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450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50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即使袁术被救治了过来,眼下的他也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而且他的病情随时都有可能恶化,必须要每日按时喂药,并仔细观察。
  主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袁军的高层严密的控制消息,生怕消息一旦传开,就会引起兵变。
  但就算是在军队内封锁了消息,可袁术军眼下的困境却是实打实的摆在眼前的。
  孙坚夺取了寿春,拿走了粮草,同时派大将韩当镇守在了寿春,阻断了袁术的归路,他自己则是领兵渡江,兵发吴郡去战公孙瓒了。
  而这样一来,无家可归的人就不再是孙坚一军,反倒是成了袁术。
  眼下消息尚未扩散,但迟早会传到曹操那里。
  若是曹操知道了袁术军目下的状态,后果不堪设想。
  但袁术眼下偏偏还气急攻心,躺在了床榻上,不能对三军将士做出任何的指令。
  这一下子,可是急坏了以张勋,纪灵,阎行,杨弘等为首的一众袁军将官。
  既然袁术不能做出决定,那只能由他们替袁术做出决定。
  所有人的一致观点是……撤兵!
  就在众人决定撤兵的时候,袁术终于恢复了一些意识。
  袁术在恢复了意识,了解了现阶段情况的第一时间,就吩咐人将他的儿子袁耀召到他的身边。
  “父亲!”袁耀见袁术终于醒了,随即趴在袁术的床榻边失声痛哭。
  袁术吃力的用手摸了摸他的头,此刻的袁术身体不协调,只能动一只手。
  “莫哭,莫哭……父,父,父有要事说。”
  袁术此刻口齿不清,让人听起来感觉断断续续的。
  但袁耀还是努力去听清楚。
  “父亲,您说!有什么吩咐,孩儿一定为您办好!”
  袁术的嘴角往外流淌唾液,袁耀急忙用帕巾替他擦拭干净。
  “去,去司隶,找刘,找刘。”
  “找刘?找刘琦?!”
  “呃呃,是……”袁术低声道。
  袁耀忙将身子探前一些,道:“父亲,您让我找刘琦做什么?”
  袁术木讷的表情在一瞬间似乎出现了几分变化,那变化让人看起来极为诡异,多少能够体现出他现在心中的无奈和屈辱。
  “找刘,找刘……降,降。”


第八百八十一章 袁降刘
  袁术断断续续的吩咐了袁耀一些事,大体的意思袁耀听明白了。
  他们前有曹操,后方的退路又被孙坚所断,粮草又丢了,形势危急,眼下有覆灭之险……
  所以,袁术在清醒之后,让袁耀代表他亲自去一趟司隶,向刘琦请降。
  他希望刘琦能够保护他们。
  按照袁术正常状态下的思维,向刘琦投降这种事,他是宁死也不会做的。
  但是现在,因为气急中风的袁术脑回路似乎与平时有了一些不同,再加上从生死关上走了一遭,有些事他似乎能够看的更为清楚和明白了。
  虽然口齿不清,但袁耀能够感觉得到,这就是袁术现在的本意。
  他当即答应了袁术,随后便去找阎象、杨弘、张勋、纪灵等人商议此事。
  诸人之中,以阎行的智谋最为高深,他冷静的为众人分析了眼下的局势。
  “主公与袁绍争雄多年,如今一朝被孙坚偷袭,失了基业,又有曹操这个强敌在侧,若是不赶紧做出决断,则不但三军将士没有活路,袁家一脉也没有活路,而对于主公而言,眼下想要保全袁家,保全三军,也唯有向刘琦献降,方有一线生计。”
  纪灵在一旁道:“孙坚大部分的人马都转向吴郡了,我们现在率兵杀回寿春!一样可以夺回基业!”
  阎象摇头道:“现在撤兵,曹操岂会放过我们?到时候他与寿春城内的韩当前后夹击,我军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况且以孙坚睚眦必报的秉性,前番问主公借粮不予,今番就算是回了寿春,城中也必然无粮了,曹兵若至,我军依旧不能抵挡,还是死路一条……不过天幸,我们大营这边还有粮草,足够支撑一段时日的。”
  张勋沉声道:“阎主簿的意思,是向刘琦请降?”
