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坐镇于辕门处,手持长弓,一面射杀攻入辕门的敌军士卒,一面仔细观察于禁的战法,并指挥将士们随时转换防守方式。
和于禁的交手时间一长,太史慈多少就看出了一些端倪。
“曹操麾下倒是不乏能士,指挥敌军的将领是何人?”太史慈问一旁的军司马王威道。
王威一直跟在太史慈身边,闻言回道:“是那于禁率兵来攻,末吏便一直在细数,感觉敌军……差不多应该有五千之众……不对,应该六千。”
说到这的时候,王威又仔细地看了看,奇道:“不过他换了四阵,战法皆有不同,每一阵看其攻势,最少也有两千兵马,难道是八千军?只是曹操会给一个单一的军尉八千兵卒的指挥权么?”
太史慈摇了摇头,道:“这你就是猜错了,这于禁手下的兵卒数量,最多不会超过四千人,估计也就是三千多。”
“啊?”王威有些诧异地道:“可是他阵阵都在换军啊。”
太史慈笑了一声,道:“这就是他的战略了,想来这数千人都是于禁一手操练的,他进攻换阵之时,好似是一阵换一阵,实则却是在换阵途中,前阵之中另有一阵是换阵的后援,如此一来,四阵兵士实则轮换一番后,只是两阵兵马在轮换而已。”
王威闻言大喜,道:“敌军如此人数,若是强袭,必可破之,校尉何不驱兵出营,定可其众。”
太史慈却是摇了摇头,转手指了指远处天空中,还依稀可见的烽火之烟。
第五百六十七章 黄忠战夏侯
王威明白了太史慈话中之意,他大概明白了太史慈的意思。
虽然听太史慈话中的口吻,他现在出战是有信心可以击败于禁的,但是如果这样做,就是直接了违背刘琦的军令。
就算是仗打赢了,回头不但是没有功劳,而且还会以违背军法的由头而被处置。
这是一个为将者最基本的原则。
王威看着不远处,在辕门和己方交战正酣的于禁军,脸上露出了惋惜之情。
他有些不甘心的劝谏太史慈道:“这于禁虚张声势,其手下也不过就是三千之众,如何能敌住我们,只要校尉肯做,末吏愿为先锋,定杀散其众,斩那于禁头颅回营,回头若是使君问起……只要咱们献上那于禁的头颅,使君岂会计较?”
太史慈没有吭声,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两个字:“不行。”
王威闻言,着实有些泄气了。
他年轻气盛,不知道太史慈为何就是这般的固执。
太史慈看到了王威既委屈又愤怒的表情,轻轻叹息。
“为人主者,不但要筹谋全局,把握时机,更是要审时度势,对自己的处境加以判断……刘使君立于万人之上,却也是在风口浪尖,任何的差池对他本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王威有点没太听明白太史慈的意思。
“校尉何意?”
“你且试想,我们违背了军令,不论胜还是不胜,若是不遭惩处,日后诸人尽皆仿效,只要能打赢仗,就可以不听军令,试问刘使君如何把控全局?所以,不论赢不赢得于禁,你我皆不能轻出。”
王威闻言不由愣了。
他呆呆地看了太史慈半晌,终于叹服地道:“太史君果然是心思缜密,思虑长远,非末吏能所及,末吏深感敬佩。”
太史慈没有答话,只是再次猿臂轻舒,拉开他手中的弓弦,瞄准对面一名已经冲入了辕门的军士,然后一箭射出,正中其颅!
那士兵大吼一声,仰着头向后翻到下去,在空中溅射起了一片血雾。
太史慈缓缓地放下手中长弓,严肃地道:“谨守辕门!”
“诺!”
