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蒋干 >

第28章

我是蒋干-第28章

小说: 我是蒋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翼之思与亮相若也必不负所托。”诸葛孔明眼中光芒一闪果然应允道。

    “其三请子龙收吾这小童为徒但不可迫其效命于使君。”

    我此言一出诸葛亮、赵云、铭心都是一楞谁也没想到我最后这个条件会是这个样子他们却怎知最为重要的便是这一条了否则虽然免费旅游也有吸引力但也没在家安稳的待着安全。当然我还有一点比较阴暗的想法是藏在心底的那便是:万一将来跑不掉的话兄弟我只好对不起大家投孙权卖刘备了。

    铭心听得我这个要求脸上神色顿时激动起来张了张嘴似乎要说什么却忍住了。想他如今已是十三、四岁若再不找个师傅恐怕便要彻底耽误了因此他自己心里也实在是着急但出于对我的信赖只是一直压在心底能拜赵云为师自然是天大好事但也听出先生这一去恐怕要冒险这又喜又忧的心情实在是不太好过。

    诸葛亮听了微一怔也不说话这事他却做不了主收不收徒弟只能看赵云自己的意思了但他却丝毫不担心什么。

    赵云到只是一楞随后看了看铭心点头坚决道:“但凡先生愿陪吾主前去云便收其为徒又有何妨?”

    我自然知道他会答应连命都交给了刘备这还算些什么?而我也不担心他敷衍我赵子龙是什么人?一诺千金之忠义者也怕只怕他没当老师那水平不过也只能看铭心的运气如何了。

    微微笑着点头我正要开口铭心突然声音微颤道:“先生若要因我求师一事而冒此风险吾宁今生不拜一师!”说着双膝跪倒于地俯身不起。

    这突来的变化让我们都是一惊赵云惊后则眼中露出欣赏神色微微点头不语;诸葛则只是手中羽扇微微一顿瞬又恢复原本的规律摆动着面容上同未有丝毫变化;而我则微微叹息心中感慨他竟要因担心我的安全而将一生的目标和希望都放弃么?这孩子。。。这孩子要下多大的决心啊他的心里此刻是不是在滴血?

    我嘴角微微颤抖着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将他扶起看着他紧咬着下唇脸上无比坚决的样子我微笑着也管不了一边的诸葛亮和赵云会怎么想和声道:“汝实乃痴儿也想徐庶、庞统、诸葛先生皆称吾乃‘天机’这些许小事焉能乃吾何莫非汝不再信你家先生之才智否?”

    铭心听我之言眼中露出迷惑的神色道:“先生之能铭心自是相信只是此去东吴终是有险万一。。。。。。。”

    我知道若不说点什么出来恐怕这小子不会痛快答应于是哈哈大笑道:“孙权、周郎、鲁子敬辈皆非常人岂能不知天下如今之势孰轻孰重当了然于胸纵便是其有害使君与吾之心嘿嘿!当初既能识破其连环、苦肉之计又断其得不成江陵、襄阳、零陵等地失利于合肥城外今番欲嫁其妹与使君如此小计无非为‘美人计’而已若其敢不利于吾你家先生便让其陪了夫人又折兵!”管***诸葛会怎么想兄弟我虽也贪生怕死但热血也还是有的铭心这孩子如此为我我要不给他弄过赵云来当这老师蒋字便倒着写!

    我这几句话说时心情激荡之间自有一番气概令赵云听得俊面微动铭心更是眼中放光热血沸腾身体微微而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神色激动的仰头朗声道:“铭心听先生之言便拜赵将军为师只求先生允我随往先生先收留我于幼年贫苦之际待如子侄后于虎爪之下舍命相救今番又为铭心身入险境铭心生无可报不原来世再还愿为先生之子侍侯于鞍前榻侧。父亲在上受孩儿一拜。”说着“当!当!当!”前额碰地磕了三个响头。

    彻底楞住的我直到诸葛亮笑着拱手恭喜我收了这样一个忠义之子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心里有是欣喜又是感叹连忙双手将铭心搀起道:“铭儿请起吾便收下汝来便叫蒋铭吧。”略微思索道:“再赠汝一字便为鹏飞愿汝日后如大鹏展翅飞于九天之上。”
………………………………

