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89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89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称之为美妙。
  但却可以让人感受到另外一片天地。
  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颜色。
  地位的上升,没有改变刘琦目下的生存状态,但却转换了他的心境,自他的面前打开了另外一扇窗子,使其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需看任何人的脸色,不需顾忌他人眼光,不需唯诺于人际交往,不需苟且旁从于他人之纷争。
  刘琦将长剑横起,缓缓地抬到了自己的面前。
  他用一根食指在剑身上,由剑柄前到剑尖处,轻轻的横向擦拭着。
  “果然,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董卓,你敕我为南阳郡守,这行为确实是害了我,但你可知道,在心境上,你却是拉了我一把……我谢谢你老人家了……这份‘恩情’,翌日定寻机报答。”
  自言自语罢,刘琦又将长剑竖起,立在自己的面前,仰头打量着剑身,喃喃道:“南阳郡,我势在必得!”
  ……
  纪灵和陈兰的部队,在战马的数量上也比较少,双方都是南方的军队,正面交锋若是要分胜负,非得仰仗戟士、刀盾兵等主力步卒不可。
  这一场交锋可算是正面性的生死搏杀了。
  双方自曲长已下,尽上前阵,三军将士手中的兵械不断的向着对手身上的要害击去。
  随着一戈戈,一戟戟的生死缠斗,不断地有人或是哀嚎,或是一声不吭的跌倒在地上,鲜血铺洒于青绿色的草地上,分外惹眼,令人心寒心悸。
  ……
  典韦身披重甲,左手铁盾,右手持大戟,步行当先,率领一支雄壮的步卒奋勇向前。
  在两方所有的将士中,他的甲胄是最厚的,铁戟是最沉的,盾牌是最厚的……这身精甲军械若是给了别人,上了战场还没等杀别人,自己就得先将自己累得趴下了。
  但穿在典韦身上,却是如虎添翼。
  他左手的盾牌可以非常有效的挡住敌卒的刀戟,右手的铁戟如同一只千钧重棒,在不断的横扫中,只要是被他打到的敌卒,基本都是一下,便立刻倒地。
  打中头或是身子的,毫无疑问必然头碎骨折内脏碎裂,当场毙命。
  被扫中了胳膊和腿的,也是骨断筋折,立时失去战力,倒地不起。
  典韦如同一尊移动的坦克,在军阵中来回步行纵横,他走到哪里,哪里便被撕扯开一条血路,被他击中的步卒纷纷吐血倒地,惊恐的四散而逃。
  而有一些从两侧冲上来,想偷袭他的袁军步卒,也被他身后跟随的荆州死士阻挡住,稍有迟疑,便会被典韦回手一击毙命。
  再强的猛士,也许有亲军相随,独自一人,任凭谁都难以持久。
  这巨汉率人在军阵中往来纵横,厮杀良久,折损于其手的袁军士卒不计其数。
  凭典韦一己之力,自然是无法左右战局,但他的凶悍,却可以带动随同他一起搏杀的那些兵士的斗志,继而一传十,十传百,让己方将士们的士气不断攀升,兵卒的战意不断变的浓烈。
  猛士不能左右战局,却可以感染己方的士卒们战意与士气。
  而拥有超强战意的士卒,才是真正左右战局的关键。
  ……
  袁军的纪灵在阵中率兵厮杀,也是看到了凶悍的典韦。
  刚开始看到典韦的时候,纪灵的第一反应竟是这全身甲胄的汉子乃是何人?居然比自己还要高大?
  但惊惧之感只是一个瞬间,纪灵下一秒脑海中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弄死这个步战的莽汉。
  不杀他,不足矣振奋三军的士气!