  阎象转头看向张勋:“这不是我的意思,是主公的意思。”
  张勋闻言顿时语塞。
  纪灵在一旁道:“去司隶向刘琦请降,为何还特意让长公子前去,另换旁人去就是了!”
  阎象摇了摇头,道:“主公考虑的,比咱们要远,刘琦和咱们交手,不是一次两次了,此番虽然与他联合对抗袁绍,却也不过是因为时势而已,若随便派一个人过去向刘琦请降,刘琦会信么?他若是不信,又如何出手解我们的围?这事关生死存亡,主公让长公子去刘琦那边,一是为了表明诚意,二是……”
  说到这的时候,阎象转头看向袁耀,低声道:“二是,让长公子为人质博取刘琦的信任。”
  张勋闻言急道:“那就更不能去了!”
  阎象没有看张勋,只是转头盯着袁耀,道:“长公子,你意下如何,可愿为主公和三军将士解此危难?”
  袁耀毫不犹豫,郑重道:“若是能因我一人前往司隶,而让刘琦接纳我们,派兵相助,别说是刘琦的大营,就是龙潭虎穴,我也当只身前往,绝不惜命。”
  阎象露出了赞赏的笑容,道:“长公子如此豪情,令人佩服……不过还请公子放心,去刘琦那里,不会让长公子一人前往,阎某也当随行,与长公子共患难。”
  杨弘在旁边听了,吓了一跳:“阎兄,你也要去?”
  阎象肯定地道:“是……长公子年轻,此等大事我不能不往,毕竟刘琦如今可是天下屈指可数的枭雄人物,与这样的人打交道,非得我亲自前往不可。”
  说罢,便见阎行看向杨弘,纪灵,张勋等人:“主公还有三军将士,就拜托诸位了!我这边与长公子选轻骑快马而走,就请诸位坚持五十日!”
  ……
  袁耀和阎象当夜便即出发,他们的队伍都是轻装简行,他们用最快的马,星夜奔着司隶而去。
  路途遥远,且事关袁术军的生死存亡,他们二人一刻都不愿意耽误。
  而与此同时,庞统开始下令扰乱孙策和周瑜的军心。
  他们派人用箭支绑缚着有关孙坚动向的箭支,射往县内,动摇着城内江东军将士们的战意。
  信中的内容确实很容易影响到东吴军士们的斗志。
  孙坚从豫州回兵,但却没有往豫州郡走来援救孙策和周瑜,也没有去打江夏郡围魏救赵,反倒是夺取了袁术的寿春,然后再转兵回吴了。
  孙坚的举动完全是无奈之举,但由于长沙这面特意封闭了消息,同时向城中射入箭支的内容是有删改性的,所以对于城中的江东军士兵来说,孙坚的举动好似已经是抛弃了他们。
  饶是孙策和周瑜怎么制止,这溃散的局势也拦不住了。
  连日来,不断的有江东军士兵从县内撤离,然后来向荆州军投降。
  黄叙将他们照单全收。
  根据庞统的计算,县城中的士兵,此刻估计也就是六七百人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认为没有必要在此地多设驻军。
  因此,他找魏延商量,请他率领属于江夏郡的万余兵马回西陵城驻守。
  眼看着孙策和周瑜就要被拿下,功劳即将到手,现在却让他回西陵,魏延的心中很是不乐意。
  诸葛亮随即向魏延解释了他的意图……
  “你说袁术可能会向君侯献降?”魏延惊讶地看着诸葛亮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不是完全肯定,但有这个可能,毕竟孙坚拿下了寿春,袁术腹背受敌,眼下是他们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口,若是真要保全性命,只有向君侯献降才行,但袁术这个人的性格又极为高傲,或许他宁愿死也不会降君侯……但若是他真的降了,我们这边,需要有人去接应并接手淮南军才是。”
  魏延皱眉道:“只是一个猜测就让我离开这里……那袁术我也见过,乃是心高气傲之人,说他投降,我不信!”
