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之大唐-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条黄土官道看似就在眼前,实则离着还有好几里路程,过了好一阵子,赵无敌方才骑着“红娘子”接近了山路与官道的交叉口,还没等踏上官道,却被一辆清油车吸引住了。
他不由得好奇起来,遂让“红娘子”停下,仔细打量这辆华美的清油车,以及站在车厢前的踏板上面伸长脖子东张西望的小小。
既然小小在这里,那么,这辆车的主人可想而知一定是太平公主殿下了。
“喂,你可真够磨蹭的,怎么到现在才来让人家等得腿都酸了。”小小扑闪着大眼睛,撅着小嘴,不满地咕哝着。
不满归不满,她却不敢耽误,一条车帘很麻利地钻进了车厢中,不大一会儿功夫,她又钻了出来,冲赵无敌招收道:“公主让你快点过来。”
赵无敌下了马,走到清油车旁边,踏上车夫早就准备好的踏脚凳,跨上车厢前的踏板。小小冲他做了个鬼脸,然后挑起车帘,请他入内。
车厢内很宽敞,铺着厚厚的华毯,居中摆放着一张矮几,其上有几样新鲜的果蔬,在这深秋时节倒也难得。除了这些果蔬之外,还有两只琉璃盏,一把细口曲柄青玉酒壶,以及一张样式奇古的瑶琴。
矮几后面,跪坐着一位绝美的佳人,淡扫蛾眉,薄施素妆,如一朵兰花般美得脱俗,雅得超然。
太平公主面含微笑,伸手相邀:“大郎请坐”
“臣谢过公主”赵无敌规规矩矩地躬身行礼,然后,同样跪坐在华毯之上,隔着矮几与太平公主相对。
太平公主没有让小小进来伺候,而是亲自执壶给琉璃盏中满上了美酒,然后,一只温玉的手举起一只琉璃盏,对赵无敌笑道:“大郎即将远行,再相逢却不知何日请大郎满饮此杯,此去山高路远,北地苦寒,还望珍重”
“今日一别,公主的恩情,臣定会日日记在心间,不敢相忘。臣也请公主保重凤体,擅自珍重,他日臣若来神都,定当登门拜见”赵无敌接过琉璃盏,一饮而尽。
赵无敌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全都是肺腑之言,没有丝毫的造作和敷衍。
太平公主闻之,不由得心头泛起一阵酸楚,眼圈儿也红了起开。:
第184章凤求凰
太平公主凄然一笑,美目中浮现一抹晶莹的泪光,又给赵无敌满了一杯,抬手道:“边地苦寒,又有突厥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大郎虽勇冠三军,可常言道刀枪无眼,暗箭难防,还需时刻小心,切莫呈匹夫之勇,让人担心。
赵无敌接过琉璃盏,躬身正色道:“臣出身微寒,不过一草芥之身,今却得公主置酒想送,怎不叫臣感激涕零公主殿下,臣该去了,还请擅自珍重”
他举起琉璃盏,一口饮下杯中酒,将琉璃盏置于矮几之上,起身朝太平公主一揖到地。
“去吧”太平公主心头泛起一阵阵酸楚,眼中已是水雾迷蒙,却举手以大袖掩面,不愿让他看见。
相离别,不忍见,点点滴滴,全都是、离人泪。
无论你愿与不愿,离别总是在不经意间来临,正如那光阴,留不住、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赵无敌退出了车厢,下了清油车,紧走几步,跨上了马背,手执“红娘子”的缰绳,回首凝视了一眼清油车,随即打马而去。
秋风阵阵,扑面而来,风中满满的都是浓浓的萧索之意,还有离愁别绪,让人不由得为之神伤。
赵无敌不愿回头,也不能回头。他身上已经背负了两个女人的情债,对于他来说,已经足够。
他不是一个喜欢流连花海、四处沾花惹草的多情种,也不想再过多纠缠于情海之中,只有狠下心来,用心中的慧剑斩断这段情丝,给彼此一份自由。
他看得出来太平公主对他的痴缠,是真心的,也是发自内心深处,而非一时兴起的随性之作。