  想到这,纪灵随即纵马,率领几名麾下的精锐骑士,悄悄的绕杀至典韦的侧翼不远处,准备突袭……
  典韦步行鏖战,亲自手刃数十人,而随他一同鏖战的那一支死士强军,在这期间也随他杀敌伤敌不计其数,他们跟在典韦的身旁或是身侧,一个个高声狂呼,战意浓烈。
  仿佛只要是有典韦带领他们,他们就无所惧怕,足可杀尽场中所有敌人。
  这就是所谓的‘精神支柱。’
  在旁人看来,精神支柱是不可战胜的,
  但事实上,典韦现在也很疲惫。
  他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在杀死这么多人的同时,他的体力其实也是在不断在消耗的。
  而且他此刻左肩,腿部,包括腰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顿挫击打,虽然没有流血,但实则已是有了暗伤,每动一下,都牵扯的筋骨一场疼痛,全靠一股强大的毅力坚持着。
  他的兜鍪中,其实已经是汗如雨下,只是身旁的人都看不到而已。
  但典韦这个人天生就有一股倔性,即使受了暗伤,即使体力流逝不在巅峰,但他也绝不轻言后退。
  他此刻依然显得是勇猛无敌,大戟和大盾来回挥舞着,在人群中熠熠生辉,顷刻间,便又连打死三人,杀人如同吃豆一般。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纪灵率领几名精骑,突然从右侧直冲过来。
  他的速度极快,很快就将典韦身边的那些强卒撞开,在那队伍中冲开了一个缺口。
  而纪灵本人的战马则是直冲典韦冲去。
  典韦的反应极快,听到侧面有马蹄声响的时候,他便迅速的向前一跃扑倒。
  也就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纪灵的战马从他适才站位的地方飞速通过,而纪灵手中的刀刃也划过了典韦适才兜鍪所在的半空。
  若是典韦再晚上半分,他那颗硕大的头颅,怕是便会被纪灵一刀斩落。
  “吁!”纪灵使劲的拉扯马缰,将马匹站定,然后再次调转马头,虎视眈眈的看着从地上站起来的典韦。
  “典君!”
  “典君!您如何了?”
  典韦狼狈的从草地上站起身,转头狠狠向地上啐了一口鲜血,适才的一扑,他跌倒在地,牙齿伤了嘴唇,口中鲜血直流。
  他斜眼看了一眼不远处拉扯着战马,跃跃欲试的纪灵,突然吩咐左右的随行士卒道:“随我走!”
  说罢,转身便向反方向逃走。
  他随身的士卒纷纷紧随而去。
  纪灵见典韦落跑,大喜过望,高举战刀,吩咐身边的骑士们道:“随我去斩杀了那厮!”
  那些骑兵纷纷紧随纪灵纵马而上。
  一名士卒跟在典韦身边,转头一看,见纪灵奔驰而来,吓得魂不附体,道:“典军,贼将追来了!”
  典韦却只是闷头走,道:“贼军来二十步内换我!”
  那士卒立刻道:“已是而二十步了!”
  “十步再唤我!”
  “典君,贼将骑马快,已是十步了……”
  话还没等说完,便见典韦突然转身,他的手中不知何时从随身的腰带上,摘下了几支战前预备的小戟,大吼一声,冲着纪灵所在的方向用力掷去。
  那些小戟乃是铁制,颇有重量,且头部很是锋利。
  典韦力大,一瞬间就将那些小戟投掷的好远。
  一支小戟正中纪灵马头,而另外一支,则是狠狠的击打在纪灵的前胸。
  纪灵的战马抬起前蹄,厮鸣一声,轰然倒地,将纪灵整个人都掀翻在了草地上。
  那些随行的骑士急忙勒马,高声大呼:“纪校尉!”
  “速救校尉!”
  “快,扶将军上我战马!”
