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一刀999级 >

第33章

大唐一刀999级-第33章

小说: 大唐一刀999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喷人,是不对的!

    学习了一上午的时间,孔颖达被喷的晕晕乎乎的找不到北了。

    中午吃饭的时间,秦川热情邀请孔颖达留下来吃饭。

    然后,孔颖达果断的告辞,属于拉都拉不住的那种。

    秦川还有些遗憾。

    “祭酒大人,中午还是留下来再这里吃饭吧!等吃过饭,下午我还能接着给你讲解汉语拼音!”

    孔颖达连忙说道:“不用了,我下午还有事,学习的事情,还是改天再说吧!”

    秦川诲人不倦地说道:“那祭酒大人明天有空吗?我可以上门教学!”

    上门教学?

    如果在我家里大呼小叫的喷我,让老夫往后还怎么混啊?

    孔颖达赶紧说道:“明天我没空!”

    “那后天呢?”

    “后天也没空!”

    “大后天呢?”

    孔颖达黑着脸说道:“秦爵爷,以后,还是老夫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上门请教吧!告辞,不送!”

    看着孔颖达离去的背影,秦川还满脸遗憾之色。

    这老头,说走就走,也真是的。

    你倒是说好哪天过来听课啊?

    现在秦川教学已经教上瘾了。


………………………………

第七十六章:海棠诗

    此时,太子的宴会,正在进行。四皇子李泰的诗会,也正在举办。

    李泰这个小胖子,极受李世民宠爱。

    在许多方面的待遇,都和太子李承乾平齐。

    而这个小胖子,文采斐然,最喜欢邀请文人,举办诗会文会。

    而每一次的诗会,都势必声势浩大。

    所邀请之人,不但有青年才俊,更有一些成名的硕儒,作为点评嘉宾。

    好多来到长安城的考生、学子,都以能够被邀请来参加诗会、文会为荣。

    而所邀请之人,不但有男子,还有长安城中的有才名的小姐。

    长乐公主,也是经常会被邀请参加诗会。

    当然了,男子和女子自然是不能相见的,中间有帘幕隔开。

    而最终的评选,是将男子和才女的诗作放在一起评论的。

    记住网址et

    有些时候,才女组也会夺魁。

    因为才女这边,有一个很厉害的才女,名字叫做鱼幼微。

    这个鱼幼微,乃是长安城怡红院里的花魁。

    这个怡红院,并不做皮肉生意。

    相反的,来这里的都是高雅之士。

    这里的姑娘,只负责给客人弹琴、吹箫,或者诗词应酬。

    这里的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比绝大多数的千金小姐,更加的博学多才。

    而这个鱼幼微,更是才名满长安。

    整座长安城的才子,都以能够见鱼幼微一面,听她弹奏一曲为荣。

    而唐朝的风气很开放,官员也不以出入青楼为耻,反而诗作风流韵事。

    所以,每次四皇子李泰举办诗会文会,倒是必然会邀请鱼幼微。

    而鱼幼微,并不是每一次都会来。

    凑巧的是,这一次,真的将鱼幼微请了来。

    而这一次,很巧的是,来了一对特殊的客人。

    正是程如烟和小草。

    程如烟当然识字,但是要说作诗,那就是开玩笑的了。

    而这一次来,其实还是长乐公主非邀请她来的。

    上次在秦庄酒家,长乐公主看到秦川出浴之后,才打听到,原来现在小草已经拜师程如烟。

    而长乐公主和程如烟,两人是好闺蜜。

    而长乐公主很想见小草。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长孙皇后已经限制了长乐公主外出。

    跟着李泰参加诗会还是可以的,但是其他地方就去不了了。

    因此,长乐公主才央求程如烟带着小草参加诗会。

    而最终,程如烟无奈地答应下来。

    而长乐公主看到小草之后,十分高兴。

    拉着小草的手,一边和她说这话,一边向她请教一些素描上的问题。

    不知为何,看到小草和公主这么黏糊,程如烟心里竟然有一种酸酸的感觉。

    ……

    这次要请的人,除了一个秦川之外,其他都到齐了。

    对于秦川没能前来,李泰也比较遗憾。

    但是好在秦川也没有赴太子的宴。

    而接下来,李泰请几个评委,宣布今天诗会得题目。

    很快,评委之一的王珪就宣布了今天的诗体。

    以海棠为题,做诗或者长短句一首。

    不限字句,不限韵脚。

    这是个非常自由的题目。

    听完题目之后,参加诗会得才子们,不由都悄悄松下一口气来。

    这个题目,算是极为宽松的一个题目了,没有加入任何的限制。

    就算才思再不敏捷的人,也能胡诌几句。

    当然了,想要出彩,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题目出出来之后,所有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诗会所在的地点,就是李泰的越王府中的文学馆内。

