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蒋干 >

第103章

我是蒋干-第103章

小说: 我是蒋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闲可实际上却又怎能闲得下来这几日间前来拜会之人络绎不绝先是曹植、丁仪、丁廙他们三人到也好打些仅与我随便谈论了一阵便留下礼物而去随后来的则是钟、蒋济令我着实费了一番力气才勉强应付过去再后是董昭我则以暗示其当恢复五爵之封使其满意而走接下来地王修、国渊我用抑强扶弱明赏罚令之相赞至于刘放、孙资这日后倍受曹魏宠信之士自然要投其所好大谈特谈重民生、慎用兵之理而对崔》||“壮志为绸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惊才子王粲以还未成书的兵法《三十六计》和机械知识震刘真可算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然对于一些自己实在难缠的便用扬己之长抑彼之短的方法插开话题大谈特谈对方并不擅长之事也能蒙混过关于是就凭借着对这些三国名人喜好地了解我绞尽脑汁一一应对真是累得身心疲惫不过好在所来之人多备厚礼也让我略微平衡了一些。

    我之所以要如此大耗心神应对他们一来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否则岂不露了麻脚?二来也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舆论资本因为说不准日后他们中谁地一句话便能替我消灾挡难。不过我亦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自然要有意无意的留下些“污点”比如在王粲面前我除了用“盗版”诗句震慑了他一下外并不过于掩饰自己在其他文学方面的欠缺比如与国渊这清廉之士谈论时也有意无意的流露出些许贪财的模样其实我一直坚信“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没有鱼的水日久便是死水而没有缺陷的人只会令旁人恐惧、嫉妒令上司提防、忌惮日子一长要么变得不是人要么就变成死人所以我总要拿出些并不严重的“弱点”出来以安他人之心。

    手中捧着一卷书简神色轻松的坐于案边我却一个字也未读进去今日已是大假的最后一天眼见马上就能告别这以接来送往、鼓动唇舌为主旋律的日子心中却未有半分欣喜反而更觉忐忑起来这到并非全是源自即将走马上任之故其中到有多半是因那本应该来却一直未来的那拨人。

    忽然书房之外一阵脚步声传来我抬起头只见张任先是躬身一礼随后到我身边低声道:“家主副丞相曹、御史中丞陈群、文学司马懿已至府外。”

    我闻言心中一沉暗道:“终究还是来了。”
………………………………

第一百零一章 应对(上)

    一身常服端然而坐面上露着清淡的笑容神色间逊亦微含几分威势虽然相貌平平远不如曹植俊朗飘逸但却显得甚为沉稳。

    “先生洞晰大势之才机谋绝妙之智天下皆知而于诗文之道亦是不凡昔日所著《侠客行》一诗每逢读来均觉荡气回肠、其中尽显侠义之气数日前又自王仲宣(王粲)处闻先生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更是悲壮苍凉令人听之心动不知先生近日可有佳作能否一赐?”彼此见礼安坐之后曹忽然说道。

    我闻其言不尽暗自苦笑要知他虽是曹魏开国之帝但在历史上反到以称赞其文采居多其雅好诗书文籍便在军旅亦是手不释卷更是新七言诗的开创者譬如陈寿于《三国志》中便道:“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文博文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以旷达之度迈志存之道克广德之心则古之贤王何远之有哉!”而我其实最怕这种人因此哪感接招不过好在早有准备于是淡然一笑道:“公子实是过誉了干于诗文一道并无深研且为诗者当有感而其意寄乎于思其思出自于情故诗文当有风骨若无则难有佳作如今干便少风骨之情也。”

    曹初时听我说不擅此道不免有些失望但随即听到后面不觉眼中一亮兴致大起。其道:“先生这‘其其意寄乎于思。其思出自于情’实为妙语不过这‘风骨’又当何解?”

