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蒋干 >

第174章

我是蒋干-第174章

小说: 我是蒋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我也晕的七七八八,顾不上与东吴众人别过,就在周瑜亲卫的搀扶下,转入后帐与周瑜同榻而眠。

    倒在床上的我,眼皮重如泰山,不一会就『迷』『迷』糊糊的睡了,可这时代的床实在是硬的可以,哪有家里的席梦思舒服,于是便也睡不塌实,隐约中似乎感觉到周瑜翻身呕吐不止,当下『迷』糊中嘴角『露』出幸灾乐祸的笑容,“嘿,也让你吐个面如‘吐’『色』才好。”

    不知睡了多久,忽听帐外“梆!梆!”的响声,这响声一会一遍,扰的我好不心烦,嘴里含糊不清的嘟囔着什么,艰难的睁开眼,撑起半个身子想一看究竟。却突然发现面前火烛闪烁的一张长桌上,有一些书信,这才猛然想起,好象蒋干还有个盗书的任务。

    我苦笑了一下,回头看了看躺在身边,似乎熟睡的周瑜,又看了看那桌上的一堆书信,心道:“想让我拿就简单一点好了,放这么多干吗?难道不知道我不怎么认识你们的字么?”

    想虽这样想,我还是努力的爬起来,看了看桌子上的书信,这一看之下,我突然发现这些原本不大认识的字竟然如同简化汉字般清晰的反映在了脑海里,这真是怪之又怪,玄之又玄。不过这时候却也不是让我仔细思考是时候,顺手翻了两下,第三封竟然就是那封伪造的书信: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忍着隐约的头痛,我打开尝试着想看看自己认识多少,只见上面写道:“某等降曹,非图仕什么,迫于势耳。今已什么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什么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什么。”

    靠,这么多的字,我竟然认了个八九分,真是天才。既然确认了大概意思,也不细看,顺手塞进了衣内。

    这时周瑜忽然翻了个身,嘴里嘟嘟囔囔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虽然头晕,可思维还算清醒,知道这个假睡的家伙正催我睡觉,于是赶紧顺竿趴,吹灭了灯,倒头便睡,心道:“让我看我也懒的看呢。”

    我正打算继续和周公谈话,忽听周瑜含糊的说梦话:“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曹贼之首!”

    我心想:周公子,我信你成么?让我睡会吧。

    接着又听他说:“子翼,且住!……教你看『操』贼之首!……”

    “靠!你tmd有完没完,怎么跟唐僧一样!”我心里嘀咕,“看来这演员的确不是一般人做的。”

    周瑜终于不在嘟囔,我也可以安心的睡上一会。很快的进入梦乡,梦里似乎有模糊的出现了一些人和发生了一些事,当然也出现了一些字,让我奇怪的是,我明明是在做梦,但却有意识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梦,而且都是很重要的梦。这种感觉就象是一个透明人站在舞台上看别人演出一样,没人知道我在那,我却知道我在那。

    其实,现在的我,身在三国的我,不也正是这样的境遇么?一个几乎没什么太多出场机会的小配角,看着这些三国时代的大腕们,演出着一幕幕慷慨悲歌;一幕幕波澜壮阔;一幕幕风起云涌,他们看我就如同我是不存在一般,而我看他们则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画面。

    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又一阵“梆!梆!”声将我从梦中吵醒,『揉』了下朦胧的睡眼睛,看了看似乎外面还是漆黑一片,晃了晃头,似乎已不是那么难受,又听见那恼人的响声,才反应过来,这是报时的梆子响吧。数了一下,五下,这么说是五更天了。

    我扭头看了一下身旁不知真睡假睡的周瑜,心想:“既然是做演员,那就敬业一点吧,周公子啊,我可要走了,今日帮了你一个大忙,日后可不要忘了兄弟。”

    『摸』了『摸』怀中的信笺,我轻手轻脚的爬下床,略微整理了一下衣冠,举步向大帐外走去。

    帐外,火烛依旧,一队周瑜亲卫在渐寒的秋夜里站得笔直,见我出来,为首的一个上前问:“可是蒋先生?”

