就是一个筛子一般的存在,虽然大规模渡过黄河根本无法瞒过李征的眼线。
但小规模的偷渡偷袭,却是防不胜防,单靠万余潞州军镇守各地,根本就无法照顾的过来。
李征恨的牙痒痒的,想要动兵先行击退洪承畴,却是无法成行。
宁武方面也开来了军队,人数在万余上上下,如今正盘踞于沁州方向,这支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但骑兵数量却是不少,足有五千余。
对方是穷追着大败入山的李自成尾巴杀入沁州的,虽然打着搜索李自成的旗号,但李征却并不会掉以轻心。
一旦自己大军离开,这支军队必然会杀入平阳府,将自己刚刚建立的一切全部化为乌有。
不先行解决这个麻烦,李征总是无法安心西进击破洪承畴。
但若是先攻打这里,洪承畴必然不会坐视,到时从容渡河而来,那自己必然更加狼狈。
李征已经深深明白,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绝对不是易于之辈,更不是可以小窥的存在。
不过李征虽然恨,但却并不着急,毕竟时间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而且要那伙明军命的人,已经在路上了。
这两个月的时间,泽潞二州已经动员了近三万人,虽然一大半都是未经过战阵之人,但基本上都已经在护田队之时便已经接受过训练。
东边的卢象升不可小视,但李征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他必须要将卢象升引到潞州这边,否则在太原府里穷山沟中的李自成,根本就过不了卢象升这一关。
若是不能让李闯在外重新卷土重来,那单靠自己完全抗着全大明的压力,委实太过于凶险。
潞州境内,李悦已经点齐了兵马,三万大军其中老兵只有五六千,抽调了两千余老兵带着近两万新兵飞速的在襄坦集结,直接扑向沁州。
沁州与潞州中间只隔了一座山脉,大军从襄坦城出兵,顺着漳水直扑沁州。
战火在一瞬间便展开,借水路绕过山川之后,两万潞州军突然出现在山丘之上,将近千还在搜山的明军堵在山中。
留下两千人围住被困的明军,剩余兵马便直扑沁州而来,当潞州军旗号出现在沁州城外十数里后,宁武来的援军根本就没有任何抵抗,直接放弃城池就跑路。
轻易拿下沁水,李悦收获的钱粮并不多,甚至城中也没有多少百姓,完全就是一座弃城。
已经有心理准备的李悦并没有觉得气沮,直接弃了沁城,直接大踏步在后追击,直直扑向辽州。
沁城并不是一个兵家要冲之地,在这里驻军少了起不了作用,驻军多了后勤压力也是极大,完全没有任何好处。
而且他的目的看起来是收拾沁州明军,但实际上,他这次行军完全是搂草打兔子,能够收拾了沁州驻军自然是最好的,就算收拾不了,也不影响最重要的目的,那便是给李自成解围。
至于继续向北追击至辽州,看起来是傻子才干的事,后勤压力太大不说,辽州靠近京畿三府,那里是卢象升的地盘,这么点人,还大多都是新兵,远征过去风险太大。
但是李悦却根本没有停留,似乎根本看不到这个隐患一般,穷追宁武明军而去,一副不收拾掉他们不罢休的模样。
两万余大军离境追击宁武明军这么大的动静,根本就不可能瞒的住明军的探马。
果然,在收到潞州方向出兵的消息后,卢象升的天雄军便开始了进攻。
近两万大军从涉县出兵,直扑黎城而来。
黎城是潞州府的北大门,一旦被破,长治便会直接暴露在天雄军的刺刀之下。
不过李征岂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在黎城之中足有老兵两千,外加三千的新兵,就只等着天雄军的到来。
但卢象升又岂会如了李征之愿,之前五千潞州军,在朔州可是硬抗过数万满清八旗兵,他当然不会傻到撞枪口上去。
大军围住黎城之后,无数的铁骑化为一股股黑色铁流,四面八方的向着潞州府腹地席卷而去。
第347章 如影随形
黎城攻防战没有打响,似乎双方都不准备野战一场分个高下。
化整为零的天雄军骑兵,此时成了突袭的主力军。
天雄军的骑兵数量并不多,只有寥寥两千骑上下,在分为百多人一队后,直接便在潞州境内四面开花,
清一色的骑兵在潞州平原上可谓百无禁忌,毕竟李征已经将骑兵调到平阳府与骑兵数量更多的洪承畴对峙,这里除了斥候以外,根本就看不到骑兵的影子。
这个想法是对的,但具体操作的过程就不可能一帆风顺了。
李征在潞州盘踞已经数年,一系列政策更是将无数人绑在了他的战车之上。
而无数经过五日一操的佃户们,数月前又拿到下发的武器,这里已经不是一处可以轻动的地方,完全就是一座巨大的兵营。
这里不仅仅是李征的老巢,更是李征的主场。
