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敌之大唐 >

第17章

无敌之大唐-第17章

小说: 无敌之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如游龙,人似猛兽,五百骑突厥铁骑朝攻城车高速冲锋,已经把命赌上了,自行断绝了后路。

    攻城车坡长约二十丈余,突厥铁骑一旦踏上攻城车,短短的二十丈对于高速冲锋的战马,不过是刹那之间的事情。

    而在奔马面前,那些能抗住弓箭的木头屋子,却未必能抗住奔马的冲击。

    不过,自突厥铁骑踏上攻城车的时候,同样也处在唐军强弩和弓箭的射程之内。

    无需薛纳下达命令,突厥铁骑的冲锋就是最有效的命令,唐军的反击开始了,无数的箭矢泛着寒芒射向那些高速奔驰的战马。

    就在赵无敌的附近,就有一架攻城车,离他仅有数丈,而他所在的墩台却凸出城墙数丈,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从侧面射击,更加得心应手。

    “看什么看,继续发射八牛弩,目标,对方回回炮”赵无敌吼道。

    他暂时顾不上八牛弩了,只能任凭那个拿木槌的小卒去折腾,反正只要不断发射巨箭,总能有一次半次命中的,也算是聊胜于无吧。

    他被收缴的武器早就发还了,顺带着给发了一身新军服,以及一件新皮甲。

    本来像赵无敌这样的府兵,武器与甲胄,朝廷是不管的,需要自己掏钱去置办。

    不过,可能是秦怀玉看他小子可怜兮兮的,又薄有微功,加上是新鲜出炉的旅帅,加上又和录事参军同姓一个赵,赏给一件皮甲和一身衣服,也不至于被魏黑脸说成是“以权谋私”。

    自昨日以来,赵无敌吃肉喝汤加上啃糜子馍,总算混饱了肚子。

    这人啊就是贱骨头,别看一个个蔫不拉几没精打采,只要给顿饱饭,立马变得生龙活虎精神抖擞。

    赵无敌也是一个贱骨头,勉强混饱了肚子,这就能拉开一石弓,射出穿云箭了。

    赵无敌要想恢复到前世的武勇,那不可能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情,空有高明的心法和武技以及二十多年的修炼心得,但却受到现在的这具肉身限制,无法使用。

    不过,眼前是千军万马的战场,个人的武勇实在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能够开一石弓也勉强够了。

    五百突厥铁骑排列成纵队,每两骑一排,开始了冲锋,最前面的骑兵转眼就踏上了攻城车。

    时间不等人,赵无敌将八牛弩交给了那小卒折腾,而他自己却弯弓搭箭,射向那呼啸而来的突厥骑兵。

    战马一旦冲起来,其速度之快,就如同冲垮堤坝的洪流,根本就无法停止下来。

    赵无敌的目标不是马上的突厥人,而是冲锋的战马,毕竟相当于人来说,战马的目标要大得多。

    而且,一旦失去了战马,从骑兵变成步兵的突厥人,在强弩面前除了被射成马蜂窝,是不可能有第二种结局的。

    而从侧面射击战马,对射手的射术、眼力和对时机的把握以及经验都有极高的要求。

    因为战马并非是静止不动的箭靶子,而是在高速奔跑,其快如闪电,需要预估它的行走轨迹。

    而且以战马之强悍,若不能一箭射中要害,根本就无法阻挡它的脚步。

    赵无敌松开弓弦,这一箭就如同一道黑色闪电划过,瞬间即至,却让过了头马,准确地射中第三排战马的眼睛。

    致命一箭从战马的左眼射进,深达数寸,锋利的破甲锥势不可挡,差点将脑袋洞穿,且一下子就绞烂了战马的脑子。

    奔腾的战马仅发出一声短促的哀鸣,瞬间就被击毙,但其身体依然在惯性的作用下前冲近一丈之地,然后,轰然倒下。

    而躲在攻城车顶部的木头屋子里的唐军,也没有闲着,纷纷发射弩箭,在密集的箭雨打击之下,前面几排战马全都中箭,纷纷扑倒在地。

    前列的战马连续被射中,纷纷扑倒在地,而马尸却横亘在攻城车的坡道之上,成了突厥铁骑冲锋的障碍。

    而马上的突厥骑士虽然骑术精湛而娴熟,但在猝不及防之下,根本就无从避让和逃脱,纷纷被抛出,就如同石弹一样,继而与攻城车或城墙猛然撞击,骨断筋折,惨叫连连,凄然一片。

