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252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52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是擢升到县侯,而且这个县侯的食邑能不能兑现,吕布表示非常担心。
  “此事若成,董贼死后,请司徒保举布为大将军如何?”吕布的胃口很大,几乎都能够跟袁术看齐了。
  王允毕竟不是一般人,自然不可能答应吕布这么荒谬的条件,即使是忽悠他也不行。
  “大将军之位,自窦宪时起,皆为外戚虽任,虽位高权重,但少有善终之人,这位置可不好做,难道奉先也想步何进的后尘?”
  “这个……”吕布闻言犹豫了:“那就前将军吧,这是布最后的底线,不可再让了。”
  王允额首:“若能救出天子,老夫自当力谏。”
  高顺一直在旁边听着两个人如此高调的对白,终于忍不住出言道出一个关键的问题:“中郎将,咱们眼下可没有兵啊。”
  一句话,顿时将吕布说的蔫了。
  是啊……自己被董卓诓骗来美阳县养兵,只有高顺引领着陷阵营随身保护他,至于其他的并州军,眼下都在董卓的授意下,被张辽和魏续二人分瓜收编。
  吕布脸上的肌肉来回颤抖着,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笼罩在他的心中……光杆司令的滋味不好受呀。
  还想当前将军呢……屁股后面一个兵都没有,他倒是站的挺靠前。
  王允认真地盯着吕布:“奉先,你现在麾下有多少人马?”
  吕布脸上的肌肉略有抽动,道:“不瞒司徒,布如今麾下只有陷阵营不足千人,且大多为步卒,并州军主力在我受伤的时候,尽为老贼使计收编去了。”
  “千人?”王允捋着须子,回想着刘琦临让自己来时,授予吕布的计策,感慨道:“够了,够了。”
  “什么够了?”吕布有些没太明白。
  “这千余人,去拿下郿坞,想来是够了。”王允笑呵呵地道:“老夫与刘伯瑜此番邀请奉先联合,却不需你与我等夹击董卓,只要按照我们约定的时日,突袭郿坞,拿下董卓的后方,便足矣置董卓于死地矣。”
  “攻下郿坞。”吕布眯起了眼睛,露出了恍然的神色:“布明白了!”


第四百五十八章 决战
  吕布答应了王允联合的请求,但却没有让王允离开,他让陪同王允一起来的荆州军细作向刘琦通风报信,答应会配合刘琦夺取郿坞,但前提是要让刘琦先行动手。
  刘琦得到了吕布的回复之后感觉很满意。
  他并不需要吕布来帮他对付西凉军,因为对付西凉军的策略他已经有了。
  而吕布在他与董卓交锋的时候取下郿坞,就是在董卓的心窝上插上一把最锋利的刀。
  郿坞是董卓最大的心血,倾注了他的所有情感,郿坞的失守很有可能会击垮董卓的精神。
  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筹谋了。
  在刘琦的授意下,三军将士被庞德加紧操练,排练阵型,做好战斗准备。
  陈仓的大营中,各种陷阱和埋伏也在逐步有条不絮的进行安排着。
  所有的一切,只为和董卓来一场决战。
  ……
  县衙的书房内,刘琦和阎行对坐着。
  阎行的手中握着水盏,油灯的光芒暗淡,照在他的脸上让人看不清表情。
  “府君,一切顺利,那封仿造韩将军的书信被送到董卓的大营后,董卓派人暗中送来了诏书,现在就只等我先动手做内应了……府君,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刘琦拿起一个蜜果,放在口中轻轻的咀嚼着:“入秋了,天凉了,我找人算了,本月十八,乃是大吉之日,可战!”
  阎行沉稳地点了点头,道:“府君,我跟那些西凉豪强和羌帅,当如何解释此事?”
