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明-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鼎明》
作者:戍边铭东
内容简介:
鼎,天下之器。明,日月光明。从来没有一个象明代这么一个的王朝,将中原大地从野蛮带入文明。创造了璀璨文明之后最终又让神州陆沉。孙承宗,满桂,卢象升,孙传庭,那些如同彗星划过夜空的一个个璀璨名字,令人无尽唏嘘。故事,便从李征穿越到到崇祯二年开始。。。。。。。
第一章 李征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六月初,这个季节实在不是一个游玩玉门关的好时候。全国各地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进入夏季,而玉门关更是在浩瀚的戈壁滩深处涌来阵阵热浪,干燥的风拂面而过,火热中带着沙粒的炙热,让人如同身处熔炉之中。
这个季节,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出现在这里,而此时骑在骆驼上向着大戈壁深处的李征正是这样一个人。李征十八岁当兵,二十五岁退役。数年打拼下,已经有了自己还算不错的事业。出人意料的是,人人觉得前途无量的白银王老五,竟然变卖了自己的所有产业,开始浪迹天涯。
许多人都说他是因为受了刺激,这才精神有些不正常。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作为一个历史迷,他的兴趣便是各地的历史名胜之上,数年多时间他的足迹便几乎走遍了北方的历史名地。
所谓在哪个圈子,便有哪个圈子的人事。上个月在青海探查隋代开缰界石无果后,无意听到驴友说,六月的玉门关出现的各种壮观的海市蜃楼,甚至其中还会有古代军队交战的场景,顿时大为心动,于是便巴巴的跑了过来。
对于李征来说,电视中那种如同街头小混混打架一般的战争场面,简直就是对智商的一种侮辱。古代真实的战场就如同十世光棍终于入洞房一般,委实是拒绝不了的诱惑。
“当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旁边的导游一副快要睡着的样子,说起话来都有些无精打采。
来到这里,一晃就是几天了,跟着景区的人不断转来转去,还是始终看不到自己想要看到的。没办法之下,他便在当地找了一个私人导游,在烈日的虐待下,向着还未开放的景区西北方向漫无目的的探索着。
李征兴致缺缺的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初来之时面对着空旷无边的连天戈壁沙漠之时,心中只有壮观和满盈的豪情。
看着留存西北大地的千年古迹,站在炽热的砂石之上,用眼观景,用耳听风,用心品历史往事。站在如此空旷炙热的天地间,用心去品味大漠戈壁,才能真正了解男儿当金戈铁马,踏马天地间,大丈夫当如是的豪情壮志。
如今关隘与不负昔日往来交易的繁华景象,也没有了兵马喧嚣。一排排枯墙,废弃残留的方城,孤立在黄沙之上。这环境看久了,自然也只有萧索和惆怅。
“李哥,这边已经看了不短时间了,再向前可是凶险的无人区了,要不咱们去玉门关那边看看?”
似乎也觉察到了李征兴头已经不高了,导游也试探着问道。
李征看了这家伙一眼,并没有说话。他知道这家伙已经受不了这种累了,不过自己花了十倍价钱请来的导游,当然不能就这样无功而返。
“李哥,你想看的海市蜃楼这种鬼天气绝对不会有,也只有打雷下雨之时,才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可能!你绝对是被哪个驴友骗了,额在生养在这边几十年了,也只听老人家说过,自己还没亲眼见过哩。”那个导游已经被炙热的太阳烤的有些奄奄的,不断的往口里灌着水,嘴里还不断的嘟囔着,“再向里走,可要深入戈壁了,危险程度可要高上几个档次,很多人进去后就没再走出来!”
“好吧,咱们再走一个小时,如果实在看不到,就回去!你放心,不会让你白跑的,回来我再多加你五百块钱!如果你真有能耐,后面几天我还找你!”
李征舔舔有些干裂的嘴唇,语气坚定的说道。
“呃……你是老板,听你的!”
听还要深入大漠,导游愣了一下,再想想现在这是淡季,他的收入已经少了许多了,这个出手阔绰的老板可不是常有的,再想想未来几天的丰厚收入,这才不情愿的说道。
“那边便是马迷途,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从边陲和田运石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不过那是现在人给取的名,历史上的那条路早就已经荒废了,现在也没有人知道究竟在哪里。听说每当马队走到这里,总是被一片黑暗笼罩,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年老马匹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导游指着前方远处一片废墟,尽职尽责的介绍着。
李征看向那边,初看一眼,还以来是一片乱石林立的土围子,这种地方在这片戈壁滩上几乎到处都是。再仔细观看,却是一片被遗弃的古城残址。
“今天我们目的地就在这里吧,我在这里转转,这是你的工钱,你今天就收工吧!”
李征顿时来了兴趣,驱赶着骆驼向着土围子而去。
“我先回去?也行,这畜生是认路的,你只要骑在上面便能回来!”
导游顿时一扫萎靡之态,接过厚厚一沓人民币,兴奋的答道。
“李哥也早些回去,在这里过夜可是会死人的!”
“我知道的!”
