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417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17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峻年轻,心中藏不住事,他迈上前两步,站在刘琦的身后,低声道:“君侯,对方这是什么意思?您又是什么意思?”
  刘琦微笑道:“此处与江东孙氏一江之隔,孙坚率兵来此,未露其面,先扬其声,是对我示威,告诉我若是他想打过江来,人未至声先到,可谓朝发夕至,弹指可破长沙!但我让三军将士擂鼓呐喊,也是为了告诉他,就算是他能上得舟,却也下不得岸,他若敢来定让他折戟沉沙,死在当下!”


第八百零六章 孙刘相见
  孙坚和刘琦,两个人虽然是共同演武,以示友好,但实则却是各怀鬼胎,暗藏心思。
  江上和岸边,双方未见其面,先扬其声,巨大的擂鼓与呐喊声震天彻地,响彻当空。
  孙坚站在楼船之上,一脸冷笑着望向对面的江边,荆州军的身影逐渐出现在他的眼帘中。
  虽然相隔还有一段距离,但岸上那些排列整齐的荆州军的杀气隔着长江水面却也能扑面而来。
  望着岸上的那些荆州军的精兵强将,孙坚脸上的表情虽然冷厉,但眼神中却隐隐闪烁出了一些复杂的神色。
  “刘伯瑜啊刘伯瑜,唉~~!”孙坚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自觉的长叹了口气。
  孙坚身后,有最近刚刚投入到他麾下的战将周泰。
  周泰见孙坚长吁短叹,颇为不解:“主公为何叫着那刘琦的名字长叹忧愁?”
  孙坚摇了摇头,道:“孙某纵横天下十载,缝战必胜,遇人不输,看人也算是看的极准,唯独这个刘伯瑜,当初孙某真是看错了他。”
  周泰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道:“主公当初,是觉得这个刘琦成不了大事么?”
  孙坚摇头道:“不,打从一开始见这小子,我就觉得他是个干大事的人,只是从没想到,他干出的事业,居然可以超越孙某……而且还是这么的快!”
  孙坚转头看向周泰,道:“当年他不过十八,于军旅之道不过是一个雏儿,但如今一转眼,已是六年过去,他用兵之能已不再孙某之下!”
  说罢,便见孙坚在楼船上用手指了指岸边的那些荆州精卒,叹息道:“看到没有,那些岸边的荆州士卒,打眼一瞅就知道是天下强兵,这哪里是当年孙某认识的那个刘伯瑜所能够训练出来的?”
  周泰撇了撇嘴,道:“主公莫要长他人志气,这些精卒也未必是那刘琦亲手训练出来的,说不得靠的还是他麾下的那帮强将!”
  孙坚叹息道:“若是如此,就更说明刘琦的厉害了……善用兵者只能为阵前之将,而善用将者方才可为一方之主。”
  很快,在两方的呐喊与擂鼓声中,孙坚的战船抵达了岸边,露出陆续贴近岸边,以孙坚为首的东吴主要将领们,纷纷下船。
  刘琦一挥手,示意岸边呐喊的军队和鼓声停止。
  在他的亦是下,传令兵立时摆动旗帜示意。
  顿时,三军寂静,整个岸边的吵闹之声骤然停止,整个岸边静的不能再静了,前后反差之大,若不是亲眼看见,根本就难以想象。
  “孙将军,多年不见,将军风采依旧,真是令人羡煞!”刘琦眯起眼睛,淡笑着看向孙坚。
  孙坚呵呵一笑。上下打量了一会刘琦,道:“伯瑜贤侄真是越发的英武了,想当年在阳人县的那名十八岁的少年郎,如今竟然成了南境霸主,唉,看着你,孙某感觉我实在是老了。”
  刘琦哈哈大笑:“文台公过赞了,文台公乃是当世英雄,纵横南北谁人不知?焉能言老?”
  孙坚使劲地摆着头道:“不行了,老了,老了……这一次演武,能有作为的都得看我江东后辈了,我是上不得马,拉不开弓了。”
  刘琦环视了一圈孙坚身后的诸将,道:“比起当年在阳人县,文台公身边确实多了好多生面孔,想来都是江东的英杰吧?”
