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402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402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什么?”刘琦一扬眉:“将军如何会这么问?”
  张辽镇定自若地道:“自打进入并州境之后,刘将军的行军便一直缓慢,似并不着急去追赶李傕,郭汜等西凉兵,反倒是步步为营,昨日刘玄德问将军,将军说防备的是并州境内的袁绍之兵,只是依照张辽看来,袁绍如今在东线有事,主力兵将绝不会在并州,所以我想知道君侯到底在提防谁?难道你真的觉得,袁绍手下的兵马,就一定会打过来?”
  刘琦笑呵呵地吃了口鱼,道:“当然。”
  “君侯为何这般肯定?”
  刘琦扭头看向张辽道:“将军这么想知道?”
  张辽重重地点头道:“自然是想知道的。”
  “好,那我就告诉你……首先,从西凉军撤走的路线和速度来看,我就已经猜测到袁绍如今在并州境内一定是有针对我的埋伏的,只不过埋伏了多少人,领兵者是谁,我现在还不知道,敌在暗我在明,所以我自然要多几分警戒。”
  张辽奇道:“将军为何如此肯定?”
  “我们起先在凉州境内快马行军,日行二百里,为的就是能够快速的追上西凉军的五名战将,但是当我追到他们之后,我发现事情有些太容易了。”
  刘琦言道:“李傕和郭汜早我们数日北上,就算我们都是骑兵,但西凉军大多也是骑兵,并且李傕若真是仓促行军的话,他这一路上一定会有不少掉队的凉州兵卒,但事实上,从打我们追击到现在,连一个掉队的舌头都没有抓到,将军觉得这事符合常理?”
  张辽没有想到刘琦居然会想到如此周密的细节,心下不由一阵猛跳。
  确实极有见地!
  眼见张辽默认了自己的想法,刘琦继续道:“所以,我为了试探对方的虚实,在进入并州边境之后,故意放缓了行军的脚步,我不怕被凉州军甩开,如果他们没有诡计,那就说明他们前次被我们追上,是完全正常的,我只需要再加快速行军,随时都能够再追上他们……但事实是,即使我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我们依旧没有被凉州军甩开……甚至还能找到他们搜牢的乡中。”
  刘琦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脚下:“这里是袁绍的地界,好歹这些乡民也都是袁绍辖境的子民,西凉军来河北,有八成是要指着袁绍吃饭的,他们在袁绍的地盘烧杀抢掠,合适么?”
  张辽乃是精明聪慧之辈,猛然间就想到了刘琦之所想。
  “将军的意思,是有袁军中人的默许,西凉军才会在此搜牢,为的就是引我们过来?”
  刘琦微笑道:“你看,来了这里之后,甚至还有活口为我们指路呢……多巧!”
  张辽恍然大悟道:“这些乡中人告知我们,西凉军会走原都进入冀州境,这是逼着我们赶紧去追……”
  “不错,但凡是个正常人,一听西凉军很有可能会通过原都进入冀州境,那自然是不会放过他们的,估计当时就会立刻下令连夜追赶西凉兵,可一旦如此,那就真的中埋伏了。”
  刘琦顿了顿,又道:“我们眼下有七千骑兵,虽然精锐,但兵种过于单一,一旦深陷重围,那就是必死之局。”
  张辽恍然而悟,道:“难怪将军今夜在此地陈兵不进,为的就是不中敌军之计。”
  “不错,前面有人设套等我们,我为何要故意往里面钻?”刘琦扑了扑自己的手,道:“我在此等他们一夜,让他们空埋伏一场,打磨他的士气,等来日他们人困马乏之际,我再率兵追,效果一定会比现在去追要好上许多的。”
  张辽恍然而悟。
  他冲着刘琦拱手道:“久闻刘将军用兵之能,今日一见,方知所言非虚,张辽服气了。”
  刘琦淡淡一笑,道:“其实我本不应该跟你说这些话。”
  张辽闻言一愣:“为何?将军瞧不起张某?”