可是,这又能怎么样呢他与她注定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她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即便是武后登基称帝,改朝换代,也动摇不了她的地位。因为她是女子之身,威胁不到武后的帝位,也威胁不到武、李二系子弟的夺嫡之争。她依然会是新朝最尊贵的公主,享受着无限的尊荣和千万人的景仰。
她是九天上的鸾凤,而他是什么倒也并非是赵无敌自暴自弃,而是冰冷的事实无法改变,让人禁醒。
他只不过是一个府军之子,即便是薄有战功,得以封个校尉或杂号将军,也改变不了他的出身。
一个出身微寒的贫家字,即便是遇风成龙,在极为讲究门第出身的武后眼中,那也是一条野龙,如何能够与血脉高贵的皇女缔结姻缘
如其到时候让两个人都痛苦不堪,不如一开始就当机立断,斩断这段不该有的孽缘,断了彼此的念想。
再见了,尊贵的太平公主殿下,愿你一切安好
赵无敌打马飞奔,顺着宽阔的官道朝北而去,任秋风吹乱他满头的乌发,吹走他心中的乱与烦恼
“铮”
一声穿云裂帛的金铁之音,刹那间剖开了漫天的秋风,直灌入赵无敌的心间,随即悠扬的琴声响起,叮叮咚咚,瞬间拨乱了他的心弦,紧接着,有歌声传来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太平公主拨动琴弦,唱起了司马相如的凤求凰,一首古曲中寄托了她缠绵悱恻的心声,其中的寓意还用猜吗
赵无敌驻马停歇,徘徊不前,心中如巨浪滔天,难以平静。
大唐最尊贵的公主殿下竟然以一曲凤求凰相送,这可是赤裸裸的表明心迹,让他如何选择
他并非心如铁石之人,此情此景让他感慨万千,心中暗叹:“公主啊公主,某赵无敌何幸,能等到你的垂青”
最难消受美人恩
他到底还是拔转马头,看向那辆清油车,从挑起的车帘下看到了那绝美的容颜,玉手轻轻拨动琴弦,朱唇亲启,吐出热情奔放而又悱恻缠绵的清音。
一曲歌罢,琴音犹在耳畔萦绕不去,而美人却眼中水雾濛濛,渐渐凝结成两行清泪,滴在赵无敌的心间。
这一刻,他的心有些疼,也有些乱。他仰首看向天上的红日,不想让泪水流下,继而,摇摇头,清理一番纷乱的情绪,朝太平公主挥挥手,狠下心来,拔转马头,继续前行。
不是他不识女儿家的心意,也并非是薄情寡义,而是,为了太平公主的将来,不忍见她再一次受到失望、甚至于是绝望的打击,还是选择了当机立断,挥手而去。
公主啊,就让这一切化作一个美梦吧,总有一天,当梦醒时分,什么都已经过去。
红日高悬,阳光如金,秋风阵阵,四野中衰草连天,满目的萧索和凄凉弥漫。
大唐最尊贵、也是最美艳的公主和扬州乡下的寒门子弟赵无敌,终究没有演绎出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而是如那受惊的飞雁,各自纷飞,各有各的轨迹,不知是否还有相交的那一天
时光如流水,奔腾不回头。
神都的天空明了又暗,红日落下又升起,时间之轮又转过了一天。
今日又是大朝会之期,万象神宫之中,群臣林立,文官武将、勋贵皇亲济济一堂,大袖纷飞,朝拜过武后和“花瓶皇帝”以后,先是兵部和户部主官就各路大军开拔和筹备粮草等诸般事宜相武后做了汇报。
武后连连点头,脸上也浮现出一抹笑意,心中对兵部和户部官员办事的效率还是很满意的。别看这些臣子们整天叽叽歪歪,得空就互相咬来咬去,不过,一旦遇到大事,尤其是外敌入侵的时候,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
各路大军均在有条不紊地集结兵力,在各路主将的统领下陆续开拔,而今年风调雨顺,仓廪充实,也不缺少钱粮,户部和兵部也难得的没有针锋相对,互相使绊子。