  典韦大吼一声,高举手中战戟和大盾,呼啸着向着纪灵冲了过去……


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胜归
  西面泽野,喊杀声震天,荆益联军与袁军互相厮杀,互不相让。
  以贾龙,黄忠等为首的豪将,在各方列阵,阻拦雷薄和李丰率军突围,意图将他们困死在此绝地。
  雷薄和李丰的前军,虽然已经出了沼泽浮桥,没有受地势之困,但犹豫荆益两军事先已经做好了埋伏,因而袁军还是处于下风,目下也仅仅是在维持而已。
  特别是他们部队的两翼,蒯越和蔡勋的兵马不断的用弓弩进行骚扰,他们准备充足,在开战前不久,就以弓箭射杀了不少袁军士卒,开战当时的箭雨铺天盖地,差点压的袁军喘不过气来。
  雷薄和李丰皆是袁术麾下的校尉,属于重将,二人都是能够审时夺情之人,二人见战事不利于己方,遂驱兵向着西面突围,寻求一点式突破。
  但是西面有一个人正率领五百士兵,等候着他们。
  是益州军的军司马,严颜。
  从战时开始到现在,严颜一直没有动作,他只是依照贾龙的军令,率五百兵士守住西面,谨防有人脱逃。
  事实正面,这个安排确实是对了。
  眼看着雷薄和李丰,在军阵中厮杀出了一条通路,向着自己的方向奔来,严颜长吸口气,一夹马腹,冲着身后的五百益州军士喊道:“随我上!”
  雷薄和李丰正奔西而走,冷不丁的却突见一只劲军骤然向着他们杀了过来。
  为首的那员战将,年以四旬,在精锐骑卒的携裹下,正纵马全力向着己方冲刺。
  雷薄和李丰本以为可以逃出升天,但严颜的出现,却令他们的心中有些发寒。
  李丰咬牙切齿,怒道:“当此时节,唯有拼死杀出,方有脱逃之机!”
  雷薄重重的点了点头。
  两人遂催促麾下之军,迎面向着严颜一众迎了上去。
  双方的军队彼此重重的撞击在了一起,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
  夺目的鲜血瞬时间侵染了每一寸土地,一声又一声的哀嚎响起,人仰马翻,残肢断臂四处可见,铁器交击的声音则是震颤着两军每一个人的耳膜。
  严颜在精骑锐士的保护下,发狂了一般的对着袁军一阵凶猛屠戮,他似乎是在发泄着胸中的愤怒,他的双眸血红,手中的每一刀下去,都会见红,其豪勇程度,竟然是不下于在战场中的典韦和黄忠……
  就是这股浑厚的气势,促使他能够迅速的杀到袁军校尉李丰的面前。
  两人分别率兵,对马交手……
  一刀过后,李丰被严颜劈中左边胸膛,在一声痛苦的哀嚎中,跌落下了战马。
  “风!”
  “风!”
  “风!”
  严颜身后的士兵们,放声高呼!士气大振,欢呼之声直冲九霄。
  ……
  刘琦捧着自己的长剑,坐在战马上,遥望着远处的战事,并不时的接到麾下斥候不时向自己传来的军情。
  “禀府君,文司马已经率军击溃陈兰部,陈兰弃军奔东而走!”
  刘琦点点头:“好。”
  “禀府君,典君重伤敌将纪灵,纪灵被麾下拼死救走,典君因有伤在身,故未曾追击。”
  刘琦依旧是道:“好,有伤便不必逞强,放他一马便是了。”
  “禀府君,贾公与黄司马等人击溃敌军前部,雷薄受伤遁逃,袁军校尉李丰为严司马斩杀。”
  “好,我当为严颜记功。”刘琦再度点头。
  ……
  沼泽之内,一场鏖战打下来,万余袁军士兵被困于泽内,为荆州军和益州军所歼灭者,约有一半以上成,余者随各部曲长,屯长向刘琦请降。
  张允率众奔回到了刘琦的面前,道:“伯瑜,袁军中有不少困于泽中的士卒,皆欲归降……是纳降还是杀降?”
  刘琦问道:“有多少人?”
  张允回道:“一时间还点不清楚,但估计最少会有数千之众。”
  刘琦闻言略有些吃惊:“怎会这么多?”
  张允随即为刘琦解释了一下。
  按道理来说,两军在旷野交战,败的一方的军卒溃败之后,即使不跟着主将撤退,也会四散而逃,留在阵中最后无奈之下投降敌方。
  但今天的战局和平时多少有点不一样,也是因为这遍地浮桥之沼地的特殊地域性,使得在沼内战死和逃走的袁军数量并不是非常多,使得大部分却被困于当中,没法跟随主将逃走。
  而他们最终只能选择投降。
  待解释完后,张允遂向刘琦请示道:“降众略有些多,伯瑜……纳之否?”
