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敌之大唐 >

第72章

无敌之大唐-第72章

小说: 无敌之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刹那之间即平复如常,他收刀入鞘,并将横刀置于地上,紧走几步,来到赵无敌的面前,抱拳道:“赵叔父起得好早,不知昨夜可曾睡好”

    对这个年轻得不像话、枪法也高明得不像话而又很陌生的叔父,赵不凡一时之间还真是该不过口来。

    这到也不是因为赵无敌年纪比他小,常山赵氏本就是一个大家族,主脉加上各支系能有万人以上,就算是“襁褓里的爷爷、拄拐棍的孙子”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赵不凡在家族里就属于支系,且辈分也只能算不高不低,比他年纪小辈分大的比比皆是,早就习惯了见到小孩子恭恭敬敬行礼了。

    之所以在赵无敌面前有些不自在,主要还是是因为彼此之间太过于陌生,若不是赵无敌演绎出几近完美的百鸟朝凤枪法,他才懒得相认。

    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常山赵氏早已过万,大多分布在江南各地。也许,你走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亦或是夜宿一家小客栈,彼此絮叨一番,都有可能是同族中人。

    而他赵不凡只不过是一个旁支子弟,还是一个不擅长枪法的边缘子弟,根本就轮不到他来鉴定赵无敌身份的真假。

    可是,当他见识过赵无敌所演绎的枪法之后,他的心变得火热,且久久无法平静。

    他曾有幸见过上代老家主,也就是那位让“赵家枪”列入兵器谱、且高居第五位的老人,并得以伺候他老人家一段时间。

    因缘巧合之下,他曾见过老家主于月下指点赵柔伊姑姑“百鸟朝凤”枪法,对其惊为天人,佩服得无以复加。

    可是那位老人家却喟然长叹,唏嘘不已,为“赵家枪”仅名列兵器谱第五而深以为很,认为是玷污了始祖的无上威名。

    对老家主的遗恨,赵不凡并不理解,甚至有点不以为然。不过,在见识过赵无敌的枪法以后,他方才明了,渐渐地有些理解老人家的想法了。

    看过赵无敌的枪法,赵不凡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百鸟朝凤”枪法,才知道赵家枪的威力有多大而且,他敢肯定,若是重新编订兵器谱,以赵无敌的枪法,足以让赵家枪位列第一,成为天下武林的至尊。

    因为,无论是老家主,还是当今家主赵柔伊姑姑,其枪法在赵不凡这个“外行”都能看出,实不及赵无敌之一二。

    这是上苍的垂青,也是始祖的庇护,让赵无敌降临世间,重铸他常山赵氏的无上荣光。

    至于扬州赵无敌是不是常山赵氏子弟对于这个问题,赵不凡根本想都没想。因为,百鸟朝凤枪法就是最好的身份证明,能将百鸟朝凤枪法演绎到如此完美的境界,如果不是常山赵氏子弟,那除非是始祖重现。

    他昨晚连夜写了一封密信,将赵无敌的事情详详细细描述清楚,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敢遗漏,打算今日通过家族的隐秘通道将之传给家主和各位长老。

    他认为将这样一位千百年不世出的奇才遗弃在乡野之间,简直就是对上苍和始祖的大不敬。

    赵无敌见赵不凡执礼相问,也点点头道:“某久在北疆爬冰卧雪,餐风露宿,此生能在此神仙地休憩一夜,已是上苍降下的福祉,这都要拜谢公主殿下的厚待。

    对了,赵侍卫长”

    他先是真挚地感谢了太平公主的款待,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礼貌,而且,太平公主将他安排在书房休憩,可见的确是以“弟弟”视之,并非是敷衍了事。

    其后,他在如何称呼赵不凡的事情上,倒是有点纠结,不免迟疑起来。

    赵不凡见此,呵呵一笑,道:“好叫叔父得知,侄儿在家排行十七,若叔父认为小侄尚可入眼,可称侄儿十七便是。”

    赵无敌点点头,道:“那好,十七郎,昨夜,我见你不擅长用枪,还曾颇为疑惑。刚刚见你习练刀法,方才知道你竟是弃枪习刀。”