想到了风调雨顺,武后的心不也是一阵绞疼。既然是风调雨顺,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是国泰民安,朝野上下喜气洋洋地猫冬,然后,普天同庆,过一个衣食无忧的喜庆之年。
可是这一切全都因为突厥和吐蕃这些化外之民给搅和了,辛辛苦苦过一年,结果,就因为一场意料之外的战争,钱没了,仓廪也空了,朝野上下又得勒紧腰带过日子。
可恨啊,默啜老狗:
第185章又见红翎急报
武后虽然执掌着天下权柄,一言可决万民之生死,但却决定不了默啜的决断。
因为这个天下足够大,除了大唐这个泱泱大国以外,四海八荒还盘踞着突厥、吐蕃、南诏以及极西之地的大食人,至于倭国和高句丽之流,更是如同星罗棋布、不胜枚举。
有时候,武后甚至孩子气地发牢骚,埋怨上苍,既然有了大唐这样的礼仪之邦,又何必还要那些茹毛饮血、不识王化的蛮夷
今日之大朝会上,她先是欣喜,继而又心伤,可谓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可是,谁让她是个女人呢女人心,海底针,看不见,摸不清,而且,善变本就是女人的权利,你又能怎么样
扯回了北征和西征的事宜,群臣又不痛不痒地上奏了一些鸡零狗碎的琐事,眼看着就要冷场,武后也有些乏了,正打算宣布退朝,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该干嘛干嘛。
就在此时,在武后的示意下,值殿内侍亮起公鸭嗓子,拖着长长的尾音大叫:“退朝”
“恭送天后恭送陛下”
群臣山呼,躬身行礼,恭送武后和皇帝这两位大菩萨。
就在此时,万象神宫的门外传来一阵喧哗,武后正站起身来,还没有迈步,见此不由得大袖一拂,不悦地喝道:“执金吾何在速速查明是何人喧哗”
执金吾是前朝旧事,而今的大唐并没有这个官职,只不过是借此称呼金吾卫的值日将军而已。
金吾卫分左右二卫,以左为尊,各设一名大将军,三名将军。每日由一名将军带领一部金吾甲士入宫警戒,防卫宫禁安全。
今日值日的是左金吾卫将军武嗣宗,也是武后的娘家侄子,武懿宗的亲兄弟,长得连五短身材的武懿宗都不如,实在是有点对不起他姑姑的期待。
武嗣宗,年约四旬,和他兄弟武懿宗一样,也是五短身材,不过,却没有他兄弟那一身富态,而是生得干巴精瘦、贼眉鼠眼,遇人总喜欢眯着小眼睛,且贼光闪烁,给人一副好色之徒的模样,不由得心生厌恶。
他正在大殿门口眯着小眼睛东张西望,也不知道在踅摸什么,忽见武后动问,连忙高喊:“臣在,臣这就去查。”
他转身急匆匆而去,却因为干巴的小身板承受不住甲胄的重负,而导致步履蹒跚,晃晃悠悠,慌不择路之下与一个从门外闯进来的人撞个满怀。
就武嗣宗那小身板如何能与那魁梧大汉相撞一股大力撞来,武懿宗只觉得眼冒金星、天旋地转,整个人朝后飞起,只到一丈开外,跌了个实打实的屁墩,仰面朝天,四肢乱舞,差点一口气没有提上来昏厥过去。
“咳咳是那个王八犊子敢撞本将军,来人啦,将他拖下去活活打杀”
武嗣宗恼羞成怒之下,一贯的作威作福之态原形毕露,浑然忘记了这里是万象神宫,是武后在召开大朝会。
武后才是这里说一不二的主人,至于他武懿宗算哪根葱
武懿宗嚎了半天,也不见人理睬,而且,就连个扶起他的人都没有,不由得奇怪起来。
他虽然生得猥琐,不过,脑袋瓜子可不笨。要知道他可是武后的侄子,还是左金吾卫的将军,手底下管着近万将士,平日里满朝文武谁不是陪着笑脸、上赶着巴结他
以大唐的军制,为了防止大将军坐大,拥兵自重,所以,大唐的大将军除了领兵出战的时候,平日里就是一个虚职,一种荣耀的象征,真正掌握兵权的反而是各卫的将军。
