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428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28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人山人海的袁军,就算是有吕布,关羽,张飞; 张辽等猛将坐镇,雒阳的兵马依旧是抵挡不住……个人的勇武是无法阻止大局的。
  袁绍这一次,真的就是以势压人了。
  ……
  司隶的情况很快就被刘琦知道了。
  毫无疑问,在这种关键时候,荆州不能犹豫一定要火速出兵了。
  刘琦的十万大军,集结在宛城,兵分三路,北上直奔雒阳而去。
  刘琦亲自居于中军,在抵达了雒阳之后,他先让徐荣和黄忠等人代自己领兵,继续北上支援,他自己则是前往雒阳,拜见天子刘协。
  刘协已经连续两天没睡着觉了。
  说来也是,面对北方的攻势,雒阳的兵将连战连败,就算是号称飞将的吕布,面对铺天盖地的袁军也坚持不了几日,足见此事之凶险。
  袁氏在河北所能够调动的底蕴,远远超出刘协的想象
  他这一次是真的怕了。
  “皇兄!”刘协大步上前,一把抓住了刘琦的手,话语中都有了哭腔:“袁绍集河北数十万众前来逼宫,吕布等人屡战屡败,如今北方的虎狼之徒就在司隶,朕旦夕不敢安眠,每每一闭上眼睛,就想到袁绍敕剑率兵前来逼宫,似此该如何是好?皇兄,你帮帮朕啊!”
  刘协的歇斯底里有点超乎刘琦的想象,他急忙安慰道:“陛下不要着急,臣此番从荆州带了精兵十万来此,臣今日来宫内,就是向陛下保证,臣一定会帮陛下打退袁绍!重新还咱大汉一个昌隆之世。”
  刘协听了这话,心下很是开心,他一个劲的对着刘琦言道:“幸亏有皇兄在,不然朕还真就是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刘琦又安慰了刘协一会,突然道:“对了,陛下,臣前番派来雒阳一位使者,替臣向陛下进献贡品,不知此人眼下是否还在雒阳?”
  刘协一开始有点没反应过来,但很快他就想起来刘琦说的是谁了。
  “皇兄说的人是贾诩吧?他现在还在雒阳。”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
  刘协忙道:“皇兄若是需要此人为臂助,不妨就让他随军去前线,他前番来雒阳替皇兄为朕进献,正逢袁绍南来,朕恐兵荒马乱的,让他回荆州有失,就让他暂歇于雒阳了。”
  刘琦笑道:“原来如此,没事,臣只是随口一问。”
  “皇兄不需要他随军吗?”
  刘琦摆了摆手,道:“不用,贾诩年纪大了,若是前往前线,恐有劳顿,臣就将他留在雒阳,还请陛下替臣多多照顾,他虽是降臣,但这些年对臣也算忠心,对陛下也很是尊重。”
  刘协忙道:“兄长放心,你只管去前线,后方有什么事,都有朕在呢!”


第八百三十二章 天子与刘琦
  刘琦在面见了刘协之后,便要告辞离去,前往北面的战场。
  但刘协说什么也要请刘琦在雒阳城中留一夜。
  他也是有许多话憋在心中,想跟刘琦诉说一下。
  刘琦能够理解刘协,斟酌了一下之后,他也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他留在了雒阳城。
  当晚,刘协和刘琦在德阳殿详谈了整整两个多时辰。
  在这谈判的期间,刘协一会哭一会笑,一会悲痛地感叹自身命运不济,一会又昂首挺胸,大呼自己乃是汉家天子,继承了祖宗江山,一定要匡扶汉室,不容旁人僭越他权力半步云云。
  刘协已经十五岁了,已是青春年少的时节,这个时期的少年郎普遍都是热血方刚,敢作敢为,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思。
  刘琦静静地听着,时而又出言安慰一下刘协,好生宽慰。
  直到刘协累了,刘琦方才诚恳地劝谏他回宫休息。
  刘协拉着刘琦的手,又絮絮叨叨好一会之后,方才在宫女和宦官们的搀扶下,向着宫内走去。
  刘协随即回后宫休息,刘琦则是背着手,慢慢地向着宫殿外慢慢走去。
  从德阳殿的高台往下一步一步走的时候,刘琦看见张允和蔡勳两个人站在台阶下正等待着他。
  刘琦从高台阶上走到了两个人身边,来回看着两人道:“有事?”