    旁边陈群并不长于此但这时也不禁专注起来。而司马懿则依旧面无表情只是眉间那轻轻一动却未曾逃脱过我的双眼。

    看到曹略有失态的表情我心中暗道:“嘿不怕曹小子你不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其实曹子恒虽博览诗书文笔出众。但他同样还是历史上极为有名地文学理论家由他所著地《典论》一书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乃至整个文学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在《典论*论文》一便提出了“文气说”实际上便是阐述了文学作品应当有思想感情地观点而我便是投其所好吟诗作赋这种极需功力的创作兄弟我不在行。但分析品评胡吹乱侃却是高手更何况这年代曹引以为重着力强调的以情入文的观点在一千多年后。即便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恐怕在老师的灌输之下都知道个一二。就别说我这好歹也能算是半个文科生地人了。

    “骨乃精简也风为情思也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于风者述情必显若寡意肥辞繁杂失协则无骨之铮也;思不乏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念也。”我侃侃而谈道。

    “风骨…。。风骨……哈……先生竟与不谋而和亦以为文当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抽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遗子弟。想不到先生亦有此感实乃之知己也。”曹少见的哈哈大笑起来言辞中尽显欢喜之情。

    我对曹会有这样的反应到不奇怪要知他虽是曹操之子文采亦是不凡但毕竟还不曾被立为太子更未身登大宝因此其在文学理论上的观点恐怕并不会受到太多知名人士的重视而如今有我这样一个“名人”应和怎能不欣喜非常?

    不过曹这“知己”二字一出我便知“药”效有些过了虽然为了避免司马懿搬弄是非鼓动曹对我不利才刻意如此讨好于他但倘若曹因此格外青睐于我岂不令死马那家伙更为不安?再作无意之状扫了司马懿一眼见他虽是神色如常但双唇却是愈闭得紧了于是我忙打算叉开话题却不料曹又颇为兴起的道:“前些时日曾有诗一名为《燕歌行》还请先生品评一二。(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靠!我听了此言不觉头大随便侃侃理论还行若要评诗岂不是难为于我不过见曹的神态语气想要拒绝怕是甚难好在我还略微知道些他一惯的风格如今也只好硬起头皮赌上一把了。

    “公子有请干不敢辞如此便冒昧了。”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吟颂已毕

    颇为期待地等我开口。

    “《燕歌行》?燕岂不就是幽、辽之地?莫非与前些日子曹植平乱有啥关系?而且还是七言诗看来只能如此了。”我低头沉思片刻暗自咬了咬牙脸上露出钦佩之色拱手道:“公子此七言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甚有新意与古时大为不同以女子思夫而显兵祸加于百姓之苦又见仁厚忧民之心其中风调苍凉、情意悱恻使人闻之悲不自胜且辞藻华美却不带雕琢之迹实是风骨俱佳可谓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干万分佩服也。”说完我便心中忐忑的等着曹的反应心道即便评得有些出入但只要大体尚可就成反正陈群、司马懿也不擅此道何况我又如此大拍马屁想来他也不会太过落我面子吧。

    不知是被我夸的开心还是真地蒙中反正曹闻言脸上喜色更浓道:“先生所言竟几与当时之心境无二真乃大才也然此诗却万不敢受‘古今无两’之誉。”说完望向我的眼神又亲切了许多。

    “呼!还好还好看了这关是过了不过这话题还是莫要在继续下去为好否则兄弟我真是江郎才尽了。”我暗地摸了把冷汗心道。

    “我家公子向来忧心于民知百姓陷于水火常叹息不已如今丞相正欲扫犁庭平诸侯之乱还天下太平所辖之地百姓亦已安生然却有田银、苏伯举旗而叛使黎民再遭涂炭祸乱之灾群以为乱世当用重典对此等乱匪当依律而施极刑以慑宵小之心群虽钦佩先生之妙谋。却不知因何放纵于其等还望先生教我。”陈群这时忽然神色平和缓缓而道。