武懿宗虽然不是大将军,却是一个手底下拥兵近万的实权将军,还是负责宫禁守卫,且有监督百官礼仪的权利,也难怪大小官员争相示好。
他好不容易挣扎了好半天,方才爬了起来,定睛一看,立马紧紧闭嘴,不敢再叽叽歪歪了。
却原来闯进万象神宫、并将他撞倒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满身灰尘、衣衫褴褛的红翎信使。
他虽然随着全家被这个姑姑发配到岭南烟瘴之地多年,从而失去了就学的好时机,肚子里没有多少锦绣文章,不过,他好歹也算是军中之人,在左金吾卫混了些时日,对红翎信使还是知道一些的。
红翎信使,担负着传递最高机密的任务,在执行任务其间,可以说是见官大一级,别说是他武嗣宗,就算是见到了政事堂的宰相,最后让路的也是宰相。
红翎信使的闯宫,让武后和满朝文武的心一下子又拎了起来。近日的神都,已经让红翎信使给折腾得够呛,一个个都变得紧张兮兮。
北地急报,安西急报,就没有一样是让人省心的,好好的一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年给折腾得狼烟四起、仓库中又可以饿死老鼠了。
如今,再次发生了红翎信使闯宫之事,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纷纷在心中踅摸和猜测,不知道又是哪里发生了异变
北地可以排除,安西也应该不是,这大唐的东西南北,东边是茫茫大海,南边莫非是南诏也趁火打劫不成
如果真是那样,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可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派遣大军征伐不臣倒是小事,大唐人口众多,且民风彪悍,并不缺少兵员。
可是,除了兵员,战争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钱粮。俗话说得好,皇帝也不差饿兵,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要是再添一路大军,今年的日子可就更加难熬了
这名红翎信使面色疲惫,神情萎靡不振,脚步也有些漂浮,即便是这样,依然将武嗣宗撞飞一丈开外,可见武嗣宗这个左金吾卫将军是多么的名不副实。
早有有眼力劲的官员上前搀扶红翎信使,让他喘了几口粗气,费力地将绑在背后的红翎急报取下来,交给了内侍。
红翎急报摆在了武后的御案之上,武后亲自检查了密封情况,见没有破损的痕迹,方才用略微颤动的手拿起裁纸刀拆开封印,取出里面的奏报。
满朝文武明知道看不见,却因为心中的急切,一个个全都伸长脖子。
红翎急报,带来的是喜是忧,不得而知。:
第186章忽闻朔方捷报来
高大空旷的万象神宫之中虽然有数百人,但却很安静,且静得可怕,可谓是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就连彼此的呼吸声都很清晰。
所有人都很紧张,全都翘首以盼,看着武后手里的红翎急报,暗暗观察她的脸色。
这个高居于宝座之上的女人,她的喜怒哀乐就是大唐的风向,一言一行,可让春风化雨润泽万物,也可让整个天下处于疾风骤雨之下,风雨飘摇,惶惶不可终日。
武后手中拿着薄薄的奏章,长眉微微蹙起,眼神凝成一线,仔细看着每一个字,渐渐地,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抹笑意越来越浓,继而大笑不止,赞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