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422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22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
  孙坚不甘心地看向周瑜,唏嘘不已地道:“公瑾,袁绍在北,离我们太远,你让本将随同袁公路屈从刘琦,这点孙某倒也是能够理解,只是这心里,憋不过这口气啊。”
  周瑜笑道:“此番演武就能看出来,刘琦麾下兵强马壮,军势极盛,若是正面交锋,我军实非其敌手,但如今将军既肯向刘琦低头屈从,那一切自是好说了。”
  孙坚疑惑的看向周瑜,奇道:“为何说,孙某屈从刘琦,便一切好说了?”
  “将军想要荆州么?”周瑜沉声问道。
  孙坚闻言,眼睛都放光了。
  “做梦都想!”
  周瑜笑道:“既然如此,那便更应该以刘琦为尊了,只有将军一切以刘琦为尊,对他事事应命,则刘琦方不会对我们有所防备,瑜请命率兵屯扎于陆口,请将军撤回走精兵强将,让周瑜一人与刘琦周旋。”
  孙坚听到这,犹豫了。
  “陆口乃是我们与荆州的第一道防线,也是进攻的踏板,非得有强将镇守不可……你行吗?”
  周瑜道:“正因为我不行,所以才更要让我驻扎在此,试想连将军都信不过我,那刘琦焉能对我军还有防备?”
  孙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猜出了周瑜的意图。
  “你的意思是,有你在陆口驻扎,孙某在屈膝事刘,以慢其心,待时机成熟时,拿下荆州?”
  周瑜笑道:“正是如此,正面交手,我军十年二十年都拿不下荆州,且还容易被刘琦反杀,唯有乘着来年的袁刘大战,骄慢其心,取得刘琦的信任,待刘琦为了对抗袁绍,迁移走了荆州的大部分军力后,我们才有可能渡江偷袭。”
  孙坚恍然道:“你让本将调走猛将,而派你这么个没有声名的年轻人驻扎陆口,就是为了慢刘琦之心?”
  周瑜道:“正是,瑜前番已经暗中与刘琦沟通过,尽显屈膝弱势,想来刘琦现在一定认为我是主和之人,待某驻扎陆口后,定然也会时时奉承,以骄其心,待时机成熟,再想夺下南郡,便不是难事了。”
  孙坚此刻才明白,自己原先看错了周瑜这小子长得一副俊美儒雅的外貌,实则心里的野心比谁都大。
  在与荆州军演武之后,不退反进,反倒是想要谋取荆州,这是何等的胆大!


第八百一十八章 妥善的安排
  刘琦送走了孙坚之后,依旧是留下刘磐和太史慈两个人驻守在长沙,负责防备东吴,他则是率兵北上,率领各部兵马返回襄阳。
  蜀中方面,因为摊丁入亩的事情,最近也是叛乱激增。
  刘琦事先曾留满宠在蜀中整治豪强和吏治,虽然有过一段时间的平稳期,但如今蜀中的叛乱再次增加,使得刘琦不得不继续向蜀中调遣兵将。
  最终,他决定派遣张任和严颜代表自己,进入益州,负责协助满宠平定当地叛乱。
  安排了后,刘琦便率领剩余的大军,北上复还襄阳。
  寒冬已至,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到来了,也是时候让三军将士们放个假,开个小差,猫个好冬了。
  毕竟,来年还有更严峻的事情在等待着他。
  回道襄阳之后,刘琦便让手下人列出了一份名单,同时还列出了荆州,益州以及凉州三郡目下各州的兵马数量和各营建制,为来年的大战做准备。
  “荆州和益州是根本,就算是北上与袁绍作战,也不能大意,一定要留下足够的兵将作为防御,不然就算是前方的战事打的再顺畅,后方的老家一旦被抄,则完事皆休。”
  “而且不论是益州还是荆州,都需要留下信得过的大将带兵,才能够应付所有的突发情况。”
