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台吉辛苦了,且先回去休息。”
眼见内部都无法统一意见,皇太极索性将蒙古人先赶走,自家人先关起门来商量出个对策。
有代善在场,皇太极还做不到一手遮天,但他却不愿意改变初衷,毕竟于公于私,朔州城中的李征,都是必须要解决掉的心腹大患。
可惜的是,如今的大金在节节胜利之下,却是丧失了他当初接手大金之时,那种旦夕存亡的紧迫感。
那个时候,只有有条活路,哪怕道路并不好走,所有人也会拧成一条绳子,拼死来争取一丝生机。
如今家大业大了,反而变得谨小慎微,害怕征战伤亡了。
果然是光脚不怕穿鞋的,一旦光脚穿上了鞋,也就意味着开拓慢慢消失,保守得到的一切,才是第一要物。
这个势头很不好,但皇太极却没有丝毫的办法,起码如今的他还没有办法扭转这种风气。
“各旗损失如何?”
等蒙古人依言告退之后,皇太极这才从容的询问道。
“正黄旗损失步甲百二十人,重伤三十余……”
“镶黄旗损失步甲六十三人,重伤十余……”
“正白旗损失步甲百六十人,重伤十余……”
今日参战的三旗旗主鱼贯而出,按照各旗的排名顺序,一一上前汇报了伤亡数字。
这些步甲都是弓箭手,其中甚至还有数量不少的白甲兵,损失如此多,却没有丝毫的收获,已经足以令各旗都有些肉疼了。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天,明军抵抗的如此激烈,若是想拿下这座城,谁知道还会损失多少人马?这种得不偿失的收益比,也是各旗都默认代善意见的重要原因。
“损失颇多啊!”皇太极感叹了一句,随即扶着椅背站了起来,背起手来在汗帐内来回踱步,忽然开口道,“你们说说看,觉得明军哪方面最厉害?”
“火器犀利,而且花样众多。前几天交手之时,这个李征还没有这么多的花哨玩意,今日攻城所用的东西,委实令我大开眼界。”
代善第一个开了口,深深的看了一眼皇太极,道,“八弟,若是明军这东西管够,二哥觉得,咱们全部人命都扔这里,也不够填这个窟窿!”
“而且这东西,你怎么知道就是那李征的最后底牌了?若是他再鼓捣出其他的物件,咱们又该如何自处?大明花花世界,子民兆万有余,迟早会出一两个强人,谁也阻挡不了!”
听到这句话,皇太极肥胖的身体猛的一震,脑子里只是不断的徘徊着那句话,‘谁了阻挡不了!’。
喃喃的重复了几遍之后,皇太极突然之间觉得脑袋嗡嗡直响,两道鼻血悄无声息的流淌而下……
第281章 偷袭
在一片惊叫声中,皇太极却是再一次稳住了身体。
挥手制止众人传萨满巫师的叫嚷声,皇太极再次坐回御椅之上,伸手撕下两片棉布,熟练的堵住了鼻孔,将头后仰。
一套动作干净利落,显然久经考验。
过了好一会儿,觉得鼻血已经止住后,皇太极取下棉布,随从的太监立即上前,用专门的工具,将皇太极鼻孔清理干净,这才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
“二哥,你说的正是我最担心的。既然阻止不了,那便见一个灭一个就是了。我大金兵强马壮,为何不能仿效先祖,进关划黄河为界,与南蛮分庭抗礼,为何要要辽东忍受那无边苦寒?”
皇太极稳定了一下心神,十分恳切的说道。
“入关划黄河而治?”代善却是大摇其头,十分肯定的道,“这是一条死路!当年的大金,起初不也是兵强马壮,更据江北望江南,最后还不是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汉人有言,胡人没有百年运。当年的蒙元,声势何等浩大?也不过百年,便被逐回漠北,黄金家族更是差点被连根拨起!前例在先,为何要苦苦追寻苦恼?”
