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560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60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嗦完了之后,他的牙关似都隐隐开始打颤。
  “丞相!”张郃大吼一声,就要迈步上前。
  袁绍却伸手拦住了他,摆了摆手示意无碍。
  “孟德如今何处?”
  张郃继续道:“曹将军如今屯兵博平,似乎有意阻住刘琦北入清河!”
  袁绍摇头道:“事到如今,还争什么黄河天堑?能争的过吗?派兵让他赶紧回来,与某合兵!”
  “诺!”
  张郃转身就要走,但是袁绍随即又在后面叫住了他。
  “让显思率兵屯驻于清河,严防刘琦分兵北上!”
  “诺。”
  张郃走了之后,袁绍方才展开了适才咳嗽时用来堵住嘴的缣帛。
  但见上面是一片血红。
  袁绍立刻将缣帛合上,然后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这是天要灭我袁家么!”
  ……
  而另外一方面,贾诩方面派出使者暗中前往河北,去见许攸。
  经过一番商讨,有一个人毛遂自荐,要前往邺城办妥此事。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荀谌。
  按道理来说,派谁去都不应该让荀谌去。
  毕竟荀谌昔日乃是袁绍之臣,如今一朝背反,若是去了河北,被识破的概率比别人要大的多。
  但万事有弊则有利,荀谌去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对邺城的情况要比其他人要熟,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引起许攸的共情之感。
  经过了一番仔细的商讨之后,贾诩做通了荀攸的工作,让荀谌前往邺城。
  当然,在去之前,要经过一番仔细的筹谋和安排。
  首先自然是荀谌的外貌……多少是要改变一下的,不然让熟人认出来可是很危险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剪头这件事儿肯定是不行的,但是这个年头的人都注重胡须的修整。
  幸运的是,荀谌原先留的是长胡须,长髯及胸。
  如此,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在外貌上有很大程度的改变。
  再加上一些细节的修饰,差不多就可以瞒天过海。
  至于如何进入冀州,这就需要卫士署卫士们的了。
  但这一点,贾诩并不担心。
  卫士署的人打入河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在河北的能量与能力,或许是袁绍无法想象的。
  经过了一番运作之后,荀谌在卫士署的保卫下,进入了河北腹地。
  他们并没有着急进入邺城,而是先四处打听邺城的情报。
  如今许攸,荀彧,审配等人在后方替袁绍镇守邺城,并安排粮草的调度。
  但邺城袁绍的大部分亲信则皆在前线。
  这对于荀谌而言,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随后,卫士署开始安排,以商贾的名义将荀谌运送到了邺城。
  许攸如今在邺城,正配合着审配等人征调粮草。
  别人怎么样许攸不知道,但是许攸收粮,绝对是吃拿卡扣,一点不给这些粮商面子。
  他天生就是一个自私冷血,贪婪成性的人。
  荀谌深知许攸的个性,于是以粮商的名义,暗中打点,希望能够见到许攸。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荀谌是以粮商的身份去见许攸,而许攸现在是朝廷命官,想要见他谈何容易?
  不用说引见之人,光是许府的门子、管家,上上下下需要打点的就不下十几号人。
  还未等见许攸,光是打点的钱财就花费逾亿。
  当然了,这些钱财对于现在的荀谌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这不是他个人的钱……他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国家。
  最终经过了几番周旋。荀谌终于得到了许攸的召见。
  荀谌没有立刻露面,而是先派手下人去给许攸送上了大量的财货,足以让他心动的财货。
  许攸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但是如此豪爽的富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对这个身份神秘的商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然,吸引他更多的还是后面的财货。
  经过了几番周折,荀谌终于与许攸会面了。
  许攸瞠目结舌的看着他。
  随后,他凶神恶煞的吓唬荀谌:“你不要命了,竟然敢来邺城,你还来找我?信不信我把你送到审配那里去?”
