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野的城廓不坚,想要依靠城池与牛辅对阵无异于痴人说梦,想要将新野防守好,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军,来弥补城池的不足。
但幸运的是,李典和张任目下所率领的精锐,就是一支强军,这支精锐兵马由刘琦花费三年多的时间操练,南征北战经验丰富,正是西凉军的对手。
而后蔡瑁亦是领兵前来助阵,双方交锋多日,西凉军在新野愣生生的被拦截住,不能越雷池一步。
虽然新野没有坚城,但毕竟有屏障作为掩体,牛辅作为精锐的西凉骑兵在攻坚战中不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这点令牛辅颇感头痛。
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败,一时间打的难解难分。
牛辅奈何不得李典、张任,而这两个人也奈何不得牛辅。
战火波及到了南阳郡以南的诸多县城,安居在南阳郡和南郡交接处的百姓四散而走,仓惶逃难。
这也难怪,西凉军南下,和其他的军队南下可不一样。
他们搜牢搜习惯了,走到哪,都会在民间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眼见新野城前面有重兵防守,一时不能下,牛辅便在新野县以被安营扎寨,然后每日着人前往周边的安众或是安阳诸县乡,对那里的百姓进行搜牢打劫。
拿不下新野,就拿周边的黔首齐民出气,至少也不能空手来这一遭。
蔡瑁听闻牛辅在南阳郡诸县劫掠,掀起腥风血雨,不由勃然大怒。
他当即找来李典、张任、蔡勋、邢道荣、黄叙等人,与他们商议出兵之策。
“牛辅匹夫,在诸县为祸,实在是不将我等放在眼中,今番若不灭他,实难消我心头之恨,我意派出精锐的哨探,打听清楚牛辅下一次的搜牢路线,然后派兵剿杀他一阵,也让他知晓我荆州的百姓不是谁随随便便想动就能动的!”
李典、黄叙、张任彼此对望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眸中看到了忧虑之色。
邢道荣却备受鼓舞,上前一步道:“中郎将所言甚是,若出兵攻杀西凉军,邢道荣愿为先锋!”
蔡瑁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李典出班,道:“中郎将,西凉军善战,未可轻动,且往昔刘使君与西凉军交锋,从来都是用智不用力,或用强弩,或用东西钳制之法,或用偷袭……若是持强出战,我恐会为西凉军所乘。”
蔡瑁摆了摆手,道:“曼成!过虑了,咱荆州军如今已是不同往昔,论及战力,当也不在那西凉军之下!”
李典闻言,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苦笑。
自视过高了。
张任出班道:“将军,还请勿要忘了,刘荆州的战策,乃是以守为攻,不可持强,这是军令,万勿违背。”
蔡瑁闻言一愣。
半晌后,却见他长叹口气,闷着脸不再言语了。
……
少时,待议事过后,李典、张任、黄叙等人共同出了正厅。
方一出厅,便听黄叙对另外两人低声道:“蔡瑁虽有些才干,但为人颇为刚愎,不堪大用,眼下凭咱们的军事,要对付牛辅足矣,可他在这跟着掺和,我怕是能胜的仗反倒是被他打残废了。”
张任则是笑道:“绪正不必忧虑,蔡中郎将虽建功心切,但毕竟刘荆州严令在此,除非有紧急大事,不然他也不敢轻易出兵,咱们只需凭城池和工事驻守,牛辅虽勇,但他的西凉军却也不能拿我们怎样!”
李典叹息道:“可惜魏文长、羊栈岑狼、沙摩柯、相单疆等人带了一半兵将去支援江夏郡了,若是他们在此,咱们集全力出击,还真就是未必拿不下牛辅。”
邢道荣在一旁听着这几个人的谈话,虽有心插上几句,可惜却没他说话的份。
待几个人说的差不多了之后,他才问道:“刘使君前番从汉中带回了数千降卒,还有那徐荣和庞德,如今皆被刘荆州安置在邓县,这些兵马……为何不用?”