    我听得陈群之语非但不恼反而暗自高兴这家伙来得甚是时候我正瞌睡便递个枕头来真是甚知“孤”意啊。

    曹原本还想再继续探讨却不料陈群接了个由头转了个大弯到这上面来不由微有不快但他向来工于心计陈群又是他颇为倚重之士且知毕竟军政才乃国之大事因此便隐忍下来静坐不语。

    我从容一笑道:“陈大人所言甚是干亦觉乱匪当诛然正因乱世才需据事而订不可从一而断任丘城中虽不过万余乌合之众然丞相之兵亦不过万若不动摇其心智倘若拼死相抗岂不徒增伤亡且城中百姓亦要遭刀兵之苦。”说到这里我感慨地叹息一声道:“哎~|》种、兵役均是无人不可城池、土地即便失去亦可再得然人之性命却不可失而复得也此次从乱之人多为受田、苏二贼鼓动之寻常百姓非比惯匪与其杀戮到不如以为劳役的好。”说到此处我略微停顿了一下随后面色一沉阴冷的道:“至于罪大恶极者干以为施以肉刑(残废肢体、残害肌肤、破坏身体机能的墨、、劊⒐任庑蹋┮嗖晃!

    陈群初时听我之言并不在意但到最后一句时不禁神色微变而我则正是要的这个效果他虽清尚有仪、通雅博畅之人甚有长者之风但却偏偏极重刑律因此前面的一番话虽有道理但想说服他却是不易而那肉刑一说才是点睛之笔因为我知历史上于建安十八年就是明年之时曹操会提出恢复肉刑而朝臣多有反对只有陈群及钟两人赞同由此可见其必是心中早有此念。

    果然陈群颇有兴趣的问道:“众所周知肉刑甚酷非仁者所为故被废久矣不知先生因何提议复置之?”一旁曹显然也未想到我会有如此想法不由微微点头只等听我高论。

    “干以为律法之重在于威慑应使善者警、使恶者惧而欲达威慑之效当宽严相济互为相辅肉刑虽酷却正可为重惩之手段以此施于大恶之辈方有震慑之功亦显宽之仁厚然此法却不可滥用否则必伤天和而遭天谴也。”

    “先生之言虽是有理然却如何可免滥用肉刑之患?”曹开口问道。

    他这一问到真是难住我了要知即便在我那时代就连一向宣扬民主、人权的老美都有士兵虐待战俘的事情生而这封建地主制度下又怎能避免?于是只好长叹一声道:“哎~此事自古难解惟有慎选官吏或可稍减之此外恐无万全之策也。”
………………………………

第一百零二章 应对(下)

    谈及选择官吏之事一时间曹等人均沉默起来要知这世上最为困难的便是如何甄别一个人的性情、品质况且人总是会变的即便就算能为官吏者原先均是清廉、公正品格高尚之人可一旦掉进官场这染缸之中又怎能保证不会变色?因此无论制度怎样更替历朝历代的官场之上便从未有杜绝过贪墨、枉法之事。

    其实此事想来为难但万般变化皆逃不出一个“欲”字就如同现在曹有继承曹操地位的欲望陈群有辅佐明主、一展己才的欲望至于我么则是有保住小命的欲望不过司马懿眼下恐怕最迫切的欲望便是能置我于死地因此这一直不曾开口的家伙突然似笑非笑的望着我道:“先生所言正是这官之良莠多在于人而人心最为叵测故实难料也此外这世间之事亦是变幻莫测譬如谁会想到先生几经周折如今又得以归返许昌?此实乃朝廷之幸也不过懿闻先生已有家室如此何不派人接来同住?”

    “靠!司马懿你个混蛋!先是不咸不淡的指桑骂槐后又提及我的家眷真是够狠够毒!”听了这家伙地话。我不禁出了一是身冷汗。随即又恨又怒此事可算是我地一大命门倘若真把云等人接来。岂不再难脱身?而若是拒绝便要落了口实在他手中曹操本就未曾对我完全信任如此一来岂不大祸临头?