    攻城车被唐军的强弩牢牢封锁,在密集的箭矢打击之下,不断有战马中箭扑倒在地,继而绊倒更多的战马。

    高速冲锋起来的战马,哪怕是一根绳索、地面的一个小坑,都足以成为它们的噩梦。

    突厥铁骑依然在冲锋,杀戮与死亡,就是此刻的主旋律。:



    第41章城头上,满地伤

    

千军万马攻朔方,却受阻于城墙之下,不得寸进。

    被寄予厚望的逆天神器攻城车,却在攻城战失去了神奇的光环,并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形同鸡肋。

    心中愤怒,差点暴跳如雷的小可汗忽必利,却被国师阿鲁不花拦住了,并问了一些不着调的问题。

    这让忽必利很不解,但却不会怀疑国师别有用心,心怀鬼胎。

    国师本是唐人,乃是大唐开国功臣徐茂公的孙子,却于六年前毅然反出大唐,投入天狼神的怀抱,并帮助大突厥取得了阴山之战的胜利,一雪前耻,恢复了大突厥的荣耀,得以于大唐帝国分庭抗礼。

    而因此,国师留在大唐的族人,全都被那个武姓老太婆屠戮干净,无一幸免。

    即便是这样,国师都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反而改名阿鲁不花,做了一个突厥人,为大突厥的崛起与强大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在今日之大突厥,除了大可汗,突厥人最敬重的人就是阿鲁不花国师,这一点就连身为大可汗的弟弟忽必利也是不能比的。

    阿鲁不花国师给突厥带来了阴山之战的胜利,也带来了先进的武器和制造工艺,更是带来了希望。

    他是一个博学的人,对武器制造以及骑兵的战术还有战争的指挥等等,都颇有建树,更是对大突厥混乱的官制进行了变革,让一盘散沙的突厥有了国家的雏形。

    因此,阿鲁不花国师的问题虽然莫名其妙,小可汗忽必利还是耐着性子,一一做了回答。

    只是国师最后的反问,还是难住了忽必利。

    他只是一个粗人,没啥花花肠子,让他冲锋陷阵没问题,但是,让他动脑筋却是太难为人了。

    好在国师也没有为难他的意思,淡然笑道:“敌军将辅兵一起算上,也只有一万二千之数,而小可汗麾下却有勇士三万五千骑,差不多就是以三打一。

    而城外的烽火台已尽皆拔除,无法传递消息。

    更何况,我大突厥这次攻打大唐,并非是小可汗一路人马。

    而今的朔方城,实际上已是孤城一座,不可能有援兵来救,且敌寡我众,小可汗就是耗也不难耗死城中守军,得偿所愿。

    既然如此,你还有什么可生气的呢”

    忽必利一想,特奶奶的,可不就是这个理吗

    老子就是人多,以命换命,那人数去拼死你,你奈我何

    “这个国师说的是,忽必利太鲁莽了那么,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呢”粗人就是粗人,一旦想明白了,立马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今日已试探出敌军虚实,且杀伤其一部分人马,可收兵回营,择日再战。”阿鲁不花不紧不慢地说道。

    “哈哈哈好,就以国师所言。”忽必利仰天大笑,继而发布命令:“传令收兵。”

