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531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531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师为何不见学生?”刘琦听了司马徽得到转达之后,一脸苦闷地道:“学生千里迢迢的从雒阳来了荆州,如今拜访恩师却不得相见,难道是学生有什么做得不得体的地方么?”
  身为皇帝,刘琦此刻显得更加的谦卑了,倒不是他怕庞德公和司马徽等,实在是高处不胜寒,地位越高,在这些礼节性的事情上,就要做得更到位得体。
  毕竟,一个皇帝的行为是被天下人所关注的,一个皇帝能不能够尊师重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天下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普通人的风评很容易被世人所遗忘,但一个皇帝的风评,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被人遗忘的了,甚至一个不好,就是记上数百年,一千年。
  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尊师重道
  刘琦来到鹿门山学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别说礼物没送出去,就连庞德公的门都没有摸到,这让刘琦很是沮丧。
  若是换成别人,敢把皇帝拒之于大门外,依照刘琦现如今的脾气,直接就让人砸碎了他的门。
  但问题是,现在让刘琦吃闭门羹的是他的老师。老师在这个时代,是可以堪比父母祖宗级别的存在,就算你刘琦是皇帝,但你敢对老师不敬,历史学者们一样会用笔墨纸张喷死你。
  “德操公,不知老师为何要拒学生于门外,不知学生哪里做得不妥当,还请德操公直言相告,学生这边改正就是了。”
  司马徽的表情比较尴尬:“陛下啊……”
  “先生莫要叫我陛下,在老师这里,刘琦永远都是学生。”
  司马徽急忙摇头:“万万不可,尊卑有礼,臣万万不敢。”
  顿了顿,便听司马徽低声道:“陛下,实不相瞒,其实尚长之所以不见陛下,臣也不知是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就臣看来,陛下身为学生,并无失礼不当之处,而且陛下的风评天下皆闻,当世谁人敢说陛下行为有失?”
  这一下子,刘琦算是彻底的懂了。
  “既然学生没有失礼不当之处,那恩师又为何不见学生?”
  “这个……”司马徽闻言实在是有些犯难了:“尚长不肯跟臣名言啊。”
  就在这个时候,后面的典韦哼了哼道:“实在不行,就烧房子吧!那肯定就见了!”
  想当初,刘琦拜见庞德公而不得遂愿,就是让典韦一把火把庞德公给逼出来的。
  “放肆!”刘琦闻言顿时勃然大怒:“朕的面前,你岂敢如此放肆!信不信朕处置了你!”
  典韦见刘琦急了,忙道:“臣知罪!”
  刘琦轻叹口气,冲着那些侍卫们招了招手。
  随后,便见刘琦手下的侍卫们,将刘琦带来的礼物统统放下。
  刘琦对司马徽道:“德操公,学生虽不能面见老师,但一腔热忱天地可鉴,这些礼物就留在此处,学生择日再来拜会。”
  说罢,也不管司马徽答应不答应,刘琦便让人放下东西,头也不回的领着手下的人走了。
  望着刘琦离去的背影,司马徽不由摇头苦笑。
  “这是怎么一说的?这师徒两个人,真是一个比一个倔。”
  刘琦一脸不愉的返回,而跟随在他身边的刘备这段时间里却一句话都没说。
  少时,却见刘琦转过头,看着刘备道:“叔父为何一句话都不说?”
  刘备苦笑一声:“陛下面色不愉,臣纵然有想法也不敢妄议。”
  刘琦深深地吸一口道:“怕朕在气头上,怪罪你是么?没事,朕已经想清楚了,不气了,有什么话,皇叔直言便是。”
  刘备急忙道:“陛下可知关于留候的一个典故?”
  “什么典故?”