  “先不用通知他们,只把他们安排在外围,现在告知他们内情,一则容易走漏消息,二则你领军哗变之时,三军将士若是不乱,一定会被董卓查出破绽……要乱,也先从他们身上乱,回头咱们再行安抚便是了。”
  阎行点点头,道:“此事是也,若是要引大鱼上钩,总得有些真去当饵的……只是有一件事,末吏一直想不明白,还请府君替我解惑。”
  “请讲。”
  “府君,末吏想知道,为什么要让吕布去打郿坞,而不是派我们自己的人去……郿坞可是董卓所修葺的天下第一坞堡,当中的粮秣和财货不计其数!若有郿坞中的财货和粮秣作为支撑,再组建十万大军亦非不可能!”
  这话倒也不算夸张,毕竟建立军队的第一要务是要有人,而第二要务则是要有能养人的钱粮。
  郿坞中的财货,放眼天下,任何一个诸侯牧守怕是都会眼馋的紧。
  刘琦轻轻地放下了水觞,认真地道:“郿坞中的财货,我也知道何其贵重,但正因为如此,谁若是拿下了郿坞,谁便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我不能拿。”
  “众矢之的?”阎行有些没太明白。
  “袁绍,曹操,袁术……这些人在关东,可都是在紧紧的盯着关中的局势呢,这些人哪有一个省油的灯。”刘琦微笑着替阎行解释道。
  阎行也不是笨人,一瞬间就明白了刘琦的意思。
  “府君是打算让吕布来顶住这份祸患?”
  刘琦认真道:“袁绍和曹操虽然做的隐秘,但我荆楚的斥候数量可算是天下翘楚,他的行动瞒不了我,你不知道为了豢养如此庞大的谍报队伍,我每个月要往外掏多少铢大钱!但一切还是值得的……袁绍目下就在河东,枕戈待旦,准备随时攻入关中来渔翁得利。”
  “什么?”阎行闻言面色顿变。
  袁绍来了?
  刘琦接下来的话没有说,他只是估算了一下时辰,道:“彦明,去做你该做的事吧,不要在我这里耽搁的太久,若是被旁人知道了,多少有些不妙,眼下还不到你我过多接触的时候。”
  “唯!”
  阎行对于刘琦的命令倒是很听从,他抱拳起身,转身走出了书房。
  而刘琦则是低下头,用手指沾了沾水,轻轻的在桌面上划出了一个‘刘’字。
  他眼下心中有些权衡不定。
  这次布局,可算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在,他苦心筹谋,最终等到了这么一个可以一举击溃董卓的良机,这次机会若是把握的好,十多万的西凉军,说不定就会分崩离析,从天下第一强军的宝座上跌落下来。
  而天子也说不定会真的得救。
  但这样真的就是好事么?
  今后呢?怎么办。
  袁绍和曹操就在旁边枕戈待旦。
  依照曹操的心性,他必然是想拥立天子回他的地盘。
  至于袁绍?以他的立场而言,若是天子能‘不幸’死于战乱之中,对他而言或许会是再好不过了吧?
  天下名义上的君王没了,他姓袁的身为天下门阀的中流砥柱,登高一呼……
  想到这,刘琦头疼了。
  王允去美阳县找吕布的这几日,伏完一直在陈仓跟自己磨叽,让自己打败董卓之后,一定要奉迎天子前往雒阳,请刘表和刘琦父子以宗室之尊,扶天子保汉室云云……
  当然,伏完的话,刘琦完全就是当成屁来听的。
  就算是真要辅佐天子,他也会把天子迎驾回荆州,怎么可能将基业迁移至到雒阳这个四战之地。
  但关键的问题,是到底要不要奉迎天子?
  奉迎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确实是成就霸业的基础,但同时也是祸患的基础,成天众矢之的的基础。
  时间久了,等天子逐渐长大,越发对权力渴望,身为宗室的刘家父子……能像曹操那样,去极力的打压天子么?
  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那样就要做好与那些居心叵测的士族们对立的准备。
  对此刘琦不怕……但是,刘表能行么?
  五十多岁的人了,一心兴学,爱惜羽毛,看重虚名,自诩为名士……
  不可否认刘表是极有能力的人——但以他的清流作风以及党人名头,他能玩出董卓和曹操那样的手腕么?