李征点点头,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个月份沙漠里没有什么风,就算是顺着来路的骆驼蹄印也能找的回去。
导游走完半个小时后,李征也来到了这处遗址处。这里的遗址沙化已经十分严重,整个墙面一碰就籁籁的向下掉渣滓,偶尔还能看一处处的箭孔和刀剑遗留下的痕迹,不过这些痕迹在岁月的摧残下,已经快要模糊不见。
李征小心的在这些已经算是危房的遗迹中仔细观察了一遍,却并没有发现多少值得了解的内容,显然这里面已经被清理过一遍。
正当他失望的准备打道回府之时,外面却突然开始起风了。风势慢慢加大,他还未离开遗迹,便被满天的风沙给堵了回去,原本清朗的天气一时间便被风水遮盖的严严实实,一下子昏暗了下来。
风沙满天时胡乱行动是极为危险的行为,李征不敢乱动,牵着骆驼便在一处还算坚固的墙壁之下避风。
天色越来越黑,风势却越来越大。几个小时过去了,却始终没有停歇的迹象。李征勉力抬头望天在,一片灰蒙蒙的,根本分辨不出来自己的来路。
好在如今已经有了导航,根本不存在迷路的问题,再检查了一番自己的行李,至少可以坚持三天的食物和水还算充足。这风是怎么也不可能连续刮上个两三天的,李征安定了下来,开始依偎在骆驼身边闭目养神。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声巨大的雷呜声将他惊醒。放眼望去,入目却是一片昏暗。
天空中不断有着闪电划过,借着闪电的光芒,原本遮天蔽日的沙尘不知道何时停歇了下来,乌泱泱的云层压的很低,似乎直欲压落地面,让人分外感觉压抑。
“糟了,看了有一场暴雨要来!得赶紧走!”
李征心中格噔一声,他这次可没有准备雨具,简单的睡袋可无法保护他在暴雨中安然渡过这个夜晚!
可当他刚刚牵着骆驼走出土围子之时,又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长空,突然之间天地之间出现无数密密麻麻的人影,无数的战马仰蹄急驰,战马上骑士的弯刀似乎还在反射着寒光。
天空中,密密麻麻的黑影俯冲而下,那是无数箭矢组成的密雨,劈头盖脸的向着骑兵攒射而来。一片人仰马翻,却诡异的听不到任何声响。
又是一道闪电划过,昏暗的战场又一次清晰了起来,原本人仰马翻的战场却突然变了个样子,无数骑兵已经冲至步兵阵前,最前方的骑兵已经连人带马的一跃而起,直直的撞向了步兵的严密大阵!
这么惊险刺激的一幕,李征看的呆了,天空却又一下暗了下来,所有的场景再一次消失不见。
好半天后,又一道闪电闪过,战场上却是胜负已分。电光火石之间,李征看到步兵大阵虽然前方已经残破不堪,但却依旧巍然屹立,而敌对那一方骑兵似乎正在撤退,步兵侧方、后方都有骑兵涌出……
画面至此再一次消失,李征正心急之时,脸上却是突然一凉,伸手一摸,却是湿湿的。不等他脑子从那诡异的海市蜃楼中回转回现实,无数的雨点从天空拍打而下,李征急忙退回土围子里去牵骆驼,一段已经龟裂的高墙却是再也无法在岁月面前屹立,轰然倒了下来,将李征压了个正着!风慢慢的大了起来,无边的风沙慢慢席卷而来,将一切全部掩埋而去。
第二章 苏醒
夜如此的深沉,如此的宁静。
一顶有些破旧的帐篷内,一个男子正紧闭着双眼躺在草席上。摇曳的烛光下,映衬着男子有些刚毅而又苍白的脸庞,显得有些诡异而又沉重。
“大哥还未醒转吗?”
帐帘被掀动,一个粗壮的汉子踏步而入,人未至,声音先传了进来。
“没有!”
男子身边一人嗓音低沉回应道,声音中透着担忧。
“这都一天了!若不是为了救我,大哥他也不会……唉!”
进来那人叹了口气,一脸担忧的看着草席上的男子。
那人话说到一半,突然之间愣住了,刚刚似乎看到大哥的手指动了动,激动的道,“老黑,你看到没有,大哥似乎手指动了一下!”
草席边的老黑急忙看了过去,惊喜的发现,草席上的男子眼皮似乎在动,好象马上就要睁开一般,大喜道,“征哥,你可是醒了?”
“呃……水……”
回答他的是一声虚弱的声音,但这道声音却是如同炸雷在耳边响起,这人顿时大喜道,“大哥稍等片刻,俺这就去取水!”
老黑急忙一拉帐帘,快步走了出来。
出了帐帘,外面则是无数的帐篷林立,点点火把点缀其中。还有巡逻队不断的在其中穿行,这赫然是一处巨大的军营地!
只是片刻工夫,老黑便端着一碗水行了回来。干裂的嘴唇一碰到水,草席上的男子慢慢睁开了双眼,贪婪的大口大口的吞咽着水。等到一碗水进肚,这才满意的吐出一个叹息。
“我是李征,我不是葬身沙漠了吗?这里是哪里?”
