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394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94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正笑着点了点头,道:“没有办法,金城郡乃是将军与韩遂昔日起家之地,眼下阎行若是要独掌,将军肯定不答应,但若是将军独掌,阎行也不会答应……将军觉得,朝廷对此事又能怎么办?”
  马腾这个人还算是讲理,他想来想去,觉得无论出于什么角度,刘琦都不会让他或是阎行独掌金城郡。
  两个人一同驻扎于金城郡,这事只怕是敲定了。
  “那刘镇西,能保证我当上金城郡守么?”
  法正哈哈大笑,道:“这是刘镇西应该操心的事,而不是马将军该操心的事。”
  马腾闻言一愣,接着也笑了:“不错,不错,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法正随后又对马腾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我希望将军自思之。”
  “何事?”
  “您可知晓,刘镇西于阎行,为何这般重用?”
  “为何?”
  “因为阎行早在昔日镇西将军在关中与董卓交战时,就已经表达了他的诚意……阎行的父母目下可都是在荆州呢。”
  马腾闻言顿时愣住了。
  接着他便陷入了沉思。
  ……
  招待了法正之后,马腾随即命人将他的三个儿子和一个从子叫到了帅帐内。
  随后,他就像四个孩子表达了自己要归顺朝廷和刘琦的意思。
  马腾的话还没说完,他的长子马超当即就表示反对。
  当年刘琦在凉州聚众讨董,马超对他的印象就不甚好,此番关中一战,马超本人还被张飞打伤,虽然张飞自称是刘备的兄弟,但他毕竟也是刘琦派出来迎战马超的,所以马超的心中一直不甚爽利。
  如今听父亲说要归顺刘琦,马超当时就不干了。
  问题是,马腾的心意已决,任凭马超如何反对,他都不会动摇自己的决定。
  这叛贼的名头,坚决不能在头上继续戴着了,当务之急,还是要依附于一个强大的势力,为马家谋一个好的前程。
  马腾不顾马超的反对,慢悠悠地道:“老夫已经决定,相从于刘伯瑜,归顺朝廷……有刘琦作保,老夫在凉州依旧可担将军之名,并可任金城郡守……只是阎行那厮日后定是老夫对手,还需早做谋划……我意,送一个儿子入荆州,以为人质,也好让老夫在凉州做的顺手些。”
  说罢,便见马腾转头看向马超,目光中充满了殷切。
  “孟起,你是我的长子,若是由你前往荆州,刘伯瑜必然放心。”
  马超闻言却是一个劲的摇头:“我不去!”
  马腾对他好言相劝,问题是马超就是不听。
  马腾见马超这般油盐不进,愤怒了。
  “你这小子,老夫养你这般大,如今让你为了马家,坐这一点点的事,你都不肯?我养你有何用!”
  马超却道:“我就是死,也不去荆州看那刘伯瑜的嘴脸行事!”
  父子二人正争执间,却见马腾十四岁的从子马岱突然开口道:“叔父勿急,既然兄长不愿意去,那就由我去如何?”
  马腾见马岱主送请命去荆州,很是欣慰。
  他点了点头,道:“难得你有这份心,只是你身为我的从子,又不是亲子,只怕未必能安刘琦之心……”
  话音方落,便见马休站了出来,道:“父亲,那孩儿代替大哥前往,如何?”
  马腾又叹息道:“你虽也是吾子,但终归只是次子,不及长子来的让人信服。”
  马超气的满面通红。
  “父亲,您的意思,是非要我去,对吧?”
  马腾长叹口气:“不是非让你去,而是眼下这个状况,只有你去才最合适,刘伯瑜乃是当世少有的信义之人,又是名士,你去了他不但不会亏待于你,而且还会重用于你,你在荆州不用多待,最多两年,只要刘琦信任了为父,他一定会放你回来的。”
  马超冷笑道:“父亲不必多说了,您若是执意让我去,孩儿这便去死!”