  “不是。”
  “那是为何?”
  “陈王死在你的手里,我受陈王大恩,不能报仇也就算了,如今与他的仇人在此谈天说地,实是不该。”
  张辽闻言奇道:“将军与陈王血脉不近,况且昔日乃是各为其主而已,天子都已经赦我之罪,将军又何必多虑?”
  “天子是天子,我是我。”刘琦淡淡地言道:“张将军,话问完了,就请你回去吧。”
  张辽长叹口气,道:“将军虽然不欢迎我,不过张辽此刻反倒是越发敬佩将军的为人了。”
  说罢,便见张辽冲着刘琦拱了拱手,随起身离去。
  典韦一边吃鱼,一边疑惑地望着张辽离去的背影,道:“君侯,你烦他吗?”
  刘琦笑道:“当然不烦了,我要是烦他,何必跟他说那么多?”
  “那你撵他走?”
  “正因为不烦他,我才更要撵走他——这叫道。”
  “什么道?就因为他当年害死了陈王?”
  “不光是这件事,他如今也是太师手底下的人,我眼下不方便与太师手下的人弄的过于亲近,就大局而言,维持我与太师之间的关系,才是当下最重要的。”
  典韦听不明白这些,他摇了摇头,索性不听了,随即开始继续大快朵颐的吃鱼喝酒。
  ……
  另外一边,通往原都的官道两侧,以西凉军和并州军为首的联军,都在此埋伏了好几个时辰了。
  如今天色漆黑,这些埋伏在这里的军卒又不敢点火,因而被冻的瑟瑟发抖。
  李傕狠狠地打了个喷嚏,然后转头看向身后的一名身着甲胄的士人,不满道:“沮先生,您不是说,刘琦今夜一定会率兵从此处过么?如何他到现在还没有来?再等等,天都凉了!”
  这个人,目下正是冀州一系中,被袁绍重用的沮授。
  沮授抬头看了看天色,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名不虚传,这位山阳刘郎的本事,是实打实,看来他已经猜出我们的用意了。”
  李傕狠狠地一跺脚,道:“猜出来了,那还在此等个屁?乘早撤兵,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算了!”
  沮授却是一举手:“且不忙。”
  “干什么?”
  “若我是刘郎,则必不进兵,让我们空等一夜,然后待来日再行进兵,以逸待劳。”
  李傕气道:“你都知道,为什么还不撤兵?”
  沮授笑呵呵地道:“不然,刘郎的目地,是让我们恐等一夜,那他今夜不来,我们便直接过去,如何?”


第七百七十三章 沮授的夜袭
  夜半时分,刘琦正坐在篝火边,拿着一份缣帛,在一字一字的往上面书写着什么。
  其实上面也没有什么太过具体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一些他日常里的经验和心得,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闲暇无事的时候翻阅一下,会受益良多。
  典韦在一旁打着哈欠,替刘琦端着墨汁,目光呆滞的看着刘琦在缣帛上一字一字的写着,神思不属。
  “君侯,这几个字念甚?”典韦伸手指了指问道。
  他并非不识字,只是这个年头的文化普及率较低,汉字博大精深,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将所有的文字都认全。
  便是算常年读书的士人,也不见得认识所有的字。
  刘琦转头看向典韦,发现他的精神状态萎靡,遂笑道:“你若是困了,就去睡一会,让赵云到这来替你,我还不困。”
  典韦打着哈欠道:“某家才是君侯的护卫,让旁人来替作甚?君侯不睡,某家也不睡。”
  “何必呢?”刘琦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对于典韦的忠心,他还是非常赞许的。
  一阵脚步声响起,却见徐荣匆忙地向着刘琦赶来:“君侯,卫士回报,东面的数里之外……有敌军的动静!”
  “有动静?”刘琦闻言一愣:“什么样的动静?”
  徐荣急忙地摇了摇头,道:“不知道,天色太黑了,但卫士依稀能听到马蹄的声响,应该是那些想要埋伏咱们的人回兵向咱么这边来了!”