代善也叹息一声,说实话,他也想入主中原,但一想到之前的胡人入中原后的凄惨下场,他就完全没了任何心思。
见皇太极似乎还要说话,代善伸手制止了他,语气也十分的低沉,“我明白你担忧什么。不过就算他来日能称雄大明,将来前来讨伐与我等清算旧账,却也无需过多担忧。辽东地形开阔,适合我大金铁骑纵横,而且辽东苦寒之地,就算胜他不得,但只要我等依托地形与他周旋,他又能耐我何?听二哥一句,早点撤兵吧!父汗留给咱们的辽东足够大了,够子子孙孙们逍遥快活过了!”
“你也说那李征擅长奇淫巧技,怎知他来日不会有什么新东西弄出来?若是他解决了后勤粮草运输问题,千里辽东终究是一片大坟场罢了!”
皇太极叹息一声,语气也有些萧索。
若非当年努尔哈赤在辽东杀戮过盛,自己又数次兵寇大明,双方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他又何必冒着众人都不愿的现状,非要灭了这大明的未来之星?!
“其实要灭了这李征,也并非只有刀兵一条路。当年的熊廷弼、毛文龙诸辈老汗都无法耐何的家伙,大明朝廷还不是帮咱们收拾了?”
见皇太极始终不能放下灭掉李征的打算,代善转换了思路,从另一个角度开解皇太极。
“大明朝廷能收拾的,也只有死忠之辈。这李征虽然我从未接触过,但只看这半月来,这厮的所作所为,只怕难称忠臣吧。若是逼的李征反了大明,若是他能被大明收拾了自然是上好,但万一其打出一片局面,反而彻底解开了他的手脚,只怕更是祸事一件!”
皇太极闭上双眼,对这个提议并不抱太大希望。
李征这家伙战场上嗅觉十分灵敏,依靠大明那些军队的尿性,估计送人头的可能更大一些。
更可虑的是,李征掌握如此多的犀利火器,若是与流寇合流,大明境内只怕没有任何城池可以阻挡他们的脚步。
若是流寇无限制的膨胀开来,恐怕不等自己筹划成功,大明朝就会自己更换门庭。
反正皇太极是绝对相信,无论是谁换了如今大明这个庄家,都不会比如今的大明更容易对付。
哪怕新朝只是废除了白痴的加赋政策,新朝就会消弭了内乱,而团结一致对外的新朝,哪怕只守不攻,大金就注定会碰的头破血流。
“好了二哥,你无须多说了,我一定要任性这么一次,不破朔州决不收兵!”
皇太极伸手制止了还要进言的代善,平静的道,“若是本汗能够让各旗麾下奴才不折损过百,还有没有人反对出兵?”
不折损过百?
众贝勒贝子闻听此言,个个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太极会如何做到这点。
不过既然皇太极已经让步如此之多,众人包括代善在内,也无人再掣肘,全部附地赞同。
……
一连数日,建奴一直没有进兵的意思,甚至连例行的骚扰都看不到了。
立于城楼之上,李征却是看着无数的建州八旗与蒙汉八旗不断的分兵四出,却始终看不到有人回返。
难道是建奴的粮草出现问题了?这是要分散四处筹粮?
李征有些怀疑的看着眼前这离奇的画面,心中却是突然冒出了这个想法。
不过很快便被他直接推翻了,建奴这次纵横两省,破城十数座,单单一个应州,便存粮数万石之多,根本不存在缺粮之虑。
但是这般频繁的出动人手,而且每次出动一路便是数千之多,完全让人摸不着头脑。
李征很快打定主意,以不变应万变,任你千变万化,我只坚如磐石便可!
平静的日子会让人产生一种岁月静好的幻觉,令人分外懈怠,包括建奴在内,这几日的严密警惕也一天比一天走形式。
崇祯七年十月底,在围城第五天深夜,城内一直龟缩的明军却是突然发力了。
曹文诏带着城内全部的骑兵,一共两千五百人,在夜色的掩护下,直接杀入了建奴大营!