  荀谌却一点儿都不害怕,因为他知道许攸说这话,就说明他眼下还并不是真心想把自己送到审配那,如果他真的要那么做,也不会多余跟自己废唇舌了。
  随后荀谌就开始针对双方的整体实力差距——包括将领的差距,兵力的差距,经济的差距,政治的差距等等,开始给许攸进行洗脑。
  许攸也是高明之士,自然知晓现在面对刘琦,袁绍和曹操已经没有胜算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有顺应实事,投靠到刘琦麾下,才是最好的归宿。
  先前许攸虽然有这个心思,但碍于袁绍和曹操都是他的好友,而且他在朝中也有一定的职位……并且,他不知道刘琦对于自己的归属会不会有什么反感,因而不敢随意下定这个决心。
  但是现在并不是他主动投靠刘琦,而是刘琦主动派人来招降他。
  这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虽然他表面上装出一副义士的样子,但是荀谌对他这个人的心性还是很了解的。
  最终,经过几番心理上和语言上的较量,双方彼此试探,互相许诺,答应了荀谌他会考虑看看。
  这并不是许攸还在犹豫,而是他自己正在待价而沽,他不可能荀谌一来对他表明来意,他就主动投降,这样未免也太跌份了。
  许攸是什么样的心思,荀谌心中最是有数。
  他的那点诡心思,荀谌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但荀谌并不说破,而是笑呵呵的告辞。
  随后一段时间,许攸和荀谌又见了几面,经过了几番磋商,彼此算计,最终许攸答应了荀谌愿意投降刘琦。
  答应投降刘琦。荀谌随即向他诉说了贾诩交代给他的任务。
  那就是说服伪皇帝。
  ……
  东海王刘袛,自打当了邺城的皇帝之后,没有一日过的心安,他几乎夜夜都在失眠。
  毕竟他这个皇帝不是他自己想当的,而是别人连拉带拽硬扶他上去的。
  特别是当上这个皇帝之后。他也没有任何的实际权力,朝中大权全部被袁绍和曹操把持着。
  虽然袁,曹二人未对他做出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但刘袛知道,终有一天,自己的性命也会折损在袁绍的手里。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试问刘袛又如何能待的安生?
  他现在真的是无限怀念当初当东海王的日子。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许攸来见刘袛了。
  许攸身为袁绍的近臣,同时也是朝廷的臣子,自然与刘袛也算相熟。
  而且他目下负责筹备粮草,在有些事情上进宫来向刘袛做一些汇报,也完全符合规矩。
  许攸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事情跟刘袛说,毕竟这件事儿事关重大,他需要徐徐向天子渗透。
  他先是向刘袛询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得知陛下心情不好,随即向刘袛汇报了一些前线的战事。
  刘袛虽然是皇帝,但前线的战事具体情况并没有多少人向他叙述,而且也不会有人向他就战事做具体的汇报。
  所以今天许攸跟他汇报的内容,刘袛基本都是第一次听说。
  曹军的大败,刘琦的势如破竹,中原的失守,河北的危机。刘袛彻底的被这些消息震在了原地,半晌没有反应。
  刘袛愣在了原地,但许攸却没有出言劝慰他,只是静静的伫立在一旁,眯着眼睛观察刘袛的表情,揣测着对方的心意。
  “这可如何是好?朕,朕不想死啊!”刘袛终于开口了。
  许攸长叹口气。
  “陛下,恕臣直言,国家以帝王为根本,帝王乃国家之基石,国亡帝亡,国灭帝……”
  “放肆!”刘袛有些歇斯底里:“你竟敢跟朕这般说话?!”