    文学馆,是李世民特许之下,在他的府邸之中建立的。

    可以任由李泰招揽学士。

    此时,文学馆中,正有海棠盛开。

    这些前来参加诗会得学士,有人冥思苦想。

    有人再海棠之前徜徉。

    还有人端着酒杯,望着海棠出神。

    才女这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当然了,端着酒杯的情况,就没有了。

    而才女这边,所有人都看着鱼幼微。

    因为现场真正的才女,也只有鱼幼微一人而已。

    而今天,鱼幼微有些神思恍惚,一时之间也没有诗兴。

    也并没有准备要强写。

    而外面,则是不断的有才子开始写诗。

    每写出一首来,其他人就纷纷围过来,评头论足。

    当然了,主要是以赞美为主。

    而不多时,越王李泰的海棠诗也写好了。

    其他的才子,纷纷对越王的这首诗,评论起来。

    “先不看诗,但是这一手飘逸俊秀的字体,就让人沉醉啊!”

    “这首诗,真是将海棠写绝了!”

    “是啊,以后啊,怕是海棠诗再难出彩咯!”

    “哎,看了王爷的海棠诗,我们的诗作,真的该烧了!”

    “王爷此诗,可评第一也!”

    “对了,今日鱼幼微大家也来了。估计也只有鱼大家的诗作,可以和王爷相比吧?”

    “鱼大家的诗,还没写好吗?”

    这些人,一部分是李泰文学馆中招揽的学士。

    另外的,也基本上算是亲近李泰一系的人。

    他们图的,是李泰的权,而李泰图的,是他们的名。

    双方可以说是各取所需。

    很快,才女那边,就传出她们的诗作。

    而今天,鱼大家没有诗兴,并没有作诗。

    经过嘉宾一番评判之后,将李泰的海棠诗,评为第一。

    不多时,李泰的诗作,就被传入才女那边。

    李泰有很好的文采,深受李世民得喜欢。

    但是全唐诗,也不曾传下他的作品。

    可见,他的才只是小才而已。

    但是他的诗作,也是有可取之处。

    才女这边,也是赞赏不断。

    而唯有小草,听到李泰的诗作之后,忍不住向长乐公主问道:“公主姐姐,这首诗很好吗?”

    李丽质微微一笑说道:“那小草你觉得呢?”

    小草忍不住说道:“我觉得没有我爸爸写的好啊!”

    李丽质忍不住问道:“噢?那你爸爸,写过什么诗?你能背诵出来给我们听听吗?”

    小草点头说道:“好的呀!”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明妆。”

    这首诗一出,现场不由为之一静。

    此时,才女鱼幼微不由惊讶地问道:“小姑娘,这首诗,你能写出来吗?”

    小草点头说道:“当然能啦!”


………………………………

第七十七章:才高八斗

    很快,小草就将这首诗书写了出来。鱼幼微迫不及待地接过诗稿来,看到诗稿上的字体,先是一惊。

    距离上一次写三字经,又是一段时间过去了。

    这段时间,小草每天都没有忘记练字背书。

    她的书法,又有了一些长进。

    而这瘦金体的书法,让鱼幼微一眼看去,就忍不住喜欢了去。

    这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

    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如同屈铁断金。

    这样的字体,在前人的书法之中,从来都没出现过。

    而这样的字体,让鱼幼微感觉,正对自己的脾性。

    因此,看着字体,鱼幼微开始默默出神。

    旁边,李丽质忍不住担心地问道:“幼微,这首诗,写的不好么?”

    鱼幼微这才回过神来,仔细扫了一眼这首海棠诗。

    然后说道:“这首诗,足以流芳千古,实乃难得一见的佳作啊!”

    听到这话,小草脸上先是惊讶了一番,随后不由开心的笑了起来。

    “姐姐,这是真的吗?这样的诗,我爸爸做了好多呢!”

    什么?

    这样的诗,居然还有好多?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诗,一辈子能写一首,就心满意足了啊!

    而你爸爸,居然做出来好多?

    现场的才女,脸上不由露出半信半疑之色。

    她们觉得,应该是哪位秦爵爷,教小草背诗。

    小草将前人的诗,都当成她爸爸写的了吧?

    鱼幼微更是好奇地问道:“小草,你爸爸还写过什么诗啊?你都能背下来吗?”

    小草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我只背下来十几首,不过,还有一篇写海棠的呢!”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这首诗一出,顿时再次引发一片惊叹之声。

    因为这首诗,竟然并不是前人所做,又是一首新诗。

    虽然这一首,似乎比上一首略逊,但是绝对是传世之作。

    这不由让现场的才女,心里越发的好奇起来。

    这位秦爵爷,到底有着怎样的才情啊!