完全没有防备明军竟然敢出战偷袭的建奴大营,顿时被连天的喊杀声,震的天翻地覆。
两千五百余骑兵,悄无声息的拉倒营墙之后,便在曹文诏的带领下,一往无前的杀入大营之内。
燃烧的火把不断的引燃一座座帐篷,篝火旁打着瞌睡的哨兵,甚至都没来的及举起兵器,便被疾掠而过的骑兵砍翻在地。
熊熊燃烧着的营帐,无数人浑身是火的嚎叫着冲出,但他们的嚎叫声却被后续的骑兵给完全掩没。
人影绰绰,刀光如冰,人如虎,马如虎,如入无人之境!
连续攻破数座大营之后,眼见前方火把已经密集的亮了起来,知道已经到达极限的曹文诏直接掉转马头,带着大军向回便溜。
果然没有几分钟,已经集结到位的建奴骑兵铁蹄声便从后方震天般的响起。
城门遥遥在望之时,两翼也隐隐听到战马奔腾的声音,不过却也为时已晚,明军骑兵鱼贯而入城,城头上更是铳炮齐呜,发力拦截。
黑暗之中,面对着已经杀出威名的强敌,建奴骑兵难得的没有尾随追入城内,甚至不敢过于迫近城墙,只能悻悻然看着明军回返城池。
这一战,杀伤并不多,毕竟建奴多次分兵,许多营帐都是不满员的,但对于士气的提升,却是无以伦比。
令李征意外的是,吃了这么大的亏,建奴依旧没有任何的反击样子,只是戒备明显加紧了许多。
平静的日子一晃就是三天,第五日一早,当李征看到城外的景象之时,却是双目一寒,将拳头攥的格格响。
第282章 终于来了
城外是一片嘈杂,哭喊声震天。
一队队建奴骑兵,不断的将一群群大明百姓赶入营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黑压压的令人心悸。
“建奴要退兵了!”
虎大威惊喜交加,一拍墙垛,兴奋的说道。
在他看来,建奴掠来如此多的百姓,还打什么仗?如何安全送回辽东,才是最重要的。
“但愿吧!我估计可能会出现最坏的情况。”
李征却是摇摇头,没来由的感觉到一阵阵的心寒。
果然,根据墨非定律,一件事情你觉得它有多坏,它就可能多坏。
在虎大威还没反应过来之时,建奴军营中便鼓号齐呜,然后便是无数的骑兵开始驱赶着百姓,向着朔州城而来。
“这些建奴,真的疯了!”
虎大威再蠢,也明白这些百姓是干什么的了,浑身都在颤抖着,愤怒的骂道。
李征没有回答,只是紧抿着嘴,一言不发。
对于攻击平民,他心中总是有一道过不去的坎,潞州军自成立那天起,对普通百姓,甚至流民们和流寇们,都只是破阵驱散了事,事后慢慢收编。
眼下这数千上万的平民涌来,李征拳头也不由得越握越紧,脸色更加的难看。
虽然心中不愿对平民动手,但如果放任他们这般涌上城头,这城也就没法守了。
虎大威倒是干脆许多,直接便下令戒备。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不向平民开火的共识,军队的存在,完全就是暴力机器。
“官爷不要放箭,额们是大明百姓啊……”
“娘,额怕!”
“当家的,你可要照顾好三仔啊。”
“不要放箭,不要放箭,让额们进去吧!”
无数的叫嚷声混杂在一起,中间还有无数哭儿唤女的声音,时不时还有几个脚步磨蹭的,直接被建奴骑兵砍翻在地的惨叫声。
虎大威猛的拉开大弓,一箭如流星一般飞出,射在城外数十步外,提气猛喝道,“各位乡亲,莫要自误,越过此箭,格杀勿论!”
“大帅有令,越箭者,格杀勿论!”
