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255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55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玄骤然间有所明悟:“府君指的,可是袁绍?”
  刘琦缓缓地点了点头,道:“伯常,立刻派遣使者,前往河东,面见袁绍,如我估计的不错,袁绍现在已经兴兵南下,直奔长安了。”
  马玄面色一紧,道:“袁绍的速度会如此之快?”
  “当然,不光是袁绍,还有曹操……袁本初和曹孟德,这两人各有千秋,又都是当世英杰,他们两人联手,恐无人是其对手,袁绍暗中迁兵与河东,是早就做好了打算,收渔翁之利,郿坞失守这么大的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马玄皱眉道:“只是我们派遣使者去找袁绍,是为何意?”
  “结盟,交好,并许诺愿让长安给他。”
  “让长安给他?”在场的荆州军诸将闻言都不乐意了。
  长安乃是当下的汉都,历史悠久俯视关中,得之可成霸业。
  黄忠为了守护长安,和西凉军几番血战,目下虽然未失,但也算是人困马乏,凭什么他袁绍一来关中,就要让长安给他?
  典韦大步出班,道:“府君未免太高估他袁绍了,袁绍去年虽然是大败公孙瓒威震天下,但我等荆楚之师如今也是屡胜西凉军,都是天下强军,凭什么他袁绍一来关中,就拱手让地给他?”
  刘琦闻言笑了:“典君不用着急,长安就是不然给他,我也没打算长居于此,以我们目下的兵力,根本不足矣吃下关中,长安早晚都是要弃的,而袁绍的基业在冀州,他也不可能分兵来固守长安,我将长安让给他,只是满足一下袁绍的虚荣心而已,袁绍这个人很精明,但甚重面子,我主动让长安给他,也是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如此对于我们接下来的事就好处理多了。”
  刘琦的话云山雾绕,让典韦发懵。
  “接下来的事?接下来还有甚事?”
  刘琦微笑道:“接下来的事,最主要的,就是该如何划定这天下的格局。”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下的格局(二)
  刘琦心中所谓的天下格局,典韦现在可是完全不明白的。
  他也没法弄明白。
  别说是典韦了,就算是甘宁,许郸,许沂,沙摩柯,严颜这些在场的人,也弄不清楚这天下的格局该如何划定。
  在大部分人的心中,汉朝政府这几年虽然是屡遭动荡,但由于惯性心理使然,大部分人依旧觉得自己是汉朝的人,受汉政府的管制。
  能够充分意识到各州各郡即将被划割成个人地盘的人,是有的,但绝不是大多数。
  而更少有人能够分析出这大汉十三州、一百多个郡,将会被如何划分。
  刘琦是穿越者,他多少能够预测出一些。
  虽然眼下的形势和历史上不一样了,但他依旧能够大致推断出天下的走向。
  袁绍和曹操,当下虽然是联合而来,但他们的目标实际上并不相同。
  曹操是想接天子走,袁绍是期盼着天子死于乱军之中。
  以刘琦现在的立场而言,这两点他坚决不能满足袁,曹二人。
  但天子刘琦也不想自己带走,毕竟自己那个老爹可不是挟天子的料,似此又该如何是好呢?
