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461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61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就是,刘琦是贤君,汉室有他可大兴,而袁绍等叛贼末路在即。
  ……
  “看看这个。”
  经过了三日的统计,刘琦基本上将雒阳朝臣中,与袁绍暗通的名录大概都整理了出来。
  包括通信几次,通信的内容,还有对袁绍的谄媚亲近程度,刘琦让刀笔吏统计的非常详细,犹如列表格一样一目了然。
  活脱脱的一份奸臣罪行录。
  荀攸和蒯越,从刘琦的手中接过了缣帛,彼此传阅观看。
  看完后,荀攸无奈地长长叹息。
  他将缣帛放下,语气颇为悲哀地道:“可叹这大汉朝的朝堂之中,十分有九的朝臣,都与袁绍暗通,实在令人悲切。”
  “这就是王太傅一手建立起来的朝堂。”刘琦收起了笑容,一脸的寒霜:“这就是他自以为可以中兴大汉天下的朝堂,呵呵,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没有袁绍,似这般的朝廷,又能坚持到几时呢?国家早晚还是会亡在他们手里的。”
  荀攸沉吟片刻,拱手道:“君侯可知,朝堂众臣皆有拥立君侯登大位之意。”
  “我知道。”
  “君侯是怎么想的?”
  刘琦不问反答,看向荀攸和蒯越:“你们呢?想不想让我当这个皇帝?”


第九百零四章 高顺送尸
  荀攸和蒯越听了刘琦问话,第一反应当然就是……
  那怎么能说是“想不想”呢,那真是太想了。
  当属下的说不想让刘琦当皇帝,怕是他们两个自己都不信。
  这做人得多虚伪。
  谁不知道,以他们两个人目下在刘琦军阵营的身份,若是刘琦当了中兴大汉的皇帝,那他们两个;  连带着他们两个背后的家族,也当冲出地方望族的阶层,一举成为整个天下的权贵之家。
  蒯越心中想的是,君侯若是当了皇帝,那蒯某人最差也得是個萧何吧?再不然,也得是个曹参啊。
  反正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荀攸则是觉得自己则应是最聪明的那个……运筹帷幄的留侯。
  若他们辅佐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诸侯牧守;  哪怕是像袁绍那样的四世三公出身的人;  若是问他们想不想让自己当皇帝,那他们的第一回 答一定会是:“主公莫要玩笑。”
  但是现在,荀攸和蒯越真的想要回答的是“君侯你不当皇帝,谁当皇帝我弄死他。”
  “谁敢拦着你了,我们帮你杀他全家。”
  但想法终归只能是想法,意思也是这么个意思,但话肯定是不能这么说。
  这么说话容易没朋友。
  荀攸长长作揖,郑重道:“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君侯自荆州而起,辅助帝君,南征北战,一统南境,变法革新,广施恩义;  使我大汉南境百姓丰衣足食,国强而民富;  如今陛下大行;  苍生有倒悬之危;  百姓有累卵之苦,非得君侯出面,中兴汉室一统天下不可。”
  蒯越言道:“君侯不继大统,则炎汉难续,江山始终不宁,天下终不能平。”
  “但是有这些人在,我便是继承了大位,又能如何?”刘琦指了指荀攸手中的那份缣帛道。
  蒯越言道:“先帝在位时,手无权不掌政,处处为朝中百官所钳制。”
  刘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的对,所以我不能从走旧路,若天命在我,则必不能使大权旁落。”
  荀攸听到这,张了张嘴,似是欲言又止。
  他的举动自然还是落到了刘琦的眼里。
  “公达有什么想说的,尽管直言就是了。”
  荀攸平心静气地对刘琦道:“君侯能够想到的事,朝臣怕是也能想到,以满朝公卿的立场来看;  他们断然不会让君侯随意治政;  这些人的族亲也都在北方,君侯在南方的治政手法他们也都清楚……君侯若想在朝堂独行,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比如呢?”
