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任本就是蜀郡人,益州对他而言便是家,而且看他的样子,似还颇为憧憬于贾龙。
只给刘琦这么点时间,他没法挖,也挖不走。
他这么做说话,不过是想给张任争个机会而已。
他相信,今日的事情一过,他在张任心中,差不多就会成为恩人层面的存在了。
受儒家思想影响,这个时代的人对于恩情的看重还是相当看重的,所谓孝为亲报恩,忠为报君恩,儒家所推崇的忠义之思,在追本溯源上,都是以恩情为基础。
刘琦已经打定了主意,他的这份推举之恩,张任今天必须要受。
贾龙略作思索后,方才看向张任。
“张任,稍后汝再上台与荆楚豪杰比试一场,若还能得胜,便卓汝做吾之护卫,随身听用。”
贾龙也不是不识货的人,张任有这般好身手,他自然是要提携的。
毕竟这年头,壮士难得。
不过适才张任连胜五阵,若是贾龙当真荆州军诸将的面直接提携于他,未免太折荆州军的面子。
贾龙本打算待大飨结束,再私下里对张任别做理会。
不过刘琦既然不介意,当众说出这般话来,贾龙自然不能再私下对张任进行提携。
但若是直接提携,未免和他适才的话前后矛盾,且好似弄的他是冲着刘琦的话才提携张任的,未免跌了贾龙的份。
于是,他便许诺再次给张任一个机会,若赢了,方得重用。
这也算是不让刘琦在三军面前唱独角戏,尽捞人心。
但终归还是慢了一步。
张任大喜过望,急忙拜道:“卑职多谢贾将军提携!”
说到这,张任犹豫了一下,又对刘琦道:“亦多谢公子。”
刘琦故作惋惜地叹了口气,道:“如此英武之士,可惜贾将军竟似不肯相让?”
贾龙哈哈大笑,开玩笑道:“刘公子倒是打的好算筹,可惜贾某人也不糊涂,英武之士某益州军自当留用,便不劳刘公子替吾操心了。”
……
少时,却见黄忠和文聘一同大步流星的走来。
刘琦适才让文聘去在军中召集勇士,没曾想他却把黄忠带了回来。
黄忠今夜不曾饮酒,适才在众人举爵畅饮之际,他亲自去周边视察了几圈。
虽然秭归是荆州地界,周边必不会有敌人来偷袭,但大飨时夜巡对黄忠而言是一种习惯,并不分在什么地方。
适才文聘让手下的屯长和曲长去各部传令,召勇武士卒参加角力,正好被巡营完毕的黄忠回来碰见。
知道了事情的始末,黄忠便拽住文聘,告诉他不必去征召了,他麾下有一人正可推荐于少君。
前一段时间,黄忠和文聘领刘表之命,招募了新兵共计五千,黄忠和文聘将这五千人分为两营,由二人各自操练统管。
而在黄忠所统管的新军中,有一个从南阳郡义阳投军的勇武青年,为黄忠所看重。
正好今日刘琦要召人比试,黄忠就决定顺水推舟,把这青年推荐给刘琦。
……
待听明情况后,刘琦虽然黄忠引人来。
不多时,便见黄忠引着那青年来到了刘琦面前。
“闻少君欲在卒中择选善角力者,黄某特举荐此人。”
黄忠举荐的人,刘琦肯定不会觉得有问题。
论及武技搏击,整个南郡目下尚还找不出能够足可在正面击败黄忠之人,其本人的眼光自然是准。
刘琦转头看向了那名少年,看他的样子,好像和刘琦差不多大,身材非常魁梧,脸上续着短胡茬,面庞虽略显青涩稚嫩,却棱角分明。
“你叫什么名字?”刘琦微笑着看他。
那少年拱手,字正圆腔道:“魏延拜见公子。”
刘琦的双眸中略微有些发亮。
今天是什么日子?居然可以一个接一个的看到这些历史有名之人。
“魏延,汝是何方人士?”