  王允和吕布,一个是太原王氏中人,并州望族门阀的老顽固,一个是边郡武夫,虽勇猛但无恩义,且眼界有限……天子若是能够由他们两人拥戴,远比交给曹操这样可怕的人去拥戴要安全的多。
  而且王、吕二人,一个没有兵权,一个没有士族名望,彼此之间都有欠缺,他们二人在一起虽然能够多少给予对方互补,但因为各自的立场,又绝对不会给予对方太多的支持,甚至可以说是互相牵制。
  刘琦估计他们两个人联合在一起拥戴天子,实力绝不会差,但也绝不会有多强。
  以吕布在并州军的威望,张辽和魏续两个人想要代替他执掌并州军,无异于难上加难。
  若是董卓这次真的死了,那凭借吕布的威望,想要召回并州军重新归于其麾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关键还是在西凉军身上。
  历史上,王允和吕布确实都曾经短暂的都拥戴过天子,但他们拥戴天子的时间实在是太过短暂。
  王允掌权之后,做出来一件如同蠢猪一般的事情,就是执意要清算西凉军的贼首。
  其实失去了董卓的李傕,郭汜等人已是失去了主心骨,若是采取怀柔政策,李傕等人绝不会轻易反攻,因为他们毕竟都是豪强出身,还达不到争霸天下的阶级层面,他们原先也没有这个意识。
  而且在这个时空中,贾诩目下随牛辅坐镇于宛城,怕是不能给李傕出主意反攻长安了。
  没有贾诩谏言,李傕等人未必敢轻举妄动。
  所以只要王允不犯中二病,刘琦估计想要安抚西凉军那些部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针对如何安置李傕,郭汜等西凉军诸军阀,刘琦已经想到了一个妥善的方案……他打算建议给王允和吕布——便是还都雒阳,以司隶为基础,俯瞰天下,将关中之地交给马腾、韩遂等凉州诸军阀、还有李傕、郭汜等凉州旧部去闹,而天子在雒阳则可以大义之名钳制凉州诸强。
  雒阳往北就是上党河内诸郡,以太原王氏的名义,和吕布的威名,想要从并州招募强兵,并不是难事。
  而且这也是刘琦用以钳制河北袁绍的一部明棋。
  至于山阳刘氏的未来,刘琦已经考虑好了,目下只需带着刘宠的强弩和兵卒返回汉中,然后屯田开垦,扼守关隘,发展经济,南下夺取西蜀,再攻克南中,全据云贵川!
  如此,刘琦就等于占据了后世的湖南、湖北全境、外加上河南省的南阳市一带,兼有甘肃省东南部,陕西省南部,以及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诸地。
  届时,山阳刘氏就是真正的南天王。
  正如历史上诸葛亮为刘备所筹谋的,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则霸业可成。
  这个刘备在公元219年才达成的战略目标,刘琦决定要提前二十多年完成。
  但自古以南伐北,少有胜者,纵然山阳刘氏横跨荆、益,但大汉数百年来,主要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包括强兵强马都出自北方,当如何伐之?
  刘琦觉得,屯田养粮,发展经济和科技是一方面,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在对外战略上,促使北方不能够一统。
  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最大的阻力不是千里秦川,也不是蜀国羸弱,而是被曹魏统一的北方政权总体实力太强。
  诸葛亮每次一出汉中,面对的,是随时可以从全国各地调遣强兵前来支援的曹魏政府,虽然战场是关中和陇西诸郡,但冀、青、并、幽、兖、徐、荆等诸州郡,皆能够无休无止的调配物资支援中央战场,这个被统一的庞然大物的资源和实力,对于蜀汉政府来说,就是如同泰山压顶一般,让他们喘不过气。
  所以刘琦现在就开始谋划了。
  天子,吕布,王允的势力安置在司隶,而自己坐镇南阳郡,毗邻他们形成政治联盟,在关键时刻也可以辅助他们一把。
  而关中之地,就让李傕、马腾、韩遂、郭汜、段煨、李蒙、王方那些人去闹吧,让王允和吕布坐镇在雒阳钳制指挥他们,不让关中和凉州各郡形成统一,虎狼彼此相争互相撕咬最好。
  袁绍么……有刘焉和刘备,再加上已经转移到青州的公孙瓒,想要一同河北估计也比历史上难了许多。
  中原的曹操,刘琦在南阳郡可以亲自钳制他,况且他也与徐州的陶谦形成了联合。
  江东猛虎孙坚……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处置。
  淮南的袁术,根据他历史上的表现,应该不会成为大患。
  总之,不论如何,绝不会让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轻易的统一北方。
  只要北方的政权不统一,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赢面就会愈大。
  “孝直,魏延和黄叙等人,目下在斜谷牵制李蒙和王方等部众,但我估计李、王二人也不能够被牵制多久了,眼下关中即将动荡,他们一定会驱兵向西去会和董卓的凉州部众,你亲自去一趟斜谷,会和魏延,督促他驱兵前往槐里,要在李傕等人赶赴之前,将董卓安置在那里的天子接走。”
  董卓没有将天子安置在郿坞,是因为郿坞属于他的个人领地,他早有叛汉之心,故而不想跟天子同居一城。
  刘琦要让魏延去抢天子,不是因为他想迎驾,而是他需要用小皇帝去跟王允谈条件。
  法正二话不说,直接道:“府君放心,末吏这便启程。”
  刘琦又道:“伯常,你火速安排使者,前往长安,让黄忠和荀攸尾随李、郭等人前往三辅,长安不用要了,留给袁绍,但我估计袁绍也不会要的。”
  “诺。”
  “严公,兴霸你们火速点齐兵马,随时等候调令,待时机成熟,三军便随我去突袭董卓军之后……我要亲手取下董卓的首级!”