  刘琦猛然一收手,将缣帛紧紧地攥在手中,眉头紧皱着。
  “看来,和西凉军联合的并州军中,是有高人啊。”刘琦猛然起身,道:“按照常理,他们埋伏不到人,要么继续等待,要么小心撤离,但却将埋伏兵马都抽调出来,主动迎上来作战的……还真就是第一次听说。”
  刘琦心中感叹,幸亏自己这些年在卫士署上面的投入巨大,培养了一批精干的卫士,也幸亏这些卫士前置性的情报,才能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若是稍有迟疑,一旦让对方攻进己方的营地,将士们在不及上马的情况下,那损失怕就是大了。
  “徐将军,火速安排将士们起身,全部上马撤离乡中,咱们人数只有六千,又都是骑兵,若是在此地交战,对于咱们大为不利!”
  徐荣领命道:“诺!”
  刘琦站起身,将缣帛收起,吩咐典韦道:“眼下别不怕,就怕咱们的人还没有准备好,对方就杀来了……这次骑兵,你手下的亲卫带来多少?”
  典韦忙道:“只有八百。”
  “八百?也够了!让你的这些人不要随大队人马撤离,和我一同往东面去,带好火种……先拦截一下对方!”
  ……
  西凉军与袁军联军,此刻正向着东面快速的行进着,眼瞅着就要抵达刘琦军的所在,但很快,却见前面的一处密林中,骤然间升起了火。
  “着火了?”一马当先的李傕猛然拽住了战马,望着前面越来越大的火势,道:“这是荆州军干的?”
  沮授骑马矗立在李傕的身边,望着熊熊燃烧的火势,眼中露出几分欣赏之情。
  “看来,刘伯瑜应该是已经发现我军的动向了,他这是放火想要阻拦我等的进程,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点,证明他现在心有余悸,恐怕他所带的追兵不多,在这种地势下更是无法完全发挥长处,如此我们便更要进兵了!”
  李傕略作犹豫地道:“沮君,我等率兵前来投奔袁大将军,为的是获以栖身之地,不是要和刘琦拼命,刘琦兵马再少,却也都是精锐,若是硬拼,只怕我们未必能讨得好去。”
  沮授闻言笑道:“你们几个人的兵马加起来,好歹也有数万之众,更兼有我率兵相助,还怕他数千人马不成?李将军好歹也是纵横西北的枭雄,如何竟变成了这般样子?袁大将军怕是瞧错人了!”
  李傕被沮授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他气的直咬牙,最后一挥手,怒道:“传令三军,绕过火势,跟我去捉拿刘琦!”
  西凉军经过了一番折腾,终于突破了林中的火势,直奔着乡中杀了过来。
  但是此时,刘琦骑兵队已经从乡中撤离了。
  他们撤离的速度极快,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当然在仓促撤离的情况下,荆州骑兵的很多帐篷和随身物资,就都留在了原地,并没有被收走。
  沮授当机立断,与李傕和郭汜等人商议,将兵马分为两部,没有机动性的步兵暂且留在乡亭等待军令,剩余的骑部则是轻装简行去追击刘琦军,力争给对方的军队造成最大的伤害。
  经过商议之后,李蒙和王方,包括袁军的校尉韩济率领步卒在乡亭内驻扎,而以李傕和沮授为主的骑部,则是奔着西面紧追。
  按照道理来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说明荆州军已经有了准备,但沮授却依旧坚持让李傕等人和他一同率兵追击,说实话,并不是他想打赢荆州军,而是他想测试一下荆州军的实力。
  在南方的诸军之中,刘琦的兵士如今最盛,毫无疑问,他将来也是自己主公袁绍的大敌。
  虽然久闻荆州军的强大和刘琦的能耐,但沮授并不畏惧,敌人再强也是人,只要是能够与对方交手,摸清对方的虚实,他就无所畏惧。
  眼下有刚刚抵达河北的西凉军与他一同行动,就算是有损失,大部分也会由西凉军来承担,在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下,沮授自然不会放过和对方交手的机会。
  “嗖!”