    赵不凡闻听此言,面有愧色,期期艾艾地说道:“不敢欺瞒叔父,小侄昔年曾有幸得老家主亲自指点枪法,无奈实在是天赋太差,不堪调教因此,才改练了刀法。”

    “原来如此”赵无敌点点头,面色如常,并没有半点不肖之意,沉吟道:“这也没什么,枪也好,刀也罢,无非就是一种武器。

    吾辈修炼之人,重在自身,重在内心,熬炼筋骨,修身养性,感悟武道之大奥义,至于武器,终究只是外物。

    只不过,十七郎,某有一事不解。听你言曾得老家主亲自指点,以此看来,你并非没有机会接触和习练家族上乘武功。

    可是,为何十七郎所练的却是如此粗鄙之刀法呢”:



    第177章赵家亦有刀

    

晨风清凉,秋露未干。

    赵不凡却头顶上升起阵阵热气,额头冒汗,大滴的汗珠顺着脸庞滑落,一滴滴摔在地面的青石上面,很快就湿润了一片。

    他心中苦涩,复又苦笑不止,同时,也在内心暗暗嘀咕:“这个叔父虽然枪法如神,冠绝天下,不过,到底还是年轻气盛。

    俺所练的本就是家族珍藏的最上乘刀法,是老人家央求一位同样自幼习刀的长老所授。虽然算不上是天下间最好的刀法,但以老家主所言,可排入世间刀法中前十行列,甚至更强。

    因为,这位长老曾与西门天王比刀,在兵器谱排名十四的天王斩鬼刀下坚持了五十回合而不败,最后,直到七十九回合方才惜败。

    不过,这也怪不得这位小叔父,他本就与家族核心失散多年,且习练的是枪法,因此,对常山赵氏的刀法并不清楚。”

    想到这里,赵不凡心里方才平衡了一些,勉强笑道:“叔父久未与家族联系,对家族的现状并不了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侄儿所练的叫做泼风刀法,一共七十二式,已经是家族最上乘的刀法了。”

    “怎么可能”赵无敌闻言,不由得惊叫起来,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个自玄武门之变开始发生了些许变化,与史书记载的发展轨迹略有不同的大唐,与自己的前世不在一个世界

    始祖子龙公除了传下百鸟朝凤和七探盘蛇两路枪法之外,明明还有一路七杀刀法,为什么赵不凡他们却一无所知

    他想到了这里,本着试探的心思,问道:“那么,你听说过七探盘蛇枪法吗”

    赵不凡眼神一亮,但随即黯然神伤,面有凄苦之色,道:“七探盘蛇,小侄曾听老家主临终前提起,此乃是我常山赵氏始祖子龙公所创,融入了他老人家一生中对枪法的所有造诣和感悟,据传远远超过百鸟朝凤枪法,堪称人世间枪法之大成境界。

    只可惜,自始祖武破虚空以后,七探盘蛇枪法就失传了,也许,那本就不是人间的枪法,吾辈凡人无缘得见。”

    赵无敌心中翻来覆去地思量,却想不出是哪里出了岔子。既然在大唐时就已经失传,可是为什么八百年后,反而传承于世

    莫非,我们家始祖子龙公真的武破虚空,去了天上他老人家见子孙不肖,于心不忍之下,于数百年后托梦传下了七探盘蛇枪法和七杀刀法这两种绝学

    既然如此,老祖宗,那就让不肖子孙赵无敌提前让您的绝学重现人世间吧

    这么一想,赵无敌心境通明,神思流畅,不再瞻前顾后,疑虑重重。

    他昂首挺胸,眸光执着,含笑道:“十七郎,某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七探盘蛇枪法并未失传,因为某家就会。而且,我常山赵氏不仅有天下第一的枪法,同样也有世间无双的刀法。”

    赵无敌说罢,不等赵不凡反应,已大步走入院中,将赵不凡放在地上的横刀拿起来,抽刀出鞘,大笑道:“十七郎,借你的刀一用,今日让你看看我常山赵氏的刀法,看看能否与天下名刀争锋”