“小人乃是南阳郡义阳人,原打算是打算在服役之期在南阳郡投郡兵以报效朝廷,然孙破虏驱兵至南郡,害死了张府君,小人虽为一勇之夫,却也知大义,张府君在任时曾厚待各乡诸民,而袁术入了南阳郡后,为筹募北方粮秣却横征暴敛,无故将算赋涨至于三算,甚不道义,故小人未在南阳郡投军,居家随流民南下至南郡投军报效。”
袁术这个人虽然有些雄才,但却不懂体恤百姓,其至南阳郡后,为了快速武装兵马,筹备粮秣,便立时增长了算赋,并强争粮秣,使得以穰县和安众为中心的很多乡民在不堪重负,没有路引的情况下,也南下流入南郡,以求安生。
当然,没有路引便强行迁移,这是又悖汉律的,很多人被官署派出的人拦了下来,但也有少部分人成功脱逃,顺利南下。
魏延便是其中之一。
刘琦闻言笑了,这魏延年纪轻轻的,倒是挺会说话的。
袁术增长算赋,虽然下手狠,但恐怕也未必是魏延来南郡的真正目地。
听他说话的口气,应是受过一定的教育,应是家道中落或是族中旁支的那种不得志类型,想要靠赚军功出人头地。
问题是袁氏树大根深,四世三公,特别是袁术此刻所在的南阳郡还临近他的家乡汝南,只怕袁术目下在南阳郡称雄,仅是从汝南来投奔于他的宗族老乡,便数不胜数了。
魏延若是投奔在他麾下,能够上升的空间定然是非常有限。
反观刘氏眼下势力较薄弱,且在南阳郡与当地宗族势力趋于平衡,以魏延的想法,或许往南郡投军,出路能够大些……
算了,不论怎么样,这样的大将之才来自己麾下,便是好事,需要好好培养。
刘琦对魏延道:“魏延,黄司马既肯举荐于汝,就说明汝有真才实学,一会汝去与益州军的张任比试,务必取胜……回头某升汝为队率,日后再卓功提拔。”
魏延闻言不由大喜过望:“魏延定不辜负公子厚望!”
刘琦笑道:“大胆的去战吧,不必过于拘谨,赢了我升你军职,输了我也一样不会亏待你。”
魏延闻言有些懵。
早就听闻刘公子代父入荆州,做了不少大事,如今一见,确是大不寻常。
赢了升职,输了也升职……
这话听着挺很大度,实则却是在激将。
就凭这一句话,魏延今日便是死在擂台上,也不能输给了张任。
便见他转过身,大步流星的走向那木制擂台。
贾龙见魏延上台,随问道:“刘公子欲以此人角力?”
刘琦返回桌案前,重新坐下,笑道:“不错,胜败便在此一战,张队率尽管放手为之!大可不必留手。”
张任眯起眼睛,看了看台上年轻的魏延,面上露出几分不屑之情。
他跃跃欲试的望向了贾龙。
“去吧。”贾龙缓缓。
张任放下心中的包袱,转身奔上擂台,在魏延面前站定。
两方军士围在木台边,高声喧叫欢呼,为己方之人呐喊助威。
张任向着魏延拱了拱手,道:“在下蜀郡张任,现为吴司马军下队率,敢问阁下尊姓?”
魏延随意的一回礼:“在下魏延,黄司马麾下长戟卒尔。”
“长戟……卒?”
张任闻言不由皱了皱眉,怎么连个伍长都不是?
却见魏延对张任道:“闻阁下适才已是接连角战五场,可需休息否?”
张任哈哈大笑,哪里蹦出来的小子,居然这般大的口气,还要让吾休息?
且看吾三招便驱汝于台下!