  好像是不能。
  如果不能,那迎接天子到襄阳,就是给自己家挖坟墓的第一步。
  “很多事,都不像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啊。”刘琦笑呵呵的自言自语道:“罢了,且先能打赢董卓再说吧。”
  ……
  收到了“韩遂”响应自己的书信后,董卓亦是在秣马厉兵,随时等待驻扎在陈仓城中的阎行和马超起事。
  但这两个人一直都没有动静,弄的董卓心烦意乱。
  直到接到韩遂响应自己书信的第八日,阎行的细作才抵达了董卓的军营,告知董卓明日子时将起兵在陈仓县作乱,并以焚烧前寨为号,相邀董卓里应外合,击溃荆州军。
  董卓终于等到了这个日子。
  他发誓一定要把刘琦的脑袋拧下来当鞠踢。
  ……
  夜深邃,月牙挂上天空,漫天星斗的光芒散布在渭河之上,格外璀璨。
  董卓集中自己麾下最精锐的兵将,渡过渭河,来到了陈仓的东面,谨慎的观察着县城的情况。
  子时,隐隐的,董卓似乎能听到对面有所骚动。
  紧接着便见通红的火焰开始在陈仓县外的大营燃烧——彤红爬上了天际,隐隐的,似乎都能看见外寨的那些帐篷承受不住,在火光中“哗啦啦”的倒塌下去。
  董卓并没有着急派兵去打,而是在远处仔细地倾听观察,并派斥候不断的将情况向自己进行反馈。
  他常年行军,对于敌军真乱还是假乱,自然是能够分辨的出来的。
  很快,通过他自己的倾听和手下士兵们的汇报,董卓差不多能肯定对方是真的乱了。
  他兴奋的一拍战车,持剑起身,在夜空下冲着陈仓外燃烧的大寨一指,高声喝道:“儿郎们,杀敌!拿下刘家小儿的首级!”
  西凉军的骑兵擦踏着沙尘,如同滚滚洪流,碾压式地向着陈仓的大营铺天盖地的席卷过去。
  厮杀之声陡然大作,无数道身影从东面扎入了陈仓大寨,犹如滚动的浪潮。
  “杀啊!”
  “剿灭南贼!”
  “相国有令,尽屠之!”
  片片刀光在火焰中被举了起来,数不清的西凉军驰骋在陈仓的外寨,对那些慌乱的士卒们尽施手段。
  他们举刀乱剁,但凡是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事物,他们都绝不放过,冰冷的刀锋和长矛长戟,带起的是大片的鲜血与肉,有些人在仓促间奔逃,转眼手臂便飞了起来,人的哭声、惨叫声汇成一片。
  “相国!大捷,大捷!”
  斥候纵马来到董卓的战车前,禀报道:“我军先锋军已经冲破敌寨,就快杀入陈仓城下,对方城门外的的内寨也要失守,县内隐隐有喊杀声,定然敌军内讧在县城中厮杀!”
  “好!”董卓重重的一拍手:“阎行小儿做的甚是漂亮!速令并州军和杨定的中军主力,紧随前军杀入陈仓,务必将刘琦小儿的首级拿来见老夫,告诉他们,谁宰了刘琦,谁日后便是南阳郡之主!”