    一刀在手,风云变色。

    刀是好刀,朝阳映照之下,亮如一泓秋水。

    刀势一起,如水流般连绵不绝,又似天怒之刀,代天执掌刑罚,将虚空都切断成一块块碎片。

    刀风起,满树的红叶全都瞬间凋零,悬浮在空中飘来飘去。

    七七四十九个变化结束以后,刀身剧烈地颤动,发出一声龙吟虎啸,接着,刀身一转,释放出夺目的神光,如一轮大日般斩下,只见整个空间都静止了,漫天的红叶全都被定住身影,一动不动。

    继而,刀光浮现,整个空间被一分为二,如同琉璃般寸寸碎片,漫天的红叶全都被绞得粉碎。

    赵不凡整个人变得痴痴傻傻,就连眼珠子都一动不动,若不是那剧烈起伏的胸部,还以为是一个站着的尸体。

    刀势终已尽,赵无敌收刀入鞘,面不改色,气息绵长,冲赵不凡大声道:“十七郎,某这路刀法可否入你之眼”

    绞碎的红叶纷纷扬扬,被秋风一吹打着旋儿落了一地,青石地面上就如同铺了一层红雪,在朝阳下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意境。

    院中里很安静,就连晨唱的小鸟也全都远远飞去,好躲开这位讨厌的不速之客。

    好半天,都没有听到赵不凡的回话,赵无敌觉得很是纳闷。想当初在朔方城中大将军行在初次演练七杀刀法,那可是引得秦大山那个杀才大声叫好的,如今,又是个什么情况

    莫非是我的七杀刀法难入赵不凡的法眼这绝不可能。不说狂妄的话,以赵不凡的刀法和我比起来,那只不过是小儿的游戏而已。更何况,在体内所有经脉贯通、开启大周天以后,我的刀法更加完美,就连对其后的变化也能勉强控制了。

    他走到赵不凡身前一看,顿时明白了原因,却原来赵不凡已傻了,两眼发直,两腮潮红,呼吸也很紊乱

    这特奶奶的是要走火入魔的节奏,倒是把赵无敌给吓了一跳,心想你可不能入魔,否则,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让我如心何忍

    他运起无上心法,以磅礴的的内力化为金刚怒喝:“赵不凡,快快醒来”

    金刚怒喝如同上苍天音,只灌入赵不凡的心神深处,让他的神魂拨开漫天的迷雾,找到了回来的路。

    赵不凡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心神归位,思前想后,不由得胆战心惊,亡魂大冒,犹在后怕不已。

    他顾不得湿透的衣裳,扑通一下跪倒尘埃,恭恭敬敬地向赵无敌行了大礼,恭声道:“小侄拜谢叔父”

    这年头不同于大明王朝,人与人之间相见,不论高低贵贱,一般情况下都无需行跪拜之礼。不过,赵无敌先是以绝世刀法震惊了赵不凡的心神,其后又将他的神魂从迷失中捞回来。

    因此,赵不凡认为只有跪拜之礼,方才能表达他对这位天人般的师父的尊敬之情。

    “哈哈哈”赵无敌大笑,伸手扶起了赵不凡,道:“十七郎,你我本是同族,不必如此客套。某刚刚演练的就是我常山赵氏始祖子龙公所传下的七杀刀法,十七郎觉得如何可堪与天下名刀一试锋芒”:



    第178章心有余而刀法不足

    

赵无敌伸手欲扶,让赵不凡不必多礼。

    一般情况下,晚辈拜见长辈,见礼之后,长辈只是伸手虚扶一下,意思意思就好了。

    这时候作为晚辈的赵不凡,原本应该主动起身,哪里还能劳动长辈真个花费力气来搀扶那样一来,岂不是显得你这个晚辈太不识相,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赵不凡并不是一个不识相的人,也不是一个爱较真的“穷措大”,但却偏偏赖在地上,打死都不起来。