“不必休息,阁下有何能耐,大可使出来无妨!且让张某看看阁下之手段。”
第七十三章 少年雄
说实话,张任并没有将魏延放在眼里。
他目下正是身强体健的双十年华,乃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孔武有力之时,而魏延的年纪比他还小一些,看样子似也就十五六岁,观其形貌还颇有些稚嫩之色。
论及气力,张任不觉自己会输给他。
按道理说,张人的想法倒是没错,不过他却忽略了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有些人其实是天赋异禀的。
若是用刘琦的话讲,那就是基因。
有的人天生不缺钙不缺蛋白质,骨骼硬朗,肌肉群也比别人多,别人或许要经过系统的锻炼才能练出的八块腹肌,他天生就有。
就好比黑人的肌肉密度比白人和黄种人高一样,先天的。
很显然,魏延在这方面就有着天生的优势。
其实张任平日里颇喜军略,不喜武斗,但以他目下的地位而言,军略之事自然还轮不到他插手。
若想达到那个地位,非得先得以晋升,待地位到了之后才能渐露其所长。
但即使他自认为不以武见长,但实则张任的武技要比大部分人强的多。
……
起手式定,便见张任大吼一声,猛然爆发,势如闪电般向着魏延扑了过去。
魏延适才没有看到张任的比赛,因而尚不着急出手,只是想找张任的破绽,哪想对方不打招呼便立刻出手,颇有些慌张。
他本能的向后退了一步,可惜并没有躲出张任的攻击范围之内,对方如同铁钳一样的双手一下子扣住了魏延的双肩,将他双肩扣的生疼,并用力的向下压。
刘琦眯着眼睛,仔细观摩学习着,他原先在山阳郡时也见过角力较技,不过那都是以娱乐观赏为主,不似军伍中的这种正轨比试激烈。
“黄司马,魏延胜算如何?”
黄忠摇了摇头。
角力这种较量,饶是黄忠也不好评判。
虽然这里面也有技术含量存在,但关键还是要靠力气。
魏延的力气并不小,但张任的气力是否能超过他,在远处观看的黄忠也不好评判。
魏延的肩骨被捏的生疼,他赶紧收回双手,企图格挡开张任的手臂,哪知道张任暴喝一声,聚起一身力气,运用爆发力硬生生的将魏延提了起来。
刘琦看出来了,张任这是破了对方的重心,要给对方来一记过肩摔。
和摔跤的招式很是相像。
“倒!”
张任大喝一声,转身一记猛摔,将魏延向着后面一记猛摔。
魏延被张任提溜了起来!
但他并不慌张,而是收紧腰力,卯足力气,同时顺着张任扔出的方向扭转。
就在张任脱手的瞬间,魏延在半空中借力用力,控制住了自己的下半身,重新控制住了平衡。
被张任背出去的时候,魏延在半空中一扭身躯,却是没有摔倒在地,而是一个漂亮的回旋落在了地上。
这一手耍的极为漂亮,可谓是震惊满场。
这种动作极其高难,可不是空有气力就能做的到的,非得有足够的腰部力量和擅长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才行。
饶是贾龙,也不由重重一桌案,叫了一声:“好!”
在场都是军人,各个都是长于搏击之人,自然清楚在半空中收拢腰身,是多么的困难。
荆州军士卒们开始交头接耳。
“好厉害,这小子甚有手段!”
“神了!”
“他是何人?原先怎不知有此人?”