李典和张任闻言都笑了。
黄叙四下看看,见他们几个周边暂无旁人,遂低声道:“刘荆州不喜西北之人,觉得他们是不学无术之辈,更何况庞德昔日是侍奉叛贼马腾者,徐荣更是董贼麾下的宿将,以刘荆州的出身与个性,能留下他们就不错了,焉能起用?除非少郎君执军……”
邢道荣闻言恍然,然后又低声道:“绪正,那你觉得……少郎君还有可能回来执军否?”
李典和张任听了这话,彼此相互看了看,皆是暗自叹息。
若是少郎君不回来……荆州日后是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
牛辅大营,贾诩军帐。
今日的贾诩,迎来了一位使者,一位荆州的使者。
是刘表暗中派来见他的。
当初,贾诩的妻儿被刘琦暗中劫下,送往襄阳安置,刘表对此事并不在意,只是任凭刘琦施为。
因为在刘表看来,一个名不见经传,在凉州士人中只是有少许名气的半老头子,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根本连威胁的价值都没有。
但刘琦执意要将贾诩的妻儿安置在襄阳,刘表便也随他了。
自己这个儿子,总是愿意做一些让他看不透的事情。
但事到如今,刘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却突然想起了贾诩这么一个人来。
虽然对贾诩不甚了解,但为了能够让牛辅歇兵,刘表立刻派出使者暗中前往西凉军营,面见贾诩。
贾诩名为文臣,实为校尉职务,在牛辅军中,也属于相对独立的存在,至少是有自己统御的部署的。
所以,他可以在自己的军帐暗中接见荆州的使者。
荆州使者一见面,就向贾诩陈述了刘表想要与他修好之意,并请贾诩在中间穿针引线,让牛辅撤兵。
但贾诩是何等的精明人物,他很快在这次事件中嗅到了一个机会。
以前与自己沟通的人,都是刘琦。
说实话,那个刘琦他没见过,但不得不承认……太难对付了!
狡猾的犹如一只狐狸。
但是如此,小狐狸不见了,换成了他的骡子老爹派人来跟自己交涉。
贾诩感觉自己这次应该可以将自己的家眷,从襄阳城里给诓骗出来了!
第五百四十六章 要态度
贾诩让荆州的使者进来,与他详谈。
荆州使者的诉求非常简单,他代表刘表向贾诩递上了己方的诚意。
刘表的诉求很简单,就是想请贾诩向牛辅谏言,让他回师宛城,两家再结盟好,至于牛辅在宛城有什么物质上的需求,都好商量。
贾诩听完荆州使者的要求之后,捋着胡须,半瞌着眼睛,似乎是在琢磨这件事的可行性。
少时,方听他缓缓言道:“这事不是老夫不想帮刘荆州的忙,只是不太好帮啊。”
那使者闻言奇道:“贾校尉有何难处?还请直言。”
贾诩长吁口气,道:“实不相瞒,牛中郎将此番入主荆州,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筹谋准备多时,他早已是秣马厉兵,誓要全据南阳郡,而且眼下我军的帮手还未至,若是等帮手到了,便是牛中郎将想撤,怕也是撤不了的。”
那使者闻言顿时一惊,道:“不知贾公所言的帮手是何人?”