  黄叙笑着拍了拍魏延的肩膀,道:“以防万一而已,咱们不得做个完全的准备不是?放心,这边的功劳簿我都已经写好了,来日就命人送往司隶,你我两人同擒孙策和周瑜,功劳一人一半,我绝不多占……不信,我把写好的功劳簿给你瞧下?”
  魏延的脸一下子红了。
  “某家并非此意,你可莫要小觑了我!”
  诸葛亮道:“魏府君,袁术若果真能够归降,事关天下格局,非比寻常,此时受降袁术,对我军至关重要,还请魏将军多多为君侯的大业考虑才是。”
  魏延听诸葛亮这般说,也不好再拒绝,他当即拱了拱手,道:“我明日便整备三军,返回江夏!”
  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黄叙道:“黄将军差不多也该收网了。”
  “如何收网?”
  “杀周瑜捉孙策。”
  “捉孙策?”黄叙闻言一挑眉。
  诸葛亮点头道:“周瑜死不死,干系不大,但孙策还是活捉为上,眼下这个局势,过分的激怒孙坚不是什么好事,把孙策生擒活捉,或许还可以对孙坚形成钳制,让他不敢对荆州动手……若是真要将孙策杀死,咱们早就该动手了,又何必等到今日?”
  “你打算怎么做?”
  “设计擒之便可。”


第八百八十二章 擒周郎
  黄叙明白诸葛亮的意思。
  以孙策和周瑜目下的兵力,己方想要攻克县城将他们二人杀死,可谓是手到擒来。
  但诸葛亮适才说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孙策是要活捉的。
  这要是强行攻城,逼迫的急了,孙策万一来个横剑自刎,这活捉岂不就成了难上加难?
  己方现在要的; 可不是立刻就与孙坚反目成仇,而且让他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
  此刻的县城之内,周瑜和孙策两个人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麾下的将士只余下五百余人,随着剩下的这些士兵,都是最忠诚于孙策的将士,但人数过少; 士气过低; 根本无有作战之力。
  等待他们的; 只能是死路一条。
  孙策的伤也转好了不少,这一日夜晚,他听到县署的院中隐隐有操琴之声。
  孙策此刻也睡不着,随即披了外罩出来,慢步到了院落之中。
  看到的,果然是周瑜正在执琴弹奏曲子。
  孙策与周瑜乃是相知的兄弟,对他了解极多。
  对于周瑜的琴声,孙策也比旁人更加的懂。
  他坐在周瑜旁边不远处,听周瑜弹奏完这一曲,不由感慨道:“今日的曲声,比起往昔而言,淡定了太多,也平稳了太多……眼下大敌当前; 形势渐微,公瑾你为何却这般镇定?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周瑜放下执琴的手,看向孙策微笑道:“伯符; 差不多到时候了……该离开这了。”
  孙策闻言道:“离开?”
  周瑜点了点头,道:“伯符,我近日每日都观察县城的四方敌情,发现了一件事。”
  “何事?”
  “北,南,西三面皆有重兵驻守,唯有西面薄弱。”
  孙策闻言不由冷笑一声,道:“围三缺一,这是变着法的让我们往里面跳!”
  “但是事到如今,却又不得不跳了。”周瑜站起身,郑重地道:“你是孙将军的嫡子,江东战魂,万万不可有失,这里不是你的陨落之地,我一定要想办法保着你出去。”
  孙策言道:“公瑾有何妙计?”
  周瑜言道:“明日戌时初刻,伯符可做好准备,从东面突围,届时当如何行事……我明日自然会告诉你的。”
  “明日告诉我?”孙策疑惑地道:“现在不能说?”
  周瑜摇头道:“不能说。”
  “跟我还弄的如此神秘。”孙策摇了摇头抱怨了一句,却没有追问。
  在他的心中,周瑜自然是永远不会坑害他的。
  这时,却听周瑜言道:“伯符,还记得去年,你我曾说,待平定荆州,称雄东南,你我当一起前往桥家,迎娶那江东二桥回来……你可还记得?”