城头上的官兵顿时齐声呼喊,将军令远远的传达出去。
整齐的喝令声清晰传入所有人耳中,城外的百姓顿时一片哗然,面对着城头那无数闪烁着寒光的箭头,一时间都有些踌躇不前。
但他们犹豫的时间并不长,身后一连串的惨叫声,顿时将他们拉回现实。
“不向前,就死在这儿!”
“大汗有令,拖延不前者,立斩!”
随着这些命令,惨叫声便连绵不绝的响起,脚步稍稍放慢的人,都是这些督战队的杀戮目标。
向前不一定死,但不向前,就必死无疑,没有后路的大明百姓只能向前蜂涌而来,哭喊声震天。
李征牙咬的格格响,望着远处视线中那已经只看的清颜色的明黄色龙旗,胸中的怒气直欲冲破天地。
身为军人,屠杀平民那是耻辱。
身为军人,无法保护平民,只能龟缩于城池之中,听任异族肆虐于国土之上,更是奇耻大辱!
不过李征却也只能忍,他没有力量去改变这一切,只能让自己成为忍者神龟……
满天的哭喊声不断接近,甚至已经超过了虎大威所射出的箭矢位置,虎大威双目一寒,立即下令攻击。
无数的箭矢如雨点一般的落下,所过之处,无数百姓惨嚎着倒下,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完全就是一场屠杀。
李征麾下的火铳兵依旧没有任何动作,就如同他们的统帅一般,完全僵化当场。
虽然李征心中不忍,但他还不是圣母,更不想以忠勇将士的安危去尝试,这注定不可能完成的求援。
不同于虎大威的军队,大多都是军户出身,军户民户泾渭分明,又向来为民户所蔑视,因此屠杀起平民来丝毫不会手软。
但潞州军则是完全来自民间,军民之间联系极为紧密,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无法做到对平民肆意杀戮,而毫无心理障碍。
面对这般的屠杀,别说平民了,就算是军队也会直接崩溃。
百姓们更是直接四散而逃,拖家带口的到处乱窜。但是任何逃到战场边缘的百姓,都会再次受到屠戮,那是在后面督战的建奴骑兵,他们杀起大明百姓来,更加的毫无心理负担。
这些毫无威胁能力的平民,能够起到的作用只是消耗守城方的物资。
一批批百姓被驱赶上来,又一批批的崩溃逃散,然后漏网之鱼再被建奴屠戮干净。
在明清双方的努力下,这些被掳掠来的百姓,数量断崖式的下降,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守城明军箭矢快速的消耗着。
不能再这般下去了,虎大威与李征都发现了物资损耗极快的现实。
但绝望的是,更多的百姓正在被驱赶来的路上,每时每刻都有百姓被建奴驱赶入营,然后简单的划分好数量,便即被驱赶上阵,消耗守军的守城物资。
渐渐的,明军这边的箭矢已经不象之前那般铺天盖地。除了箭矢储备已经见底外,弓箭手的体力和臂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漫天的箭矢开始变得稀稀拉拉。
随着明军远程武器的慢慢消失,下面被驱赶来的百姓也开始慢慢聚集于城下。
有限的箭矢还有部分神射手,只能将目光锁定在混在人群中,充当督战队的建奴头上。
不过很快,建奴弓箭手开始大批混入人群中,与城头明军展开对射,明军的伤亡快速急转直上。
顺着云梯攀扯的百姓,根本算不上什么威胁,甚至他们还会阻碍到想要登城的建奴士兵。
每一次城头混上几个建奴士卒,总会令一段城墙一阵的忙乱,但这种规模并不大,也对守军没有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
只是杀的人多了,明军体力物资都会开始耗竭,面对着冲上来建奴,疲惫的守军往往都是疲于应付。
李征的火铳营,完全成了救火营,哪里出现问题就紧急增援哪里。
体力保存最为完好的他们,是除了曹文诏麾下外,城池的最后一道防线,小股小股而来的建奴,根本无法在他们的攻击下存活半刻钟。
但这些蒙汉八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