    号角吹响,突厥铁骑如潮水般回撤,但却将攻城车和回回炮弃之不顾,就连那些不能行动的伤兵都无人问津,任其在雪地之中哀嚎。

    突厥人不愧是天狼神的后裔,尊崇野兽的生存法则,对于失去战斗力的同类,都是任其自生自灭,不管不顾的。

    只有活下来的勇士才是真正的勇士,至于受伤的同类都是懦夫和累赘。

    数万铁骑回撤,却没有回营,全都面前着他们的王,等待着小可汗忽必利的训斥。

    “将冲锋队所有百骑长、千骑长尽皆斩首”忽必利面沉似水,冷漠地下达了命令。

    八个冲锋队各由一个千骑长带队,加上四十名百骑长,一共四十八人,除了已经战死的,还剩下三十多人,随着忽必利一声令下,全都被砍下脑袋。

    忽必利虽然认可了阿鲁不花的劝说,但是并不代表他心中的怒火已经平息,需要杀戮和热血来洗涤心中的暴戾。

    今日攻城不力,自然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而这个人不可能是忽必利,于是,成为笑柄的冲锋队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杀完自己人之后,忽必利心情大好,带着大军回营,择日再战。

    突厥大军退了,朔方城城头之上一片欢呼,所有人都大口吸气,甚至有将士一屁股坐在地上,浑身乏力,且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欣喜。

    城内的营房之中,急得团团转的大将军秦怀玉,听到边军的欢呼声,急忙问道:“秦大山,快看看是怎么回事”

    秦大山领命而去,还没有一会儿工夫又回来了,同行的还有在城头打探消息的秦刚。

    秦刚浑身浴血,却脸泛红光,抢前疾走几步,冲秦怀玉拱手道:“大将军,突厥人退了”

    “哦好好好天佑我大唐”

    秦怀玉一边说一边朝外就走,既然突厥人已撤退,作为三军主帅,他再不出现在城头,确实说不过去。

    因此,魏黑脸没有拦阻,反而跟在后面,一起去城头视察。

    作为大将军临时的专职郎中,沫儿背着小包袱,当仁不让地陪同。

    在突厥人攻城的时候,她一直心神不定,牵挂着赵无敌的安危,如今战事暂停,一颗心早就飞到了城头,如何还能停下脚步。

    这一战下来,虽然挡住了突厥人的攻城,让其无功而返,但朔方城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一片狼藉。

    北城门被摧毁,城门楼被夷为平地,这一段黄土筑就的城墙破损严重,八牛弩损毁近半,就连那木头屋子也有好几架变得破烂不堪,无法继续使用。

    而守军的伤亡更是重中之重,一日攻城战下来,伤亡又增加了两千,其中阵亡五百,重伤七百余。

    一连两日的战损,就消耗了近三成兵力,让朔方城的守城力量大幅度下降,不免捉襟见肘,让人头疼。

    大将军秦怀玉和魏文常登上城头,看着残破的城防设施,以及满地的伤兵,不由得眼睛血红,潸然泪下。

    活着的伤兵绝大多数是箭伤,而被石弹碰着挨着的基本上都成了残缺不全且冷冰冰的尸体。

    因为战事惨烈,伤兵太多,根本就无法及时救治,只能滞留在城头。

    这些伤兵倒在地上,疼得满头大汗,却依然朝大将军咧着大嘴,努力挤出一脸的笑容。

    大将军秦怀玉泪流满面,声音哽咽,冲伤兵们单膝跪下,却又泣不成声。:



    第42章恼羞成怒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城头之上,满地的伤兵,让大将军秦怀玉心中愧疚,泣不成声。

    谁知道,就在此时,却有人高声吟唱起那首传唱千年的秦风无衣,慷慨激昂的歌声飘荡在风中,冲淡了忧伤,激发了豪情。

    边军将士听着这熟悉的歌声,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不由得随之大声吟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高声而歌的正是赵无敌,今日一场大战,让他彻底融入了大唐,为大唐而战,死不旋踵

    一曲无衣冲淡了忧伤,让一切变得有了意义。

    此时,突厥退军,战争暂时停息,北城墙的守军伤亡惨重,急需得到休息和救治。

    秦怀玉身为三军统帅,没有太多的时间沉浸于伤感之中,他抹干眼泪,下达着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集中朔方城中所有的郎中救治伤兵,而没有受伤的全都撤下城头回营休息,北城墙的防御则交给从其它三面城墙调来的将士。