  “你……!”马腾被他气的说不出话来。
  年轻的马岱道:“叔父,大兄不愿意,您也就不要过于逼迫了,实在不行,我与二兄一同前往,虽然二兄不是长子,但有我这个从子相随,也算是叔父给了他两个人质,如此对于刘琦来说,也应该是够了。”
  马休亦道:“兄长雄烈过人,还是让他随父亲在凉州处理诸事,父亲也好有个帮手。”
  马腾来回看了看这兄弟几个人,最后长叹口气,只能答应。
  ……
  与此同时,刘琦派人送往雒阳的奏疏,已经到了王允的手中。
  只是大略的看了看内容,王允就直接将奏疏撇还给了刘琦的使者,道:“这东西我都不用往陛下面前交,那阎行乃是金城郡人,如何能当凉州牧?况且州牧之职事关重大,岂能是他刘伯瑜说表奏便随意表奏的!回去告诉他,不准!”
  刘琦的使者不以为意,只是收起了王允撇还给他的那份奏疏,然后毕恭毕敬地道:“太傅,君侯还有一份奏疏,乃是前几日派人快马加鞭赶上末吏,让末吏入雒阳时,连同适才被太傅驳斥的那份,一同呈禀。”
  “什么奏疏?”
  使者随即将另一份奏疏呈递给了王允。
  王允翻开细细看了看,眉头瞬时间就皱了起来。
  “表奏马腾为金城郡守,阎行为安狄将军,法正为凉州刺史,庞德为陇西都尉,孟达为汉阳郡守……刘伯瑜以为凉州是他自家的地盘?想怎么任命就怎么任命?”
  使者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言语。
  随后便见,他又拿出了一份缣帛,递给了王允。
  这封不是奏疏,而是刘琦亲自写给王允的书信。
  王允疑惑地接了过来,将书信打开,仔细地看着信中的内容。
  看了一会之后,王允不由沉默了。
  他缓缓的将信合上,沉吟片刻,道:“你且回驿馆休息,待老夫细思之。”
  “多谢太傅。”
  荆州的使者走后,王允火速命人将陈宫给他找了来。
  他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大致给陈宫复述了一遍,随后又将刘琦的书信给他看。
  陈宫看了刘琦的书信后,冷笑道:“刘伯瑜,这是在威胁太傅啊。”


第七百五十五章 王允的妥协
  刘琦写给王允的信,上面并没有什么过多深奥的内容,他只是陈明了凉州多年来叛乱频繁,朝廷非要耗费大力气来平乱,耗费了诸多人力和钱粮,如今董卓已死,而马腾和韩遂一降一亡,凉州虽暂时无强人,但难保日后不会变乱,非得是由一名有实力有精力有财力的人替朝廷管制,以免让凉州后方成了朝廷在西边的累赘。
  当然了,如果王允不愿意的话,刘琦也不能够威胁王太傅,他只是要在相助刘虞打开关中的局面之后,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向刘虞禀明就是了。
  “你看看,你看看……公台,姓刘的小子方才出道几年啊?就敢把刘虞搬出来压老夫!他这是断定老夫不敢因为刘虞得罪他……老夫左思右想,此风不可长,还真就要就这个机会,打压一下他,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尊卑礼仪。”
  王允发怒也是正常的,毕竟在身份和权位上,位在三公之上的他,身份高出刘琦太多,如今被刘琦这个外藩镇守来威胁,王允自然是极度不乐意的。
  刘琦这小子,王允已经看他不顺眼很久了。
  陈宫不冲动,他认真地细思了良久之后,方才道:“太傅,其实依照陈某看来,刘琦并非在威胁您,他这是在跟你商量。”
  “这也算是跟我商量?拿刘虞来压老夫?”
  陈宫摇了摇头,道:“不是,刘伯瑜只是在告诉太傅,若是太傅不准许他的这些人选奏请,他便只能去求太师帮忙,而太师目下就在关中鏖战,一旦胜了,关中诸事和凉州诸事,势必将由太师在前线禀明天子后一手定夺,到时候这个顺水人情,怕是就落不到太傅的身上了。”
  王允闻言很不开心。
  这跟出言威胁他有什么区别?