  许攸面对刘袛的愤怒并不害怕,他只是淡淡的笑着。
  在这个朝廷中,不怕刘袛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朕根本就不想当这个皇帝!当初是你们硬逼着朕来当的,如今出了事,你们就想让朕去死,凭什么?朕从来都不想当这个皇帝,朕只想当朕的东海王!”刘袛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许攸看着刘袛的表情,心中大概有数了。
  这个皇帝确实不是成大事的料。
  不过说起来也是,如果真是那种能成大事的皇帝,袁绍和曹操当初也不会将他扶持到帝位上来了。
  许攸也没有立刻向刘袛将自己的底牌亮出来,他也在考虑和犹豫。
  毕竟事关重大,需要徐徐渗透,不能着急。
  随后,许攸几次三番的入宫面见刘迪,不断的向他渗透己方的情况。一点点的向他灌输己方目下的形式有多么危急,整个河北有多少人在暗中勾结南朝。
  刘袛本身就是个没有主见的人,每次许攸跟他说完话,他都感觉世界仿佛要崩塌了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攸感觉劝说的时机差不多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北攻
  许攸是一个精明的人,而且他也是一个自私的人,在劝说皇帝这件事上,河北诸杰之中,但凡换任何一个人,怕也是没有胆量去做劝降皇帝这件工作的。
  但许攸跟其他人可不一样,他是雁过拔毛,见利忘命的那种人,特别是袁绍和曹操基本上就等于是没救了,许攸一定要给自己谋一个好的出路才行。
  终于,在经过了多番渗透之后,许攸决定劝谏刘袛投降。
  毕竟,他已经看出来刘袛确实是一个没有帝王之志的人。
  换在刘袛的角度上来寻思这件事,也是正常,当初曹操和袁绍将他扶持上帝位,说白了就是利用他来对抗刘琦争权,刘袛名为帝王,根本就没有享受到任何与帝王有关的待遇,一旦袁绍将他利用完了,最先死的必然就是他这个伪皇帝!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又如何会甘心为袁绍的基业殉葬?
  许攸就是大概探明了刘袛的心思,所以才打算出手了!
  这一日,他再次寻了一个借口,进宫来见刘袛,交谈了一番之后,许攸开始出言试探。
  “陛下,据臣了解,刘琦或在春深之际,大举北上渡河,强攻河北,如今的他正在蓄力待发,一旦发兵,恐怕就是惊雷之势,陛下……臣今日想斗胆问陛下一句,陛下想好该如何做了吗?”
  “朕?”一聊这个话题,刘袛的脸上就露出了无限的落寞和绝望:“朕还能怎么做?朕又能做什么?朕一件事都做不了,只有等死!”
  许攸看着刘袛绝望的神情,长叹口气道:“可叹河北诸豪,大部分人都暗中私通南朝,为自己谋取后路……”
  刘袛苦笑了一声:“人各有志,不能强求,随意吧……”
  许攸暗道刘袛是真个蠢蛋。
  自己都把话说的这么明显了,他偏偏不跟着自己往正题上聊。
  许攸再度出言试探道:“河北之人,为何如此无情,皆能背叛丞相?”
  这话中之意是,现在河北好多人都已经暗中勾结南朝,预备投降了,你还给袁绍守个什么劲?
  怎么这么明显的话茬,这皇帝就是不接呢?
  刘袛就是一个劲的长吁短叹,唉声叹气,可就是不往许攸提出的话题试探,惹得许攸心中憋气,心中一个劲地暗道刘袛真是扶无可扶。
  最终,许攸实在是忍耐不住了,终于又将话题向前更近一步:“天下人皆可降汉,何独陛下不能?”
  这一番话说完,整个大厅内立刻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随后,终于听见刘袛缓缓开口道:“许爱卿,莫非也已经投降了南朝吗?”
  许攸听了这话,心中不由‘咯噔’一跳。
  倒不是刘袛这话说的多么出人意表,而是他的语气与适才完全不同。
  适才的刘袛的语气,一直是萧索,落寞,无可奈何,自怨自艾的那种。
  但是适才的那一句话,这些情愫则是完全消失了。
  听其语气,完全是很冷静的那种,毫无波澜。
  许攸的心中千回百转,随后便见他突然跪下,向着刘袛磕头道:“陛下,臣死罪!”