……
而大营之外,荆州军的战法和布阵,全都落在了于禁的眼中。
于禁先前曾在鲍信麾下,后征讨青州黄巾时候,鲍信和刘岱等人先后战死,曹操则是在危难时节挺身而出,收编其众,击溃黄巾军称雄于兖州。
而类似于于禁这样隶属于鲍信的旧部,便顺理成章的归顺在了曹操的名下。
于禁观察辕门的战事良久,不由暗自感慨太史慈行军布阵有方。
“荆贼还没有往外冲的迹象么?”于禁侧头问旁边的军侯道。
那司马叹息道:“并无往外冲的迹象。”
于禁深吸口气,道:“以对方的用兵之能,断然不会看不出我是在用三千余军士往来倒换,这样都引不出来他……倒是沉稳。”
“都尉,那我们接下来又当如何?”那军侯问道。
于禁沉吟片刻,方道:“对方沉稳,坚守不出,乐文谦若是还继续在后方埋伏……怕是就没有必要了,派人去通知乐校尉,让他引兵出来,去夏侯都尉那里助阵。”
军侯立刻应了。
于禁的使者飞马奔往前往于禁军后方。
在其军后方数里之地,乃是曹操帐下陷阵都尉乐进的埋伏之地。
他事先早就已经与于禁商量好了,由于禁引诱太史慈的兵马出来,诈败而走,来到此地,再和乐进会和尽歼其众。
但等了许久之后,于禁一直没能成功的引诱到太史慈来。
乐进已经有些忍耐不住了。
当于禁的斥候将消息告知了乐进之后,乐进不由用刀狠狠地一砍树干,道:“荆贼狡诈,白白浪费我许多时间!”
说罢,便见乐进高声呼道:“传令全军,速往西面助夏侯都尉破敌!”
他麾下五千余众,当即整装待发,呼啸着向着夏侯渊所进攻的营门冲了过去。
此时,夏侯渊与黄忠在其营门前交战正酣。
夏侯渊所指挥的曹军士卒都是他一手挑选并加以调训的,在行事风格上,都和他本人非常的相似。
夏侯渊秉性刚烈暴躁,他所带的兵,也一个个都是擅长疾行军,长于打速战的精卒。
而夏侯渊本人也与旁人不同,他不避矢石,亲临战阵,带领着将士们向黄忠营中疯狂地冲去。
一众曹军士卒见他这样,不由士气大振,人人奋勇争先,殊死搏战。
在这样的气势与气魄带动下,曹军的战力自然大幅度提高,可以压着荆州军强大,一时之间,黄忠手下的就军卒竟然是挡不住对方的进攻势头。
眼看曹军冲过了辕门,开始向营寨内推进,黄忠终于按耐不住了。
“杀!”
便见黄忠终于放下手中的长弓,不再远程射杀敌人,而是纵马向前,亲临前阵与曹军交手。
他手中的战刀在其手中上下翻飞,每一刀砍下去的时候,都会溅起一层血幕。
曹军见敌军的主将上前,便开始疯狂的向上进行拼杀,怎奈黄忠勇猛,其手中战刀锋利无比,无一合之敌,所有向他扑杀过来的敌人,最后都变成了他马蹄下的尸体。
黄忠一记横扫千军,斩断两支向他刺来的长戟,随后又用力反手一击,那持戟的两名兵卒皆是吐血倒地,黄忠瞅都不瞅一眼,更不屑于去补刀。
他则是趁机冲入缺口,挥刀斩向一名重盔厚甲之将。
那战将身上穿着厚重的鳞甲,且左右有亲卫保护,看样子身份极高。
黄忠适才在远处就盯上了他,他突然亲临前阵杀将而来,就是为取其首级。
黄忠估计,此人最少也得是一名司马亦或是曲军侯级别的人物。
若是能够斩杀了他,一定会大大振奋己方士气。
但事实上,来者的身份比黄忠想象的要高的多。
黄忠与此人交手,两人皆是持刀,向着对方不顾一切的劈杀而去。
面对势如猛虎的黄忠,来将与亲卫舍身迎战,毫无退却之意。
问题是,黄忠是能够与吕布相提并论的猛将,更是眼下荆楚的第一名将,来人和他的亲卫们虽然勇猛,但依旧是让黄忠占据了上风。
不过数息工夫,那来将麾下的数名亲卫便尽数成为黄忠刀下亡魂。
不过这来将的本领,却远超黄忠想象。
他虽不敌黄忠,但依旧是拼死搏杀,毫无退却之意。
对于来敌的勇猛,黄忠不由表示惊讶。
即使他占据优势,但对方的难缠程度,却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汝乃何人?”