  荀攸道:“比如,这登基的宗弦问题,就会被这些朝臣们拿来说事的。”
  刘琦没有说话。
  刘表前番已经写过书信给自己了。
  信中大概阐述了,若是刘琦真被重臣拥立为天子,刘表希望刘琦能够顾全大局,改换门庭过继往孝灵一脉。
  按道理来说,这倒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但对于刘琦来说,过继改换门楣登基称帝,这口子一旦开了,只怕今后他再想在朝廷上一言九鼎说了算,就难了。
  刘琦低下头看了看手中的那份缣帛,心中已然打定了主意。
  既然要改朝换代,那规矩自然也要改一改了。
  ……
  数日之后,高顺代表吕布前来拜见刘琦,同时并送还了天子的尸身。
  这个年代,没有冰柜,但也有一些土方法来减缓尸体的腐烂程度,但效果有限。
  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入土为安,天子的尸身已然开始发臭了。
  刘琦走到刘协尸身的那一刻,一股刺鼻的恶臭扑面而来。
  刘琦白眼一翻,直接向后蹡踉了几步。
  典韦急忙上前搀扶住他:“君侯,你怎么了?”
  刘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借势向后倒去。
  他同时还伸出袖子,捂住口鼻,做出一副痛哭相。
  “陛下啊!陛下……您如何就这么去了!陛下啊!”
  说罢,便见刘琦蹲在地上放声痛哭。
  典韦急忙冲着荆武卒挥了挥手,道:“快!快将陛下的遗体入棺!派人送往雒阳!不要让君侯看见,免得君侯过于感伤!”
  荆武卒随即将承载刘协尸体的车赶走了。
  车走时,刘琦还冲着那辆马车高呼:“陛下!陛下!陛下你回来吧,陛下啊~~!”
  少时,那辆马车终于行走了,在场众将都送了一口气。
  刘琦可以蹲在那里,借着痛哭遮掩口鼻。
  可他们不能,出于礼节,他们必须要全方位无死角的去面对刘协已经发臭的尸身。
  哪怕那具尸体已经是恶臭熏天,他们也得忍着。
  说实话,真是味儿的不能再味儿了!
  熏的人想吐啊。
  虽然这么想对陛下有些不敬,但事实摆在这里……臭了就是臭了。
  这年头用一些草药还有涂抹的药粉,都可以掩盖尸体上的臭味,但也不知吕布是怎么想的,一样也没用……就这么将尸体臭气熏天的运回来?
  真是对皇帝一点都不尊敬。
  皇帝陛下若是九泉有知,非得诈尸蹦起来耳刮子抽他。
  哭过之后,刘琦召见了高顺。
  刘琦曾经于高顺见过几次,因为名声的原因,对高顺这个人印象比较深刻。
  高顺的样貌比较威武,说话的声调比较平直,口气硬邦邦的不怎么好听。
  一见高顺,刘琦的脸瞬时间就冷了下来。
  他直接怒叱高顺道:“我让温侯率兵回雒阳去援助天子,阻挡曹操的偷袭之军,他却动了抢夺天子的念头,致使陛下深陷乱战之中,最终归天,这弥天大罪,吕布如何能担待的起。”
  高顺说话时很是冷静,他言道:“温侯率兵返回雒阳,只是为了保护天子,击退曹操,怎奈当时的时局混乱,陛下已经召集了宦官冲出了皇宫,天子年轻气盛,不听温侯劝解,执意要亲临前阵,温侯兵少,虽努力保陛下周全,但还是被曹军抓到了空隙,致使天子遇害……末将认为温侯保护陛下不周,有过,但却绝无谋反劫持天子之意。”
  刘琦重重的一拍桌案,喝道:“既无谋反之意,为何带走天子尸身,直至今日方才送回!”
  高顺淡定道:“陛下遇害,我等护持不周已是大过,若再让陛下的尸身被曹操劫走,岂非过上加过?”
  “那为何今日才送回尸体?”
  “雒阳诸臣,皆污蔑温侯造反,温侯知道,唯有前将军能证明温侯的清白,故而等将军战败袁绍之后,方才命我送回尸身。”
  刘琦静静地盯着高顺,言道:“都是你一面之词,我不信你。”
  高顺听了这话急了。
  大哥你别不信啊,你不信,我们岂不是完了?