  刘琦沉思许久之后,最终决定,让汉中郡的文聘,负责统筹益州所有的军务。
  文聘是自己起家时的亲将,忠心程度自不必说,而益州内的豪强们叛乱,凭他的能力,绝不会有人会是他的对手。
  最不济,南中那边还有刘表帮他撑着。
  另外,有满宠在成都,他们两个人一内一外,也可以遥相呼应,如今的汉中被文聘建设的固若金汤,再加上北面的关中之地,是朝廷的地盘,蜀中基本上不会有任何问题,没有人有能力打得进去。
  当然,内部的叛乱还是要重视的,等张任和严颜平叛万这一波叛乱之后,刘琦决定将严颜留下协助满宠和文聘,只调张任回来。
  另外还有张绣目下也在益州东部,他也可以成为文聘和满宠的一大臂助。
  益州现在的状态,基本上就是与世隔绝,不用操太多的心,而关键问题还是在荆州这方面。
  荆州,比益州发展的迅速,发展的时间也长,但却没有益州那样与世隔绝的天然屏障。
  袁术和孙坚虽然都与自己联合了,但刘琦心中跟明镜儿似的,他们一定还是对荆州垂涎三尺。
  怎么防备他们,是个问题。
  江夏的魏延,不能撤走。
  长沙的刘磐和太史慈,也不能撤走。
  襄阳这边还需要一个总揽大局的人。
  蒯良倒是很合适,但是如今他大病缠身,只怕撑不起大事。
  而蒯越这一趟需要跟在自己的身边。
  如此襄阳这边,应该让谁来呢?
  刘琦首先想到的,是张允,蔡勳……或是从宛城那边把李典调回来。
  但随后想想,似乎是有些不妥当。
  李典是兖州人,这次北上说不定还有用得找他的地方。
  至于蔡勳和张允,说实话,刘琦心中有点不放心。
  具体应该找谁呢?
  就在刘琦认真考虑的时候,张允急匆匆地来到了厅中。
  “末将张允,拜见君侯!”
  刘琦从沉思中抬起了头,道:“什么事?”
  张允急忙上前,将两份缣帛呈递到了刘琦的桌案上。
  “东吴新任的陆口镇将周瑜,派人给君侯送信,并奉上礼品,以谢前番君侯相助之情,这是礼单和周瑜的信。”
  刘琦听了之后,颇感诧异。
  “长江沿岸驻地原先负责领兵的东吴战将是何人?”
  “启禀君侯,是东吴的大将黄盖。”
  刘琦轻轻地一挑眉:“撤了黄盖这名老将,把周瑜给换上来了么……”
  张允喜滋滋地道:“这代表我们这次演武成功了!江东之人惧怕我荆州军之威,不敢再对荆州有所图,将那些善战的宿将都换了下去,反倒是让周瑜这个年轻的主和派来统兵,摆明了就是向君侯示好,荆州之东,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兄长看来,孙坚把周瑜换成守卫西面的守将,是对我们示弱的表现?”刘琦似笑非笑地看向张允。
  张允一个劲点头道:“当然了,这事任凭谁,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刘琦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道:“是啊,确实……依天下所有人的角度来看,换周瑜其实都是江东向我们示弱示好的一种表现。”
  刘琦不置可否,他伸手将周瑜写给他的书信拆开。
  大致的看了一会之后,却见刘琦长叹口气。
  “说的真好听,若非我是……恐怕我真就信了。”
  听着刘琦自言自语的说些不明不白的话,张允很是疑惑。
  伯瑜这是干什么呢,神神叨叨我的?
  刘琦将那封信递给了张允,道:“表兄,你看看,看完告诉我读后感。”
  什么……读后感?
  张允心中虽然不解,但还是伸手接过了刘琦递过来的东西,认真地看了一会之后,方道:
  “君侯,周瑜这封信上,皆是对你的臣服之意,说来也是,这小子不过二旬出头,竖子而已,别说与君侯做对了,就是让他服江东诸将之心,他眼下怕是都做不到!”
  刘琦笑道:“问题是,我也只是二旬出头。”
  张允哈哈大笑道:“他哪能和君侯相提并论?”