  “秦末之时,有圯上老人自隐于下邳,留候游历至下邳,于沂水桥上相见,相互拜见之后,老者故意将鞋抛至桥下,令留候取之,留候取鞋并为老者穿上,后五日相约,老者嫌留候晚至,屡次反复,留候屡次早至,终得老者留授《太公兵法》。”
  刘琦道:“这故事朕听过,却也不知是真是假,保不齐都是留候族人胡编乱造的。”
  刘备急忙道:“不管真的还是假的,但世人却是就把这事当场流传千年的佳话听了……陛下,臣适才再想,眼下对于陛下而言,或许就是创造一段佳话的时机呀。”
  刘琦听了刘备的话,一下子反应了过来。
  他轻轻地一拍手,恍然道:“不错,若非皇叔提醒,朕一时险些忘却!”
  刘备笑呵呵地道:“不管尚长先生是何用意,他既然不想见陛下,那陛下就一直反复前往,最好是来个庞老师十次不见,陛下十次往拜老师,回头此事传遍天下,陛下孝师之名则可传遍海内,这可是能够遗留千古的佳话啊。”
  刘琦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还是皇叔思绪敏捷,让朕佩服……那稍后劳烦皇叔派人再去买些礼品,明日朕再亲自来一趟。”
  刘备道:“陛下,依臣来看,不妨买足三次的礼品,臣估计以尚长公的作风,陛下未必一次就能见到。”
  刘琦仔细一寻思:“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
  次日刘琦和刘备再次带着礼品来见庞德公。
  而正如刘备所料,接待他的依旧是司马徽,庞德公依旧是不曾见自己这位皇帝学生。
  刘琦也不在意,只是一番苦苦求见之后,便再次离开了。
  当然了,礼品全都给司马徽扔下了。
  第三日,刘琦再次携带着礼品而来,庞德公依旧不见,刘琦照例将礼物扔下。
  就这样,一连七日之后,,司马徽终于有点忍不了了。
  “陛下啊,学仓里面都堆满了,陛下的礼物实在是放不下了啊。”
  刘琦无奈道:“老师不见学生,写生心里五内俱焚,一日不见老师,学生一日心中就不得安宁,些许礼物,只是买自己心安罢了。”
  说罢,刘琦转身又要离开,却听司马徽喊道:“陛下这是要去哪?”
  刘琦站住了脚步,疑惑地转头看向司马徽:“学生未得老师召见,这便回去了。”
  司马徽闻言不由长叹口气:“今天答应见你了!”
  刘琦闻言诧然道:“可是德操公还不曾去见老师啊!”
  司马徽翻了翻白眼:“早上的时候,你家老师就已经吩咐了,若今日再来,说什么也得让你进去了!”
  刘琦和刘备彼此对望了一眼,各自露出了笑容。
  随后,刘琦就在司马徽的指引下,来到了老师庞德公的居所。
  刘琦进屋后,见庞德公一脸不善地瞪视着他。
  “老师。”
  “哼!”
  庞德公的这声回应,代表了他心中极度不愉。
  刘琦疑惑地看着庞德公道:“老师为何不高兴?”
  庞德公道:“你连续八天前来拜会,又是送礼又是言辞恳切的,还执礼甚恭,丝毫无僭越之处……让当朝天子这般屈尊对待我这个老头子,老夫再不见你,如何面对天下人?非得让吐沫星子淹死不可!”
  “师长如父,学生如此对待老师,也是情理之中的。”
  “呵呵,陛下休要糊弄老夫,陛下如此对待老夫,自己自然是声名鹊起,一个当了皇帝的弟子连续遭到老师八天拒见却依旧坚持,尊师重道之心足可传世,可老夫这独夫的名声,只怕是也要传出去了……陛下,您说您这是不是在坑老夫呢?”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庞公解惑
  庞德公能够看透刘琦的想法,这并不奇怪,毕竟人家也是经学大家,活了好几十年的世外高人,在整个南方的士人群体之中,唯有其声望可以与宋忠相提并论,你说这样的人没智慧,那不是糟践读书人么。
  他会看不出刘琦想借用这次事件来替自己扬名?当然是不可能的了。
  其实庞德公并不反对刘琦用这种方式来赚取名声,毕竟是当朝的皇帝,渴望自己身上有一些能够留名青史,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历史性事件,这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
  谁不想身后留个好名声呢?