“匹夫,老子乃是骑都尉夏侯渊是也!特来取汝首级!”
第五百六十八章 最弱的曹氏宗亲
黄忠万万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人居然是夏侯渊!
是对面这一军的主将!
这是何等的胆量……身为主将,居然敢亲临于阵前与自己拼杀?难道他不怕一旦出现什么差错,致使三军在瞬息间崩溃?
也不知是勇敢,还是愚钝。
不过不得的不承认,夏侯渊的本领确实非同常人,即使是黄忠占据优势,但和他对拼之下,也依旧感觉有些吃力。
“匹夫受死!”夏侯渊暴躁地大吼一声,举刀就冲着黄忠杀去。
黄忠哈哈一笑,冷然道:“就凭你?”
两人当下便战至于一处。
夏侯渊也是常年精钻于武学之人,而且造诣颇高,与黄忠交手时,他自然能够看出对方的本领在自己之上,且高出不止一头。
但夏侯渊有一点,就是不惧强敌,纵然明智黄忠强悍,他也不惧不退,依旧跟黄忠面对面的猛烈拼杀。
黄忠虽然占据上风,但也是惊讶于夏侯渊的韧性。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对手,杀了他才会有更多的满足感。
几轮交锋下来,夏侯渊已经是体力不支,黄忠虽然也有些疲惫,但比起夏侯渊要好了很多,他手中的战刀熠熠生,显得勇猛无敌,夏侯渊左支右挡,已然是抵挡不住了。
但夏侯渊强就强在有任性,即使处于极端的劣势,也依旧是不屈不挠。
就在这个当口,一支冷箭突然从敌军的后方射来,直奔黄忠的面门!
黄忠下意识的挥刀一挡。
只听‘铛’的一声脆响,一支利箭被他扫倒在了地上。
顺着射箭的方向看去,却见一名身材短小,又矮又黑,但极为壮实的曹将纵马冲到夏侯渊的面前,一面挡住黄忠,一面冲夏侯渊高声喊道:“妙才速退!”
夏侯渊似有些不甘心,但那矮子的箭也让适才陷入疯狂拼杀的夏侯渊冷静了下来。
他恼怒地看着黄忠一眼,随即转马寻路而撤。
黄忠淡淡一笑:“想走?”
他的长弓一直在马鞍之侧,却见他突然弯腰从箭壶抽出箭支,用脚踩住弓身,单手拉满弓弦,身体后仰,竟然是用单脚单手架弓。
一箭如流星一般射出,正中夏侯渊的背部!
夏侯渊高呼一声,从马上直接跌到下去,却也不知是死了没有。
乐进见状大惊失色,怒道:“贼子安敢放冷箭?”
黄忠也不着急追赶夏侯渊,只是略微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短小精壮的男子,奇道:“汝乃何人?”
“陷阵都尉乐进!匹夫,且让某来会一会你!”
“哪里来的短人,竟然这般无礼!”黄忠暴怒着吼了一声:“靠某取你这短人的性命!”
乐进的脸一下子憋的通红,眼中的怒火‘噌噌噌’的往外直冒。
短人?
这话可谓极具侮辱性,如同一柄利剑一样,直刺乐进心窝。
当下,便见乐进怒吼一声,持刀率众向着黄忠拼杀而去。
……
与此同时,刘琦的主营也开始受到了曹操青州军的疯狂洗礼。
对于主帅的刘琦,曹军的招待可是相当的客气!