    我停步,毫不担心的答道:“正是干。”我当然不用担心,周瑜可巴不得我赶紧回去。

    那军士恭敬的施礼道:“天『色』尚暗,先生要去何处?”

    我面无表情的淡淡说:“昨夜一饮而醉,恐怕已是耽误大都督公干,若再盘桓实属不妥,干这就离去,烦请待都督醒来代干告之。”

    军士无语,点头让我过去。

    迎着从江上吹来的阵阵秋风,我不紧不慢的来到驻舟之处,却见铭心与那两名船夫已然在候,便奇怪的问:“铭心,你等怎知要返丞相大营?”

    铭心一双闪亮的大眼眨了眨,说:“是东吴军士将我们唤来的。”

    我点点头,瞧人家这服务水平,哎~。

    “既然如此,便回去吧。”我说着上船,吩咐两名船夫架船回转曹营,两艘东吴的巡江小艇一左一右结伴而行,但凡遇到巡查船只,均上前低语一番便放行了。

    我也不去理会这些,却想着见到那三国第一大枭雄曹『操』曹孟德时该怎样说辞。


………………………………

第五章 蒋干回营

    (有朋友说我照搬三国,那现在也是没办法的事,既然蒋干此时才出场,我又不愿意现在就破坏历史的轨迹,那也只能如此,好在这段戏也不长,今后的发展可就“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了。”呵呵)

    曹『操』,一个绝对让我高山仰止的绝代枭雄,一个即能诗词歌赋成为建安一派代表人物的文学大才;一个又能运筹帷幄征伐天下“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战术大师;一个这个时代的超级老大。

    即将面对这样一个人,不由得我不多思虑一番。而让我最为担心的就是曹老大的喜怒不行于『色』,猜忌心重,谁也无法料到他下一刻会有什么举动。

    脱离了东吴水军的势力范围,我『摸』着怀中的书信,犹豫不决。这一封书信可是系着三颗人头,蔡瑁的、张允的、或许还有我的。纵然历史上曹『操』没有杀蒋干,可无论谁亲临此事,也不禁要嘀咕一二。

    倘若不把书信交给曹『操』又会怎样?

    突然我涌起了这样的想法。若真如此,恐怕我最多被曹『操』大骂一顿,之后蔡中、蔡和不会前往东吴水军诈降,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用起来也难说成败,蔡瑁、张允即在,二人熟知江南天气,又精通水战,这庞统的“连环计”能不能成也是五五之数,之后这赤壁大战呢?华容道呢?

    哎~,我痛苦的拍拍头,没想到这一张薄纸此刻却牵系着历史的进程。

    罢了!一旦历史这时改变,我根本就失去了如今最大的依靠,在没有确保能顺利活下去的时候,我还是赌上一赌把。暗中祈祷:我在这个时代最为倚仗的《三国演义》的作者罗大大,你可千万不要太过演义了,否则。。。否则做鬼我也不放过你!

    一路无话,行到曹营水域的我在通报身份之后,很快被带往曹『操』的主帐,看一路上这引领官焦急的样子,也能想象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怪不得他当年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赐印赏金,连赤兔马都送给了关羽;也难怪他“宁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从而成就了长板坡赵云的一世声名(我想大家都清楚,若是曹『操』不爱赵云之才,千军万马之中,就是碾也把赵云碾死了,还能让他杀个七进七出?至少从关羽被一个无名小足『射』死就能看出,任你打遍天下无敌手,也恐怕抵不过暗地里『射』来的那一箭。)

    施施然走进警卫森严的曹营主帐,但见一排排精捍威猛的北方壮汉身着皮甲矗立两侧,光从这身材来看,东吴士卒纵是精壮,可比起北方大汉还是差了几分,若是过得此大江,陆战之上,东吴军战力定然不是曹『操』北方兵勇的对手。

    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确是众多,怪不得诸葛亮当初对孙权说:“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除去那些身有职责不能擅离的属下,光是眼前就从大帐内一直排到了帐外,看人数不在百人之下。

    来不及看众人『摸』样,但听得帐内有人郎声道:“可是子翼已返?”

