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蒋干-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之可能,是故其若有心牵制,必会如此而为。”
这时一旁钟繇听了,却皱了皱眉道:“如先生所言,诸葛孔明何不让马孟起攻打散关,如此岂不更佳?”
此时我已知为何钟繇会在此处,想来曹『操』欲借其久在雍州之经验,以为参谋,这时听其之言,淡然笑了下道:“马超此人虽是刚勇,却也非莽撞无智之人,以其仅占天水周边之地,又受丞相大军围困数月,如何供给手中兵马?何况散关如今有三万守军,其若攻伐,实是自取其辱,而攻打金城却可扩展其势也。”
“以子翼之见,又该当如何以对?”曹『操』待我说完便接口问。
我心道:“靠,你手下又并非只我一人,难道其他人都是摆设不成?为啥总要让我想办法?”不过想归想,我却不得不硬起头皮道:“如今若想趁马超离天水而剿之,恐是军力不足,然却有拖延之法。虽侯选、程银、李堪、张横四人彼此有隙,然却均知马腾之死与其等有莫大之关,丞相只需修书一封,信中尽言马超甚重恩仇之事,侯选等人久在西凉,深知马孟起重恩仇之『性』,故其等虽有不和,却必会合力以对。”
西凉如今直如战国时期一般,虽然土地广袤,却是由数个势力所划分,曹『操』占了武都大部及北地全部,还有陇西的一小部分,马超占了陇西大部,而侯选、程银、李堪、张横则有其他西凉大部,但这四人虽表面联盟为一家,却暗地不和,当初他们虽一同受司马懿所诱,杀了忠于马氏的梁兴,但却因分赃不均而彼此生隙,其中程银势力最大,因此独霸了武威、张掖一带,而侯选、张横次之,故分了陇右、石城、安定三地,只有李堪势力最弱,被赶到金城一带,也离马超最近。曹『操』虽有心消灭四人,但由于尚有马超的威胁,因此只有屈与蛇委,私下离间四人,可眼下却不得不希望他们四方联合起来对抗马超,否则以马氏在西凉的威望和战力,单对侯选、程银、李堪、张横中任何一人都是绰绰有余。
自荀彧前往雍州后,如今曹『操』帐下荀攸已隐然成了首席谋士,虽然上有贾诩、程昱,这两人如今一个六十有六,一个则已年过七十,在后汉三国,实在已算得上是高寿,即便历史上贾诩活到了七十七,程昱寿终时为八十,但无论精力还是体力都已不如往昔,曹『操』也不忍让他们太过『操』劳,除非有如今天这样的重大军机,才会找来以为参谋,其中贾诩这老狐狸虽然要比程昱小上不少,但他是个深晰明哲保身之理的人,认为自己非是曹『操』旧臣,所以怕遭猜嫌,于是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往,即便是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因此沉默是金便几乎成了他的座右铭。
待我说完后,荀攸客气的拱手道:“攸虽明先生之计确为可行,然如今雍州仍有近八万之众,何不谴一军自秦川而断马超后路,再以石城、安定的候选、张横辅之,同时出兵散关围困天水,如此岂不更佳?”
我心道:“老大,看来你还没意识到诸葛亮这家伙的恐怖啊!”眼下马超已成了牵制曹『操』的关键,而且一旦马超能重得西凉,以他的为人必定与曹『操』不死不休,对于刘备实在是一个好的盟友和打手,况且其身边少有擅谋者,日后解决起来也比较容易,不知要比东吴好上多少?所以我想那猪哥恐怕不会仅仅只与马超约定一人攻汉中,一人收复西凉,彼此分散曹军那么简单。
微微叹息了一口气,我道:“干如何不知公达先生之计为佳,然马孟起虽无谋,但诸葛孔明既与其暗中为盟,却不可不防其为之谋划也,倘若马超此番名为攻金城,暗中则埋伏兵马,只等丞相数万大军经秦川而至,到时以其对西凉天时、地利之熟,手下精骑之勇,突起发难,旷野之中谁可挡之?一旦如此,则恐一年半载内,雍州再无可威慑天水之兵也,马超从而无有后患,程银、侯选等又有谁可抗之?”
