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216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16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寒门士子一开始还没有转换过劲头来,但很快的,便见他的脸色一变,然后便捂着肩膀头,哭嚎着蹲在了地上。
  其余的寒门子弟们见了,纷纷大惊失色,他们急忙奔上前去,想要将那士子从地上扶起来,但一碰他,便见他如同着了魔似的杀猪般的大叫。
  大家都慌张了……这是怎么回事?
  好半晌,方才有人终于弄明白了情况,高声呼喊道:“他们来了,李兄的肩膀脱臼了!”
  这一嗓子喊出来,将在场中人皆是弄的面色煞白,不敢相信的看向文聘,眼眸中一个个都充斥着恐惧之情。
  只是轻轻的把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就给人弄的脱臼,这可不是光有手劲就能做到的,同时还得是要有极为丰富的搏斗经验……非得是善于常年厮杀之人不可。
  文聘沉着脸,看向那些人的脸上,露出了不屑之色。
  “还有哪个想要试试?”
  整个院落中,再无一人敢和文聘正面冲突,鸦雀无声,只有那被弄脱臼的人的抽噎声。
  文聘见不再有人说话,遂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迈步走到那被弄脱臼的人面前,蹲下身子,伸手去抓他的胳膊。
  那人见状顿时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道:“汝要作甚?”
  文聘一脸默然地看着他,道:“休要啰嗦,再乱动就废汝另外一臂!”
  那寒门子弟瞬息间便不敢吭声了。
  文聘拿着他的胳膊,很是自然的向上一抬,便听那寒门士子一声高呼,疼的汗都流了下来。
  不过很快,那寒门士子便不再叫唤了,他伸手动了动胳膊,发现脱臼的地方已经被文聘给安上了。
  “你,你……”那寒门子弟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你什么你,都散步了!哪个再敢滞留,休怪某家翻脸。”
  这一下子,围在场间的这些人皆不敢再做言语,纷纷四散,场间竟然是不留一人。
  文聘转头看向那两名扶风郡人,喝道:“他们纵然是不对,但尔等适才言语之中咄咄逼迫,也未免太过,今日这事,汝二人便是遭了毒打,也在情理之中,毫不冤枉。”
  那适才与一众益州人打嘴炮的扶风郡人对着文聘拱手施礼,道:“若非看到将军,在下也断然不会与他们多做一句争执,在下所做之事,也不过是为了引将军注视而已。”
  文聘皱起眉:“汝焉知我是军中人?”
  那人笑道:“我等二人从扶风郡而来,这些年来我等在北地,不知见过多少西凉军中之人,军中将领身上的那股杀伐气质,与寻常之人大不相同,更兼将军身边有义舍中人相陪巡视,身份定然不俗,故枉加揣度,失礼之处,还请将军勿怪。”
  文聘皱起眉头:“我的身份如何,与尔等又有何关系?”
  那人笑道:“我二人初从扶风而来,虽是避难,却也不想埋没,若能得贵人赏识,委以器重,也算不负平生所学。”
  文聘闻言乐了:“某家长到这个岁数,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靠挨揍去博赏识的……汝二人姓甚名谁?”
  那人笑道:“在下扶风法正,这一位乃是我的同伴,亦是扶风人士,姓孟名达。”


第三百八十八章 蔡大家主动帮忙
  “扶风法正……”文聘默默的念叨了两句,然后摇了摇道:“我对汝等这些士林中人并不了解,你若真有才华,回头自去南郑自报履历,送名刺于郡署中,经过考察若确实是可用之才,郡署自会调用,与我何干。”
  法正面对文聘的冷漠好不尴尬,只是笑道:“我等虽对自身才华颇有信心,然还需将军替我等向汉中郡守多做引荐,毕竟世道如此,谁也是超脱不得的。”
  文聘心中哼了哼,暗道站在你面前的,便是信任的汉中郡守,还需做什么引荐?只是你自己心中不知罢了。
  不过文聘对法正这种不惜以伤害他人,得罪旁人的方式来彰显自己的方式很不喜欢。
  这样的人,有没有才他不清楚,但他肯定的是,法正着实是有些适才傲物,这个人怕是没什么善良的品性。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蔡琰漫步走了过来,对法正道:“法先生适才所言刘焉治蜀的弊政,小女子在一旁听了半晌,觉得先生所言确实是颇有见地,只是若是要改变这弊端,又当以何政替之,还请先生指点一二。”
  法正和孟达同时转头看向蔡琰,一时间皆是一愣。
  不想此处竟然有这般美丽气质又好的女子!