  问题是……你小子光是给自己创造留名青史的历史性事件,全然不顾你恩师的名声了不成?
  你连着七八天跑到学宫外要求见老师,又哭又闹又送礼的,整出一幅悲天悯人的模样,你倒是成了忠孝之子,但你是不是也得给你老师留下点颜面?
  连着七八天跑来闹事,自己成了最品性纯良,尊师重道一代贤皇,可老师是不是就得被人指指点点,被说成是无理取闹,不通人情的老顽固?
  这不是骑在别人脖颈子上拉……那什么嘛。
  ……
  庞德公的脸色不善,刘琦笑着将他拉到座位上,请老师坐下,然后恭恭敬敬地给庞德公施礼。
  “是学生错了,还请老师谅解,学生给老师赔罪了。”
  庞德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要压制心头的怒火和委屈,但他发现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住。
  最终,他还是碎碎念的将心中的想法全都说了出来。
  “伯瑜,不是老夫说你怪你,实在是……实在是你这事办的太过让老夫折颜面,为师这么大的一个人了,哪还能受背后被人戳嵴梁骨?怎么办事光寻思自己的声名,老夫的名声难道不是名声么?为师这几天心中,一直窝着一股子火呢,想发都没处发!”
  刘琦站起身,冲着外面喊道:“皇叔何在?”
  随着刘琦的话音落下,便见一直守护在外面的刘备,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臣刘备见过陛下!”
  “皇叔,将你腰上的剑鞘解下来。”
  刘备虽然心中疑惑,但对于刘琦的命令却没有一丝丝的迟疑。
  他立刻解下了腰间的佩剑,然后自己一手持剑,一手将剑鞘递给了刘琦。
  “皇叔且去吧。”
  刘备领命离去。
  随后便见刘琦转头看向庞德公,将手中的剑鞘递给了他:“请老师用这个剑鞘鞭挞学生,以出胸中闷气!”
  庞德公见状,当场翻了翻白眼。
  这不是挤兑人么?
  “你还真是孝顺!为师还以为,你适才是要拿剑噼了老夫。”
  “老师莫要玩笑,学生就是死,也绝不敢行此大为忤逆之事。”
  庞德公将身子向前探了探,道:“你若是真的这般孝顺,怎不让你那皇叔将佩剑留下给为师使使?”
  刘琦心知庞德公在与他玩笑,遂笑道:“学生先前连续八日访师,已经是陷老师于不义,如何能让老师杀徒,陷老师于不仁?”
  “唉,为师是真的不想跟你讲什么仁义……太窝心。”
  说罢,便见庞德公挥了挥手,道:“坐下吧。”
  刘琦依照庞德公的吩咐做了下来,然后出言相询:“敢问老师,为什么学生来见您,您却一直不肯相见,难道是学生当了皇帝之后,有什么施政让您有所不满了?”
  庞德公沉吟片刻,道:“不是你做了什么令老夫不满意,而是老夫没有脸面见你。”
  “老师这说的是什么话?”
  庞德公耻笑一声,道:“不要跟老夫装湖涂了,老夫不信你不知道。”
  顿了顿,方听庞德公道:“皇后和蔡勳,还有张允等荆州旧系,都在南阳郡和南郡圈占新田,且都已经得到了你的责问和惩戒,如今怕是该轮到老夫了吧?”
  刘琦心中暗自叹息。
  果然还是因为这件事。
  “老师说的是什么话?不错,在荆州圈占新田的人中,确实有一些士人望族与老师有亲,很多人还是老师先前的学生,与老师关系匪浅,但这些人这些事,跟老师又有何关系?又不是您指使的……老师本就是当世名儒,与荆楚望族多有交际,也是常理之事,学生先前调查圈地,虽然也确实查出了有老师昔日的士人学生,仪仗老师之名乱为,但也查实了,这些事与老师并无干系。”
  庞德公轻轻滴叹了口:“你说没有关系,那你为何将此事告知士元?”