    写过两首海棠诗,竟然都是传世之作!

    这样想着,不由让她们心里,砰砰跳动的厉害。

    脸颊微红,眼神都不由得开始迷离起来。

    而鱼幼微则是神色一动,不由对小草说道:“小草,你能把第二首海棠诗写下来吗?”

    小草点头说道:“当然能啊!”

    说罢,小草提笔,将第二首海棠诗,刷刷刷书写了下来。

    鱼幼微不由对侍女说道:“把这两首诗,传到外面去吧!”

    “是!鱼大家!”

    很快,小草书写的这两首诗,就被传到了外面。

    “咦?不是评比都结束了吗?这又是哪位才女写的诗作啊?”

    “估计是刚刚才有了诗兴,先来看看,到底是不是佳作!”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明妆。”

    这首诗读完,现场的才子,不由陷入短暂的沉默之中。

    让他们做出好诗,他们可能做不出来。

    但是鉴赏能力,还是有的。

    这首诗,写的实在是太好了!

    好到,将他们所有人全部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人家零头的地步。

    “下面,还有一首。”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居然一下子两首?

    并且,还都是传世之作?

    先前他们选出来,作为第一的李泰的诗作。

    和这两首诗相比的话,简直连提鞋都不配啊!

    这让他们脸上,十分尴尬。

    但是,他们也做不到,贬低这两首诗,硬要将李泰的诗作捧为第一的程度。

    “这两首诗,想必一定是鱼大家所作吧?”

    “除了鱼大家之外,我想不出第二个人来了!”

    “鱼大家这两首诗,当为第一啊!”

    “不错,这两首诗,必然会成为传世之作!连带着我们,也会跟着出名啊!”

    不过,很快的,从才女那边,便有消息传来。

    这两首诗,竟然不是鱼大家所做。

    这两首诗,竟然都是一个小姑娘的父亲所写。

    听说这个人叫做秦川。

    听到这个名字,大家不由都是一脸茫然之色。

    咱们文化圈里,有这个人吗?

    “你们谁知道秦川?”

    “从来没听说这个名字!”

    “这人到底是谁?”

    此时,李泰则是微笑着说道:“这个秦川,本王倒是知道此人!”

    “噢,王爷可不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此人的情况呢?”

    李泰点头说道:“这位秦川,在终南山,跟随一位老神仙学艺。”

    “下山之后,先是在便桥之上,一刀就歼敌,砸昏了突厥可汗。”

    “他还曾写出三字经,发明了汉语拼音。”

    “想出功德榜的办法,拯救了万千灾民。”

    不说不知道,一说,还真的将众人都吓了一跳。

    这位秦川,居然这么猛的吗?

    三字经和汉语拼音的事情,他们隐约听人提起过的。

    而功德榜的办法,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此举,可以说得罪了所有的世家啊!

    没想到,这些事情,都是这位秦爵爷做的,真的是一个猛人啊!

    没想到,这位秦爵爷,居然连文采,都是如此的出众。

    这两首诗,别说是放在这个小小的诗会上面。

    就算是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会无比的璀璨。

    而令他们震惊的是,这居然还没有结束。

    原来,这位秦爵爷,平时写了许多的诗作。

    这位秦爵爷,没有丝毫扬名的心思。

    只是把这些诗作,当作给女儿的启蒙之作。

    如果不是这场诗会,如果不是那个小女孩的话。

    这些璀璨的诗作,怕是会一直被埋没下去吧?

    可惜,那个小女孩只记下了寥寥十几首诗。

    很快,这些诗作,就从里面,传了出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些诗作,每一首传出,都会让他们发出惊叹声。

    虽然浅显易懂,但是每一首,都是传世之作啊!

    这位秦爵爷,真是才高八斗啊!


………………………………

第七十八章:长孙冲的毒计

    这一次诗会,秦川得十几首诗,彻底出名了。并且,在诗会结束之后,这些诗作,迅速传播出去。

    受到整个长安城中得才子们得热烈追捧。

    这些才子们,争相抄录着秦川得这些诗篇。

    这个时代,纸张还是非常金贵的。

    能够用的起纸得人家并不多。

    每个月供应的纸张,都是有数的。

    而因为秦川得十几首诗,导致好多才子争相传抄,甚至那些青楼里的女子,也同样的在抄录。

    直接导致,长安城中得纸张,一时间居然买脱销了。

    而那些商家,马上趁机提升了纸张的价格。

    秦川得十几首诗,居然引起了长安纸贵的现象。

    秦川得诗作,一下子火遍了整个长安城。

    秦川得大名,也开始传播开去。

    而更为神奇的是,作为主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