书房中人闻我之言,想到那种可能及其后果,都不由暗吸了口冷气。
“诸葛村夫竟如斯狡诈乎?”董昭惊叹道。
我苦笑了下,道:“宁信其有,莫信其无也。”
只见曹『操』面『色』阴沉着点点头道:“子翼之言不错,观诸葛以奇兵突袭阳平之事,确是不可不防也。”
此时贾诩忽然开口,面无表情的缓缓道:“子翼先生之料甚为可能,然公达之计亦不无道理,以诩之见,到不需大军而枉,丞相不若自雍州调五千精骑,专以侵袭马超之供给粮草。”
曹『操』听了连连点头称“善”,而我则暗道这老家伙的确够阴够毒,马超明显粮草并不充沛,否则也不用急着在冬天动手,而他此次出兵,即便用就食于敌之法,可西凉地广人稀,如今又乃冬季,哪里去找那么多粮草来?因此定然有自陇西的运粮部队以供其需,贾诩这着若成,恐怕马超这次想打下金城甚难,弄不好只能混个灰头土脸的退回天水。
有了贾老狐狸的毒计,再加上我的分析,西凉之事便已初定,但却还有更为令人挠头的汉中之争等在眼前……。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难题(二)
第一百二十六章 难题(二)
对于曹『操』来说,如今汉中要比西凉形势严峻得多,魏延的奇兵突现,立时打『乱』了原本曹『操』的布署,而且如今已过三日,实不知以阳平关张鲁的两千守军,能否抵挡刘备的一万精锐,因此实是令人为难。
此外也让我有些不解的是,以诸葛亮谨慎的『性』格,这样奇兵突进未免有些与他『性』情不符,到像是魏延这样敢于冒险的人所谋之计,要知一万人想潜踪匿形绝非易事,一旦若被察觉,先不说是否遭人所袭,光是提前暴『露』了作战意图,便已是莫大的损失了。
“阳平关乃此番援救汉中之咽喉,不知众位有何高见?”曹『操』沉声问道。
我听了暗自长出了口气,这次曹老大总算没有再点到我头上,否则这还真是让人格外头痛之事。
书房中的众人沉默了一阵,才由荀攸开口道:“丞相,攸以为以张鲁之两千军兵抵挡刘备一万精兵,实无把握,如今已过三日,为稳妥起见,不可不谋阳平被破之对策。”
虽然荀攸所言让曹『操』听了似乎有些郁闷,但这确是极有可能之事,因此曹『操』微微点了下头道:“公达觉若是张鲁失了阳平,当如何应对?”
荀攸道:“阳平若失,张鲁惟有死守汉中,子孝将军原本进驻之军,便以略阳为根基,攻打阳平,以为牵制,而我经子午谷至城固大军,则为关键,攸想若能赶在诸葛孔明中军围困汉中前会合张鲁,则汉中可保,若不然……,便是僵持之局也。”
这时一旁程昱捋着胡须皱眉摇头道:“若诸葛四面困住汉中,怕是只能僵持一时,莫非公达忘了我军粮草不足之事?无论略阳还是城固,实无久为支撑大军所需之资也。”
荀攸虽被反驳,却并不介意,他点点头道:“程公所言甚是,不过若是攸之叔父可破所困一面之敌,则尚有回转之机。”
荀彧对诸葛亮?我心中实在对前者没有太大的信心,至于曹军抢先一步自长安而至汉中,我更是想也不用想,如今想来诸葛亮这家伙不但突袭阳平这招玩的漂亮,便连主力大军出兵都早有谋划而占了上风,虽然曹『操』早就有心出兵汉中,并且知道兵贵神速、先发治人的道理,但行军作战不是过家家,不可能说上就上,说打就打,即便士卒再低贱,但也是人,也需要休息,因此围困天水的十数万人马需要休整,而且其中一部分还要先撤到长安,此外供给粮草需也要筹划,三者为了不刺激已经有心归顺的张鲁,也不能『操』之过急,因此不免无奈的拖延了出兵日期。而且如今看来,诸葛亮必定在聚集兵马、囤积粮草的消息上做了手脚,放了烟雾弹,要知曹『操』月中才得的确切消息,就算那猪哥一月前就开始准备,但十万大军及所需粮草,以才得益州半年的刘备,又怎有能力在不到五十日就准备完毕?所以很有可能刘备初得益州时,诸葛亮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讨伐汉中了,以他隆中对三分天下的眼光,实不为奇,而且如此一来,也能解释为啥魏严能突然带着一万精兵冒出来。哎~,诸葛孔明,真tmd乃妖人也!