  孙坚转头看向身后的一众军尉:“还不见过刘益州!”
  一众江东军尉纷纷拱手:“拜见君侯!”
  刘琦向着众人点了点头,然后向着后面一挥手。
  却见一众军卒推着一辆战车向着己方走来,而车上有一根杆子,上面挂着一束花围,却是荆州一方专门用来欢迎孙坚用的。
  少时,便有荆州军的侍卫来到了杆下,手中拿着一个托盘,他招呼旁边的侍卫帮着自己将杆子上的花围取下,放在托盘中用以呈递给孙坚。
  孙坚面带微笑,转头冲着身后的一名精瘦汉子使了一个眼色。
  那孩子当即会意。
  “刘益州率众在此迎接,甚是辛苦,区区小事何必劳动麾下诸人?君侯一片好意,我等江东之人愿自领之!”
  说罢,便见那人一伸手,便有人递上了一张强弓,并递上箭壶。
  那精瘦汉子很是随意的从箭壶中抽出一支利箭,弯弓搭箭瞄准上方的花围,眯起眼睛,一声大喝。
  便见利箭从他的手中快速射出,直奔着那系花围的绳子而去,并一箭射断。
  那花围不偏不倚的落在了下方那名士卒手中的托盘中。
  这一招神箭,技术高超,让人大开眼界。
  那精瘦汉子神气活现的将长弓递给了旁边的兵卒,一脸得意洋洋的看向对面的一众荆州军尉。
  “雕虫小技,雕虫小技。”那汉子一边笑一边摆手自谦。
  不过他很快就不说了。
  因为他发现,对面的一众荆州将官,并没有露出惊讶的神情,相反的,都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表情中竟有几分嘲讽之意。
  刘琦冲着点了点头,道:“你叫什么?”
  那军尉见刘琦问他,施礼道:“末吏蒋钦,拜见刘益州!”
  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文台公麾下果然是藏龙卧虎,不乏各种英雄豪杰,真真是让刘某好生艳羡。”
  孙坚摇头道:“区区小技而已,相比于贵军黄汉升百步穿杨的绝技,那还是相差的太远了。”
  刘琦闻言不由眯起了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孙坚。
  孙坚这些年,诡诈心思倒是多了不少。
  黄忠的弓术无敌,天下尽知,适才蒋钦露了这么一手箭术绝活,黄忠现在若是站出来较技,毫无疑问定然会‘啪啪’的打脸,让蒋钦甘拜下风。
  孙坚这么一说,很显然是有意不让黄忠出来秀弓术,其言下之意,荆州诸人中只有黄忠神技了得,换别人出来,只怕就是不行了。
  这心计用的倒是深沉。
  刘琦哈哈一笑,道:“文台公谦虚了,黄汉升年事已高,论及弓术恐未必比得过这位蒋君。”
  说罢,刘琦一转头,看向了身后的一个人。
  刘琦虽然没有说话,但他眼神中的意思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给我臊哭他!
  太史慈得到了刘琦颜色的示意,慢悠悠地站了出来。
  他伸手接过旁边人递上的弓和箭壶,环视了一圈之后,最后将目光落在了远处的一艘战船上。


第八百零七章 演武开始
  太史慈盯上的那搜战船,此刻停靠在岸边尚未收帆。
  太史慈将箭缓缓的搭在长弓上,一边拉弦,一边慢条斯理地说道:“孙将军远来,如今已经临岸,怎还有战船不肯收帆?难道是不想常住么?且待某助将军一臂之力。”
  话音落时,便见那支利箭骤然射出,一下子射在了船帆的系绳上,那船帆在瞬息间便落了下去,重重的堆积在甲板之上。
  这一手神技,不论是就距离和所射的东西而言,都比蒋钦适才表现的那一箭要有难度的多了。
  饶是孙坚见了太史慈的这一箭,也不由大惊失色,心中惊惧。
  他惊诧地看向太史慈:“敢问足下高姓大名?”