  孙策哈哈笑道:“自然是记得!”
  “还作数么?”
  “当然!此战过后,你我若能脱逃升天,便一起去桥家拜府,迎娶那江东二桥过门,如何?”
  周瑜闻言笑了:“一言为定。”
  ……
  第二日,申时末,孙策就命将士们将最后的一点粮秣全部煮熟果脯,食后便都回去休息补觉,养足精神,只等戌时初刻,乘着夜色一举突围。
  孙策这一觉睡的十分的沉,待醒来之后,已经差不多快戌时了,他起身招呼侍卫,命人将他的甲胄拿来。
  但是侍卫们给孙策拿来的,只是一份破旧的麻服,穿在身上,便如同难民一样。
  孙策见状顿时愣住了。
  他抬头看向那名送衣服来的侍卫,冷冷道:“这是什么意思?我的甲呢!”
  那侍卫低声道:“少将军睡着的时候,周都督穿上少将军的衣甲,率兵奔着东门走了!”
  “什么?”孙策闻言顿时愣住了。
  紧接着,便见那侍卫递给了孙策一份简牍,道:“这是都督给少将军的信。”
  孙策颤抖着接过周瑜的信,打开看了看上面的内容。
  饶是孙策一向天不怕地不怕,自命英雄无敌,但此时此刻,却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周瑜,这是决定牺牲自己,来换取他孙策的一线生机。
  若是自己先前听周瑜的话,不率兵来此,结果会不会有所不同?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都已经晚了。
  此时的孙策不能再任性行事,周瑜为了他已经牺牲了自己,给自己一个逃生的机会,就算是前般不愿意,孙策也必须要按照周瑜给他指定的道路走。
  他得活下去,然后杀回荆州为周瑜报仇。
  ……
  夜深人静,身着孙策甲胄的周瑜,带领着那五百名的军士,奔着县城的东面冲了过去。
  果然不出周瑜所料,一路之上,果然是有埋伏的!
  行出不到十里,便听道路两旁杀声震天,不下三四千的荆州军从道路两侧杀出,他们打着火把,一边高声活捉孙策,一边冲向了周瑜之所在。
  周瑜毫不迟疑,立刻率兵向南奔逃。
  路上有荆州兵前来阻拦,周瑜便使用长槊,带人奋力杀开了一条血路。
  荆州军中,有很多早就投降的江东士卒此刻正在给他们作向导,那些士兵们在看到了穿着孙策甲胄的周瑜之后,便随即告诉看押他们的荆州人。
  那个人就是孙策。
  一波接着一波的阻拦,一波接着一波的攻势,周瑜在敌军的人海中不知道血战了多久,也不知受了多少的伤。
  他身边的士兵从五百人减少到三百人,二百人,一百人,几十个人,十几个人……
  他不论他的身边的人发生多少变化,但却始终没有动摇周瑜本人的状态。
  他身上中了好几箭,同时也受了刀伤,鲜血淋漓,但他始终没有束手待毙,只是拼命的带人不断的转换方向冲杀,力求拖延更多的时间。
  但他再奋勇鏖战,终究也是有力竭的那一刻。
  最终,周瑜还是因为体力不济,从战马上跌落了下来,被扑上来的荆州军捆绑活捉。
  他此刻半身的甲胄都已经被鲜血染红,他面色苍白,双眸无神且有些涣散。
  若是换成别人,受了他这么重的伤,或许早就倒地不支昏死过去了。
  但周瑜,此刻却凭借一股子志气和信念,硬生生的没有让自己倒下。
  他虚弱的看向将他擒拿住的那些荆州兵,道:“我就是孙策,今日被尔等生擒,实乃天命……事已至此,你们便拿我的首级,去向你们的主将请功吧,孙某成全你们这场富贵。”
  就在这个时候,却听前方传来一个声音道:“捉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