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蔡琰和任姝都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刘琦不傻,自然能想明白应该是她们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些什么。
但具体是什么事,刘琦一时间从她们两个人嘴中问不出来。
而且两个人明显都有些互相赌气的成分……见了面不说话。
但刘琦眼下似是处理不了这个情况,因为三军跨州转移,他还有许多事情要操办,这后宅中的事情,他一时半刻没有精力去细细琢磨。
时近年关,刘琦留下文聘在汉中镇守,自己则是率领其余兵将人马,启程返回了荆州。
待抵达荆州的时候,天气已经入冬了。
刘琦麾下的四万人到了新野之后,他先让黄忠率领一万人马返回襄阳,去向刘表交差,他自己先行返回了新野的府邸,去见一个重要的人。
这个人就是他刚刚出生的女儿。
杜嫣原本是在长沙产下这一女的,后来待女儿过了百天之后,蔡觅便派人将她们母女一同接了过来。
一个不满四个月的孩子,特别还是个女孩,眼下看不出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子,但刘琦有自信,他的女儿一定会是个漂亮的姑娘。
毕竟,自己这幅尊荣不差,而她的母亲,更是这天下间一等一的绝世美人。
“悠!悠!”
府中房间内,刘琦将大女儿刘颖举在手中,使劲的向上举高高。
孩子虽然不大,但在刘琦的手中被举到了两米多的高度,却一点都不害怕,反倒是‘嘎嘎嘎’的乐。
“哈哈,真是我的好女儿!”刘琦乐乐呵呵地将刘颖抱在怀里,伸手轻轻地捏她的脸蛋:“一点都不娇气,从见到爹那一刻起,都不见你哭一声,只是乐,这孩子以后一定是个好性格的,大气,开朗,有格局,心眼也一定大,有胸襟……”
说到这,刘琦转头看向了杜嫣,玩笑道:“不似你娘,性格腼腆,闷葫芦似的。”
杜嫣伸手轻轻地拍了刘琦一下,道:“哪有你这般说自家女儿的,怎么叫有胸襟,女孩子长大了,当尊章守礼,恬静沉稳,哪能当男孩子那么养?亏你还是一方名士呢。”
刘琦白眼一翻:“名士怎么了?名士的女儿就必须要要是才女么?人活着,要释放天性,什么事都循规蹈矩的,还怎活?”
说罢,他看向一旁的蔡觅,道:“阿姐,我说的对不?”
蔡觅不以为意地道:“孩子刚过百天,话都不会说,想那么远作甚?只是我看你带回来的那位新妾室,似乎从进了府中就闷闷不乐啊,怎么?是然你强抢回来的?”
“胡说。”刘琦哼道:“你夫君我是何人,你心中没数?我怎么会用抢那么低劣的手段?其实成亲那天,她还是挺高兴的,只是后来不知为何,连日来就一直闷闷不乐,似有心结……便是昭姬也是如此,话都比平日里少了许多。”
蔡觅恍然的点了点头,接着绣眉一蹙,伸出葱玉般的手指在刘琦的脸上点了一下,嗔道:“你好歹也是人家的夫君,如何连女人的心思都看不明白?这摆明是你娶了任氏之后,她与昭姬之间有了分歧隔阂,或许她们背着你,一时嘴急争吵过了也说不定,你如何不调解调解?”
刘琦嘿了一声:“阿姐说的倒是容易,她们发生什么事都不跟我说,我到哪调解去?”
蔡觅气道:“你这人,真是越活越回去了,想当初你撩拨我时,何等的手段高超,如今怎么却一点使不出来?”
“休胡说!是你先勾搭我的。”
蔡觅差点没让他气死。
刘琦笑着地将脸贴近蔡觅,道:“你是当姐姐的,年长她们许多,家中有事,哪能全靠我来管?我也管不过来啊,现在,可不就是显示你手段的时候来了!”