  太史慈缓缓地放下手中的长弓,认真回答道:“东莱太史慈是也。”
  孙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心中自然是知道太史慈这个名号的。
  最近这一年多的时间,江东军与荆南的军队屡屡发生摩擦,太史慈作为荆州一方应对东面的主力中郎将,屡次与江东军过招,当然了,他的实力也确实是有目共睹。
  不少江东的战将都在太史慈的手中吃了大亏。
  如今亲眼见到了太史慈的这一手神技,孙坚才深信刘琦麾下果然是能人辈出。
  刘琦笑着对孙坚一伸手,道:“文台公!请!”
  孙坚也道:“请!”
  说罢,二人一起哈哈大笑,共同向里面走去,其余的战将都是紧随其后。
  虽然大家面上都是谁也不服输谁,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的,适才那一箭,太史慈着实是力压孙坚手下的蒋钦。
  这一局初试锋芒,荆州军得胜!
  孙坚的兵马当晚在刘磐替他们提前规划好的营地驻扎,而刘琦则是在演武场旁的帅帐设宴,邀请一众江东英杰共饮。
  期间,刘琦见到了程普,黄盖,韩当,孙贲,孙静等一众老熟人,同时又见到了周泰,蒋钦,董袭,徐盛,凌操,吕范等一众在历史上颇有盛名的人物。
  还包括小将吕蒙和陈武等人。
  当然,最让刘琦印象深刻的,是孙坚领来了一名重量级人物。
  周瑜。
  周瑜年轻潇洒,相貌俊美异常,可以说是刘琦在这个时代所见过的最俊的美男子,虽然没有说上几句话,但刘琦还是将周瑜的样子深深的记在了心里。
  毕竟,这是个需要注意的人物。
  ……
  酒至夜半,刘琦返回了自己的居所,但他并没有立刻去睡。
  反倒是站在院落中,借着酒劲继续在院落中甩动鞭子,继续自己先前的练习。
  “啪!啪!”
  一声声的鞭响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的响亮。
  也不知道练了多少鞭,刘琦浑身大汗,倒也是觉得舒坦。
  他长长的舒了口气,冲着天空大声长吼了一嗓子,用以抒发心中的痛快。
  “姐丈,你喝酒了?”
  一道疑惑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刘琦转过头,看见的,是一身红衣的邹玉,正满面关切的站在他背后。
  不知邹氏是何时来到此处的,也不知她看自己练鞭看了多久,或许她从一开始就站在这。
  “二姐如何还不睡?”
  邹氏轻轻一笑,伸手捋了捋自己耳朵上的鬓角,举手投足之间尽显迷人风韵。
  “你抽鞭子抽的这么大声……谁能睡着啊?”
  刘琦恍然而悟:“是我疏忽了,多有打扰。”
  邹氏摇了摇头,道:“姐丈客气了,左右妾身今日也无甚睡意。”
  “二姐一个人在这院子里做什么?”
  邹氏有些犹豫的用手指了指天空:“我在……观星。”
  “观星?”刘琦抬起头仰望夜空迷蒙的雾气上方一颗颗星辰闪烁不定衬托着弯冰凉如水的寒月。
  邹氏微笑道:“星者,金之散气,与人相应,凡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刘琦完全没有想到邹氏居然还懂这个。
  “二姐你还懂星相谶纬之道?当真了得。”
  邹氏摇了摇头,道:“妾身只是略懂,妾身小时候在武威郡时,严君带我们兄弟姐妹一起看时,偶尔会讲起……”
  说到这的时候,邹氏的脸上突然间有些落寞。
  “可惜,自打严君去世后,就再也没有人与我一起看过星星了。”
  刘琦轻轻地一挑眉道:“张济在世时,不陪你看么?”
  邹氏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妾身当初不过是张济在凉州抢来充为后妻的,且他生性凶顽暴戾,怎会有这般雅兴陪我观星?”
  望着情绪有些落寞的邹氏,刘琦很是豪迈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陪你一起看就是了,有什么忧愁的?”
  邹氏闻言不由一愣。
  她下意识地看向刘琦,有些犹豫地道:“君侯大事缠身,有时间陪我观星?”