第二十二章 另辟希径

    我没有去见刘备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不想让东吴的暗探察觉我和刘备之间有什么瓜葛至少目前我自己行动则更为有利。

    此外我也不担心刘备对我的信任问题如果他肯让诸葛亮来请我陪同便是说明他不会怀疑我他招揽人才使用人才的能力已不用多说而之前我所提的条件不过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承诺而已。况且我一向认为刘备对于天下形势的粗略判断并不差只是再往下分析和细化能力不够罢了就譬如关羽死后的伐吴之战我便不相信刘备仅仅是为了替关羽报仇便举全国之力而攻吴以他这样白手起家而分天下之一的霸主难道就如此冲动、奢侈?恐怕他也是看出了曹魏力不可敌唯有取东南江山才足以北上和曹操一决的现实但他却缺少对东吴实力的具体分析和了解不顾诸葛亮等人的阻拦只凭粗略估计便下了决心于是真的动了手才现孙权那边并不是个软柿子把自己弄得进退不得最后败给了陆逊。所以这次刘备是看出了天下形势虽然政治婚姻从来是不可靠的但拒婚只能受人以柄让自己处于被动局面因此他必然也会小心翼翼。

    稍微准备了一下我便带了义子蒋铭、李忠和诸葛亮从刘备亲卫中选派的两名机警忠贞的士卒先行一叶轻舟荡于江上而去。临走之时捎信给刘备请其晚走数日且走前便在江陵大肆宣扬要去南徐迎娶孙权之妹的消息沿途也不用太过急切不妨多在长江沿岸一些东吴所辖的城市逗留宣传一番当然柴桑附近还是不要多待的好虽然周瑜已经病的不轻但这个东吴的鹰派还是少惹为妙。

    这和原来诸葛亮留给赵云的第一个锦囊差不多因为我也同样认为这是一步好棋毕竟这样一来便给原本就犹豫不定的孙权再多添了不少顾虑。但与诸葛亮不同的是我不相信刘备到了南徐还能再玩这一招到了孙权眼皮底下说软禁就被软禁了还拿什么去造势?

    李白说“千里江陵一日还”虽然走水路确是很快但从江陵到南徐有多远?江陵在长江中部南徐则已近长江入海口如此遥远的距离想想将来真要陪刘备从孙权老巢里跑回来一路上会吃多少苦头?

    我并没有从江陵起程而是自襄江乘船至石阳又换船入长江顺流而下这一路上到也轻松自在。

    欣赏着长江沿岸的秀美风光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秣陵也就是未来孙权的都城建业后世的南京。不过如今的秣陵只有一座小小的县城与竟陵相若远未有后来那般繁华庞大。

    未到南徐先至秣陵游览了一番这日后的数朝之都便转而向东南吴郡(隋后一直叫苏州)而去。我很清楚自己没有诸葛亮那般的智慧想不出绝妙好计但和战争一样任何策略都要为政治服务因此我一路上反复思索决定用另外的途径达到相同的目的。

    “张、朱、陆、顾”是江东四大族虽然顺序上陆家排在第三位但其真正实力绝对不比张、朱差并且和同是世代本地豪族的顾家关系亲密陆逊之祖父陆康曾是庐江太守陆康之子陆绩是郁林太守而陆绩的外甥顾邵便是如今左司马日后丞相顾雍之子为豫章太守因此陆家、顾家几乎就是一荣俱荣一损皆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而现在的孙权只是二十七、八岁的青年远非今后那个成熟且自有主见权位稳固的吴国之主因此纵然坐上东吴掌舵之位已八年但他无论在政治还是军事上都仍有些稚嫩所以对待这些势力庞大的豪族还很是拉拢和倚重。

    数天之后当刘备的迎亲船队还在武昌、黄州一带大造声势之时我已经来到目前名义上仍是东吴都城的吴郡吴县吴城城外。(孙权和刘备结盟抗曹操时于柴桑接曹操战书后托于周瑜后未回吴而是到了南徐直到周瑜死后才回吴公元212年听张纮遗谏修石头城定都建业。)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之美然而这时的苏州—吴郡却远没有后世的风姿虽然山川亦美但却少了繁华之景。除了吴城外周边松江、嘉兴、钱唐、余杭一带很多地方还是荒蛮之地只有山越一族居于其中他们与汉人少有往来彼此相疑甚至仇视。而陆逊便是在钱唐附近的海昌县内任屯田都尉时凭借开地垦荒缓和与山越族的关系打击附近反叛豪族等功绩而获得孙权的赞赏被提升为定威校尉。