  “敢问君侯如何才能相信?”
  “怎么我都不会相信的,告诉吕布,让他引颈待戮吧。”
  高顺沉默了片刻,试探着对刘琦道:“君侯若不弃,吕将军愿交出兵权,着麾下狼骑,陷阵营等三万军士供君侯收编。”
  刘琦伸出手,重重地一拍桌案,怒道:“什么叫给我收编?这天底下每一名将士,每一名将军都是大汉朝廷的,又不是我的私产!”
  顿了顿,却听刘琦又道:“不过我前番也查证了,吕温侯在雒阳之战中,确实受了一些冤枉,有些委屈,还需仔细查证才是,不能冤枉了他。”


第九百零五章 温候的愿望
  高顺从刘琦的大营返回吕布那边去了,但他并不是一个人回去的。
  与他一起返回吕布大营的人,还有蒯越,以及一众押送粮草的运粮队伍。
  依照刘琦的意思,蒯越这一次随同高顺返回吕布那里,主要是做两件事。
  一件事是代表刘琦犒劳吕布手下的兵马。
  粮食不多,吕布的大军拿到粮食之后; 并不会解决他们眼下吃不起饭的根本问题,但却会让他们吃上几天好饭。
  而一般吃上几天好饭的军队若是让他们再去过挨饿的日子,只怕他们就不愿意了。这种行为,对战意的削减是非常大的。
  人可以一直受苦,但最怕是就是受苦到一半,你却让他享了两天福; 然后告诉他这种生活不是你的,你还得回去继续受苦。
  第二件事; 自然就是要说吕布来降。
  其实说服吕布这件事,刘琦一开始是不打算派蒯越去的。
  随军行走的伊籍,包括即将从汜水关赶回来的刘晔,还有荀攸、徐庶,这些人在刘琦看来都是最好的人选。
  但是蒯越却当众请缨,想要接下这趟差事。
  说真心话,刘琦对这件事犹豫过……自打蒯越从襄阳来到这里之后,他和蒯越之间,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不论理由如何正当,刘琦设套夺了蒯越的权力,彻底掌控了南郡,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人与人之间,要么什么事都不发生,一旦发生了什么事,就容易产生隔阂; 就算是嘴上不说,但这个隔阂是仍然存在的。
  刘琦说让蒯越先回去; 他说会仔细考虑这件事的。
  第二天一早; 刘琦起来走出帅帐想要晨练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蒯越竟跪坐在帅帐外。
  他是昨日半夜跑到这来跪着的,那个时候刘琦已经睡着了,守护帅帐的荆武卒不方便进去通知刘琦,而且蒯越也没有说他是要见刘琦,所以荆武卒吃不准蒯越到底是向见刘琦,还是特意到这来放风……
  就这么让他跪坐了一宿。
  当刘琦亲自将蒯越从地上搀扶起来的时候,蒯越已经疼得不会走路了。
  倒是回到了帅帐后,蒯越却还亲自帮着给刘琦泡茶。
  同时,他什么也没说……刘琦问他为什么来跪着的时候,他也不说话,只是向刘琦汇报了一下关于自己手头的军务后,便告辞离去了。
  没有任何的哭诉,也没有丝毫的索取,就是这么干巴巴的跪了一宿之后,就回去了。
  当日午时后,蒯越受到了刘琦的任命,由他和高顺一同去往吕布的大营; 负责说降吕布。
  而让人奇怪的是; 没有人去跟蒯越争这個任务。
  政治需要强硬的手腕,但同时也需要柔顺的缓和; 俗称‘下台阶’。
  这一局,蒯越和刘琦彼此互相给了对方一个台阶。
  君还是君,臣依旧是臣。
  ……
  荆州军的辎重抵达了吕布大营的时候,并州军的将士们几乎都沸腾了。
  前番回兵雒阳的时候,吕布的大军几乎都是轻装简行,辎重带的并不多。
  如今前狼后虎,粮草断绝,虽然可以在各处搜牢缓解缺粮的局面,但抢夺的粮食这种事,并不是长久保证供应链的手段。
  而且关中的百姓经过了多年的战乱,反‘搜牢’的本事已经练就的越发炉火纯青,藏粮食的手段也愈发高明。
  他强任他强,粮种埋山岗,他横由他横,麦麸藏大江。
  蒯越指挥手下人,在吕布的营中分发粮秣,然后随同高顺一起去见了吕布。
  两人相见后,吕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傲气,对蒯越十分客气。
  蒯越也没有什么盛气凌人的气势,只是和善的安慰吕布。
  他大概向吕布阐明了刘琦的意思……雒阳的事,刘琦会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要吕布是清白的,以刘琦为代表的朝廷绝不会强加罪名与他。
  荆州方面是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当然了,同时也不会放过一个人坏人。
  这话说的很是到位,既算是安抚了吕布,同时也令吕布心中忐忑不安。
  因为吕布根本就是一个坏人,浊的不能再浊的那种。
  吕布向蒯越表示了对刘琦的感觉,然后又向他询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布无罪,刘将军打算如何安置我?”