  刘琦轻轻敌挑了挑眉。
  “哈哈,莫要跟为师耍心思,你还是想通过士元,提醒一下老夫而已……不过你适才说的对,这些事确实与为师无关……但没有关系,却不代表世人对老夫没有想法,老夫一生清明,不能因为帝师的身份而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觊觎……这鹿门山远离襄阳,长沙,江陵等大县,老夫在这里,倒也是待的清净。”
  顿了顿,便听庞德公续道:“老夫前番不见你,也是不想因为你来拜会老夫,而在给自己身上惹更多的浑事……唉,老夫毕竟一把年纪了,实在是不想招惹太多……而且,如此做对你也有好处,至少不让你这个皇帝遇到事情时在中间难做,毕竟我是你老师,你下手终归会有所顾忌的。”
  刘琦站起身,冲着庞德公施礼,道:“老师高义,学生自惭形秽……唉,是学生没有理解老师的难处,反倒是让老师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实是不孝。”
  庞德公呵呵笑道:“你身为皇帝,管着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还管理的如此妥当,这就非常的不容易了,其实为师知道……我虽是你的老师,平日里却也不曾教过你什么,你的成就与为师并无多大关系,相反,老夫倒是因为替你修书,得了不少的声名,说起来,我这个师傅还是沾了你的光了。”
  刘琦急忙道:“老师莫要这样说,学生惭愧。”
  “算了,该说的话,为师也跟你说了,面呢,你我师徒今日也算是见了,你这心中也算是踏实了吧?走吧,去做你该做的事情!日后, 少招惹为师,对你对我都有好处的……毕竟,你是皇帝,老跟荆州的旧师联系,终归不妥当。”
  刘琦点了点头,他心中明白,以自己今时今日的身份,若是与庞德公再有过多的交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确实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困扰。
  刘琦向着庞德公郑重的施了一礼,之后便出了他的房间。
  刘备在外面等着他。
  “陛下,见到庞尚长了?”
  “见到了。”
  “如何?”
  刘琦微笑着将剑鞘扔给了刘备,道:“尽解心中疑惑!”
  就在二人说话之时,却见典韦匆匆忙忙地走进了学宫。
  “陛下!卫士署有紧急军情!”
  典韦的面色显得和平常很不一样,看来是出了大事。
  刘琦随即让卫士来见。
  卫士带来的,是关于河北的紧急军情密报。
  那密保上面粘贴着七根翎羽。
  看到这七跟羽毛,刘琦的心顿时不由一沉。
  这是出大事了。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调兵遣将
  针对卫士署的密保,刘琦按照他所熟知的鸡毛信的概念,定下了一到七个档,每次汇报时,若是翎羽的数量越多,就会代表着事件更加紧急。
  而在刘琦的印象里,好像除了当初六路兵马兵伐荆州之外,他好像还不曾见过七根翎羽的军情,怪不得典韦的表情会显得如此急躁。
  到底会出什么事情,难不成是雒阳那边出了什么事不成?
  刘琦伸手接过了那封信笺,然后急忙拆开,然后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
  不一会,便见刘琦深吸口气,然后立刻吩咐刘备道:“皇叔,立刻调遣人马,咱们火速返回襄阳,南巡到此结束,此地不可久留了……”
  说罢,便见刘琦大步流星的向外走去。
  而他的身后,刘备和典韦见状,也知道北方一定是有大事发生。
  他们没有多问,急忙紧随着刘琦向出去。
  一众人翻身上马,疾奔着直奔襄阳赶路。
  还好鹿门山距离襄阳不远,只要赶的急,想来应该可以在半日时间内赶到。
  但刘琦这一次拜会鹿门山之后,本来是没有打算返回襄阳的,故而事先不曾派人知会郡守。
  等刘琦来到了襄阳后,黄叙知道消息后,顿显手忙脚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