  刘琦点了点头:“你是阿姐的姐妹,阿姐临去南阳郡时托我好好照顾你,我自然要信守承诺,看个星星而已,不足挂齿。”
  邹氏愣了一会,突然下意识开口道:“每晚都陪么?”
  说完这话,邹氏就后悔了。
  自己怎么能问出这么愚蠢的话来,这不是容易让姐丈误会么?
  刘琦的眼角抽了抽,随即笑道:“在能力范围内的话,就尽量。”
  说罢,两人一起坐在院落中看起了星星。
  说实话,陪邹氏观星很容易,因为刘琦对古人的这种星相谶纬知道一窍不通,他看也不过就是看个热闹,两人之间就这件事而言,完全没有什么可以交涉的东西。
  他们只是坐在地上,一起抬头望着星空,就是单纯的看,一句话都不用说。
  但不是为何,即使不说话,邹氏却也感觉到异常的放松。
  不知过了多久,却听见身边隐隐的传来了鼾声……邹氏转过头去,却见刘琦已经耸拉了脑袋,开始东倒西歪的来回晃悠着。
  邹氏吓了一跳,急忙向旁边靠了一靠,正好接住了向着自己这面栽倒过来的刘琦。
  就这样,刘琦靠在邹氏的肩膀上睡着了。
  邹氏并没有着急推开他或是找人来,不知为何,此刻的她对于这种状态竟然是格外的享受。
  ……
  两日后,孙刘两军在益阳的演武正式开始。
  百面战鼓,上千的号角在校场中同时响起,孙坚一军披红色披风,刘琦一军披蓝色披风,双方的战将引领着各自的兵卒,从东南西北各自引兵进入校场。
  三军将士各成行伍,一边走入校场,一边放声高呼!
  而两方眼下则是各自有一名将领,负责指挥两军进场的队伍。
  孙氏一方的指挥者是程普,而刘琦一方的指挥者,则是徐荣。
  按照孙坚的想法,负责指挥刘琦队伍的人,一定会是黄忠,但是他的想法落空了。
  论及整军布武排列阵型,在刘琦看来,老将徐荣若是出马,则己方的将军之中,恐无第二人能出其右。


第八百零八章 擅长布阵的徐荣
  整个校场之内,荆州军的军阵和江东军的军阵,在程普和徐荣的指挥下,往来着在场中穿插进行着。
  双方各自出动了五千人马,并形成五个方阵在场间来回穿梭着。
  将士们一边行进,一边高呼:“扬我汉威!”
  “扬我汉威!”
  “扬我汉威!”
  十组队伍在场间来回穿插,并不时的来回变换着队列阵型。
  因为这十支队伍的行军,再加上号角与鼓声震天响,整个校场的气氛一时间达到了顶点。
  巨大的声响几乎都能将天空怼个窟窿。
  正在负责指挥孙氏五支队伍的人是程普,他眼下正中规中矩的命传令骑卒用旗号指挥着每一支队伍,让他们彼此配合,在阵型整齐的情况下保持最高的气势与威势。
  当然,仅仅只是保持气势,这对于江东孙氏来说还是不够的,这一趟的军演表面上来看只是双方的兵将彼此间的一次共同演武而已。
  但事实上,这当中蕴藏着很大的深意。
  由于荆州和江东的地缘实在是过于接近,所以在军事上能够力压对方,对于两方以后在南境的共处,都会对己方有着难以言喻的好处。
  当程普所率领的本阵兵将来到了刘琦和孙坚所在的高台前时,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程普,转头向着高台的侧面斜首望了一望。
  也就是这一眼,程普看到了孙坚向着他点头示意。
  当下,程普便开始命令手下的兵将,在行军的过程中开始变阵了。
  江东军的动作,自然没有瞒过刘琦的双眸。
  他微微一笑,并不在意。
  孙坚一方的行动,早就在刘琦的预料你之中,但他却并不着急。
  有徐荣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程普已经开始变阵,他执掌的五路兵马一队跟着一队,向着校场的两边迅速分散开来,呈现出了鹤翼的样式,大有将荆州军的五路方阵包括在当中的意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