  此等绝色美人,二人还真就是头一次见,真是太养眼了。
  “不知小姐芳名?”法正拱手问道。
  蔡琰轻轻额首道:“小女子乃是长沙学宫的五业从事,此番奉刘荆州之命,携学宫典藏前来拜会刘府君,行至此处,乃与文将军听了先生适才之言,甚觉有理,深感先生远见卓识,蔡琰在荆楚之时,也见过不少当世奇才,却未见如同先生一般洞察时局者,故厚颜特来向先生请教。”
  蔡琰的名字虽然不像是当世名士那般的有名,但在经学治典以家族为祭奠传承的时代,其凭借其父蔡邕之名,其才女之名可谓传播于世,很多人都知道她。
  更兼当世能给学宫当从事的女子,放眼望去似乎也只有蔡琰一个,如今可算是天下闻名了。
  法正和孟达虽是扶风郡人,却也能知晓蔡琰的名字。
  法正略作思索后,大喜!
  他再度看向文聘,道:“不想在此能够见到蔡大家,实乃法某之大幸,适才闻蔡大家称这位将军姓文……莫不是昔日随刘伯瑜,北上护君的荆楚名将文仲业乎?”
  文聘暗道这法正反应倒是快。
  蔡琰微笑道:“小女子不才,愿听先生指教。”
  法正连连摆手道:“不敢,不敢……既然是蔡大家相询,那法某就先行献拙了。”
  说罢,便听法正笑呵呵地道:“刘焉功利心甚重,到了蜀中不修德政,先行强迫各方归顺,以强压人,至使蜀中法度混乱不堪,若想整顿此弊政,当先理强,后理弱,理强为力行法治,限打蜀中专权自恣者,理弱乃是扶持黔首,饮水灌溉,在益州平原上发展农耕,行法教化和一,法理并用,威德并行,以训章明法,劝善黜恶,方能使蜀中安泰。”
  蔡琰颇为惊讶地看着法正,惊道:“此些理论与我经学世家中人所秉持之道,大不相同,先生何许身份,竟敢出此言也?”
  法正微微一笑,摆手未言。
  反倒是一旁的孟达替他说话道:“蔡大家有所不知,我这位好友,乃是玄德先生之孙也。”
  蔡琰闻言大感惊奇。
  所谓的玄德先生,指的乃是扶风郡的名士法真,其人于诸子百家和谶纬之学造诣极高,乃是三辅名士,其人在四年前才刚刚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法真的名字,饶是蔡琰也如雷贯耳。
  她惊讶的看向孟达,奇道:“先生莫不是诓骗蔡琰?”
  孟达似是很满意美女的惊讶模样,得意洋洋的道:“此等大事,如何能随意就骗的?”
  他那副样子,仿佛他眼下吹嘘的并不是法正的爷爷,而是他自己的亲祖宗一样。
  蔡琰见孟达的样子不似作伪,遂奇道:“法先生既然乃是名士之后,那便是正统的经学世家子弟出身,凭你的出身和家室,只要能够在扶风郡弄到通行符传,入住各地的驿馆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为何却要住在这寒门子弟扎堆的义舍?”
  法正笑呵呵地道:“我虽能住驿馆……这义舍,我亦是头一次听闻,原先从未见过,故而心中好奇,特来一观。”
  蔡琰恍然道:“原来如此,想不到法先生倒也是好兴致……只是先生既是扶风郡的大族,如何会来了蜀中?”