  这个时代,收降兵很是有些讲究,表面上听着是好事,但就实际来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是粮秣要足够,这年头粮食的产量太低,多收一个降卒,就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供养不起的。
  其二是要看降服的士卒是否可用,因为很多兵卒的祖籍和乡人并不在他们投降之地,若是背井离乡的归顺过去,与乡人久隔,这在忠诚度上就会有一定的问题。
  暗中潜逃回乡倒是还好,就怕日后在军中串通反水,那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刘琦轻轻的用手中的马鞭子拍打自己的左手,皱着眉头,似在思索是否要受降这些袁术降卒。
  认真的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刘琦终于下定了决心。
  “准降!”
  张允略是疑惑地道:“伯瑜,还需谨慎些才是,数千袁军士卒虽多,但若是哗变,恐为祸不小。”
  刘琦自然也明白张允这是为了他好。
  “兄长,我亦知晓此事,只是眼下这些降兵,我若不纳,恐有损声威,权且先留下吧。”
  “有损声威?”张允没太明白。
  刘琦为他解释道:“我如今已是被朝廷敕封为了南阳郡守,虽然南阳郡眼下是在袁术的手上,但依正理,南阳郡的士族、豪强、黔首都应是我的治下之民。”
  张允猛然反应过来了。
  “不错,袁术入了南阳,若是扩充其军,必从南阳郡本土招募壮丁,这些投降的军众,想来有很多是南阳郡本土人士。”
  “不错,他们既是我治下的黔首齐民,我若不纳,恐失气度,若是纳降,回头消息传到南阳,定可扬显南阳新任的郡守声望。”
  张允急忙道:“末将这便去办!”
  ……
  均县外的泽沼一战,刘琦与贾龙埋伏了纪灵,雷薄,陈兰等人的万余兵马,尽败其众,纪灵重伤而走,李丰被黄忠斩杀,被困于沼内浮桥的四千余兵卒向刘琦纳降。
  除了纳降其众外,荆州军和益州军,又在泽内搜寻袁术麾下遗留下来的军械和甲胄,清缴了不少铁器军需。
  南阳郡乃是冶铁大郡,将士们所穿戴的甲胄以及兵刃,跟荆州军目下的装备相比,委实是强出不少的。
  此一战对于荆、益联军来说,可谓收获颇丰。
  ……
  战后,刘琦下令,大飨士卒,犒劳三军。
  自打从秭归出兵以来,荆益联军这半载的时间,委实是过的太过辛苦了。
  将士们风餐露宿,辗转千里,纵然是在前番战胜了胡轸和吕布的强军,亦是没有得到丝毫放松。
  但是直到今日,三军将士,终于是可以尽情的喧闹一场了。
  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力,也是他们半年来奋战艰辛所应得的。
  因为,他们马上就要回家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东州士的邀请
  既是大飨,则必有赏。
  今日借大破袁军之机,刘琦在均县附近大飨三军,赏赐荆益两军将士。
  军中的粮秣已经所剩不多,若是大飨士卒,吃食分配到每个军卒手中的数量怕是有限,但比起平日里军中的两食来说,却是充裕太多了。
  至少刘琦目下已经不再需要精打细算的省粮食了。
  因为再过几日,这些兵卒就会随他返回襄阳,到了南郡,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秣供应到士卒们的手中。
  到时候,军需就不是他要操心的事情了,而是他老爹应该操心的事。
  虽然这么说委实有点不孝顺,但论及收纳流民,养田蓄粮,打造安乐之土,刘琦觉得他父亲刘表在这个时代着实算的上是一号人物。
  历史上,荆州从刘表接手之后,十八年间一直在不停的吸取北方的外流人口,期间还接纳了张绣、刘备等北地的兵将,期间从来没有一次因缺粮而导致的危机。
  这固然是和荆州本土的战乱很少有关系,但也不得不否认,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