  张允和蔡勳难得的没有吵架,也没有争抢,他们二人只是彼此互相对望了一眼; 各自长长叹息。
  张允走上前; 道:“君侯,按照你的吩咐,属下便派人在三军将士中安排了诸多卫士,朝廷方面; 果然有人代表天子前来犒劳三军; 但同时也有人趁着犒军之时,在军中暗中打听关于君侯的事情。”
  刘琦点了点头; 并没有说话。
  “他们其实也没太打听什么; 不过就是一些琐事,包括君侯在荆州时; 对陛下是否忠心等等; 不过将士们哪里知道得那么多,该打听的也就打听了,不该打听的,他们一样也打听不着。”
  刘琦轻笑道:“我这边也没有什么打听不到的事; 那些在咱们军营中打听我的人; 都是谁的人?”
  张允继续道:“已经打听了; 在咱们军营中打听情况的不只有王允和刘虞的人……还有天子的近侍。”
  说到这的时候; 张允和蔡勋都是小心翼翼地瞧着刘琦的脸色; 生怕他发怒。
  毕竟; 在荆州人、乃至所有天下人的眼中; 他们的主公刘琦是天下第一的忠臣; 为了天子殚精竭虑; 为了大汉朝南征北讨,为了刘氏的江山; 刘琦付出的实在是太多了。
  但现在,不光是王允和刘虞; 天子居然也暗中派人在军营悄悄地查他,虽然不是什么实质性的举动; 但却代表了天子对他依旧还是不放心的。
  不知道也就罢了,但知道了岂不会伤刘琦的心?
  但很显然; 刘琦并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
  他微微一笑; 似乎是早就想通了这件事,随后便迈步向着宫外走去。
  张允和蔡勳急忙跟随着刘琦一同走出去。
  蔡勳低声对刘琦道:“君侯,您……”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回去再说。”刘琦很是随意地打断了蔡勳的话头。
  蔡勳和张允不敢继续问; 随即禁声。
  出了皇宫,刘琦上了自己的辎车; 蔡勳终于憋不住了; 开口道:“君侯,眼下北方战事即将大起,君侯率领十万精锐北上前来护驾,在此关键时刻,陛下居然还偷偷地派人在咱们军中查你,未免太伤人心了吧?”
  刘琦微笑着转头看向辎车的外面,嘴角挑起了几丝微笑。
  “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又何必生气呢?”
  张允也有些不满:“君侯为了他小天子; 这些年来与天下诸雄斗智斗勇,几番亲临前阵; 置生死于度外!他却怀疑君侯,换成末将,定然是气不过!末将可不似君侯这般大气。”
  蔡勳道:“就是; 况且当初救驾之时,君侯的功劳最大,但却只得了一个镇西将军的将军位,便是曹操,如今都是骠骑将军,位在君侯之上!这小皇帝是怎么想的?”
  刘琦伸手指了指蔡勳和张允,道:“你们两个目下的态度,就是小天子眼下最担心的。”
  蔡勳闻言一楞:“什么意思?”
  刘琦搓着手,笑呵呵地道:“你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陛下其实都知道,但除了你们看到的这些,陛下还看到了更多的事情,当然……他看到的那些事,我也能够看到。”
  张允奇道:“君侯所言的是?”