到目前为止,尚无人考虑阳平关未失的对策,这一是出于未思胜,先虑败之理,二是张鲁之军战斗力实在是弱了些,先不说以两千对一万有五倍的差距,只看历史上曹『操』征汉中时,张鲁以数万人且早有准备之势,都未能守住阳平关,就足以见其军兵战力如何。那些“五斗米”教的教众在训练上实在差得太多,而且又无名将率领,否则面对并不擅长山岳作战的曹军,绝不会败下阵来。当然,在演义中曹『操』攻打汉中时,几乎被『逼』得粮草耗尽,以至于说出了“鸡肋”这样的话来,而被杨修猜出其有撤兵之意,后来攻破阳平也是因为夏侯渊在大雾中率军误至杨昂营寨,而守寨军兵误会其乃是自家兵马,打开了寨门才得侥幸得胜(另有说法是夜晚天黑,夏侯渊『迷』路,反正都是胜的一方淅沥糊涂,败的一方莫名其妙),但从此也能间接看出张鲁军中将领与士兵的水平如何了,倘若是换做刘备、孙权中的任何一家,也不会在还未弄清敌我之时,就先打开寨门吧?而以这样的战力,面对魏延所率精于山岳作战的蜀军,阳平关能守住的可能『性』绝对不超过三成。
曹『操』沉『吟』了一下,望向我道:“子翼可有妙策?”
哎~,事情已到了这一步,我要有对策那就是神仙了,何况这年代又没有电话、电报,更不要说卫星啥的,远隔千里之外,根本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弄不好这时候非但阳平关已失,就连汉中都已被魏延堵住了大门也未可知,何况从长安出发到汉中本就比诸葛亮大军要走的距离远,而且还被骗晚走了三日,眼见着不可能早一步进汉中,事到如今,我还能有啥办法?
我正不知如何应付曹『操』,忽然有其亲兵手持信笺来报,言为汉中军情,一时间众人不由都有些紧张起来,即便是我这个并不在乎的人,也微微攥起了拳头。
“速速呈来我看!”曹『操』催促道。
那亲兵闻言赶忙将信呈上,往日里沉稳无惊的曹『操』此时显然也有些焦急,快速展开观望,众人则齐齐望向他,只见曹老大先是一愣,书房中人便心中一沉,但转瞬间却见他面『色』和缓下来,嘴角竟还带了一丝笑意,缓缓道:“张公祺书言,阳平关虽遭魏延三日猛袭,却仍未失,且吴懿所率拦阻之军,已有不敌之状。”
在坐之人闻之皆松了口气,实未想到张鲁那两千余人竟在毫无准备之下,竟能坚守三日不败,而我却不知为何突然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不安,但又一时想不出原因来。
曹『操』说完,脸『色』却又沉了下来,道:“阳平虽未失,然张鲁已明言,如今守军已亡大半,尚存者不过千人,魏延之军虽已『露』疲态,但若七日内无有援兵,恐仍难保也,是故当速命子孝轻骑急行,务必早至,而张鲁为救阳平,已施围魏救赵之计也。”
围魏救赵?