曹操派出了夏侯惇、曹仁、曹纯、曹洪这四名宗族重镇来强攻刘琦,青州兵最精锐的主力,也分成四面攻打刘琦的营寨。
四路进攻,虽然是呈现出了包夹之势,但同时也有弊端,就是战力分散,容易被对方乘隙击溃。
除非行军者对自己的用兵之能相当自信。
而目下看来,曹操对自己的用兵能力就是相当自信的。
或者说,他对自己麾下这些宗族大将的能力自信。
当然,这一点刘琦打从一开始就知道……曹操之所以能够在汉末纵横与众诸侯之间,实在是除了曹操本人之外,曹氏宗族的那一代人也犹豫上了外挂一样,一个比一个猛。
老罗的演义捧刘贬曹,将蜀汉五虎的能力进行了夸大,但其实仔细看看诸汉末名将的事迹,就会发现曹氏宗族真是名将集中营。
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说这句话的时候,不是魏国群臣装牛逼,而是刘备手下的将领们,也确实只有关羽的战绩能拿出来跟他们的将军们显摆一下。
此时的曹军战将班底已经是初具雏形,虽未达到全盛,但战力已经是可见一斑。
刘琦居住主持大局,一面分遣许沂、许郸、沙摩柯、严颜等人分别往各路抵挡曹军的攻势,一面还不忘派人登上营中的哨塔,观察周围敌军的东向,并在第一时间汇报给自己,以便让自己做出最佳的选择。
四面曹军的攻势很猛,但却不代表荆州军不能应付。
曹军是很强,但荆州军也不弱,只要不是与北地的骑兵正面交锋,类似这种营寨攻坚战,荆州军是最擅长的。
要知道,类似于这种营寨的防守战,荆州军在关总时的对手是西凉兵和并州军,那群虎狼之众带给荆州军的经验,要远远超出其他规模的拼杀。
当初的关中之战对于刘琦来说是凶险,但带给他的,也是别人轻易不能够得到的宝贵经验。
刘琦在大寨正中的沙地上席地而坐,盘着腿听着四周斥候不断的来向他禀报战况,并对四面的战事随时做出指示。
“蔡瑁的营寨没有受到进攻?”听了哨塔上的斥候向自己进行的禀报后,刘琦的眉头皱了起来:“你看清楚了?”
那斥候急忙道:“千真万确!属下岂敢妄言欺瞒使君?蔡中郎将那边,却无曹军进攻。”
刘琦用手轻轻地敲打着自己的膝盖,陷入了沉思。
以战力而言,他觉得其实应该是蔡瑁是最弱的,但曹操偏偏弃弱打强,为的是什么?
曹操和蔡瑁年轻的时候曾经相识,还一起在雒阳干过不少荒唐事。
难道这就是少年时的情谊?
不对吧,以曹操的心性,难道还会顾忌这种事情么?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魏武帝因为少年时的情谊而在战场上放水,打死刘琦都不信……
如果不是因为少年时的情谊,那就是因为……
刘琦的嘴角挑起了一丝微笑。
换成别人,或许会怀疑蔡瑁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因而产生间隙。
不为别的,因为他内心中对曹操这个他虽不熟悉,但实际却比较熟悉的人有所认识。
八成是曹操使计,在设计挑拨离间了。
若是换成别人,刘琦或许不会往这方面想,但换成曹操,刘琦不得不多转一个心眼。
在认真思考的同时,刘琦在心底也开始佩服曹操的能耐。
在这种时刻还不忘挑拨离间,不愧是当世第一枭雄。
“四面的战场怎么样了?”
“都处于僵持之中。”斥候认真地禀报道。
“哪一路进攻最凶?”
“东面进攻最凶。”
“东面主将是何人?”
“乃是曹操族弟,曹洪。”
“曹洪……”刘琦默默地念叨了一会。
然后便见他抬起头,呼道:“唤黄叙来。”
“诺!”
少时,黄叙来到了刘琦的面前。
刘琦拉着黄叙坐在了自己的对面,笑着问他道:“绪正,依你看,围攻咱们这营寨的这四路兵马,势头如何?”
黄叙和刘琦久别重逢,但感情还是和当初一样,异常亲近。
他在刘琦面前,没有装相的必要,有一说一。
便听黄叙言道:“四路兵马之中,以曹洪的攻势最凶,夏侯惇的声势最大,曹仁的攻势最为缓慢,以某度之,今下当先破最弱者也,如此可壮我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