“听说是从南阳郡那边来的,平日里就为黄司马所重。”
张任没想到自己这突然的一记狠招,居然被魏延用这样方式给化解了,气势瞬息间便跌了不少。
适才的五场比赛,他都是以这手绝技在关键时刻将对方摔下台去的。
魏延丝毫没有迟疑,势如强风一般,健步向张任冲去。
张任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便赶紧扎稳脚跟,蓄势以待。
两人很快又缠斗在了一起。
张任故技重施,试图想要再一次抓住魏延,但魏延领已经教过张任的手段了,便不再中招,他抬起两只前臂阻挡对方的手掌,尽可能的以手格挡,让其没有下手着力的位置。
两人彼此对视,互相拆招,只见四只手频繁的在两人面前交错,乱中有隙,隙中有乱。
台下的益州军和荆州军士卒眼花缭乱,根本就分不清楚两人的优劣。
很多人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的角力比试。
但有些眼尖的人也看出了端倪。
二人好似在见招拆招,但在整体的局面上,魏延每进一步,张任便要退一步……
即使如此,张任手上的动作却是滴水不漏,攻的准而有力,守的快而从容,暂时还看不出有什么破绽。
但片刻后,魏延突变招式,改用左腿去勾绊张任的下盘。
这一腿出的恰到好处,偏偏是在张任向后移动的一刹那伸出,让张任避无可避。
张任脚下重心变了,根本没有收势的可能,就这样硬生生被绊了一下,身体就不由自主向仰倒。
千钧一发之际,张任双手猛然扣住魏延的小臂,借住对方之力收住身形没有倒下去。
但魏延虽被张任抓住,却没有任何惊慌,他对此早有预料。
他趁着张任收住身形的一刹,格开对方的那只手反扣其手腕,全身发力,仿效张任适才的过肩摔,将张任拽离地面,向身后重重地抛去。
台下的刘琦笑了。
魏延这小子,以彼之道还治彼身……斗转星移么?
围观的荆益人群中响起了一阵惊呼,魏延这两招衔接的一气呵成,真真正正是叫人叹为观止。
随着重重一声响,张任被魏延摔倒了擂台之下。
他斗败了张任,还是用的对方的招式。
场中先是一阵沉静,紧接着,便听荆州军士们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好!”
“好厉害的娃子!”
“看着也就十几岁的年纪,居然这般了得!”
“……”
张任从地上起身,单膝跪在地上,灰土突脸的用拳头捶打着地面,牙关紧咬,一脸的羞恼之相。
刘琦一边鼓掌,一边站起身。
他拿起案上的两只酒爵,抢在贾龙之前走到擂台的边上。
贾龙还在那里惊叹魏延角力之勇,转瞬之间,却发现刘琦抢先走过去,不由微愣。
少时,却见贾龙长声一叹,苦笑道:“不想刘景升之子居然这般会收揽人心……”
魏延跳下擂台,向着刘琦一拱手道:“少君!”
刘琦将一爵酒递给魏延,道:“魏延,好本领!扬吾荆楚之威,真国士之才……且满饮此酒!”
魏延满心欢喜,接过刘琦的酒,一饮而尽。
刘琦转过身又来到了张任面前,向他伸出了一只手掌。
张任此刻颇为颓沮丧,也没看清这手何人伸过来的,就伸手抓了过去,让对方将自己从地上拉了起来。
待他被从原地拉起,看到拽他的人居然是刘琦之时,脸色顿时大变。
“公、公子?”
第七十四章 北上!
刘琦主动去拽张任起身的动作,还是颇让四周围观的军士们诧异的。
毕竟他是荆州刺史的公子,并非那些普通常年久经战阵的战将。
在士卒们的心中,对于刘琦,感情上还是比较疏远的。
虽然不能说那些士族公子都是势利眼,但大部分豪门子弟平日里都爱惜羽毛自持身份,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对下阶人士抛以橄榄枝。
那些在后世时听说的什么古代人大力提拔底层人士,从善如流,而出身不高的人因为有一些本事就会得到上层人士敬重的,大部分都属于意淫,当然也不刨除确有个例,但绝对不普遍。
而刘琦今日肯在众人面前,主动去拽输掉角力比赛的张任……至少在张任二十年的人生认知中,这还是第一次。
刘琦将另一爵酒送到张任的面前,对他道:“张队率此局虽败,然毕竟前番曾连角五场,若是没有那五场比赛,张队率未必会输。”
这话当众说来,可谓是抬高了张任的门面,替他遮羞耻。
若说适才刘琦在贾龙面前替张任争取机会,而使张任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