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光天,烽烟起
  天色愈浓,夜已深沉,战马厮鸣,兵戈碰撞的声音与人群呼喊的密集声响搅在了一起,马蹄如同滚滚轰雷震动着地面,随着董卓军的主力加入战团,这场交锋变得更加剧烈。
  冲锋的战马一段段的将陈仓城中的前营踏碎,又冲破了荆州军的后营,随着对手阵线进一步的收缩,敌军也已经冲到了陈仓县的东门之前。
  县城里面,隐隐的已经升起了火光,同时还伴随有喊杀之声在夜空中回荡,很显然对方已然内讧了。
  负责指挥的是西凉军中郎将杨定。
  杨定伸手活动了一下肩膀的筋骨,望着近在眼前的陈仓县,感受着那扑面而来的战斗气息,浑身热血沸腾。
  战意和信心在杨定的心中油然而生。
  他看着面前低矮的夯实土墙,心中充满了不屑。
  陈仓城环山临水,背依山脉,唯有东面可以强行进行攻击,但由于它的东面是一个土坡,且是居高临下的地势,所以只要建立足够坚固的营寨并设立重兵把守,那么想要攻上来,就要做出巨大的牺牲。
  可是如今,因为董卓所设的妙计,韩遂军的阎行已经在城内反叛,并乘着夜色烧掉了陈仓城前的前寨,己方的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了土坡,荆州军在东面的防御工势彻底损毁,而他们现在唯一所能依仗的,就是陈仓城外小小的土墙。
  县城的土墙又低又薄,而且看起来不甚结实。
  这样的土墙在杨定的眼中,就是形同虚设,他麾下的西凉兵可以轻而易举的攻下这座土墙。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凉兵完全可以放飞自我,肆意虐杀敌卒。
  杨定跟随董卓南征北战也有许多年了,什么样的战事对自己最为有利,他非常的清楚。
  只见他一挥手,对着传令兵恶狠狠地下令道:“擂鼓!攻城!”
  而县城之内,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障眼法而已。
  真正埋伏在城内的军士们此刻皆是枕戈待旦。
  前番刘宠赠送给刘琦的千把强弩,被分为三组,交付于千名极有经验的弩兵手中。
  刘琦亲自在中军督阵,他问甘宁道:“弓弩营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甘宁拱手抱拳道:“禀府君,所有的弓弩是今夜末吏亲自督促弩手们校验的,望山、机牙、钩心、弩身、箭矢,各部件正常无碍,皆可杀敌!”
  “那就去杀吧。”
  “唯!”
  ……
  而与此同时,西凉军将士们已经冲破了土城的大门,向着县城内快速行进。
  但是等待他们的,是在城内的道路上,早就已经准好的陷坑。
  “轰隆隆!”
  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隆”声响,便见冲在最前方的战马直接摔落到了被荆州军挖掘的陷坑中。
  坑底都是用刀削尖的竖立的锋利竹片,将上方跌落下来的人和马匹扎的浑身都是血窟窿,鲜血从人与马的身体中流了出来,在陷坑中流淌的到处都是。
  而县城之内,根本就不像是西凉兵想象中的混乱,荆州军枕戈待旦,等待着他们入瓮。
  正前方,是一整列的强弩军,在那些当头的西凉兵落入陷坑之后,强弩军开始给对方猛烈的射击。
  而那些被杨定瞧不上的城墙上,一排排的弓箭手亦是突然站立起来,他们在城墙下蹲着埋伏了好久,直到这个时候才终于现身。
  “止步!”杨定见状心中已经放声大叫起来。
  没有任何理由,那纯粹是一种战场上百死余生历练出来的直觉。
  但是下一刻,杨定惊呆了。
  黑压压的羽箭忽然间布满了天空。
  西凉军在城墙下的士兵们彼此惊呼着互相躲避,兵器与箭支相撞发出叮叮铛铛的声响,激烈的响声动人心魂。
  杨定在众人的保护中,向后挪动着。
  当他再次向前看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在这刹那之间,西凉军便已经是横七竖八的倒在了陈仓的城墙下。
  他们大多是死在止步的刹那,这时候的他们刚刚看见城上的弓兵,应该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就是在这失神的一刹那,那些蓄势待发弓箭就足矣取他们的性命了。
  陈仓城的优势,是在于虽然东面的陡坡虽然平坦,但宽度有限,可以说这就是一个限制了攻击一方阵型的狭窄地势,不论是能突破敌军或是能包夹敌军的,不管是什么样的阵法,在这个奇特的地势中完全都发挥不出作用。
  而冲进城中的西凉兵,更是大多数都死在了冲锋的路上。因为在那些陷坑的后面,正面接应他们的是可怕的荆州强弩兵。
  这些强弩是骑兵天生的克星,而且刘琦所用来执掌强弩兵的士卒们都是训练精良的战士,他们作战起来丝毫不乱,轮番换阵对冲进城的敌军进行突射,前阵的弩兵在屠杀西凉兵,而后阵的士卒则是在不紧不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