  法正和孟达相互对视一眼,接着皆无奈地苦笑摇头。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是因为董卓在关中三辅等地搜牢过甚,强行敛财,动不动还杀人,眼下关中之地已经犹如一火坑一般,恨不能将当中的人全都生生烤死,法正和孟达这是代表家族,先行往汉中探路,意欲探明事情之后,举家迁移,来益州避祸的。
  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蔡琰心中泛起一丝对父亲蔡邕处境的担忧。
  却见她转头看向文聘,道:“文府君,这两位先生乃是三辅之大才,可让他们随我们一同前往南郑,引荐于刘君,想来必可为大功一件。”
  若是换成文聘自己碰见这两个人,就凭法正适才处理事情的方法,别说是将他引荐给刘琦,文聘连搭理都不会搭理他的。
  只是如今既然有蔡琰力捧,那文聘也不好不给蔡大家面子,于是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法正和孟达见文聘和蔡琰肯替他们引荐刘琦,着实是大喜过望。
  他们此番难来,既然是想要在蜀中安居,那就必然涉及到要投靠蜀中的某一势力。
  如今刘焉在益州,刘琦在汉中,两方一南一北成对立之势……
  但虽然是对立,可任谁都能看出,山阳刘氏在这场博弈之中,已经是大占上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刘焉在蜀中的基业早晚就要贡献给他人了。
  以法正的远见卓识,自然是要选择站队到山阳刘氏这一边。
  ……
  修整了一下之后,文聘等一行人再次出发,直奔南郑而走,而这一次他们的队伍中,则是又多了法正和孟达这两位北地人士。
  五日后,文聘一众抵达南郑后,刘琦在郡署热情的迎接了他。
  “仲业,好久不见,君之英气与当年无丝毫变化,依旧是这般英姿卓越,实在是让人羡煞。”刘琦笑着夸奖文聘。
  文聘还是老样子,被夸不喜,被骂不恼,仿佛什么事都与他无关一样,能够保持永远的淡定。
  “文某奉刘荆州之令,前来汉中就任郡守之职,文某此番能够得到这一方镇守之位,全赖府君竭力推荐,聘深感府君大恩,实无以为报。”
  刘琦笑着摇了摇头:“这次你可猜错了,今次全力保举你为郡守的人,乃是蔡德珪,与我无干的。”
  文聘淡淡一笑,也不多言。
  虽然是蔡瑁保举的他,但有些事文聘看破不说破。
  他也不是第一次认识蔡瑁,在襄阳的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彼此之间打的交道可是不少,文聘心里面终归还是跟明镜似的透亮。
  “府君,文某此番前来,并非一人,我奉刘荆州之命,保护一人来见府君……想必府君是知晓的吧?”
  刘琦微笑道:“是蔡大家跟你来了吧?她人在哪里?”
  “回禀府君,蔡大家在郡署前院,等候府君召见。”


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份的转换
  刘琦让人将蔡琰从院中请进了正厅之内。
  其实对于蔡琰,刘琦心中多少也有一些异样的情愫。
  毕竟蔡琰从雒阳前往荆州之后,在作书以及兴学宫等方面也着实是帮了刘琦不少的忙,而且蔡琰本身就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又有气质文采也好,性格温婉懂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事情,换成任何一个男人,对她没有想法那都是不现实的。
  哪个男人会对好女人没有想法?刘琦自然也不例外。
  但多少也是碍于她客居于荆楚的身份,加上其父蔡邕对荆州有恩,故而刘琦还是没有对蔡琰下手。
  刘大公子也有腼腆不太好意思的时候。
  不多时,便见蔡琰在一名伴当的带领下,进入了府厅,向着刘琦盈盈施礼。
  看到了蔡琰的装扮时,刘琦有些发懵,他认真地盯了她好一会,才发现眼前的这个女人竟然真的是那个他所认识的蔡琰。
  可此刻的她与刘琦印象中的蔡琰又完全不同,现在的蔡琰不再是身着深衣长裙,手撑小簦的温婉女子,而是一个身着猎户服饰,颇有些英姿飒爽之感的女人,再加上因为风吹日晒的缘故,她的两个小小的脸蛋上居然出现了两团可爱的红晕。
  “蔡大家,你如何打扮成了这幅样子?”刘琦颇有些不解地看着蔡琰道。
  蔡琰见了刘琦,不知为何,俏丽的脸颊上的那两团小小的红晕竟是又有些发红了。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现在见了这个男人,蔡琰就多少有些心跳加速的异样之感。
  或许是跟他们俩人当初在长沙时的那几次肌肤之亲有关系吧。
  她盈盈的冲着刘琦施了一礼,道:“蔡琰见过府君,许久未见,不知府君一向可好?”