    大帐里外一片肃穆,此人敢如此说话,定然是曹『操』无二。当下我不敢怠慢,忙快步进帐,来不及仔细端详这超级枭雄,忙深躬一礼道:“正是在下,干见过丞相。”

    就听头上的声音威严而缓慢的说:“子翼免礼,江湖往来辛苦,不知可曾劝降周瑜?”

    我这才起身,略一打量,只见主位上坐的一人,姿貌短小,并不魁伟英武,一副黄髯,面容略微有些发白,虽容貌平平,但浑身上下散发出无形的威严气势。

    “周瑜才高气傲,非干之言辞能与打动。”才一说完,我立即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向我『逼』来,丝丝寒意无来由的涌遍全身。

    我生平首次体会到一个人的气势竟然能给人如此压力和恐惧,无奈下只能强自支撑,却听曹『操』一拍桌案,怒道:“当日你『毛』遂自荐前去说相,想不到非但成功,定然还惹得东吴小儿笑我江北无人,哼!实乃让人懊恼!”

    大帐中众人见到曹『操』发怒,无人敢言一语,我只能低头不语,却心中嘭动不安,不知这『性』情善变的曹老大会怎样处置于我。

    看样子也不见有人会给我求情,不由暗骂蒋干这家伙平日里人缘竟然差到如此地步,看来只好用它了。

    当下抬头强自镇定的说:“干虽未能为丞相劝得周瑜,却无意间探得一事。”

    “恩?是何事?”这下不但连曹『操』,就是其他众人也好奇气来,谁也不知这平日里名不见经传又有几分傲气的蒋干得到了什么消息。

    没有立即拿出信笺,虽然我不聪明,可也不傻,这封信一出,曹『操』怕是就要杀了蔡瑁、张允,倘若这多人在此,无论是否有人看出这离间之计,或是之后曹『操』自己察觉,以曹『操』的身份,这可是个丢不起的大人,他丢不起人,那只好丢我的脑袋了,这可是万万不能。

    于是我装作语有难言的瞟了眼四下众人,吞吞吐吐的说:“这。。。。。。。”

    曹『操』是何等人?心中也是一沉,知道面前着面貌平陋的蒋干定然得到了什么机密要事,于是面无表情的对众文武说:“你等先在帐外等候。”

    众人见了,虽然心头有疑,但也不得不听令而出。

    片刻间,诺大的帐中只胜我与曹『操』两人,就听曹『操』道:“子翼探得何等机密大事?”言语中和气了不少,面容上竟带出一丝谨慎的笑容。

    我不由佩服这家伙变脸比翻书还快,忙从怀中取出书信,递到桌前,说:“丞相请看。”

    曹『操』不明就理,但一看信封上“蔡瑁张允谨封”的字样,面『色』就不由微微一遍,随后强自镇定的打开书信,再见内容,脸『色』已更是难看。

    我一见,心中只能暗叹:“蔡瑁、张允,休要怪我,这是周瑜要害你二人『性』命,此外谁让你二人新降不久,又是荆州世家,出身不好啊,要如夏侯一族般根正苗红,恐怕就是真的降了周瑜,曹『操』也不会相信。”

    “丞相,当夜周瑜摆宴而大醉,干酒浅只稍尝,后与周瑜同榻,无意得此信时大惊,随后假寐正思脱身之计,四更时分却听有人暗中呼唤于他,周瑜起身惊于与干同榻,轻呼失策,查我假寐而不知,与来人帐外轻谈,言道:‘江北有人到此,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

    得下手。’后两人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干得此惊天密事,后趁周瑜熟睡,骗过守卫得返,望丞相明查。”我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留意曹『操』的表情,但见他面『色』愈来愈是苍白,眉头渐渐拧起,眼中微有寒光『射』出。

