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300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00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杨某只是个传话的,刘使君具体什么意思,杨某也不甚知晓,只是据杨某猜啊……那个,贾公你不是问刘荆州要你的家眷么?我估计以刘使君的意思,他应该也会顾念贾公的思亲之情,把人都给您送回来,但具体怎么个送法……”
  说到这,杨松伸手指了指那木匣中的断手,小心翼翼地道:“若是刘使君用这般方法零散着送他们回来……贾公,杨某觉得,倒是还不如让他们囫囵着待在襄阳享福的好。”
  贾诩听了这话,气笑了。
  他看向杨松,似笑非笑地道:“杨君是在威胁老夫?”
  “不敢!”杨松急忙摆手:“我跟您第一次见面,为何要威胁您?威胁您的人是谁,您心中最清楚不过了。”
  贾诩的语气很低沉:“刘伯瑜也是名士之后,经学子弟,他能干出这般凶残之事?”
  杨松伸手向西一指,低声道:“冀县城头,三千人的首级高悬,贾公莫非不知道这事儿?”
  贾诩闻言一愣,接着他认真地打量起杨松,道:“老夫观阁下并无甚才学,但这张利嘴和这份胆量,倒着实是令人钦佩。”
  “不敢,不敢,杨某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
  贾诩叹道:“能把不学无术之辈善加以用,绝非等闲之人。”
  杨松笑道:“正是此理,所以值得钦佩的人不是杨某,而是刘使君……贾公,其实何必呢?刘使君这个人您没见过,但他乃是雄主,这一点杨某敢用性命保证,只要您不对他三心二意,怀有异心,他对待您,必然是诚之又诚的。”
  贾诩伸手指了指那匣子中的断手,道:“你管这……叫诚之又诚?”
  杨松笑呵呵地道:“说句不客气的话,这还不是贾公自己作的?好端端的,非得威胁刘荆州,要什么家眷……这别说是刘使君了,换成我,我也不乐意啊。”
  贾诩脸上的肌肉来回抽动……
  怎么说来说去,感觉被抢了家眷为人质的自己,反倒是理亏了。
  他的脑海中回想起当初刘琦写给自己的那封信中,最令自己刻骨铭心的一句:
  “必杀尽贾公子子孙孙……”
  贾诩无奈地揉了揉眉头,叹道:“回头劳烦杨公跟刘使君说一声,老夫一时乱了心智,做出一些不慎之行,还请刘使君恕罪。”
  杨松急忙作揖:“好说,好说!杨某来时,刘使君就说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贾公自己能想明白,他跟您……还是挚友。”
  挚友……
  贾诩的表情极为难看,既想笑又想哭。
  “对了,贾公,这一次杨某来,刘使君有令,想请贾公帮忙办两件事。”
  “哪两件事?”
  “一是请牛中郎将退兵。”
  “嗯,这事老夫自然会办的,不需刘使君操心,南阳这一路兵马,包在老夫身上。”
  “第二件事……”
  杨松笑呵呵的一指帐外:“能不能老夫贾公,帮忙将随我来的另外两位使者……处置一下?可否?”


第五百五十八章 老毒再出手
  杨松说请贾诩帮忙处置一下外面的两个人,贾诩几乎连犹豫都不曾犹豫,当下便即点头答应了。
  这一点大大出乎杨松的意料之外。
  这可是处置两名使者,不是处置两头猪……西凉军把名士的命这么不当命吗?
  换成旁人,多少也要询问一下个中的情况才是吧?如何连问都不问就答应了?
  难道不怕被人利用杀错了人?
  杨松试探着问贾诩道:“贾公……这么简单的就答应了?”
  贾诩伸手指了指那放在桌案上的木匣子,面色肃然地道:“看了这个之后,换成是杨公在老夫的位置上,难道能不答应么?”
  杨松闻言一愣,半晌后方才笑道:“不是,杨某的意思是,贾公未曾得到刘使君的亲笔书信,便要按照杨某的话中之言行事,若是杨某与那二位使者有仇,故意借贾公的刀杀人,那贾公岂不白白被杨某利用了一回?难道您就不怀疑?”