  刘琦笑道:“在陛下眼中; 我是一个好皇兄,一个一心为了陛下能够赴汤蹈火的宗室英杰……同时,我也是一个控制着大汉半壁江山,麾下带甲十余万,境内民生富足,资源和粮秣极多的一方牧守,大汉天下所有州郡的粮食加起来都没有我境内镇西稻的产量多,我在益州的攀枝花铁矿可以开采出整个大汉最多的铁器,源源不绝,我境内蔡白瓷和茶叶、蜀锦带动一方商贸,得天下士人豪强喜爱,我施行摊丁入亩之法,减轻百姓赋税,让南境每年的出生人口翻倍增长……”
  说到这,刘琦转头看向蔡勳和张允:“而我的麾下,还有一大群能征惯战的猛将,他们只认我,不认陛下,不认朝廷,他们的利益已经与我本人切身捆绑,我就是他们眼中的朝廷,而真正的朝廷和天子,在他们的眼中不值一哂……就像是你们两个人一样。”
  蔡勳的喉头一阵滚动,轻轻地咽下了一口吐沫。
  张允也没想到刘琦会当着他们的面把话说的这么直接,嘿嘿干笑着,但心中对天子刘协的怒气,似乎也平淡了许多。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更何况就实际情况而言,我根本就不算是走狗和良弓……说句不客气的话,我就是陛下养在身边的一只狮子,也是他手中一柄锋利的战刀,就算是再温顺,但你见过完全不伤人的猛兽或是擦碰到自己而不受伤的利刃么?我是没见过……呵呵,陛下十五岁了,青春年少,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小娃子了,不服管是早晚的事情。”
  说到这的时候,却见刘琦闭起了眼睛,不再多言,他的嘴角也开始露出了一丝微笑。
  而张允和蔡勋彼此互望一眼,也不说话了。
  刘琦说得没错。
  其实这也是一个早晚会爆发的矛盾点,只是之前还不曾显现。
  或许,待日后击败袁绍之后,这个矛盾点就会慢慢地暴露出来。
  若是在某一天,袁绍真的败了,那以刘琦的实力和声望,便会在大汉朝达到最顶点。
  说句不好听的话,凭朝廷目下的实力,届时刘琦伸伸手指,就能捏死刘协。
  臣强主弱,而且这当中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简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而且刘琦的身份和别人不一样,哪怕是袁绍、袁术和刘琦在身份上也无法相比。
  说句实话,别人取代刘协,那叫篡位,得改朝,一个弄不好就要留千古骂名。
  但刘琦若是取代天子,那最多就是个换代,
  大汉的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换谁当天子,谁心里会心甘情愿?


第八百三十三章 双毒再会
  很快,辎车就行驶到了雒阳城的驿馆旁边,刘琦从车上跳了下来。
  蔡勳略有些犹豫地道:“君侯,末将还是认为,您应该回军营去住好些。”
  刘琦摆了摆手,道:“没必要,我回军营住,弄的我在雒阳好像心虚一样……我有什么可心虚的?你们不必管我,我在驿馆住一宿之后,明日拜辞陛下就率兵北上。”
  “诺。”二人一同领命。
  望着刘琦走进驿馆的背影,蔡勳急忙提议道:“我一会去找典君,让他领一队荆武卒进城保护君侯。”
  张允摇了摇头,道:“典君和马休,霍峻就在城内,只是未在驿馆,我一会让他们来这里就是了,至于调一队荆武卒进城,大可不必,一个不好适得其反,倒是误了君侯的声名。”
  蔡勳难得没有反驳张允,哼了哼没吭声。
  少时,却听张允先开了口:“你说,天子一直称君侯为皇兄,倚之为亲兄一样,如今为何变的这般快?”
  蔡勳摇头道:“天子目下依旧称君侯为皇兄,依旧是以礼待之,并诚心依靠; 但他毕竟大了; 有了属于自己的心思,就目下而言,君侯和陛下之间倒是不会有什么事,但我们若是打败了袁绍; 再过几年; 陛下对君侯是一个什么态度,就未必说的准了。”
  张允哼了哼; 道:“再过几年; 我们若是真能战胜袁绍,天子就算是对君侯敌视; 又能如何?到时候; 他还不是得任凭君侯摆弄?”
  蔡勳斜眼看了一眼张允,随后长叹口气。
  君侯适才所言果然没错。
  天子对君侯若有防备也没错……
  别人且不说,光看张允,听他话中的语气; 就根本没把天子当盘菜; 对他而言; 刘琦才是真正的天。
  或许在当今陛下心中; 那潜意识的忧虑; 就是这个吧。
  ……
  刘琦进了驿馆之后; 坦然的脱衣睡觉。
  他这一觉睡的极为香甜; 一觉睡到日出东方; 方才起身。
  梳洗完毕后; 刘琦出了房门,却看见贾诩站在自己的房间外面等他。
  “文和?”刘琦先是一惊; 后又是一喜:“你如何来了?”