  刘琦轻叹口气,道:“表兄,你且帮我找诸葛亮和庞统来这一趟。”
  张允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拱手告退了。
  ……
  不知过了多久,少年诸葛亮和少年庞统,一同来到了刘琦的正厅中。
  在刘琦的引荐下,诸葛亮已经拜入了襄阳名士庞德公门下,成为了刘琦名义上的师弟。
  也就是说,此刻在厅中的人都算是一脉相承了。
  刘琦将手中的信让二人来回传阅了一遍,遂问道:“你们二人,觉得周瑜这个人怎么样?”
  庞统先答道:“周瑜年轻,先前又无甚名气,纵然在陆口为将,恐也难以服众,按道理来说,孙坚派此人来代替黄盖,是为了让师兄对江东安心,这是再向师兄示好。”
  刘琦暗叹口气,心道:也难怪,周瑜的才华眼下尚未惊世,以庞统的智慧,竟也猜不出这个中的深藏之意。
  毕竟,他们虽然都是少年英才,却也不是神仙。
  “诸葛师弟也是这般认为的?”刘琦看向诸葛亮道。
  诸葛亮却没有回答,他认真的思索了片刻,方才慢慢道:“按常理而言,孙坚确实是在向师兄示弱,除非周瑜这个人……”
  “怎么样?”
  诸葛亮转头看向庞统道:“除非周瑜这个人,和庞师兄一样,是少年才俊,则此事另当别论。”


第八百一十九章 卧龙凤雏
  刘琦对于诸葛亮的回答很是诧异,也很佩服。
  首先,诸葛亮并没有刘琦这种穿越者的先天优势……在众人都以为孙坚安排周瑜是来向自己示弱的时候,而唯独诸葛亮却想或许周瑜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人,很了不起。
  能够转换角度来考虑这件事,这说明诸葛亮想事情的方法,确实与一般人很不一样。
  而且他在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还不轻不重的赞扬了一下庞统,单是这份情商就非一般人可及。
  庞统听诸葛亮说出了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本来是有些不服气的,可偏偏诸葛亮聪明的拿他作比较——言下之意,是周瑜若是有什么问题,也需得有像是他庞统这样的聪明睿智和天赋,才能够干成大事。
  话说到这份上,庞统就是想反驳也不好反驳了。
  他总不能说自己不行吧。
  他总不能说自己的这个师弟说的不对吧?那根抽自己的耳刮子有什么区别?
  刘琦来回地看着两个人,突然道:“诸葛师弟说的,正中刘某心下所思。”
  庞统吃惊的看着刘琦……着实是没有想到,诸葛亮居然能够跟自家的这位师兄想到一块去了。
  庞统疑惑地问道:“师兄也觉得那周瑜本领不同于常人?”
  刘琦认真地道:“是。”
  “为何?”
  “因为在演武之时,我曾见过他,虽然他在我面前极尽掩藏,但为兄还是能够揣摩出他身上的一些不同于常人的特点,也能感受出他的不凡,就少年英杰来说,为兄这辈子碰见过三个倾世之才……周瑜,再加上你们两个。”
  刘琦这话,有真话,也有假话,可谓虚虚实实。
  在庞统和诸葛亮看来,身为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人物刘琦,看人的目光自然是极为准确的,他既然如此高看周瑜,那就说明周瑜身上一定有他的可取之处。
  刘琦看人准确,不需要理由。
  他的身份和成就本身就是理由。
  有些道理,在不成功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是个屁,但在成功的人嘴里说出来,就是金科玉律。古今皆如此。
  少时,却见诸葛亮站起了身,问刘琦道:“师兄今日召我二人前来说周瑜之事,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吧?恕弟猜想,莫不是周瑜对师兄示好了?”
  刘琦心中暗道诸葛亮反应是真快。
  他从桌案上抄起了周瑜写给自己的缣帛,然后冲着诸葛亮和庞统招了招手。
  两个人随即上前,接过了刘琦递过来的缣帛。
  二人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之后,皆低头沉思。
  在有了诸葛亮和刘琦适才所言的大前提下,庞统这一次思虑明白了。
  “若是依师兄所言,周瑜果然是青年俊杰,有大才华大抱负,那这封信与他的才华,只怕是完全的不匹配……除非,他有天大的图谋。”
  刘琦微笑道:“那他能图谋什么呢?”