  就在沮授一边细想,一边在心中筹谋的时候,一支利箭划破当空,在黑夜中冲着己方直直的射了过来。
  一名凉州军的队率中了那支利箭,连声都不吭一声,直接从战马上栽倒了下来。
  “前面有人!”
  手持火把的西凉军队和袁军的联军开始大吼,并组织兵马向着前方猛冲过去。
  但在黑暗之中,又有破空的利箭向着迎面射向了西凉军。
  随后又是一名接着一名的西凉军卒从战马上栽倒。
  “他们在密林里,不要怕都跟我冲上去!”郭汜在后方高声呼啸,指挥西凉军冲杀。
  一阵箭雨之后,紧接着便轰隆的马蹄声,黑暗中,人和马匹的厮鸣声震天彻地,从对面冲了过来。
  虽然西凉军有火把,但依稀之间根本瞧不清对方冲来了多少人,但毫无疑问,对方是派人过来冲阵了。
  战马厮鸣,人声鼎沸,黑暗之中,双方呈现出了游走性厮杀的态势,场间一片混乱。
  怒吼声,叫骂声,痛苦的哀嚎声乱成一团,人的声音和马的声音交集混在在一起,显得异常混乱。
  沮授在一众人的拱卫下,蜷缩在战场的后方,他看不清黑暗中的态势,只能尽力去倾听战场中的生意。
  但不知为何,场中的喧嚣声音虽大,但沮授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种两军拼死搏杀的那种无畏气势。
  相反的,黑暗中的声音,给他的感觉是混乱更加的多一些,拼杀声反而很少。
  时间一长,沮授渐渐感觉出不对劲了。
  “来人,用火把在附近的林间点火?”
  “啊?先生,这是为何?”
  “不要多问了,让你们点你们就立刻点!”


第七百七十四章 杀个回马枪
  战场附近的山林被点燃,一开始火势很小,但火仗风势下,随之开始逐渐扩大。
  树林着火,对古代人来说是难以遏制的,毕竟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专业的救火技术,山林着火时,只能任凭其因为天气自然熄灭,对于自然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
  但古代人不懂得保护自然环境,放火烧山扩大耕种土地,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强大的火势映红了天空,在场的士卒们凭借强光依稀间能够看清楚场间的情况了。
  率领手下人马在敌军军阵中左右厮杀的甘宁,见到了天空中火红色的亮光,不由咧了咧嘴。
  他哈哈一笑,道:“嘿嘿,这可不妙,暴露了……此地不宜久留,速撤之!”
  甘宁身后的骑卒口小角,长声一吹,发出了一阵短促却又异常清晰的声响。
  那些骑兵似乎早有准备,他们骤然调转马头,随着甘宁向着后方快速的撤离。
  甘宁手持长刀,一马当先,向后撤离的时候不断的砍杀着旁边的敌卒,这一路下来,被他砍死砍伤的人不下二十多人。
  而他身后的一众骑兵,也是一窝蜂的紧紧跟随着甘宁飞奔离去,他们并不与对方久持,只是清扫着沿途的敌军兵将,一行人马以极快的速度向着西面撤走。
  放火烧林之后,光亮度虽然足够了,但场间的形势却变得更加混乱,山火蔓延的速度很快,这些火焰会对人的身体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西凉军和袁军也没有去追击甘宁一众,而是迅速的向着安全的地界撤去。
  沮授一边随着护卫逃走,一边问身边的侍卫道:“荆州军有多少人,看清楚了么?”
  那侍卫摇头道:“敌军的兵马来的快,去的也快,火势一起他们就全都撤离了,我等看不清有多少人。”
  沮授闻言心中不由咯噔一声响,一股不妙的念头骤然间升上了心头。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郭汜急匆匆地向着沮授所在的方向赶来,对他道:“沮先生,敌军的骑兵,退了!”
  “他们有多少人?”沮授急忙询问道。
  郭汜下意识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