第五百一十一章 功高震爹
刘琦不是管不明白这家中的事,而是他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管,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随同刘表一起来荆州草创基业的那个少年郎了,而是在名义上执掌一州,且被敕以将军之位的州牧。
他的眼光和格局已经随着地位的上升而又提升了许多。
后院的琐事,他已经是有心无力了。
听了刘琦的话,蔡觅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女人的天性中多少都有些嫉妒和自私,别说是她了,便是蔡琰那样的才女亦是不能免俗,但刘琦既然对蔡觅张嘴提了要求,那这事情她自然是不能不办的。
论及对刘琦的仰慕,亦或是对刘琦的依赖,蔡觅或许永远也无法表现出像是蔡琰、杜嫣、任姝那样的依赖情愫,但毫无疑问,若是论及对刘琦的宠溺,蔡觅永远是最疼刘琦的那个大姐姐。
蔡觅仔细地听了刘琦的叙述之后,心中若有所悟,她长叹口气,用手轻轻地划着刘琦的胸脯,道:“少郎君既然给了姐姐如此重的要务,那姐姐又焉能不替少郎君操办好?只是你这日后纳妾的速度还需慢些,姐姐我倒不是不舍得替你操心,实在是年纪大了,精神头跟不上。”
刘琦低声道:“谁说姐姐年纪大了?风华正茂正是好时候……对了,姐姐的肚子可有动静了么?”
蔡觅不明所以,先是一愣,接着随即用手轻轻一捶刘琦胸口,低道:“没正经!你在外面好几个月,我和肚子要是有动静了,如何跟你解释的清?休要胡闹。”
刘琦恍然地点了点头,笑道:“这倒也是,怪我疏忽了,没关系,我这不是回来了么,今夜开始,我就帮姐姐试验试验,看看张神医的药,吃了这么久到底有无作用。”
蔡觅笑盈盈地看着他,眼神流波转动,显然对这个提议比较赞成,并无抗拒。
但其实她的心里没底。
毕竟张机当初对她许诺的,也是尽力……但可没保证能调理好。
不过她还是轻道:“该风流时需风流,但你此番回来,正经还是要办的,你在汉中郡翻云覆雨,弄出了天大的动静……襄阳那边因为你的事情,可也是一直不曾得闲,勋弟告诉姐说……刘荆州手下的名士附庸们,如今可对你都颇有微词,你可得多加小心些才是。”
蔡觅的话,说得不轻不重,点到即止,但刘琦自然是明白她的意思的。
“阿姐放心,这种事情,究竟该如何做,我心中自然是有一杆秤的。”刘琦颇为自信地道。
但实则,他心中却并没有他表面上那么轻松。
当初那车骑将军不做,只是当了镇西将军,一州之牧……和刘表齐平,看来也是不行的么?
终归还是功高震爹了。
……
次日,刘琦找了张允和李典二人前来商议最近荆州发生的事。
一段时间不见,年轻的李典似乎成熟了许多,他的下颚上也留起了胡髯,那种少年稚嫩之感已经是完全的消失不见了,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愈发成熟的气质。
而且他的脸颊似乎比刘琦刚离开南阳郡的时候,黝黑了许多,很明显是晒的。
看起来,这段时间在新野附近,一直负责三军将士们屯田事宜的……但从李典外在的表相来看,他对于屯田的事宜真可谓是尽心尽力了,估计也是真正的做到了以身作则,与三军将士共同屯田于野,同吃同睡同屯同种。
至于张允……刘琦感觉这小子着实是胖了不少。
看来这段时间,他活的挺仙儿呀。
“琦出征在外,南阳郡诸事皆赖两位相助,琦深感欣慰。”
张允急忙拱手道:“使君实在是客气了,使君出征关中,得胜而归,我等替使君镇守后方,乃是分内之事,何须相谢?”