  蒯越的回答干脆利落:“前将军对温侯的要求,只有两个。”
  “哪两个?”
  “归顺,交兵权。”
  对于第一个要求,吕布听了还好,但是对于交兵权这事,吕布一下子就炸了。
  手中的兵将,是一个将军的保底,也是他吕布立身于乱世的保障。
  没有了兵马,那自己不就等同于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杀!
  吕布猛地从原地跳起来,喊道:“前将军想杀吕布否?”
  他本就身材高大,这一吼之下,声调极高,气势也足,让人看着感觉异常恐怖。
  但蒯越并没有被吓到。
  “前将军若要杀你,断不会让我前来。”
  “那为何要收我的兵权?”
  “将军是不是误会什么了?你的军权,为何收不得?”
  说到这,却见蒯越缓缓地站起了身,笑道:“蒯某的事情,吕将军想必也是有耳闻吧?我蒯家和蔡家,在南郡属于郡望,昔日两家在南郡十八县也是风光一时无二,比起将军手中区区两万余的将士而言,家底不知丰厚了多少,但是事到如今,南郡之地的所有政务和军权,包括族中资源等方方面面,蒯某不也是全部归公,落的个轻松自在?”
  吕布脸上的肌肉,来回抽动着。
  蒯越笑道:“将军试想,你既归降君侯,一不交兵,二不交权,携数万精锐屯驻于外,君侯还需每月供你粮饷,试问你这是诚心归顺,还是专门来吃君侯的?”
  吕布深吸口气,道:“我若不应,当如何?”
  蒯越哈哈大笑,道:“你若不应,前将军也不会强求……不过你是别想抢夺长安,坐镇关中,这关中之地,若真是这么轻易的就让你拿了,那前将军也就不是前将军了。”
  说罢,蒯越指了指北方,道:“河北袁绍,此番兵马而归,势力大损,北地郡望因袁绍背反,以断其供给,袁绍这次回冀州,为夺权必与地方郡望有一场争锋,冀州之地定在行风血雨之中,况且袁绍已是天下第一逆贼,温侯可取投他,看看能活到几时?”
  吕布的表情僵硬了一些。
  蒯越又道:“兖州曹操,为袁绍附逆,势力和名望尚不及袁绍,且身处四面环敌之所……你去投他如何?”
  吕布的表情僵硬了一些。
  “江东孙坚,其长子孙伯符尚为前将军手中的俘虏……”
  “淮南袁术,已归顺我家君侯,从此为荆州之臣。”
  “公孙瓒……游走之狼尔,温侯若是愿意,可率兵去找他,一起组个大流浪军,可唤狼狈双雄?”
  “哦,还有你那个旧部张辽,早就已经归顺了君侯,人家就看的很明白了,甘心上缴军权,只愿做君侯麾下一将……当将军,有什么不好的呀?有的人适合当一方霸主,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