  贾诩拱手道:“自家上官来了雒阳面君,贾谋岂能不来拜见。”
  “那你大早上来干什么?在这站了多久了?”
  贾诩默默地估算了一下; 道:“大概有一个时辰了吧。”
  “这么久?那你岂不是天刚凉就过来了,有什么事不能换个时辰说?”
  贾诩却是摇了摇头; 道:“这个时辰来——好。”
  刘琦转身推开房门,将贾诩让进了房间内。
  两个人在卓岸边坐下; 刘琦笑道:“我还没吃大食; 要不你跟我一起吃些?”
  贾诩摇头道:“不必了,末吏吃过了,不劳君侯费心。”
  刘琦不解地问他道:“你要见我,为何不晚点来; 或是昨晚来呢?”
  贾诩淡淡地道:“晚点来,我怕君侯一会就会离开雒阳; 毕竟雒阳战事吃紧; 晚间来,弄的好像是末吏与君侯大半夜的,商量一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让人瞧见恐惹非议,毕竟眼下还是对抗袁绍要紧。”
  刘琦闻言哈哈大笑:“文和真是个仔细人,不过听你话中之意,难道京中之人; 对我还会有猜度和怀疑不成?”
  贾诩很是漠然地道:“这雒阳城中的最高位者; 又有谁对君侯毫不在意?完全信任?换句话说,如果君侯自己是君王; 而身边有一个像是君侯一样的皇兄,您会一直高枕无忧么?”
  刘琦嗤笑一声:“所以,你才不在半夜见我是么?”
  贾诩自然地道:“我是不想给君侯添麻烦。”
  “我昨日面见陛下; 说你年老体弱,不宜行军,姑且留你在雒阳……你在这好好待着,替我盯着点。”
  贾诩言道:“君侯放心,末吏一定尽心……只是,与袁绍之间的战事,却是不需要末吏么?”
  刘琦摇头道:“不需要,袁绍虽然兵多将广,但我军目下的配置也足矣应付,你留在雒阳,有些事需要你在此替我筹谋……同时,也能够看的更清楚。”
  贾诩明白刘琦的意思,他这是让自己给他当一双眼睛。
  ……
  刘琦离开了馆驿,前往皇宫去拜见天子,准备离开雒阳。
  而贾诩在离开了之后; 并没有着急返回自己的暂居之处。
  他事前已经打听好了一位老友的住所; 但却一直没有拜访,因为贾诩不知道雒阳是不是有人在关注着自己。
  但是现在; 他觉得无所谓了。
  从他进入到雒阳城内的这一段时间,他都是异常的老实,不论是王允或是天子,不论谁想盯着他,基本上都已经丧失耐心了。
  而对于雒阳的这些人来说,眼下雒阳城中有一个可以吸引他们所有人注意力的人,一个可以让他们忽略一切的人。
  这个人就是刘琦。
  有刘琦在,谁还会来管他贾诩在雒阳作甚?
  贾诩慢悠悠的来到了雒阳东边的一处酒舍,也没向旁边看,低着头就走了进去。
  酒舍负责招待的女子急忙上来招待贾诩,并请他坐下。
  贾诩环顾一周,最终将目光落在了角落的一方空案上。
  他坐在那空案旁边,点了一坛子酒,又要了两个小菜,随后给那女人扔了钱,便打法她离开了。
  而贾诩酒案旁不远处,有一个大清早就醉躺在那里的男人,此刻正趴在桌案上轻微的打着呼噜。
  少时,贾诩的酒菜上来了,他便慢悠悠自顾自地坐在那里喝着。
  不一会,旁边酒案的那个醉酒男子醒了,遂冲着酒舍女人呼喊道:“酒娘!上酒,上菜!快上酒来!”
  贾诩一边喝,一边目不斜视的开口道:“酒菜,老夫桌案上有,贤弟若不嫌弃,可同案共饮。”
  那被贾诩招呼的醉汉闻言顿时一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