李典亦是连说:“不敢、不敢。”
刘琦伸手指了指桌案上的表册,道:“这半年来的,事关军屯诸事和南阳郡税收的简牍账册,我昨夜都已经都看过来,还算不错,眼下新野军政诸事皆顺,就是包括蔡家和樊钕在这边开办的商号,对中原和扬州茶具、瓷器的出口等事也是做的颇顺,我这一次在汉中郡联系了当地的强族杨家,并带其族中人杨松在身边,从此以后往蜀中和关中诸地,茶具与瓷器的进销,便全权交付于杨家,这事你们可在心中谨记,各郡署各级都打好招呼,定个章程,回头呈禀于我。”
张允立刻道:“末吏即刻便办好,绝不拖延。”
刘琦的嘴角挑起了一丝笑容,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兄长了……对了,南阳郡诸位皆顺,但不知襄阳那边,目下可还算是安泰?”
张允和李典彼此互相对视了一眼。
却见李典轻轻一咳,道:“此事,还是请张校尉给使君解释吧,李某年轻,见识浅薄,对个中之事知晓的也不甚清楚。”
张允心中暗骂李典狡猾,将难说的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推。
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然后向刘琦道:“近些日子来,刘荆州在襄阳权柄日盛,开始大量任用北地迁移来的士族,现在麾下人才鼎盛,以襄阳和江陵为中心的诸县皆再建学宫,学风日盛,人才归心,荆州可谓是愈发的壮大了。”
刘琦闻言轻轻点头,道:“这不是好事么?”
张允长叹口气,道:“好事虽是好事,但这自古以来,士林中人便是唇舌摞烂之口,士人任用的多了、杂了,便会滋生派系,且多有狂言、妄言者,很是容易引起是非的,这一点伯瑜想必明白吧?”
张允这话说的倒是颇为隐晦,隐晦到让刘琦对他的欣赏程度又上升了三个档次。
虽然油嘴滑舌不是什么好事,但随着刘琦地位的水涨船高,他下方直属的这些人,今后也必将随着时间越长,地盘势力越大而独当一面。
刘琦麾下目前也有不少有能力的人,但身为一个君主,虽要做到唯才是举,提拔有能力的人,但跟自己沾亲带故的血亲,也是一定要重用的——这是术。
亲戚,血缘在这个时代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权力纽带。
用人不能完全的任人唯亲,也不能完全的唯才是举……各方面平衡,才是一个君主应该做的事。
张允的政治天赋还是蛮高的,会是刘琦在亲戚这方面的得力干将。
“那眼下襄阳那边,有何是非,兄长可否为我说说?”
张允叹息道:“还不是因为使君你做了益州牧,镇西将军的事?如今在官位和将军爵位上,伯瑜你已经是和刘荆州相持平了,这就引起了那是辅佐刘荆州,还有诸多士子门客的诸多不满,各地学宫之内,也有诸多学子议论纷纷,言、言……”
“言什么?”
“子强父弱,恐有所乱。”
刘琦闻言,‘噗嗤’一声笑了。
他轻轻地点了点头,道:“有点意思,不过倒是也符合这些士林中人平日行为的规律。”
张允和李典都不知道这个规律是什么。
其实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有这个毛病,那就起哄,同时在起哄中抓住能够让自己名扬天下,亦或是为人侧目,同时取得近身之姿的机会。
这一点刘琦以为后世时知道的古代包括现代的例子很多,所以深明其理。
荆州学风日盛,刘表广招士人,这些士族的人数眼下实在太多,特别是很多还是从北地迁移来的,他们中很多人与生俱来的就不会允许自己自甘平庸,非要弄出点什么事来彰显自己的实力,以取得近身之姿,扬名立万。
而眼下就荆州的局势来说,自己近期做出这么多的大事,谁不想从自己的来沾些名声?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就是借着骂战的机会,来蹭自己的流量。
但以刘琦上位者的身份而言,他们敢这么直接来议论自己,就不怕被报复么?