    作为东吴的都城吴城的繁华绝不亚于江陵、柴桑等地往来的商人、百姓络绎不绝店铺酒祀林立各地所产多有所见。

    没有过多的流连于街头我让随来的刘备亲兵吕丰(感谢男人b猫推荐)、吳克(感谢dbduck推荐)分别去采买一些礼物准备去陆逊府中拜望。

    能成为刘备白耳精兵中的一员毫无疑问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卒无论彼此配合还是独自为战的能力都甚为出众其中很多还有所长。譬如吴克他自幼四处流浪南至南海(今广州)北到云中、九原都曾经去过各地风土言语多听说;而吕丰除了在步战上极为出色外更有一双夜眼相同的是这两人都心智机敏且平日的言谈举止便和普通百姓一般我当然不会选两个走到哪儿都一身血腥杀气的跟班。

    想起当初从几乎可与赵云比肩的白耳精兵统领陈到那里选走这两人时我不由暗自好笑这家伙苦着个脸无奈看我带走两人不停的叨唠着请我善待他们说他们是精兵中的精兵不容轻失之类的话最后要不是诸葛亮也不耐烦的瞪他一眼这小子还不知要贫到什么时候足可与唐僧一比了。

    我来的很是时候陆逊升为定威校尉后还未有新的指派下来于是交了海昌县的事后正赋闲在家听说我前来拜访忙亲自将我迎了进府。

    彼此坐了英俊武生陆逊客气的道:“子翼先生怎会远涉至此?逊实是不曾料到。”接着又微微苦笑道:“先生那雌雄双剑可是让吾吃了一番苦头。”

    我听他言语轻松呵呵笑道:“干闲来无事便顺江而下四处游览忽想伯言购吾剑所费颇多又受责理应前来一拜故至吴城。”

    陆逊原本便不在乎被罚神色轻松的笑道:“先生之意逊愧领然两剑之不凡实也不虚其价。”

    我谢过他的夸赞很是随意的道:“如今江南一片生平百姓亦可安居所经吴地生机昂然已显繁华之迹可见孙将军治理之能然其中亦有伯言之功无怪得受升迁干甚为钦佩。”

    听我夸奖陆逊谦虚道:“逊之为尽职守而已纵有些许微功又值几何?先生过誉也。”

    我道了句“伯言过谦”随后却微微一叹很是感慨的道:“干虽一布衣然亦望田之不荒、居之不空、百姓足乐而流离失所、食不裹腹者多因战端故常于私下心不能安恐再有刀兵事起。”

    陆逊毕竟还是年轻老练深沉处尚不足此外久于东吴常闻我才平庸也不心疑微微笑道:“先生多虑也逊虽不能久断然数年之间江南应无兵戈之事。”

    “偶?干愚昧望伯言为吾解判。”我装做很是不明白的说。

    陆逊似乎很有兴致的道:“子翼应知曹操败于赤壁其力已弱恐不修养数载难以攻伐。且其西北有马腾长安之西有张鲁为制约江南一处但有(孙)将军与使君为盟曹某纵是来犯亦难有所为也更休提得过长江天堑。”

    或许年轻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尤其是有能力的年轻人也或许是清闲的时间太长的缘故能够如此以为人解惑的方式一展胸中之才陆逊面上满是畅快之色。

    我脸上装着大悟的样子心中却嘿嘿笑道:“兄弟终于把你套进来了。”
………………………………

第二十三章 旁敲侧击

    我见陆逊被套了进来心中欣喜而且听他之意显然是认为目前孙刘两家联盟是十分重要的这让我也更加放心下来。陆族现在虽然由陆绩(这也是个有名人物《二十四孝》中便有一孝为“陆绩怀橘”其年龄比陆逊还小但辈份大是陆逊的叔叔)掌舵但他如今身无官职到是陆逊才真正是族里的顶梁柱所以陆伯言的想法很能代表陆族的意思。