  似乎是看出了王允的不痛快,陈宫开始耐心地劝他:“太傅,其实在陈宫看来,这并不是威胁,而且刘琦在请太傅针对朝廷的情况和眼下的时局,来做出一个最好的选择。”
  王允捏了捏手掌,道:“我若是不选择刘琦替朝廷镇守凉州,又能如何?”
  “那敢问太傅,刘琦不守凉州,以眼下朝廷之力,当由何人来治凉州。”
  王允闻言不由愣住了。
  这一次在关中,若是顺利,拿下了关中,那三辅之地就成了雒阳在西面的大后方,关中的千里沃土,就可以成为朝廷治理天下的本钱。
  可问题是,关中的西面就是凉州。
  关中可以取,但要让朝廷方面直接派兵派人去治理凉州,眼下都超出了朝廷所能承担的负荷。
  凉州那个地方,虽然盛产战马,但也是叛乱频频,却生产力极为低下,孝灵皇帝时期起,朝廷在凉州所能够取得的赋税,远远比不上派兵平叛的支出,对于朝廷而言,凉州十郡的广大地域,其实一直都是赔本的买卖。
  甚至导致汉室朝廷曾一度想要放弃凉州十郡。
  眼下朝廷在雒阳重新崛起不足两载,关中也尚未完全纳入囊中,实力有待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根本就无法分出兵力去镇守凉州。
  在没有强大兵力和资源的情况下,凉州就是一个无地洞,需要朝廷不断的向里面进行投入。
  以朝廷目下的整体实力而言,还是相对的较为困难。
  吃下关中,才是眼下朝廷的首要之急。
  王允也是政治上的强人,他很快就想通了个中利弊,当即沉默了。
  半晌之后,王允缓缓开口道:“那若是不管凉州十郡的话……”
  陈宫言道:“董卓、李傕、郭汜、韩遂这些人,虽然凶狠,但至少他们在凉州的时候,还能镇住局面,若是这些人都死了,朝廷放任凉州十郡,那里的羌民缺吃少穿,又不通王化,百年来屡屡造反扰边……过些年后,难保不会再出一个韩遂、董卓、北宫伯玉、边章、李文侯……”
  王允揉了揉眉心,一脸的无奈状。
  “你的意思,还真就是得让他刘琦管凉州了?”
  “有刘琦管着凉州,至少朝廷的后方就是安全的,而且依照陈某看来,凉州之地也能牵扯掉刘琦的大半精力,逼着他将荆州的兵马和粮草向西北迁移,这也是削弱他力量的一种办法……太傅,您觉得朝廷还能经得起几次风吹雨淋……更重要的,就算是太傅不让刘琦插手凉州事务,难道太师和陛下也不会让么?若是他们二人执意让刘琦代管凉州,反倒是让太傅的声名在朝中有所坠,得不偿失。”
  王允深深地望了陈宫一眼,突然道:“还是你说得对啊,有些事,还需看大势所趋。”
  朝廷方面的动作很快,不久之后,敕封诏书便下达了。
  法正的凉州刺史,庞德的陇西都尉,孟达汉阳郡守,哪怕就是吴懿的武都郡守这一次朝廷方面都是一次性的给他们坐实了。
  唯有阎行被任命为安狄将军,没有当上凉州牧。
  而朝廷的回馈亦是“三互法”,让刘琦和阎行本人都找不到理由反驳。
  对于此事,阎行很不开心,甚至有些耿耿于怀。
  朝廷用三互法驳斥了他的请求,就代表着不但是凉州牧不可以,便是金城郡守的职位,怕是也没戏了。
  刘琦好生安慰了阎行一番,并言就算是没有凉州牧和金城郡守的职位,但金城郡的管辖职责,他还是会全权交给阎行负责的。
  虽然没有名份,但终归还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管理金城,阎行目下也只能如此了。
  至于马腾、梁兴、程银、马玩、成宜等投降的凉州军阀,刘琦恩威并施,一方面对他们附庸韩遂反叛深以责备,但同时又代表朝廷接纳了他们的归顺,并安排他们返回西凉,在各县屯兵。
  但具体如何划分他们的管辖范围,刘琦将这件事交给了新上任的凉州刺史法正。
  法正从马腾处回来之后,送上了马腾的降表,同时为刘琦引荐了两个人。
  一个是马腾十八岁的儿子马休,另外一个是马腾十四岁的从子马岱。
  “马腾没送马超来么?”刘琦好奇地问法正道。
  法正摇了摇头,道:“没有,末吏在彼处打探消息,似乎是马腾的长子马超不愿意前来,故而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其次子马休和从子马岱代表马超前来为人质。”
  “哦,这倒是挺有意思,老子有令,儿子说不遵守就可以不遵守?看来他们马家的门风蛮严的么。”刘琦微笑着摇头调侃道:“那马休和马岱现在何处?”