答案是还真就是不怕。
因为刘表身上有‘名士’这个名头,爱惜羽毛的他就算是儿子被议论的再惨,也不会做出过激的事情,特别是对他所中意的这群士人。
在刘表眼里,‘文化人儿’是要有特权的。
所以针对眼下的情况,刘琦关键是要知道刘表的态度。
“对于这些言论,我父亲何意?”刘琦认真地再次向二人询问。
第五百一十二章 妒与怕
张允立刻道:“刘荆州,没有任何表示。”
刘琦恍然地点了点事,这确实是他父亲的作风。
深沉内敛,有事不轻易吐口,只是暗地里的揣摩,并不急于动怒,也不急于动手,虽然看着有些瞻前顾后,但绝对不会因一时之急而做出鲁莽的举动。
这就是刘表的一大特点,过于稳重。
他一辈子的成就在于此处,但同时他一辈子失败的地方也在于此。
想到这里,刘琦不由暗暗叹息。
“我父亲没有任何表示,那他最近针对南阳郡,可有什么特殊的指示?”
“针对南阳郡的特殊指示?”张允摇了摇头,道:“这倒还真是没有。”
一旁的李典却突然开口道:“虽然刘荆州不曾对南阳郡有军政方面的指示,但却将使君的两个妹妹接回了襄阳,还有被使君任命为南阳郡丞的陶商,也被刘荆州带到襄阳去任为文书掾史了。”
“哦?”刘琦闻言皱了皱眉,脸上的表情略微沉了沉,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看起来,那些王八蛋士人的言辞,或许还真就是让刘表走心了。
而带走刘灵、刘雅以及陶商,这算是从侧面给自己一个暗示。
这是刘表给了自己一个理由……一个让他赶紧回襄阳的理由。
当爹的,这是再给儿子一个台阶下。
刘琦伸手拿起桌案上的一个玉龟,来回地把玩着。
李典和张允都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刘琦,等候他下达指令。
少时,却听刘琦言道:“蔡瑁对此事的态度为何?”
张允摇了摇头,道:“没有态度。”
没有态度,就是他最大的态度,看来这家伙亦是开始变得奸诈狡猾了。
不过也幸好他没有什么态度,若是换成他原先与自己还处于对立关系,此一番蔡瑁再联合南郡宗族对刘表施压,配合那些嚼舌头的士人言论,自己处置起这事,还真就是有些棘手。
如今蔡瑁跟自己的关系大大缓和,他与蔡氏宗族在南阳郡又有一些共同利益,除非他刘琦变成了南郡宗族的致命威胁,否则蔡瑁绝不会公然反对他的。
终于,只见刘琦重重地落下了手中的玉龟,用力之大,看的张允竟然有些心疼。
“替我准备几件东西,几日后,我亲自返回襄阳,去见严君……对了,把郡署的财帛细软也都收拾好,让几位夫人还有蔡大家亦同随行,你们也跟我回去,咱们大伙一同回襄阳,过一个团圆的年关除夕。”
张允和李典彼此相互惊诧的对望了一眼,不知道刘琦这又是在玩什么花样。
……
当天晚上,刘琦来到蔡觅的房间……跟阿姐切磋新姿势。
杜嫣很听话,但有时候还是略微羞涩,有些需要她配合的新创意,她目下着实放不开,就算是勉强配合,也不尽兴。
任姝……算了吧,初经人事,不能对她提太多的要求。
蔡琰……暂且不计入考核范围。
考察来考察去,还的是阿姐最配合、最好了。
今天刘琦和蔡觅练的功夫是是老树盘根。
说实话,这套功夫着实是有点难为蔡觅,毕竟她已经是二十七八快三十的年纪,身材逐渐变的丰腴……
这体重上来了,运动量大了自然也就累得慌。
“哎!”
蔡觅累瘫倒了床榻上,然后伸手用力‘啪’的一声拍在了刘琦的背脊上,嗔道:“属狗的,不折腾死了我,你是心里不舒服是不是?”
刘琦站起身,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步履轻浮的来到了桌案边,在案上摆放的茶台旁,开始浸泡茶汤。
热水早在和蔡觅行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此刻浸泡的茶叶香气扑鼻。
刘琦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