    赵无敌的脸上血迹斑斑,头发上的血迹甚至都结成了冰晶,看上去很吓人。

    他看到沫儿过来,冲她咧嘴一笑,自以为很温柔和亲切,谁料到那模样怎么看都有点狰狞。

    沫儿一阵风似的刮过,瞬间就来到赵无敌的面前,伸手摸着他的脸,焦急地问:“哪受伤了快告诉我”

    赵无敌捉住她的小手,小声笑道:“傻丫头,这都是别人的血,我浑身上下都没有受伤。”

    “没骗我”沫儿眯起眼睛,用怀疑地语气问道。

    “没有你的允许,我哪敢受伤”赵无敌前世都是孩子的爹了,哄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还不是得心应手

    一席话听得沫儿心花怒放,任凭赵无敌捉住她的小手,也不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避避嫌。

    赵无敌忽然觉得有人在看着他,目光灼灼,一眨不眨,扭头一看,立马火冒三丈。

    这墩台之上除了他和沫儿,还有两人,其中一个是薛纳的亲兵,离着一丈开外,扛着大盾,眼睛却看向战死的另一名亲兵。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尽职尽责地扛着大盾替赵无敌挡箭,而今战事暂息,却依然没有离开。

    因为薛纳没有撤销命令,而赵无敌也没有发话,他就不能离开,与战争是否平息无关。

    “这位大哥,你也累得够呛,回去休息吧。”赵无敌道。

    “这某就退下了。”亲兵抱拳道。

    他是薛纳的亲兵,并不是赵无敌的手下,战事既然暂时停息,他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只需要向薛纳交令就行了。

    他扛起另一名亲兵的尸体,离开了墩台,朝城墙下面走去。

    将这名亲兵送走之后,赵无敌打量起滞留在此的另一个人,竟然是那个操控八牛弩发射的小卒。

    这个小卒很年轻,看上去比赵无敌也大不了几岁,个子不高,却很结实,一脸憨厚的模样,看赵无敌在看他,立马咧嘴傻笑。

    “你特娘的还留在这干啥”赵无敌没好气地骂道。

    守城的将士都已经换防了,作为今日参战的这名小卒,早就应该溜回营房饱餐一顿,然后再好好地睡一觉才是。

    这名小卒突然冲赵无敌跪下,叩首道:“赵旅帅,求您教俺操纵八牛弩瞄准的诀窍。”

    赵无敌不由得心中咕哝:这特娘的哪里是杀才根本就是一个人精,一眼就看出其中的价值。

    只要学会了之后,那功劳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赵无敌本来就没打算藏着掖着,敝帚自珍,因此对小卒自作主张的“逼宫”并不反对,乐于成全。

    这就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应该给予鼓励和帮助。

    而且,经过今日一战,薛纳就在不远处虎视眈眈,这些操控八牛弩的学问就不可能瞒住,如其让人旁敲侧击,不如主动交代,说不定还能得点赏赐。

    “想学是吧”赵无敌问道。

    “想”小卒毫不犹豫地答道。

    “好,我交给你。不过,你特娘就不能让老子先喝口水,吃饱喝足,再来谈八牛弩吗”

    赵无敌一口答应了小卒的请求,不过,却把小卒给狠狠地揍了一顿。

    无它,唯恼羞成怒耳

    一场大战,身心俱疲,劫后余生,恰逢沫儿小丫头来探望,正好可以接机加深一下感情。

    这个没眼力劲的杀才却杵在旁边,还目光灼灼地看着,不揍你揍谁

    “好这才是俺军伍中的汉子,对于这些杀才就不能好言好语的讲道理,那是对牛弹琴,哈哈哈”

    一阵大笑声传来,把赵无敌吓了一跳,心想这是谁呀

    怎么一个个都喜欢神出鬼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