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201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201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没见到甘宁,也别无他法,只能是在甘宁的帐篷外席地而坐,百无聊赖的等待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突听一阵马蹄声响,其间隐隐还夹杂着铃铛声响起。
  那铃铛是甘宁独有的出场BGM,沈、娄二人自然是熟悉的。
  二人猛然抬头,却见一匹高头大马已经奔驰到了二人近前,那匹战马上,有一名身材魁梧,不着甲胄的大汉,正咧着大嘴,没心没肺地冲他们干笑。
  那汉子年纪不大,也就二十出头,打扮的极为花哨。
  他不着甲,身上穿着用蜀锦做成的罩服,还是大红蜀锦,看起来分外张扬,其头上别着一枚羽翎,且犹如青羌一般不束发,一脸的跋扈笑容,颇有些目中五人之势。
  这个人就是甘宁。
  他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太洒脱……极度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那种。
  甘宁纵马来到二人身边来回转了几圈后,然后方才歇马,笑呵呵地对二人道:“久劳二位在此久侯,且看某带什么回来与二位下酒?”
  说罢,便见甘宁冲着身后的随侍吹了个长长的口哨。
  这是他早年为祸害时,与他那些年轻的伴当之间养成的习惯,颇有些贼寇习性,但如今入仕了却也依旧未改。
  说实话,他也不是很想改。
  甘宁是汉朝的另类,在后世属于那种比较叛逆的年轻人,追求时髦时尚,喜欢那种耍酷时被别人瞩目的感觉。
  很快,便见那两名伴当策马驰骋到了甘宁面前,将马匹上的野物卸在了地上。
  那地上是好几只野鸡,以及数只被活捉的野兔。
  最令人诧异的,是还有一只小野猪。
  “哈哈哈,这附近的山间,某不甚熟悉,便只打到了这些,不过想来也够咱们今日好好喝上一大天的了!稍后某亲自将这些畜生拆剥,着人好好烹些美味于二公品尝!”
  沈弥低头看着那些野物。
  他心中明白,甘宁手段再高,捕猎的手法再是强,也不可能在清晨捉到这么多东西……特别是还有活兔子和野猪。
  看来,他应该是最近几天都在山中布置陷阱,才会有这样的成果。
  沈弥长叹口气,道:“甘郡丞,这都什么时候了?您如何还沉迷在这些小事上,殊不知刀斧已经架于脖颈之上,难道非要等它们砍将下来,兴霸才会有所醒悟?”
  甘宁哈哈大笑,道:“犯愁有什么用?人活一世,当活出个意气风发,活出个洒脱不羁!与其整日担心这些生生死死之事,倒不如快活一时是一时,何必过的这般愁苦?”
  说到这,甘宁翻身从战马上跃下,从地上揪住一只兔子,一把扭断了它的头,阴笑道:“活该你死的时候,你便是愁破了天,也合该你死!”
  说罢,他又将一只活兔子放开,任凭那兔子钻入林中消失不见。
  ”不该你死,你想死却也死不掉!又何必多虑?”
  娄发见甘宁拿兔子比喻自己,多少有些不快。
  沈弥摇了摇头,道:“兴霸此言,我不同意!若能有一线生机,则当需尽力争取,岂能放任不服顾,自家性命自己都不管了,谁人还能替咱们管?”
  说罢,便见沈弥从甘宁手中取过那只死兔,扔在了一边。
  甘宁翻了翻白眼,暗自嘀咕一声:“甚是无趣!”
  然后便见他抻了抻懒腰,道:“二位有何话讲?”
  娄发急忙道:“兴霸,刘伯瑜的兵马已到江关,你知也不知?”
  甘宁长长的打了个哈欠,道:“知道啊,到了又能如何?”
  沈弥急忙道:“这可是一个天赐良机,刘伯瑜乃我等盟友,我等当初在蜀郡驱逐刘璋,背叛刘焉,就是刘景升派人挑唆的,如今我等有难,他理当来救!”
  甘宁长长的打了个哈欠,道:“来了又如何?他可是能打通的了江关之路?”
