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允的心中有些害怕,刘琦教给他的词,他还没有完全背熟练呢。
但眼下是赶鸭子上架,他不得不去。
张允收拾了一下,上了辎车,一边端坐在车上一边默默的背诵着刘琦事先教给他的内容。
少时,辎车来到了州牧府。
张允翻身下了辎车,向门口的侍卫禀明了身份,随后便被领进了州牧府。
刘表在正厅等着他。
“子信,你来了?”刘表捋着胡须,笑呵呵地道。
张允眼尖,他看出刘表此刻穿的是一件宽松的大袍,且面无疲色,而且正厅中还堆积着简牍公务,很显然是一直在这里处置州事。
还说什么去学宫中筹备经议……这不是胡说么?
舅父居然故意晒着自己的儿子?
张允长长的吸了一口气:“末吏拜见明公。”
刘表摆了摆手,笑道:“这左右又无旁人,这么客气干什么?叫舅父便是了……坐下吧。”
“是。”
张允在刘表的示意下,坐在了旁边的软塌上。
便见刘表笑呵呵地捋着胡须,笑道:“子信,一段时间不见,似是胖了不少。”
张允忙道:“允仰仗舅父福荫,得蒙庇护,因而发胖。”
“好,好,长了肉是好事啊,这年头的人,缺吃少穿的,想长点肉可委实太难了。”刘表笑呵呵地道。
“是、是,太难了。”
刘表眼睛一眯,继续道:“可问题是,这人不能光长肉,也要长些心……长什么心?忠义之心,你说是不是?”
第五百一十五章 神州一言堂
‘忠义之心’这四个字,说白了是刘表在提醒张允。
身为荆州臣子,身为刘琦的直属手下,身为刘表的外甥,身为刘琦的表哥,你的忠心该怎么长?
当然前提是对他们父子都忠心!这点是必须要有的。
然后,就得细分了。
对他们父子全都忠义没错,但同时还有分清一个先来后到。
毕竟荆州的家业他们刘氏父子的,张允要弄懂一把手和二把手。
若是换成没跟刘琦谈过话之前的张允,或许会被刘表这么一句话弄懵,不晓得个中奥妙。
但是因为刘琦事前已经把刘表心中所思所想都告诉了他,所以张允明白刘表此刻的话中深意。
刘表是提醒自己别光长肉,多长点忠义之心,长点对舅父的忠义之心,对他刘景升的忠义之心,别光忠义了,弄的主次不分。
他刘表是主,嫡子刘琦为次,这才是正常的规律。
等他刘景升死了,你再以刘琦为主,就这么简单。
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刘表想对张允说的,这当中的泛指面积比较大。
可能还包括:典韦,许郸,许沂,李典,太史慈,黄叙,邢道荣,魏延,张任,荀攸,甘宁,严颜,贾龙,吴懿,娄发,吴堀,沈弥乃至于新近投靠的西凉庞德和辽东徐荣。
这些全部都是实打实的掌握着武装力量的军中猛将。
甚至于黄忠和文聘。
说句实话,在这些人的心中,刘琦目下的威望确实是比刘表高的,在军中,刘琦已经达到了一言九鼎的威信。
其实,对于实际的统治来说,这些军中人对刘琦忠心,在一定程度上就算是对刘表忠心,刘表也不会怀疑他这个嫡长子对自己的感情。
毕竟他刘景升的东西,等死了之后,就是他刘伯瑜的。
本来倒也是没什么,但随着那些学宫中士子们为了彰显自己而对刘表做出的谏言,刘表心中也有些小郁闷和小想法。
因为他的欲望在不断攀升。
他开始希望自己能够完全说了算。
其实,每一个人,不论是与生俱来的普通人,还是一个生来高贵的人,只要他们成为了领导者,那经过长年的积累,在其心中便会开始萌发一种东西,一种令他们极为快慰且不舍的东西。
这种东西叫做‘专权’。
也叫一言堂。
小到一个集体,大到一个国家,泱泱神州两千年来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做这件事。
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必须得是我全说了算……哪怕我说的是错的,也必须得是对的!