  贾诩闻言面色不变,平和地回答:“你们一同来这个大营时通报姓名时,那高昌乃是主使,王熙乃副使,杨先生通名是在最后的。”
  杨松闻言一愣:“那和此事又有什么关系?”
  贾诩淡淡然道:“高昌和王熙皆乃是当今名士,贾某早有所闻,而杨公之名,还请恕罪,老夫可是从未听过,你们三人为使,只有你一人名声不显……如今摆在老夫桌案上的这个木匣子,却偏偏不是高,王二人给老夫送来,而是你……这么大的事,主使副使不出面,偏偏让你这个排末来做,难道他们就不怕出差?老夫只能断定,他们对老夫的事情并不知情,再说了当,荆州近几个月发生的事老夫也有所耳闻,刘使君前番交兵,和他们多少也有些关系……如此看来,那两个就是不知老夫身份的人,挂着主、副使的身份来这送死的。”
  杨松闻言不由大惊。
  这么快就看透了个中端倪?
  “贾公果然是才思敏捷之辈,难怪刘使君会对文和先生这般看重。”
  贾诩站起身来,对杨松拱手道:“杨公,天色已晚,还请杨公先行回去,回头老夫自去见牛中郎将,尽陈这个中之事……放心,刘使君交待的事情,老夫一定会办妥的。”
  杨松闻言大喜过望,急忙拱手向贾诩称谢。
  待杨松走了之后,贾诩收拾了一下衣装,便即刻前往牛辅所在的帅帐。
  西凉军都是夜猫子,这一点继续早就知道,如今虽然天色已晚,但贾诩估计,牛辅应该是不会睡觉的。
  况且杨松来见自己,是他抵达了西凉军寨之后,此事一定会被牛辅所知,所以他一定得来见牛辅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牛辅果然没有睡。
  见了贾诩之后,牛辅颇为惊讶。
  往常都是他找贾诩过来商量事情,但贾诩主动来找他,却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文和来了,快坐!”牛辅让贾诩坐在自己的下手边,然后笑容满面的看着他:“这大晚上的,文和居然主动来牛某的营寨,着实是稀客啊,不容易啊不容易!”
  贾诩只是淡然一笑,道:“中郎将还是不要笑的好,贾某的为人中郎将想必也是知道,若是无泼天的大事,贾诩断然不会深夜来此叨扰中郎将的。”
  牛辅闻言,笑容一下子便僵硬住了。
  说的也是啊。
  贾诩这老东西,他大半夜的不睡觉,上杆子来见自己,怕是不会有什么好事。
  牛辅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阴沉。
  贾诩稳坐之后,对牛辅道:“中郎将,适才荆州的使者杨松,前来贾某帐中,贾某与其详谈许久。”
  杨松眼下就住在西凉军营内,不可能暗中与贾诩接头,所以他来见贾诩的事情,最终一定会被牛辅知道,与其等牛辅来问,贾诩当机立断来主动跟牛辅坦白。
  当然,这样做便可以混淆视听。
  果然,一见贾诩这般坦白,牛辅便丝毫不疑,他急忙问道:“杨松与文和,说了些什么?”
  贾诩伸出了两根手指,道:“杨松主要与贾某谈了两件事,一是说刘伯瑜代替刘表,执掌荆楚十郡之兵。”
  牛辅长叹口气,道:“果然……到底还是这小子出马替刘表掌兵了,此子用兵诡诈,端的不好对付。”
  贾诩又道:“若只是刘伯瑜掌兵,尚还好说,但目下关键是中郎将与我何去何从。”
  牛辅心下一紧。
  其实,这也是自打董卓去世后,牛辅心中一直在担忧着这件事情……那就他未来的出路何在。
  也幸亏是贾诩当初的谏言,让他领兵从长安出来,到南阳发展,如今才没有被董卓之死牵连。
  如今的董卓惨遭灭门之祸,上至九旬老母,下至孙女,皆被王允屠灭,西凉诸将虽得敕封赦免,但也是在关中之地,过着没有尊严的倒霉日子。
  以牛辅和董卓的关系,他若是还在董卓军中,怕是绝不会得到好下场的。
  但性命保住了,未来却迷茫了。
  王允并没有赦免牛辅,董卓和张济一部在宛城虽然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终归头上还顶着一个叛贼的帽子。
  “文和,你跟杨松讨论出什么了?”