  庞统叹道:“除了荆州,只怕也没什么能让周瑜下这般大心思的了。”
  刘琦伸手让他们两个人坐下,道:“其实,我这次找你们来,就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个对付周瑜的法子……周瑜跟我示弱,意图麻痹我……我想,跟他来个将计就计,也反过来麻痹一下他和孙坚。”
  诸葛亮和庞统互相对视了一眼。
  他们两个人都是天纵之才,刘琦一句话,他们就知道他的意思。
  “师兄……是想来年北上之后,用我二人守荆州?”
  刘琦摇了摇头,道:“暂时是不行,因为一下子就让你们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守荆州,未免会引起周瑜的疑心,我想回头等我北上之后,还是让一名重将把守在襄阳,你们二人辅佐……在适当的时候,我再将这名重将抽调走,而你们两个人,则就是临机受命,代替他坐镇南郡。”
  诸葛亮恍然的点了点头。
  师兄这个办法好,如此操作不会显得过于突兀,而让周瑜起疑心。
  毫无疑问,刘琦所说的适当的时候,就是当江东孙氏和周瑜,对刘琦表现出了足够的殷勤,而令刘琦精神松懈的时候。
  那时候在调换守将,顺理成章。
  眼下周瑜才只是刚刚向刘琦示好,但刘琦若是这么上道的话,少不得会引起周瑜和孙坚的怀疑。
  所以,只先布好局,然后再看机会。
  现在,就是两方彼此暗中的较量了。
  ……
  出了刘琦所在的正厅,来到院门口,诸葛亮便停住了脚步,伸手对庞统道:“师兄请。”
  庞统见状一愣,然后回礼道:“师弟先行。”
  诸葛亮摇头道:“兄长为先,弟不敢僭越。”
  两人互相推辞了一番之后,庞统还是率先而出。
  刚刚出了正门,却见庞统猛然停住脚步,转过身若有所思的看着诸葛亮。
  “师弟,晚上无事否?”
  诸葛亮闻言一愣,不知道庞统为何这么问他。
  “弟无事。”
  “若是无所,不妨到我那里,咱们一同饮酒论经,如何?”
  庞统的邀请,倒是令诸葛亮深感诧异。
  庞统这个人,一向高傲,虽不能说是恃才傲物,但绝非一般人都能看在眼里的。
  诸葛亮到了荆州之后,虽然成了庞统的师弟,但诸葛亮能够感觉的出来,庞统并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今日庞统肯主动邀请诸葛亮一起去饮酒论经,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就代表了他认可了诸葛亮。
  诸葛亮当即笑道:“弟原先从没饮过酒。”
  庞统哈哈笑道:“大丈夫如何能不喝酒?”
  诸葛亮点头道:“既是今日师兄相邀,弟一定前往,只是若是喝醉失态,还请师兄多多担待才是。”
  庞统笑道:“其实我也没喝过几次,咱们两个不论谁喝醉了,都不要取笑对方。”
  诸葛亮道:“那是,那是……对了,师兄,还有一件事。”
  “何事?”
  “弟不擅论经,也不喜论经。”
  这倒是大大的超乎庞统的预料之外。
  这年头,经学之门出身的士子,竟不喜论经?
  有点意思。
  “那师弟想与我论些什么?”
  诸葛亮微笑道:“师兄,咱们坐而论道如何?”
  ‘论经’‘论道’……一字之差,但这胸中的格局却有天壤之别。
  庞统的丑脸上,露出了笑容。
  “师弟,不是为兄胡吹,这天下与你我同龄的人中,能与我论道者,恐寥寥无几。”
  面对庞统的锋芒,诸葛亮怡然不惧。
  “小弟愿舍命相陪。”
  “好!走,咱们且先买酒去!”
  说罢,便见两个少年郎一同向着门外走去。
  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