  甘宁闻言奇道:“府君,您适才不是说,董卓虽然生病,但西凉军中尚有强将,若是追击,只恐有失么?”
  一旁的法正笑道:“西凉军的将领们虽然懂兵法,明韬略,但郿坞失守,他们毕竟心中也急,若是打败了第一波追军后,应不会再有准备,故而二次追击,定然会得大胜。”
  甘宁恍然地拍了拍额头,笑道:“还是诸公有远见,换成是我自己,断然不能想到这一层。”
  刘琦用两只手轻轻的把玩着一块桌案上的砚石,慢悠悠地道:“还有一件事,我需要派一名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李傕军中与我交好他,只是这个人选,我一时之间还没有选定,诸位能否替我推荐一人?”
  这次连法正都没弄明白,刘琦派人找李傕作甚。
  他和李傕认识么?就随意派使者去找他?
  法正不知道,刘琦还真就认识李傕。
  当年李傕作为董卓使者来护君联盟找刘琦的时候,他们就互相认识。
  而且刘琦还是通过贿赂李傕,从他的手中拿走了推举蔡瑁和蒯良等人讨要敕封的上表……可以说,这两个人是熟悉的很。
  现在,刘琦又打算来送李傕好处了。
  马玄站出来,道:“府君想要机敏善辩的使者,玄倒是有一人举荐。”
  “谁?”
  “文仲业和张公祺前几日联名举荐一人前来军前,乃是汉中郡的大族杨氏中人,名叫杨松。”


第四百六十五章 又一个奸臣
  “杨松?”刘琦听到了这个名字的时候,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稍稍回想了一下,他才恍然而悟。
  后世的时候,正史里好像没有这个人的记录,只有在《三国演义》中好像才提到过。
  书中对他的描写是极度贪财,收受贿赂,卖主求荣,见利忘义,其行为之下作极为令人感到不齿。
  反正在他身上是找不到一句好的评价。
  “文聘和张鲁,都推荐这个杨松到军前来?莫不是此人有什么过人的才干?”刘琦试探着问马玄道。
  马玄认真道:“此人来军中后,末吏当面考教此人学识,此人虽读过几篇经史,但研究的并不通透,不过其人乃是古文派中人,这倒是颇为稀奇的。”
  “没甚稀奇的,自打郑学大兴于世,太学又被损毁废除,这民间的古文学派,就已经有了后来者居上之势……对了,那杨松出身如何?”