    他心中自有一番计较,打着自己的小九九。其之所以赖在地上不起来,因为很简单,那就是拜师学艺。

    赵不凡自幼志向远大,立志要做一个绝世的豪侠,持枪行天涯,四海皆吾家,会尽天下英雄和豪杰,让常山赵氏重现昔日的荣光

    只可惜志向很高远,现实太残酷

    他很幸运地被老家主看着,得以侍奉左右,接触到家族引以为傲的“百鸟朝凤”枪法,并早晚得到老家主的亲自指点,让他的雄心得到实现的机遇。

    但是,冰冷的事实无情地粉碎了他的雄心壮志,他根本就没有练枪的天赋,无论他如何努力,流血流汗,都无法在枪之道上登堂入室,更别提得窥一二赵家枪的真谛,从而笑傲江湖。

    那一刻,就如同一盆冰水当头浇下,让他从里到外都冰凉冰凉的,一颗心都被冻裂。

    在他的眼里,整个世界都是灰暗的,没有一丝光,没有一丝色彩,也没有一丝希望

    老家主看着赵不凡心灰意冷的模样,于心不忍,便求常山赵氏另一位巨头,同样没有练枪天赋的赵志强长老传其“泼风刀法”。

    果然天道至公,从不绝人之路。当上天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打开一扇窗,就看你能否保持冷静,得以找到这扇窗户

    赵不凡很明显找到了,从此,他开始跟着赵志强长老弃枪习刀,经过十年苦修,尽得赵志强长老的真传,将七十二式“泼风刀法”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按照赵志强长老的评价,赵不凡在刀法一道上极有天赋,他在“泼风刀法”上的造诣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必要再闭门苦练,可以进入人世间,行走于江湖,在与人搏杀中寻求突破。

    赵不凡刀法大成,且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一人一刀出了祖地,行走于江湖,在除暴安良之余,专门寻找天下名刀挑战。

    山东,德州,彭家庄,挑战“五虎断门刀”彭家,力战一百六十八回合,胜彭家庄少主彭大虎,却于第二日六十三回合败于彭大虎九弟、年仅十九岁的彭九刀,至于彭家庄庄主彭宇阳,连挑战的机会都没有给他。

    这也难怪,你连人家十九岁的儿子都打不过,人家的老子又怎么有兴趣陪你玩

    赵不凡倒也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越挫越勇,继续行走江湖,继续挑战之旅。

    三个月后,一人一刀孤身杀进辽东,将长白山“十三把刀”诛杀干净。

    九个月后,斩洞庭湖大盗“鬼头刀”,火烧其老巢,为周边生民剿除了为祸二十多年的大恶。

    一年后,于泰山天王洞挑战兵器谱排名第十四的“天王斩鬼刀”,于五十九回合落败。

    历经三年的江湖之旅,让赵不凡对泼风刀法更加得心应手、融会贯通,实战的经验也越发得老道,境界也提高了很多。

    三年的挑战之旅,其中还有多少次历经生死搏杀,有胜有败,让他得到了很多,同时,也明白了很多,从而对自身、对泼风刀法都有了清晰的定位。

    他回到祖地,进入静室之中闭关,却并非是在修炼,而是在思索自己以后所要走的路。

    经过三个月的静心思量,他终于知道了,在刀法一道上,他已经走到了尽头,再也无法突破,更别提击败天王斩鬼刀,让赵家刀同赵家枪一样扬名天下,传承万世。

    其中的原因,却并非是他自身的潜力被压榨尽了,而是因为刀法的限制。

    泼风刀法虽然也可算是天下一流的上乘刀法,和彭家的五虎断门刀也不差多少,但是,泼风刀法终究只是一流,而无法傲视同侪,一枝独秀,迈入当世无敌的境界。

    他深以为憾,但却无能为力,因为泼风刀法已是常山赵氏最上乘的刀法,且是唯一的,没有相提并论的存在。

    这世间比泼风刀法更上乘的刀法并非没有,比如西门天王的刀法,但是,西门天王不可能将刀法传给外人,而他赵不凡是常山赵氏子弟,也不可能改换门庭,拜在他人门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