    待我说完,曹『操』强压怒火,道:“此二贼竟敢如此欺我?怪不得前日大败于东吴!来人!速唤蔡瑁、张允前来。”

    帐外众文武正在奇怪蒋干有何机密要告之丞相,却见一传令兵飞奔而去,片刻后,但见蔡瑁、张允二人匆匆而来。这两人自从献上荆州归附曹『操』,便被命为水军正副都督之职,虽曹营原众人不耻于二人被主求荣之行经,但观其二人之水军本领却是不凡,到也无话说。此时见两人匆忙而来,都以为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军情,丞相要与二人商讨。

    但众人之中却有两人微微皱眉,两人均是文臣,一人身高八尺,面白眉浓,美须髯,正是此刻曹营中首席谋士程昱程仲德,另一人则面容清朗,虽着文士之装却有侠义之气隐现,间或炯智之『色』一隐而无,正是徐庶徐元直。

    程昱与徐庶相隔不远,略走几步,低声道:“元直可觉有不妥?”

    徐庶一见是程昱,面无表情道:“丞相之命,何来不妥?”

    程昱看他如此,无奈微微一叹,不再说话。

    徐庶对程昱这般态度,说来也怪不得他,当初徐庶在刘备麾下干的风声水起,正是程昱的一计,狭其母亲而往许都,『逼』得徐庶这个大孝子不得不离开刘备前往曹营,谁知徐母『性』格刚烈,甚鄙曹『操』,见到儿子竟然来此,一怒之下自尽而亡了。想来这对于徐庶这个大孝子有多大的打击?虽然无法离开曹『操』,但就此也就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语不发”的典故。当然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得知是程昱用计,徐庶不找他拼命就是好的了,怎会给他好脸『色』看?

    蔡瑁与张允二人原本正趁着天『色』未亮,『操』练水军夜战之术,突然听闻丞相召唤,忙匆匆赶来,这两人初投曹营,事无大小均小心翼翼,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马虎,一听丞相要见,心头不禁七上八下,忙边走边思虑着这几日有无做了不妥之事。

    二人到得帐内,顿觉气氛异常,空气中弥漫着丝丝杀气,不由更是心头凛然,战战兢兢的问:“不知丞相唤我二人有何吩咐?”

    曹『操』面无表情,冷冷的说:“我欲遣你二人领军进攻东吴。”

    蔡瑁与张允两人一听,不由相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之惊诧之『色』。我站在帐中一侧,心道:“别看了,越看你们死的越快,哎~,真是要死连老天都拦不住啊。”

    随后就听蔡瑁小心的说:“丞相不知,目下水军尚在『操』练,水上之战还不纯熟,倘若进兵,恐难是东吴水军对手。”

    曹『操』一听,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笑容中面上肌肉微微颤抖,眼中寒光越来越盛,双目紧盯二人,啪的一拍桌案,怒道:“等到你二人『操』练纯熟,恐我首级已献于周瑜之处了!”

    这一番大笑和诛心之语,惊得两人面面相觑,不知所谓,惊慌中哪还说的出话。

    曹『操』见二人如此表情,更确实了信中所言,对帐外亲卫喝道:“来人,将此儿人推出去斩了!”

    面对着冲进来如狼似虎的武士,蔡瑁、张允二人惊骇得如在雾中不知所以,看着眼前曹『操』挂在嘴角的丝丝冷笑,仿佛人在噩梦之中。待到武士拖起向外走时,才大呼“丞相留情!我等冤枉!”

    看着两人被拖了出去,曹『操』冷哼了一声,道:“死到临头还敢蒙骗于我?”

    此时我也被曹『操』的凶厉之气吓得心头『乱』跳,看着被虎狼般拖出去的二人,身上一阵阵出着冷汗。

    “子翼此功甚大,不知欲得何赏?”曹『操』面『色』片刻恢复如常,和言问。

    我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