  “你确实是死罪,但是你这个罪过,跟朕说不着……因为朕不是你的主子。”刘袛慢悠悠地道:“其实,打从你第一次来朕面前说这说那的时候,朕就大概猜出你要干什么了!”
  许攸心中暗骂自己真是愚蠢,这一次办的事着实有些急躁了,竟然没有看出自家的蠢皇帝居然是在扮猪吃虎。
  刘袛用手轻轻敌敲打着龙案,道:“其实,你与朕的心思,是一样,朕有自知之明,如今天下大势一统在即,朕也知道朕对于河北无力回天,而且朕这个皇帝说白了就是个傀儡,且名不正言不顺,没有人把朕当皇帝,但朕也从没有将自己当皇帝。”
  许攸缓缓地抬起头,看向刘袛:“陛下胸襟开阔,实在是令人敬服。”
  “所以啊,朕今日跟你交个底,你也别利用朕,朕呢不过就是想自保,你若是能达成朕的心愿,朕也绝不会亏待了你……至少,这个引北帝归顺的旷世奇功,朕是一定会送给你的。”
  许攸轻轻敌舔了舔嘴唇,道:“陛下对臣如此剖心置腹,臣真是惶恐无地!”
  “朕啊,昔日是大汉的东海王,受到袁绍和曹操的挟持,才被迫当了这伪朝的皇帝,朕无时无刻不在后悔,希望早日归汉,不过……朕需要雒阳的天子,对朕做出承诺,朕不苛求别的,只希望在天下一统之后,能让朕返回东海,继续为王,富贵一生,朕从此绝不干预天下政事,不知雒阳的陛下可能做到?”
  许攸急忙道:“陛下放心,雒阳的天子一定可以做到!”
  “你都没问,在这乱许诺什么?难道你还能替雒阳那面做主了?”
  许攸闻言顿时一愣:“陛下想要的,是雒阳方面的承诺?”
  “朕要雒阳皇帝的亲笔诏书!确实许诺,无法反悔的。”
  许攸的表情有些为难。
  若是如此,只怕亦是会多有周折,而且耽误自己归顺刘琦的时间啊。
  但是看天子的样子,已经是下定了决心。
  许攸犹豫了半晌之后,最终咬紧了牙关,对刘袛道:“陛下放心,此事保管在臣的身上,臣与雒阳方面,一定会好好交涉!”
  随后,许攸就向刘袛请辞,然后退出了大殿。
  许攸离开了刘袛的视线之后,便见刘袛突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软在了自己的龙案上。
  他再度抬头确认了一下许攸确实走了,然后转头冲着身后喊道:“人,人走了,出来吧!”
  不多时,便见木制的屏风后面,闪出了一个人影。
  面貌清俊,身姿挺拔,一脸的和善肃容,飘飘然有股超脱卓然之气。
  “陛下受苦了。”
  刘袛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来人道:“朕装的,还行吧?”
  那人温和的笑道:“陛下适才神态自若,言辞既诚恳又不失威严,实在是令人敬服。”
  刘袛笑呵呵地道:“若不是爱卿从旁指点,朕怕是至今还不能自立,更是不能反制许攸,只怕是要任凭他摆布了,此人贪婪,心性歹毒,朕若是真的被他拿捏了,怕是被他卖了都不知情。”
  刘袛身后的那个人和蔼一笑,叹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爱卿多多帮衬了。”
  那人低声道:“唉,我等身为汉臣,昔日不通天时,亦为时势所迫不得已而分裂疆土,如今天下旦夕统一,有些事情,却不能再糊涂着过下去了……在这场南北对峙之中,陛下是牺牲者,所以臣为了天理,也为了公义,自当是无论如何,都要保全陛下。”
  刘袛听了那人的话,心中很是感动,他站起身,走到他的面前,握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