  刘琦轻轻额首,道:“我自然是过的还不错,只是……看蔡大家这样子,似乎是过的有些狼狈了,怎么穿成这个样子?”
  一旁的文聘解释道:“山路难行,行军崎岖,蔡大家乘坐车撵,身穿长裙行路未免甚不方便,故在途中寻一猎物,出资买其妻衣,后虽至了安阳,却也未曾购置新衣,文某几番劝慰,蔡大家就是不听。”
  刘琦闻言笑了:“蔡大家,如今已是到了南郑,不会再有什么险路了,该穿什么衣服,便穿什么衣服吧,这等劣质服饰,岂非掉了你的身价?”
  但很显然,蔡琰却不似刘琦想的那么矫情。
  她笑嘻嘻地道:“别人能穿的衣服,小女子为何便穿不得了?我也不过普通人一个,旁人受得的苦,蔡琰自然也能受的。”
  刘琦心下感叹:这点我不跟你犟,历史上的你被匈奴抓走……那苦受的怕是比谁都多。
  说罢,却见蔡琰拽着自己的猎狐服饰,姿势优美的在刘琦面前盈盈转了一个圈,笑着道:“不好看么?”
  刘琦看见这般开朗的蔡琰,心情一瞬间也好了不少,直接出言道:“当然好看。”
  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似乎颇嫌暧昧,而厅中的文聘此刻就多少觉的有些尴尬了……他感觉自己很多余。
  刘琦和蔡琰也似乎是反应过来,两人适才的言语是有些不当。
  都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蔡琰的反应很快,她一瞬间就转移了刘,文二人的注意力,道:“刘府君,琰与文府君这次来的路上,在安阳义舍碰到了两名从扶风郡南迁的人物,此二人皆出身于扶风郡的望族,其中有一人乃是名士法真之孙,姓法名正,小女子与其相谈数句,深觉此人能力不俗,故特邀二人与我等同行,荐于府君。”
  “法正?”刘琦浑然没有想到蔡琰居然会说出这个名字,惊讶之余,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欣喜。
  益州目下的东州士中,确实没有法正和孟达这两个人的名字,想来应是尚未南迁至蜀,这倒是让刘琦很是惋惜了一番。
  不想机缘巧合,这两个人结伴入蜀,居然是让蔡琰给撞见了,而且还带到了自己的面前。
  若是刘琦不曾记错,陈寿在赞法正为可比拟曹操帐下郭嘉与程昱的人物,且善于奇谋,而且此人乃是刘备占据益州之后,协助拟定《蜀科》,算是军政两方皆有所长,颇具全才之能的俊杰人物。
  想不到蔡琰居然将他给拦截住了。
  真该好好奖励她一下。
  “既然是蔡大家特意向刘某所荐,那必是天下奇才,未知二人眼下何在?”
  不等蔡琰回话,文聘便拱手言道:“文某擅自做主,将二人安置于驿馆之内,只等府君召见。”
  刘琦点了点头,道:“既然是人才,那不可怠慢,我当亲自前往去见。”
  文聘显然没有想到这两个扶风郡人士居然会得到刘琦这般的重视,心中很是惊讶。
  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
  从打认识刘琦开始,刘琦这个人的行事就总是会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在对待人才这一方面,文聘一直都觉得刘琦远胜于常人,用人的手段和眼光,几乎超越了所有文聘所知晓的所有人。
  “既然如此,文某便引公子亲自去见。”
  刘琦转头看向蔡琰,笑道:“蔡大家奉严君之命,携新修撰的《汉书》《汉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