书房中其他人听了都似有所明,而我心中那不安之感却越发强烈起来。
………………………………
第一百二十七章 难题(三)
第一百二十七章 难题(三)
围魏救赵在现在本身已算不得什么奇谋,在当年孙膑用过之后的数百年里,不知有多少名将文臣将这招用与沙场、官场之上。张鲁如今用来,想来那魏便是葭萌关,赵则等同与阳平关,而葭萌关对于诸葛亮,绝对要比阳平关对曹『操』重要的多。况且按照斥候所报和张鲁先前送来的那份军情所知,刘备驻扎在葭萌的兵力不过万余,而吴懿又率其中过半阻挡张鲁救援阳平关的兵马,因此如今仅剩三、四千许,倘若张鲁自汉中调集大军猛攻,的确很有可能解去阳平关之围。
葭萌毗邻汉中,这一点虽原先看去对张鲁极为不利,但若其为主攻,便立即优劣之势互逆,无论粮草供给还是攻城器械都不需长途跋涉的运送,而且魏延那一万人既要潜踪匿行,总不会还带着大量粮草及后勤物资,是故其供给必由葭萌关所负担,此外还有吴懿那几千人也是同样如此,所以葭萌守军负担颇重,而张鲁大军一但『逼』至关前,无论是日夜狂攻使关隘势危,还是有心切断吴懿供给或压迫守军而减少为魏延送粮,随便挑一条都很可能迫使蜀军回援,魏延撤则阳平之险立解,吴懿走则援军可至,同样也可保关隘不失。
“张鲁能占据汉中一郡二十余载,确有其过人之处,这围魏救赵之计,大有可能以解阳平之困。”曹植脸上带着几分喜『色』道。
曹『操』闻言面无表情的道:“此计虽好,胜负却仍是五五之数,尚需看两方谁先不支,是故原先所谋之事仍不可懈怠。”
这时一旁程昱道:“丞相所言极是,以两千军兵仓促之际,抵挡蜀军三日猛攻而保阳平不失,实令人惊讶,然魏延若放缓攻势,仅剩的千余人虽可得有喘息之机,但亦有可能松懈畏战,若再无名将激励士气,确有可能反而失了关隘。”
书房中如曹『操』、荀攸、贾诩、程昱等人都是久历战事,计智过人之辈,便是一时间听得阳平不未失心有欢喜,但却能很快冷静下来,而曹丕生『性』沉稳,且自幼虽曹『操』征战,也明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之理,因此便显得曹植微有浮躁了。
在坐的众人虽很理智,但却没有人质疑张鲁那围魏救赵之计,可我却因心中那莫名涌起的不安,暗自揣摩起来。
要说张公祺能独霸汉中二十多年,的确不是泛泛之辈,但细想来却也未尝不有外部因素之故,当初张鲁继张陵为“五斗米”道首领,凭借其母与益州牧刘焉家的关系,从而得到信任,受封为督义司马。后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到也是个角『色』,从而开始占据汉中,但仍遵从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的创始人刘焉之命,以贼寇多,道路难行等理由助刘焉不受朝廷之命,更不交纳税赋,而那时大汉朝廷已是病入膏肓,不断有百姓揭竿而起,更有黄巾百万起事,因此对刘焉、张鲁实是无可奈何。初平五年,刘焉身死后,便又赶上刘璋那孱弱之人成了益州之主,而中原曹『操』、袁绍、吕布、袁术等人又杀得热闹,所以张鲁能割据汉中直到现在,实在不能不说一半源于其能,一半源自天意。
如今张鲁在汉中兵马尚不足五万,先前派出一万多人援助阳平关,手中满打满算还剩三万可用之兵,现在他想攻打葭萌行围魏救赵之计,并且还不能拖延过久,这样不以十倍之兵,恐难达到目的,但葭萌守军约在三千多,十倍便需三万余人,张鲁显然不可能把汉中城里的兵马全部派出,因此最多出兵二万五千已是极限。然亦要知,并非这两万多人到葭萌前逛一圈就能吓回魏延或是吴懿,倘若没有疯狂的进攻,没有使葭萌关显得比阳平关更为危急,恐怕也同样无法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可如此一来,张鲁死伤个万把人绝不奇怪,而且还不一定能保住阳平不失,这对本就兵力不足的汉中来讲实是不利,等诸葛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