也许历朝历代的官府,都害怕普通百姓拥有武器,但这个对于李征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如今的潞州受益集团完全是依赖于李征,而且如今的他还没有家天下的想法,换句话说,李征并不怕有人拿着刀枪反噬于他。
他坚信百姓只要不被愚弄,他们会分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选出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来。
卢象升的骑兵队,完全就是奔着杀戮掳掠而来,正如他们在湖广所做的一样。
对于朝廷的敌人,他们向来都是毫不留情,只要发现有流寇躲藏,整村都会被屠戮殆尽。
如今的他们依旧是如此行动,骑兵的战马无须军粮,遍地绿油油的麦田都是他们战马的饲料,骑兵也无需粮饷,无数的村落中自然有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轻装简从的骑兵们,如同洪流一般蔓延过大地,践踏着大地,践踏着稻田,毁灭着一切可以看的见的东西。
各地的村堡更是他们最喜欢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可以充当军功的首级,更有数量不菲的钱粮,最后还能一把火全部烧掉,委实是人间乐事。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们最喜欢的。
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一路向南,虽然各地的村落仍在,但村中却是没有半个人影,粮食更是毫粒也无。
战马在奔驰,大地在飞快后退,只有身后那一座座冒着滚滚浓烟的村落,标识着他们前进的道路。
骑兵一路奔驰,不知不觉间便行了数十里,但是他们却是毫粒无获,无数骑兵咒骂着,但却只能不断向前。
无论如何的坚壁清野,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遗漏,他们努力的前进着,并且寻找着所有可以看的到的破绽。
两个时辰过去了,所有骑兵队开始慢慢聚拢而来,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奔行了七十余里,眼前已经能够看到不远处潞城的轮廓。
不过对于骑兵来说,城池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他们再凶猛,也不可能直接骑着战马冲上城池。
随着各队的汇聚,所有情报也慢慢汇拢起来。
不出意料,所有分散而出的骑兵队,根本就没有一队有多大的收获,甚至斩首的首级都少的可怜。
唯一还算安心的是,潞州府显然是没有骑兵的,如此拉网式的搜索之下,也丝毫没有看到骑兵的影子。
在天雄军骑兵泄愤一般,将战马拉到麦田吃苗之时,潞城不远处的一座小山窝中,两千骑兵正在默默的吃着干粮。
天雄军骑兵不知道的是,他们这一路来的行踪,根本就没有一刻逃过潞州府方面的监视。
远处不在的信号树,以及处处可见的滚滚浓烟,都清晰的将他们的行进路线给标示的清清楚楚。
潞州军骑兵默默的吃着干粮,并且打开谷袋,给战马补充精粮。
战马只吃干草虽然可以撑的住,但却会虚弱无力,无法驭人进行远距离的奔驰。
王永站在山谷谷口之处,静静的打量着远方,虽然此时看不见,但通过信号树他可以大概知道,对方如今正在潞城北边歇息补充马力。
内线作战,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两千骑兵通过十数日昼伏夜行,悄无声息的自平阳府进入潞州,丝毫没有任何消息泄露出动。
这一次李悦追击宁武明军,看似鲁莽,却是不得不进行的引蛇出洞。
毕竟潞州军四面受敌,若不尽快打开局面,完全就成了对耗之局,这对于李征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之事。
不仅仅是耗费巨大,更是彼此对耗,便宜的只能是外人。
李征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宁武那帮子武夫,他的目标只是卢象升。
只因为李征清晰的知道,洪承畴可以留着,毕竟这老东西从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而且这老东西骨子里是软的,还有迫降的可能。
而卢象升是绝对不会妥协之人,而且他也是最具有进攻思维之人。更擅于正面刚的卢象升,却如同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炸响。
对已经坐实叛逆的李征来说,朝廷的忠臣自然是他的眼中钉,越是忠贞不二,就越要先行剪除!