贾诩无奈道:“你们荆州的大公子刘琦,昔日在关中将李傕战败,折损他麾下不少人马,李傕纵横凉州多年,善于用兵,从未吃过这般大的亏,他早就是记恨着你家公子了,如今有机会报仇,并能夺取荆州土地,他早就按耐不住了,如今他已经点齐麾下之军,意图从武关出奔南阳,与牛中郎将会盟,同取新野,再打襄阳……”
那使者的脸色一下子白了。
贾诩慢悠悠地继续道:“若是李傕来了……唉,实不相瞒,便是老夫出面,怕也是未必能够阻拦的住他。”
那使者拱手道:“既如此,那就应该乘着李傕未来之时操办……贾公当速速向牛中郎将谏言,请他撤兵才是。”
贾诩闻言没有吭声。
“贾公?”那使者出言试探道。
贾诩长叹口气,无奈道:“老夫近些年,思亲心切,忧虑成疾,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是受不得风浪了……这事找老夫,怕是老夫也有心无力了。”
那使者一听贾诩话中有话,急忙问道:“贾公,到底想要什么?我代为转达刘荆州便是。”
直到这个时候,贾诩的嘴角才闪出了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微笑,但那笑容一闪即逝。
“其实,老夫还真就是有一件事,想请刘荆州帮忙。”贾诩淡淡道。
……
从贾诩军营离开的使者,很快就直奔南走,回返襄阳向刘表禀报。
刘表已经连续几日没有睡好觉了,他每日都在前线的战报,并随时对各处战场的形势作出指使,只是计划远没有变化快。
江夏郡那边,魏延、沙摩柯、羊栈岑狼等部队抵达了西陵,与黄祖合兵一处,对抗袁术。
双方交锋过几次互有胜败,倒是勉强维持着不胜不败之局,暂时谁也奈何不得谁。
刘磐那边和士燮也只是对峙着,双方不动手。
这两路暂时无忧。
关键在于牛辅那一路和曹操那一路,还有孙坚……这三路着实让刘表有些头痛。
牛辅和蔡瑁,李典,张任交锋,对方虽然攻势凶悍,但李典和张任等人倒是坚守的住,关键在于西凉兵打不赢,就总是四处骚扰,很是头疼。
而蒯氏兄弟带领黄忠和太史慈前往与曹操对阵……
在刘表看来,曹操这种宦官之后没什么了不起,有蒯氏兄弟、黄忠等人对付他完全是手到擒来……但结果,根本打不赢!
曹操军的战力不但强悍,且其麾下更是有几名勇冠三军的猛将,比起黄忠和太史慈,也不遑多让。
曹操本人的用兵水平更不需要多言了。
刘焉那边正在整备兵马出川,刘表打算让张允领兵去对抗他。
但孙坚的军势已经从柴桑改道去往益阳,这摆明了是不打江夏要打长沙。
长沙这边,眼下属于空虚之地,当派任何去守?
“咳、咳!”刘表气闷的捶了捶自己的胸膛,他的头皮似乎都开始发炸了。
本以为只要按王熙的谏言,在各地进行防守战策就可以,但目下看来,单纯的防守根本就防不住,还得重新制定战略!
可是,这战略到底应该合适制定呢?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派往牛辅那边的使者回来了。
他向刘表转达了贾诩之意。
一听李傕似乎还想出关中搅这趟浑水,刘表彻底有些懵了。
李傕若是和牛辅合兵,那情况似乎就更难掌握,自己到时候要不要继续待在襄阳,都是一个未知之数。
“贾诩能劝牛辅退兵否?”刘表急切的问那名使者道。
使者低声道:“贾诩的意思,是说想让牛辅退兵倒也是不难,只是他想请明公将在襄阳的他的家眷送还给他……”
刘表闻言,脸上的肌肉来回抽抽。
这老匹夫,不是摆明了在威胁自己么?是可忍孰不可忍!
几个家眷倒不是什么问题,但就这么给你送回去,老夫颜面何存?
“你且下去吧。”刘表挥了挥手,对那使者道。
那使者随即下去了,刘表斜靠在桌案上,揉着眉心,愁眉苦脸。
就在这个时候,刘琮和刘修两人急匆匆的进了厅堂。
“父亲,各处战事如何?”刘琮一见面,就急忙相询。
刘表打量了他们俩一会,叹道:“都在与地方周旋,互有胜败,但想要退敌,怕是一时间难上加难,而且目下孙坚转兵去了益阳县,若是让他攻入长沙,那我们就腹背受敌了,到时候形势怕是会更糟。”
刘琮气道:“当此时节,父亲为何还不召大兄回来!”
刘修亦是道:“父亲,此等时局,必须要请大兄坐镇,方能化解,父亲不可再顾忌面子了,还是派人去召兄长回来才是。”
刘表缓缓地抬起头,来回看着刘琮和刘修,低声道:“你们如何知道我没找?”