    一边连连点头我一边道:“干自江上而来沿途闻刘使君已往南徐迎娶孙将军之妹这样看来孙刘之盟定然稳固江南应无忧也。”

    陆逊闻我言面现露诧异之色眼中有疑惑神色竟一时沉思起来随后片刻变面色一沉。

    见了他这样的反应我便知周瑜给孙权出的这一计的确只是仅有少数心腹人知而陆逊想必感觉到了其中的蹊跷之处以他的智慧不难想到其中的关节。

    我装作奇怪的道:“伯言伯言?为何思而不语莫非刘皇叔娶孙将军之妹一事有何不妥否?”

    被我连唤了两声陆逊察觉自己的失态忙又笑道:“焉有不妥之处?此乃大喜也吾只思今后两家之谊更固曹操定不敢轻犯。”

    “呵呵伯言时才神色干还以有事也。”

    陆逊笑容有些僵硬道:“逊失礼也先生莫怪。”

    我忙白手说:“怎敢怎敢。”

    随后闲聊了两句他看似随意问:“子翼从江上来使君已至何处?”

    取水喝了一口我想了想说:“吾自江陵来时城中喜庆之色甚浓使君谴手下四处采买聘礼干至九江祖籍已闻江湖传此事使君船队似乎仅到巴陵听人言其感聘礼不足以显诚意途中遇城则停寻贵重之物而购故照此恐尚未过柴桑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陆逊先听我言似乎微微放心但随后又闻还未过柴桑便又似乎担心道:“如子翼所言刘使君竟有如此诚意实乃江南之福然其所采财物之丰恐遭贼人所窥若有闪失则非孙刘之幸也。”

    嘿!从我这里探消息么?脸上也马上有了些担忧之色我想了想又笑道:“刘使君有卧龙为军师关、张、赵都是绝世猛将想来何人敢捻虎须?伯言恐多虑矣。”

    见我说了和没说一样陆逊有些不甘摇了摇头道:“纵然孔明多智三将有勇然双拳难抵四手若贼人势强恐不能安。”

    “呵呵这个到可放心干听闻使君随行有精兵数百应是无妨伯言如此关注两家之姻想来孙将军及一干能臣亦不会轻视这桩婚事必可圆满江南无忧也。”我高兴的道。

    陆逊虽也陪我一起笑着但其眼中难掩忧虑神色。

    又坐了一会儿我起身告辞陆逊便留我小住想了想便同意下来于是在其的安排之下住进了陆府。

    当夜陆逊面有忧虑的请来其表弟顾邵也不客气道:“近日可有姑父自南徐之信?”

    顾邵此时二十四岁还未有官职遵他父亲顾雍之命在祖籍谴心研读虽然才智比不上陆逊但自幼受其父和名师指点也是东吴年轻一辈中的才俊听陆逊问又见其面色想了想道:“父亲大人随数日前有家书然未曾提重要之事兄长有此问莫非出了大事?”

    陆逊叹息一声道:“莫非姑父亦不知主公嫁妹与刘备之事?”

    顾邵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喜道:“此乃喜事我东吴与刘使君结亲必可固盟合力抗曹。”

    说完却见陆逊饶有深意的看着他却无丝毫欣喜之色不由奇怪问:“兄因何无喜色?”

    陆逊不答只是缓缓道:“主公嫁妹与刘玄德如此大事因何非旦不闻人传甚连姑父如此倚重之属下亦不知晓?”

    听表兄如此问顾邵也觉奇怪沉思片刻骇然抬头失声道:“莫非此乃一计?”

    陆逊见他声大忙摆手往书房窗外望了望见四下无人才道:“弟莫张扬然汝之言恐不谬也。”

    顾邵见陆逊肯定有些忿然道:“谁人竟为主公出此下策焉不知如今孙刘两家有盟才得以抗曹若是刘使君有所闪失诸葛孔明、关羽、张飞岂肯干休?江南自乱得利者唯曹阿瞒矣!”

    陆逊听了苦笑道:“除却周督都外何人能出此计?何人敢以主公之妹为诱?”

    顾邵脸上显出不信神色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