  贾诩淡淡回道:“天下之势。”
  “哦?”牛辅闻言奇道:“有意思,何为天下之势?”
  贾诩淡淡道:“现如今的天下,最引人注目的势力有三股,一为天子之势,二为宗亲刘氏,三为袁氏之势……咱西凉军原先也算是一势,只是如今已经四散,再难为继了,中郎将若想在这个天下继续图存,非得依靠一方势力不可。”
  牛辅闻言,沉默不言。
  贾诩将身体微微向前,认真地盯着牛辅,道:“如今我军如同无根之萍,若是不寻一大树依靠,不出三年,我军必亡。”
  牛辅长叹口气,道:“文和之言有理,依你之见,适才你所言的那三股势力,咱们应该依靠何人呢?”
  贾诩没有回答,只是慢慢言道:“袁家四世三公,其势立于天下之巅,袁绍和袁术亦皆雄主,当可相投。”
  牛辅苦笑道:“文和,你是在逗我吗?袁家人何等出身,焉能看得起我这边郡之将?袁绍此番联合我攻打荆州,亦不过是看我军临于荆楚,故而结盟,但一旦刘氏崩溃,怕是姓袁的不会拿正眼瞧我们一眼。”
  “那就归附朝廷。”
  “王允杀了我岳父,诛我妻满门,吕布亦与我西凉诸将不和,如何投之?”
  王允侧目看向牛辅,道:“将军自己这不是清楚得很么。”
  牛辅呵呵一笑,道:“看来,刘琦这回派的使者,是有备而来了?”
  贾诩道:“不错,眼下我军貌似兵强,但实则孤立无援,为今后计,最好的方法便是依附于荆州,刘琦知道此点才敢派使者前来联合,因为他知道我们别无选择。”
  牛辅一抬手,然后重重地拍在桌案上,咬牙道:“话虽如此,不过若是就这么撤兵了,倒也是憋气。”
  贾诩淡淡道:“其实谈判这种事情,双方彼此探查虚实,各自看对方的弱点,拼的就是谁的本钱多而已,如今刘琦依仗的本钱,乃知我军是无根之萍,因此方有恃无恐的来劝我们退兵……虽然贾某觉得,眼下退兵倒也合适,但绝不能随随便便的退,一定要给山阳刘氏一点厉害看看,让他们知晓我军并非屈膝而降,而是与他们平等的结盟。”
  “那当如何行事?”
  “简单,寻个合适的由头,将那两个主使杀了,让排名最后的副使将人头给刘琦带回去,以为震慑。”
  “杀使者?那岂不是惹怒了刘表?”