    原本前来许昌的途中我便已想到了这个问题但却一直无有良策应对。在与张任一番苦思之下才勉强想出了一个拖延之法谁料曹操及贾诩等人并未谈及此事实令我暗中窃喜不已未想到便连贾狐狸这种人也有疏忽之时不过之后思来曹操并未重视此点到也情有可原要知这时代乃是男权社会。连刘备这种人都有“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之言就更何况别人了而且我一来未有亲生子嗣。(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二来又不似徐庶那般有高堂在上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为质的。孰不知我偏偏不是这时代地人心中反到最重于此而死马这一招正直指我的要害之处。

    眼下事到临头避无可避我只好尽量装作无奈的叹息一声道:“哎~。)中又颇有余财若是有所闪失实非我愿也。”

    边上陈群见了我这副贪财模样纵是他儒雅重礼却也不免微微皱了皱眉而司马懿则并不在意呵呵笑道:“若仅是如此先生到也不必多虑想先生与庞士元交厚何不修书一封请其派兵护送?我家公子亦可禀明丞相谴人前去接应如此岂不无忧也?”

    “仲达所言正是先生若允可保无差池也。”曹点头道。

    “公子好意干心领矣不过仅为在下私事却如此劳师动众令干如何敢当况且我与庞统私交虽厚如今却是各为其主他不问责于在下家宅已是幸事又怎会相助?再者干闻如今荆州军事为关羽所督则事更不可为也。”我一面暗自问候了司马懿的祖宗八代一面苦笑道。

    司马懿听了却不以为然的摇头道:“关羽此人性傲天下皆知断不会为难先生家眷而令天下人耻笑。”

    “司马大人有所不知干与关羽颇有不睦其虽不见得会为难于我却恐难派兵相护也。”

    “偶?却不知尚有此情不过以为先生不妨修书一封暂且一试若能将家眷迁来岂非好事?”曹想了想道。

    见到曹与司马懿一唱一和如此执着到了如此地步我已是无法再辞只好暗中咬了咬牙道:“那干便谢过公子了。”说完叫来仆人奉上笔墨绢砚略为思索后便扬扬洒洒修书一封。

    曹将我所写书信交与陈群保管随后又聊了一阵民政之事后便与陈群、司马懿起身告辞离去。

    送走三人我独坐于书房之内心中暗道:“如今看来那件事已不得不提前去做了。”

    ***

    “长文、仲达你二人观蒋子翼此人如何?”曹问道。

    “当日其于丞相麾下虽擅言辞于政事上亦有些才干但今日再见群只觉其才似乎平平无奇却又似乎深不可测实难度量也不知公子又有何感?”陈群皱了皱眉道。

    曹笑了下道;“蒋子翼于文事之道颇有非常见的那‘风骨’一说到也与不谋而和。”说到此处他停了下来但言辞间地欣赏之意却也表露无疑。

    “仲达最擅用兵然不知今日为何却未与蒋干相谈反而欲将

    迁来莫非疑其忠否?”曹又道。

    司马懿拱了拱手平静的道:“懿虽亦对蒋子翼能有如今之名甚觉不解然观其近载所为之事所用之谋确乃才智高绝也不过其与孙、刘交往甚密此来许昌又非本意故懿方有此一试。”

    曹点点头道:“仲达所言确是有理现蒋子翼既有书信那江南之地不过仅有其一妻而已不知可还需真将其家眷迁来?”

    “呵呵既有蒋干家书在手自要尽迁于许昌为好一来其虽相助于子建公子平了河间之乱到也算尽心而谋。然终究归辅时日尚浅。二来他既爱财公子若能于中相助亦可使其心生好感也。”司马懿笑道。

    曹听了此言。想到曹植因得蒋干之计从而以雷霆之势扫平田、银叛军如今在父亲面前更见得宠便不由心中不快又想到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