看着周围陌生又熟悉的场景,草席上的男子有些发愣,但片刻间,无边的记忆便汹涌而来。
有前世的,有今生的,无数记忆重叠在一起,让他脑袋如同遭了雷击一般,完全分不清楚身在何地,自己究竟是谁。一声痛哼之后,李征果断的再次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天色已经大亮了。
虽然油灯早已熄灭,但外面的光线还是顽强的透过帐篷各个空洞照耀而来,他已经能够模糊看清楚帐内的场景。入眼处便是横七竖八睡了一地的人,耳朵内传来的则是震天般的呼噜声,鼻中更是嗅到无边的各种汗臭、脚臭味,各种糟糕的声音、气味让他各个感知器官大受折磨。
活动了一下身边,他发现自己已经无碍,便坐了起来。帐内的众人也给了他十分熟悉的感觉,似乎早就已经认识,甚至目光落在每一个人身上,他脑海中都能浮现出对方的名字。
李黑子,刘费,孙昌,王永,章松,赵海,陆平……
他突然之间想起来了,这些都是他的袍泽兄弟,是同个队的夜不收探子。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那便是潞州。而他们现在驻扎的地方则是昌平,负责守护帝陵。
让李征有些不解的是,昨天的他们还守在通州。这一天换一个地方,难道说上面的人脑子有问题?等等,守护?啥意思?有谁会吃饱了没事干去帝陵找事?
下一秒,李征终于完全弄清楚了情况。
如今是大明崇祯二年十一月底,正是后金也就是未来的满清军队正在大明集团公司驻地京城附近抢劫,他们这些大明集团公司山西分公司的保安们是来勤王的。
而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则是在哨探之时,十分倒霉的遇到后金的斥候,好在这厮马术过人又熟悉地形,这才险而又险的逃回。令李征分外瞧不起的是,追着他来的只有十多骑后金骑兵,但全军却愣是无人敢出营接应,只会躲在工事后面用弓箭招呼。
最后才会让李征这个倒霉蛋在入营的时候,被一枝射偏了折箭矢正中战马前蹄,战马翻倒在地,被惯性抛出去的原李征直接被跌了个生死不知。这才便宜了如今的李征自己,成功借尸还魂。
已经出现了后金斥候,后金大军会不会杀将过来?李征正在思索之时,外面却是传来激昂的号角声。李征心中咯噔一声,直接翻身而起,抓向了靠在一边的武器,整个动作十分的熟练自如,一如十数年的习惯一般。
“起来了!有情况!”
帐内的众人听到号角声还在迷糊,李征便一脚踢在旁边一人身上,大声的吼道。
“建奴来了?”
闻言还在迷糊的众人都是一个机灵清醒过来,乱哄哄的抓了自己的兵器,跟着李征一窝蜂的冲了出来,奔向各自的战马。
冲出帐篷不远,附近都是乱哄哄冲出来的明军。许多人都紧张的奔行着,不断的向着营外张望,寻找着敌人来袭的方向。令李征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明军并没有象后世论坛上所说的那样,一听到后金兵便惊惶失措,或者一哄而散的模样。他们虽然紧张,但距离惶恐还差的远。
李征骑在战马上,极目的眺望着四方,更等待着将领给出的搜索命令。但他无论向哪个方向看,都丝毫没有大军袭来的迹象,完全看不出危险在什么地方。
这个时候,领军将领山西总兵张鸿功的命令也下达过来。喝令各级军官约束部下,开始集结。
乱哄哄的集结完毕一共用了大概四十分钟的时间,李征对于这种集结的速度也是暗暗叹服。这种速度莫说与前世部队白天三分钟常规集合相比,连夜间五分钟紧急集合的效率相比也差的太远。
等乱哄哄的集结完毕,山西总兵张鸿功便行至营中高台之上。李征看的出来,这种集结速度总兵大人还是十分满意的,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之后,并没有李征想象中的后金兵来袭,只是下令拨营前往良乡。
听到总兵的命令,下面的官兵们顿时有些炸了,各种各样的报怨不绝于耳。
“家主,昨日才从通州跋涉过来,为何今日又要前往良乡?这一来回可有两百多里啊!”
李征所立的位置距离潞州驻守游击将军贺云成并不远,这时也听到其麾下的家丁不解的问道。
“还能怎么样?这是朝廷的军令!”
贺云成满脸不爽的横了这家丁一眼,显然他自己也弊了一肚子的火。
“这是为何?朝廷这般将咱们调来调去,玩猴戏啊!咱们的粮草呢!什么时候能给补给!?皇帝还不差饿兵哪!”
这个家丁明显不满意,恨恨的说道。
“还不是因为没有粮草,这才会调来调去!哼!都给老子闭嘴,回去给老子整理辎重!别说这些没用的!”
贺云成一马鞭子抽过去,结束了这场对话。
李征略一思索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大明律规定,客军作战第一天吃自己的,第二天才会有当地的粮草进行补给。朝廷这般调来调去,原因也很明显,要么是不想给钱粮,要么就是没钱粮可以给。
但是用这种办法来搪塞援军,委实很难让人觉得这帮子官僚们是个长脑子的货色。在如今急需外地勤王大军出力的情况下,竟然用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