  这一句话,算是问到了根子上。
  “杨家乃是当地豪强之首,族中分支极多,其族以南郑为中心,北向褒中,西向沔阳,东向安阳,南向旱山,约有六成以上的土地皆属杨家,杨家以杨柏,杨松兄弟所在的宗家最为殷实,但也还是有诸多分家遍布于南郑周围,可算是家大业大,其军所掌的宗族部曲之数,相比于郡国之兵怕也是不逞多让的。”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难怪,难怪……呵呵,这又是一方的庄户豪强,怪不得连仲业也要将他推荐至军前了。”
  马玄道:“虽是大户子弟,但那杨松经学之道甚是粗浅,不过却颇善辩,反应灵敏,若是用为使者,倒也算可堪大用。”
  刘琦冷静地思考了一会,方道:“伯常,稍后安排那个杨松,去县衙后的书房见我。”
  “诺。”
  ……
  书房之内,刘琦第一次见到了杨松。
  长相并不猥琐,且模样还算颇为周正,说他道貌岸然倒也是不虚,他浑身上下的衣着都是上好的材料,一看就是出自大富之家。
  也难怪,毕竟是南郑附近屈指可数的豪强,良田财货伴当附户无数的大家族。
  “末吏杨松,见过刘府君。”杨松将双手环抱于额头之前,行鞠躬之礼。
  刘琦伸手,方要让他起身——却见杨松又突然跪倒在地,额头点于手掌之上,竟是行拜礼,虽后他直起腰背,手聚到了齐眉的地步,此为兴。
  这一套算是极为正规的拜礼,和普通的拜手或是稽首之礼的意义相差甚远。
  太正式了。
  刘琦颇为诧异地看着杨松,心念微转。
  “杨君这是为何?这般大礼,实在是没有必要,快快请起。”
  杨松站起了身,义正言辞地道:“杨某今日得遇英主,一时心喜难耐,故行参拜大礼认主。”
  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极为诚恳,至少从表面上看,是纯纯的发自内心,毫无生涩虚假之处。
  刘琦无奈地笑了。
  好么……先是一个张允,又是一个蔡瑁,如今又来了一个杨松,估计后续还会有他的兄长杨柏。
  这是奸臣开会的节奏。
  “杨君无需多礼,杨氏在汉中,可谓声名极盛,你如今得文仲业和张公祺联名举荐前来我军中,料想绝无差错,刘琦这如今有一大事,想要委托给杨君去办,不知杨君可愿为刘某分忧?”
  杨松闻言大喜过望,忙道:“末吏愿为主分忧。”
  杨松属于那种既贪婪又自私的机会主义者,苏固、张鲁等人占据汉中的时候,杨家人并没有向他们表示臣服,也没有表示依附,这是因为益州牧是刘焉,以身份而言,他才是最高统治者。
  而杨家人暂时还看不清楚蜀中格局的走向,而苏固和张鲁两个人本身也没甚背景,在杨家人看来,从他们身上委实拿不到什么好处。
  但到了刘琦占据汉中之后,益州的格局已经分外明朗。
  以刘焉目下的残破局面,早晚都会被刘琦兼并,此时的杨家若是再不主动对刘琦依附,就未免太不通晓事理了。
  故而杨柏主动向文聘表示臣服,并通过卢夫人向张鲁疏通关系,文聘如今已经是一郡之主了,为了汉中的稳定,他自然是要重用杨家人的。
  文聘在南郑征辟了杨柏的同时,还将杨松输送到了刘琦的军前。
  眼下的时局微妙,汉中虽与荆州相连,但南有刘焉独霸蜀中,北有关中与凉州的诸多军阀盘踞,刘琦也是刚刚占据汉中没有多久,为了保证汉中郡的稳定,他不能不用杨家人。
  当然,从这份谄媚的劲头上来看,杨松似不是什么善类,对于这种人,该怎么用,就很有讲究了。
  “我想派你出使,去帮我联络凉州的大豪强李傕,此人乃是董卓的爱将,手中握有兵权,我想与他联合办些要紧事,只是这行事还需机密,非得有能言善辩,又胆大细心之人,方可为之。”
  杨松听到这,一瞬间露出了些许犹豫之色。
  李傕是何等人?西凉军的战将,不说声名狼藉,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各个都是虎狼之徒!
  作为使者出使这样的人,安全么?
  但犹豫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杨松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富贵险中求!
  “末吏愿往。”
  “好,杨君果然赤诚,此事若成,我必厚待于君,那李傕与我也算有旧,当年我上雒之时,与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