  “当然得寻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才是。”
  牛辅沉思片刻之后,突然一转头,冲着帐外吩咐道:“速速着张中郎将前来见我!说我有重要的事,要与其商议。”


第五百五十九章 论怎么打赢这场战役
  一夜大战之后,刘琦率兵返回了西陵城。
  昨夜一番大战,刘琦和沙摩柯合兵,对赶来救援的张勋进行了一场阻击战,给予对方重创。
  而当袁术营中的乐就等人救完火冲出寨来相救的时候,张勋已经是落败而逃了。
  这就是对作战时机把握的不准确。
  而张勋营中的船只,也被羊栈岑狼和百里浠尽皆凿沉。
  没有了船只,袁术想要大举入侵荆州内地,怕是非常困难了。
  而且经过此一战,袁术军的士气低落,想要再组织像样的规模进攻江夏,怕是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返回了西陵城之后,刘琦找来了苏飞,与他语重心长的长谈一个时辰。
  这次谈话的宗旨,大概意思就是刘琦想撤了黄祖的两千石,换人统领江夏。
  但因为黄祖出身名门,能够驾驭江夏的强族,若是派旁人镇守此地,非得有本土的大族支持不可。
  很显然,这是在拉拢苏飞往自己这一边站了。
  苏飞这个人和黄祖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性格相对绵软,比较好说话,或者说是他比较能够看清楚形势。
  江夏郡作为黄祖的一言堂,苏飞一直觉得以这样的形势下去,很难走的长久。
  黄祖太霸道了,苏飞跟着黄祖混,压力很大。
  他料到刘氏父子早晚都会对江夏郡进行整治,只是没有想到整治来的这般快。
  眼下协助刘琦,对苏飞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他苏氏一族在江夏的地位变的更加巩固,有了刘琦的认可,苏氏日后在荆州的发展也是可期。
  宗族的发展终归还是超越了朋友间的情谊。
  苏飞站到了刘琦这一边。
  他接受刘琦的委任,继续以江夏都尉的身份,来辅佐下一任的江夏郡守。
  至于这江夏郡下一任郡守的人选……刘琦不打算再通过刘表来决定了,他打算自己进行委任。
  他如今负责总领全州之兵对抗六路来敌,战时临时委任可以配合自己的郡守,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至于战事过了之后……他再跟刘表谈就是了。
  有些事情,该儿子做主的,就得是儿子做主。
  至于这个江夏郡新任郡守的人选……
  “让我当江夏郡守?”魏延吃惊地盯着刘琦,眼眸中充斥的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刘琦笑呵呵地看着他:“怎么?你不愿意?”
  “不是不愿意……只是,末吏年轻,又非望族出身,如何当得了两千石的贵人?”
  刘琦摇了摇头,道:“你这种思想得改,谁说两千石的贵人,就必须要望族出身才能当得?”
  魏延的表情有些不自在,他此刻似乎颇有些意动,但同时,脸上却又充斥着忐忑和不安。
  刘琦认真地看着魏延,道:“当然了,一郡之长,两千石的高官,确实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当,不但要治政,治军,防边,最重要的,还是要跟本地的豪强望们们斗法,这些人是最难处置的,对他们不能太强硬,因为治理一郡之地很多时刻需要他们的支持,但同时又不能太软弱,不然便会被反客为主,在郡中失去了话语权……”
  说到这,刘琦将身子向前探了探,道:“文长,这两千石看着荣耀,实则步步危机,文仲业接了汉中的担子,江夏的担子你敢接吗?”
  魏延握紧了拳头,咬牙道:“敢!”
  “好,这才是咱荆楚的好儿郎。”
  刘琦将身子向前探了探,道:“江夏本土之中,我让苏飞担任都尉辅助你,另留下法正担任郡丞助你……羊栈岑狼和百里浠亦留在此处,南蛮营的军士,我留一半供你驱驰,如何?”
  魏延立刻道:“使君如此信任于某,魏延自当尽全力助使君执掌江夏,今后江夏东面,但有来敌,魏延愿替使君吞之。”
  “好,既然如此,西陵城就交给你了,我来日便即起行,前往南阳郡。”
  魏延一听刘琦这就要走,吃了一惊。
  “使君,袁术昨夜虽然败了一阵,但尚未退走,他若是调遣兵马,重整军伍再来攻打西陵,胜负犹未可知,使君这个时候走,未免不是好时机。”
  刘琦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但荆州此番受六路强敌来攻,我不能只顾及袁术一路,不过如何对付袁术,我已经有了大概的思路,你只管依照谨守西陵城便可,其余的事情,都交给我无妨。”
  魏延也算是跟随刘琦多年了,听他这般说,心下便猜到了自家的这位使君已经有了办法能够彻底的退走袁术,于是也不多少问,随即转身离去。
  待魏延走后,刘琦又派人将法正和叙述二人召到了身边。
  刘琦将要委任法正为江夏郡丞的事告诉了他,法正听了之后不由苦笑。
  “法某与魏文长皆是外人,如今骤临江夏初登郡守和郡丞之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