潞州军两千骑兵对付卢象升的两千骑兵,看似势均力敌,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潞州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选拔,或者战术战场经验,都要稳稳压过天雄军一头,这可是一支敢与建奴野战争锋的存在,更是一支拥有铁一般纪律的军队。
而坚壁清野只是第一步,令得天雄军肆虐潞州府北部也是一个诱饵,他们连续奔驰数十里却一无所获,无论战马还是士兵体力都会到达疲惫点,这才是王永选择在潞城接战的原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对于对手,无所不用其极的进行战前的消弱才是王道!
也许卢象升是想趁空来占占便宜,但李征会让他明白,便宜并不是那么好占的!
王永这支骑兵,不仅仅要负责对卢象升的骑兵毁灭性的打击,还担负着快速突进切断卢象升归路的重任!
默默的站立了一刻钟,山谷中的明军骑兵已经做好了出战的一切准备,此时在王永身后,无数人牵着马缰静立着。
“出发!随本将灭了他们!”
王永转过了身,默默的看着无数的子弟们们,没有任何激昂的话语,只要那浓浓的自信!
两千骑兵轰然翻身上马,随着一杆高高扬起的‘王’字大旗之后,沉稳的缓缓出了山谷,在山谷外慢慢的排成阵势。
“杀!”
出了山谷,远处已经可以听到隐隐的马嘶人沸之声。
王永猛的拉下头盔上的面罩,抽出马刀,一马当先的向着远处奔腾而去。
在他的身后,无数的骑兵如影随形……
第348章 骑战
潞城城头上挥舞的旗语,可以清楚的告诉王永敌在何方。
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绕路的可能,大军呼啸着便杀向城外十里不到的天雄军骑兵。
两千骑兵奔腾之时,马蹄践踏着大地发出的隆隆声,十数里外都可以隐隐听到。
对面的也都是骑兵,他们更加清晰的明白,这是一支骑兵大军在向他们扑来。
无数人疯狂的拥进麦田跨上战马,呜呜的号角声如同催命的魔咒一般的不断的吹响着,拼命的催促着骑兵们更快的聚集起来。
十数里的道路,对于步兵来说,可能需要小半个时辰,但对于骑兵来说,最多也就十数分钟时间。
十数分钟让大军从零到整,对于这个世代的任何军队来说,委实是太难了。
当他们还在乱哄哄的整队之时,天边已经出现厚厚的黑线,几乎以肉眼可见的快速变大着。
两分钟不到,对面骑兵已经进入眼帘,距离已经不足两百步了!
但是天友军的骑兵整队还远远没有完成,这也是分兵掳掠产生的结果,虽然可以大范围的破坏,但却不得不付出号令难达的混乱局面。
潞州军显然不会蠢到待到对方摆好阵势这才接战,趁他病要他命才是战场上的不二法门。
天雄军骑兵也不是战场上的雉儿,他们在战场上也是屡立战功的存在!
在号角声中,最精锐的数百骑兵已经集结完毕,二话不说便即在号角声中向着两千骑兵展开了逆袭,为大军争取时间整顿。
数百骑兵高声咆哮着,视死如归般的向着两千汹涌而来的骑兵对冲而去,他们也是明末有数的强军之一,也从不畏惧刀光剑影!
两军快速的接近着,一方杀声震天,一方却是沉默以对。
百十步内,双方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对方的面孔!但是令天雄军骑兵惊骇的是,这些潞州军骑兵,竟然人人脸上都有着狰狞的鬼脸,一个个凶神恶煞,如同地狱中窜出来一般。
“这是什么!有鬼么?!”
无数人倒抽一口凉气,完全弄不明白自己是在与谁作战。
待到数十步时,他们终于清晰的看到,那是一张张狰狞的面具。但心头那股惊意刚刚消退,双方便猛然撞在了一起、
“希律律……”
战马的悲鸣声瞬间响起,无数来不及避让的战马猛然撞在一起,战马上的骑兵顿时被巨大的反作用力撞的腾空而起。
一抹抹寒光顿时在密集的骑兵中骤然亮起,无数的兵刃劈斩而下,顿时一片血雨横飞,残肢断臂落了一地。
潞州军的骑阵是锋利的锋矢阵,王永就是这锋矢阵的箭尖,十数年的骑兵生涯,已经令他极为熟悉战场,也极为喜爱战场。
潞州军骑兵是清一色的马刀,他们接受最多的便是近战训练,马刀是最适应近战的武器,也是混战之中最趁手的武器。
王永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显赫的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