“啊?”刘琮闻言顿时楞了。
“从六路兵伐荆州之后,为父第一时间就派使者火速前往江陵,去找你兄长回襄阳处理此事。”
“然后呢?”刘修疑惑地道。
刘表下话没有说。
根本就没有然后。
刘琦眼下正在江陵治学,当刘表的使者抵达了江陵,向他转达六路兵齐攻荆州的消息之后,刘琦回复给那使者只有三个字。
“知道了。”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三个字,然后刘琦就继续留在江陵治学。
这事刘表没法跟别人说,毕竟……老子让儿子用三个字给打发了,说出去太丢面子。
这口窝囊气,老爷子只能是自己受着。
现在全襄阳的人都以为是刘表好面子,不找刘琦回来。
但事实上,是刘表派人去找了刘琦,但刘琦没尿他那一壶。
如今刘琮和刘修前来询问,刘表方才将这事跟两个儿子说一遍,发发牢骚。
刘琮听完后皱起眉头,不明白刘琦这样做的原因。
他是跟父亲生气了么?大兄似乎不是这样的人啊。
刘修则是认真地低头寻思良久,突然问道:“父亲,敢问你派人召大兄回来,是如何召的?”
刘表闻言奇道:“自然是派使者去召他回来啊,还能怎么召。”
“襄阳诸人,可有旁人知晓此事?”
刘表摇头道:“老夫召吾儿回来,为何还要通知旁人?”
刘修拱手道:“父亲……孩儿想问您一句话,听旁人之谏,收兄长兵权,这件事……父亲觉得自己做错否?”
一句话,似乎是问到了刘表的心痛之处了。
半晌,方听刘表用极为细微的声音,低声回答:“为父从第一日起,就知道此举错了……”
“既是父亲的错,同时又是那些胡乱谏言的士子之罪,如此平平淡淡就走顺水之意让大兄回来掌兵……恕孩儿之言,孩儿若是大兄,孩儿也不干……父亲,孩儿猜想,大兄此刻要的不是兵权,是态度……是父亲和那些谏谗言的士人态度。”
第五百四十七章 扬名
刘修的话,让刘表很是吃惊。
要态度?
儿子问爹,要什么态度?
刘表定定地看着刘琮和刘修,而他这两个儿子,此刻也是认真地看着他。
谁也没有表示出异议。
少时,却见刘表长吁口气,道:“是啊,错了就是错了,老夫光是自己知道错不行,也得让伯瑜知道才行……只是老夫毕竟也是做父亲的,总不能亲自跑到江陵,跟他跪下道歉吧?”
刘修道:“父亲言重了,其实无需父亲亲自前往,这不是还有那些曾想父亲谏言,要父亲为了父子之情收大兄兵权的人么,如今只需让他们代替父亲前往便是。”
刘表眉头一皱,道:“你的意思,是让高昌,王熙,付遣那些人……去向伯瑜低头认罪?”
刘修道:“正是。”
刘表似有些犹豫:“可这些人,各个都是今学名士,闻名于诸州,若是让他们去求伯瑜,是不是有些折辱了他们?”
刘琮在一旁道:“名士又如何?他们惹下的祸患,自当要由他们去解决!若是大兄连这些进谗之人都见不到,那父亲又如何能够体现自己的诚意?”
刘表长叹口气,道:“也好,就按修儿你说的办……不过老夫不好亲自去让这些人出头去向伯瑜认罪,这事回头交给你们俩办吧。”
刘琮和刘修分别领命。
刘琮想了想,又道:“古有周文王渭水请飞熊,又有高祖筑台拜将,父亲若是想体现诚意,也仿之如何?”
“胡闹。”刘表皱起眉,道:“伯瑜乃为吾子,又筑什么台,拜什么将。”
刘修道:“战场之上无父子,既然是请大兄出山,那自然不可等闲待之,不过……父亲目下就官职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