不许有人在这一亩三分地的政治和军事威信可以超过我。
神州人就是这么霸道,有一个算一个,领导者必须一言堂。
说自己不霸道不爱权的人,是根本没坐到那个位置,就算是有位置,也是个中档次的,在一个集体中达不到最高的那个层级。
当然了,这个专权也分时间段,眼光比较长远,或是挫折受的比较多的人,他们会在大一统之后,才开始实施这个一言堂。
而刘表的眼光相对还没达到那么高,而且由于刘琦这些年为他铺的路太顺了,也使得他的自信心空前膨胀。
他没有雄心争霸天下,他目前阶段的愿望,就是在荆州,在他目下所能管辖的这片土地上……呼风唤雨,说什么是什么,无人可出其左右。
历史上的刘表到死也没达到这个阶层,不是他不想,是因为一开始就没人能帮他,打下的基础不好。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山阳刘氏在荆州这个地界,已经是太强横了,强横到刘表已经足矣膨胀到想一人做主。
说白了,就是过得太顺当了。
他开始想要在荆州专权了。
不许发展,只需固守便可。
但是想要完全做到一言堂,从古至今,所有领导者的最大筹码就是——军权。
没有军权,拿狗屁专权?谁扯你?
但荆州目前的最强大的军权掌握在谁手里?
刘琦。
荆州目下全部有名气的战将都听谁的?
刘琦。
说实话,刘琦现在一句话,荆州最精锐的兵力都得跟他走,刘表屁毛都剩不下。
刘表最亲的人和最信任的人,始终都是刘琦,他舍得给刘琦这份权力,也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拥有这份权力。
都是自家人,不分彼此。
但在他的概念里,他觉得目前这份权力应该还是放在他自己的手里才是正常的。
然后等他死了以后,刘琦在顺理成章的将这份权力接过去。
这才叫完美!
刘表自始至终,都觉得刘琦是他最亲的人,也是唯一可以继承他基业的人,但就目前来看,儿子掌控的东西有点多,得往回收一收。
过些年再慢慢还给他。
哪有爹还没死,三军士卒就已经全部都听从儿子的了?
这份心思,跟刘琦立多少功劳没关系,他就是才华在横溢,能力再强,也不是那么回事。
这就好比在后世,爸爸的退休金放在儿子手里,然后有事得让儿子给零花钱,不是那么回事。
该是刘琦的东西,日后定然都是他的。
但现在还得是当爹的应该拥有的,爹死了,以后全是你的……
这就是刘表现在心中的正统理念。
很浅薄,很世俗,但也不能不说,刘表以他的角度来想这事,也没啥大毛病。
军中这些人,目下还得是都听我老刘的,才是正理。
但现在小刘在军中的权柄过重了。
而从后世穿越回来的刘琦,自然是明白刘表心中的那点小心思。
两千年历史,每一个时代,哪位当权者不是如此?
他们都深深的渴望专权。
但刘琦也知道,自己目下的功劳太大,声望太高,刘表要是随随便便的就不让他带兵了,或是收了他的军权,根本就找不出合适理由。
因为整个荆州目下也没人能取代刘琦的军事地位,他刘表也不行。
刘表没招了,故而开始耍小性子。
先是把两个妹妹和陶商接到了襄阳,然后又是只派蒯越一人去迎刘琦,即使刘琦倒了襄阳,刘表也没有立刻见他。
说白了,刘表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
爸爸不开心了。
所以刘琦就通过爸爸的大外甥,给他爸爸一个台阶下。
……
张允立刻拱手道:“荆州众人,岂能对舅父没有忠义之心,就外甥本人来说,更是只认舅父,不认他人。”
刘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笑道:“子信,你觉得老夫这个儿子如何?”