  “就在外面,随时可以召进帐来。”
  “让他们俩进来吧。”


第七百五十六章 马家子嗣
  少时,马休和马岱在法正的引荐下,到了帅帐,并向刘琦抱拳施礼。
  马休十八岁,马岱十四岁,都还是青少年,岁数不大,看着颇为青涩稚嫩,但他们的身形却因为羌族血统的遗传原因都颇为高大健硕,看着孔武有力,有英武之气。
  两个孩子的脸上,因为常年在边郡草原和大漠上风吹日晒,既显得黝黑,同时黑里还透着一些红晕。
  “你们两个人,就是马休和马岱?”刘琦来回看着他们两个人道。
  “是。”年长的马休当先应道。
  “知道这一次来我军中,是要做什么?”
  马休拱手道:“自然知道,我兄弟二人乃遵从父帅之命,来将军军中充当人质的。”
  刘琦转头看向少年马岱:“你也是这么认为的?”
  “是。”
  刘琦却摇了摇头,道:“你们错了,人质只是你们自己的想法,我从没有这么想过,也不需要什么人质,我大汉疆域广阔,英才辈出,朝廷兵强马壮,能打败叛军一次,便也能打败叛军两次,不需要什么人质。”
  刘琦走上前,上下打量着马休,道:“记住,你们的父亲既已经诚心归顺朝廷,那你们和朝廷,和陛下之间就不再是对立的敌人,我刘琦是大汉的臣子,而你们也是大汉的臣子,咱们同为汉室效力,何来人质一说?记住,你我乃是同僚。”
  马休闻言,有些愣住了。
  他本以为刚来刘琦的军中,刘琦肯定会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但没有想到,刘琦对他居然是和颜悦色,而且丝毫不生分。
  若是马腾这样的老油条来了,刘琦一定会软硬兼施让他就范。
  或是那个脾气火爆,眼高于顶,自私自利的马超来了,刘琦肯定也是另外一种对待。
  但现在出现在他面前的人,却是马休和马岱。
  虽然是第一次看见他们,但从他们的言语神态,以及他们愿意代替马超来当人质的这种行为上来看,他们的心性似乎与他们那位兄长不太一样。
  仔细想想也是,历史上的马休虽然没留下什么名声,但他却是乖乖的随同父亲马腾入了京城,最终却因为马超造反被坑,和父亲一同被曹操杀死的乖乖宝可怜虫。
  这样的年轻人,不宜用太激烈的言语刺激他,反倒是好言安慰、鼓励才最能赢得其好感。
  至于刘琦为什么要赢得其好感……他心中自然是有他的规划。
  马休毕竟才十八岁,又是常年生活在凉州那种野蛮的边郡,像刘琦这样用糖衣炮弹轰炸他的手段,他还真就是没什么抵抗力。
  “君侯如此赤诚相待,令马休惶恐。”
  马岱也学着马休的样子,冲着刘琦拱手抱拳道:“岱也是惶恐之至。”
  “对了,久闻马家乃是伏波之后,一门皆豪迈善战,武技高强之士,令尊马寿成纵横西北多年,武勇卓绝我早有耳闻,而令兄马超的本领,我也多有领教,其勇着实不下于吕布……马少郎君身为寿成公之子,马孟起之地,本领也一定是高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