张允装傻充楞道:“舅父说的是哪个儿子?”
“休装糊涂,老夫所指的,自然是伯瑜。”
张允很是坦诚地道:“当世英才,乃是年轻一辈士人中的翘楚,日后必可将刘氏门楣发扬光大。”
刘表老怀大慰地点了点头,笑道:“老夫也是这么认为的,伯瑜日后是个能成大器的,日后能继承基业者,非伯瑜莫属也,在这三个儿子中,老夫也是最喜欢他的。”
张允敏锐地捕捉到了刘表话中的两个‘日后’。
果然和伯瑜猜测的一样呀。
什么东西都得是;‘日后’才能给。
刘表夸完之后,捋着须子,突然又长出口气,道:“子信啊,伯瑜今年才二十二岁,虽是天纵英才,但毕竟阅历有限,年轻气盛,虽然干出几件大事,但老夫一直害怕他骄傲自满,从此目空一切……老夫有些担心啊,你觉得呢?”
这话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就是在给张允打下一个基础,让他说一说刘琦的长处和短处。
张允要是将刘琦说的天上地下只此一人,没有任何缺点,那就等于没有给刘表台阶下,估计老头子以后还得闹。
故而刘琦决定通过张允自污买个消停,给刘表这个台阶。
张允深吸口气,道:“舅父担心的极是,其实这三年多来,伯瑜平定荆南,收复南阳,驱逐袁术,兵占汉中,又分割出了东三郡,且还在关中救驾,立下大功,名震天下,才华能力之强,世人皆知……但他毕竟年轻气盛,依外甥看来,伯瑜还是有些缺点和不足,而且这些缺点还颇为关键,若是不由舅父亲自教导一番,恐怕日后会有栽大跟头。”
刘表闻言精神一振:“你且说说,伯瑜尚有那些不足之处?”
张允叹道:“首先,就是年轻气盛,他在关中为了立威,将三千西凉兵的首级悬于冀县城头,此举虽然对西凉兵有所震慑,但毕竟有失名士体面,这就是目光短浅的一种体现啊,岂能不顾身份,妄做次残忍之行?”
刘表捋着须子,一拍桌案道:“正理。”
“二则,伯瑜轻率无备,关中之战,其实打的极险,这当中有诸多运气存在,若非黄忠和荀攸临时设计,在长安冒险策应伯瑜,又有韩遂和马腾派兵来援,单凭我荆州军的实力,被西凉军完全吃下也是常理。”
刘表认真地琢磨了一下,道:“这一点连老夫也不曾想到,老夫也只是看到了伯瑜在关中立下的功业,却不曾细琢磨,这当中的凶险,如今由你一说,老夫才恍然而悟……还有么?”
张允苦笑道:“还有就是过于重武,文修不够,舅父,伯瑜这些年光打仗了,着实也是没干别的呀,《汉记》和《汉书》虽是由伯瑜提倡所立,但他本人就五经方面,并无任何批示改著,身为名士之后,这拿得出手的东西,未免太少了些。”
这些说辞,表面上是说刘琦的短处,实则是给了刘表一个回收军权的理由和台阶。
可谓深得刘表之心。
刘表对张允的好感,瞬间又多出不少。
刘表长叹口气:“伯瑜这孩子,还是年轻,看来得是由老夫亲自指导一下了,过于重武,而不重文德,不是长久之道……他是荆州未来之主,而非冲锋陷阵的武夫,不可拘泥于一道。”
张允连忙点头,道:“正是,正是。”
“嗯,好……子信,你连日劳累,且回去休息吧,舅父就是好久没见你了,找你谈谈天,待年关之夜,咱们全族在好生庆贺。”
“诺,多谢舅父!”
张允急忙起身,长长的向刘表作揖,同时暗自庆幸自己没把刘琦让他说的话背错。
同时,他心中暗暗感慨刘琦的眼光之毒辣。
说来说去,啥事都没有,不过就是兵权啊。
但仅仅只是这么一个兵权,看似简单,但又有多少人掌兵之后,又愿意真的交出来呢?
……
刘琦的府邸中。
跟貂蝉一番云雨之后,刘琦又躺着休息了一会,方才起身。
他命人将他的一个箱子送到房间来,他光着膀子披着罩服,开始一样一样的检查箱子中的东西。
任姝也是披了一件单衣起身,下床走到刘琦身边,依偎在他的身旁,看着刘琦一样一样的清点箱子中的东西,道:“夫君,这些都是什么?”
“哦,这次过年,送给严君的礼物。”刘琦随口言道。
“礼物?”任姝有些不解:“什么礼物?”
“兵符,屯田的分布图,军中校尉以下所有的人花名册,还有南阳郡和汉中郡屯田的开垦记录……”刘琦一边翻开一边念叨:“应该是没落下什么了……”
任姝颇为惊异地看着刘琦。
她虽然不是很懂军事,但看刘琦交出的这些东西,她自己心中也多少有些明悟。
“夫君不带兵了?”
“不带了。”
“以后都不带兵了?”
刘琦随意的耸了耸肩,道:“不一定,看情况……除非以后有一群人来求我,那我就带,要不然我就一直不带。”
第五百一十六章 错了
当天晚上,刘表在州牧府召见了刘琦。
早在汉中之战前往关中的前夕,刘琦因为害怕刘修出事,就让他先行返回了荆州向刘表作汇报,故而这段时间刘修一直待在襄阳。
刘琮在江关,眼下也正在往襄阳赶,估计过不了几日就会抵达,到时候刘氏就一家就可以相聚,过个团圆年了。
看到小刘颖,刘表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毕竟,这是他第一个也是当下唯一的一个孙女。
刘表乐呵呵的抱起刘颖,一个劲摇晃道:“颖儿,叫翁翁,叫翁翁。”
很可惜,小刘颖目下只会一个劲的傻乐,并不会叫任何东西。
爹娘翁翁每一句听的清的,唯一的一个还能稍稍清晰点的字就是“饿”。
刘表逗弄了她好一会,方才不舍的将孩子还给了站在一旁的杜嫣,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刘表又看向刘琦,道:“唉,好歹也是二十二岁的人了,如何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娃,你日后是要继承咱荆州基业的,若是没有一个男丁,待为父临终的那一日,又如何能闭的上眼呢?”
这爷子,还好意思说呢,你多大生的我?
刘琦笑道:“父亲这话说的,您老身强体健,精神抖擞,最少还有二十载的大好光阴,又何必自谦呢?”
刘表笑呵呵地点了点头,显然他也觉得自己能长寿,刚才的话不过是自谦。
转头看了看旁边侍立的杜嫣和任姝,刘表叹了口气,心中暗自有些佩服自家儿子。
常年在外征战,还能收纳了两个这么美丽的女子作为妾室,打仗的时候还不耽误事,这份功力和天赋着实远非常人所能及。
刘表来回看着这两个儿媳,道:“刘家以后,还要靠你们这些妇人主内的,我山阳刘氏如今已经属于高门大户,日后府内繁杂之事,还需你二人和蔡氏多多上心,需得做我儿的贤内助。”
两个儿媳急忙行礼答应。
刘表将怀中的刘颖递给了杜嫣,慈祥地道:“你们先下去吧,为父晚上在府内安排家宴,届时族中之长皆会到场,你们也一同参加吧,年关了,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诺。”
两名妾室一同应声,然后在刘琦的示意下走了出去。
眼下厅堂内,便只剩下刘琦和刘表两个人了。
刘表转头看着刘琦,笑着道:“这一段时间,你辗转征战,着实是辛苦了。”
刘琦拱手道:“为了族中之业和汉室江山,这些都是孩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