  沈弥闻言一愣:“那倒是没有。”
  甘宁一摊手,道:“这不就得了?他刘伯瑜来了又能如何?江关何等险要之地,非等闲破之,他一介竖子,来了又有何用?空自望关兴叹尔。”
  娄发犹豫道:“可是、可是刘琦近两年来声名鹊起,且替刘表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诚可谓青年儒将,此等人物……想来肯定是有办法攻破险关的吧?”
  甘宁轻轻的哼了一哼:“你们想的倒是容易,我来告诉你们,那刘伯瑜攻破险关的办法,也无外乎是派人去江关与严镛谈判,想办法说服于他。”
  沈弥和娄发一愣。
  “兴霸如何知晓?”
  “嘿嘿,某自有探报可知!那刘伯瑜的使者昨夜已经进了关隘,目下正与严镛磋商,估计是想劝降……以严老匹夫的性情,又岂能降他?二位还是不要多做美梦了!”
  说到这,却见甘宁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区区竖子而已,能有多大能耐?便是与某数万兵将,也未必能攻克江关,何况是他?”
  娄发虽然已经是信了甘宁所说,但听他这么说还是极度不悦。
  “兴霸,说话勿要太满。”
  甘宁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娄兄,不是某瞧不起那小儿……派人说服严镛姑且不算,他若是果真能以兵势打破江关,某家便自着妇人服饰,去他面前当面拜服!”
  娄发使劲的摆了摆手,道:“你可勿要在我等面前随意立誓,此些事需与我等无关。”
  甘宁哈哈大笑:“开个玩笑而已……二位勿急,某家也并不是浑不怕死之人,若是这江关当真突破不出,我等便转回兵势,返回犍为郡,投靠任岐便是……至于刘伯瑜这边,唉!真是无需抱太大的希望。”


第三百六十章 荀攸的三策
  江关之内。
  经过连续两日与麾下的司马、军候的商讨,严镛终于下了最后的决断。
  他麾下众将大部分都是请严镛按照刘琦的要求,放甘宁出关,如此便可以在保全江关安全的前提下,同时还不给严镛本人惹麻烦,至少不会让他被刘焉寻借口谋害。
  严镛知道手下这些人说的很对,无论是于公于私,刘范死在江关之下,对关内的任何人都不会有丁点好处。
  打从当初贾诩将刘范送到刘琦手里的那一刻,益州人就注定将一直处于被动了。
  严镛是个性格耿直的人,道理他明白,但他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但面对手下一众司马、军候的苦苦哀求,他最终也只能认栽。
  毕竟,江关不是他一个人的江关。
  “罢了,罢了,老夫一生不曾让人这般威胁,今日便算是栽在了刘伯瑜的手中……那就放甘宁出关吧!算是用他一个人,换我江关的安宁。”
  一众司马和军候听了严镛之言,这才长舒口气,众人一同拱手高呼:“都尉英明!”
  严镛似乎对这般称赞并不感冒,他语气低落地道:“既如此定了,那明日便让吴懿回返荆州军大营,让他说于刘伯瑜——荆州兵马需先行撤兵,待其兵马离开益州境后,某自会放甘宁出关。”
  “诺!”
  严镛手下的人,都知道严镛此法颇为稳妥。
  毕竟若是先放甘宁出蜀,谁知道刘琦会不会背信弃义,依旧守死在江关之下?
  己方只需要待刘琦撤兵的同时,一面放出甘宁,一面将消息送回绵竹,请刘焉裁定,如此日后即使荆州军去而复返,再在关前用刘范威胁严镛,那一切事情也将有刘焉自己承担,再与关内士兵无关了。
  事情议定之后,严镛几日来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是落了下来。
  连续两日都不曾睡个好觉了,今日总算是可以安枕了。
  毕竟他也是快六十岁的年纪了,连续休息不好,对身体的损伤是很大的。
  而江关内的诸位司马和军候在得到了确实消息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一夜,关内的将士们心中都很放松。
  但是……
  子时时分,天色一片漆黑,月明星稀,江上的涛涛水流声响彻两旁的峡谷,在月光照射下的江关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星空下,抬着云梯并手持沙袋的荆州士兵们,在夜色中缓缓向江关移动着。
  他们小心翼翼的按着顺序向江关之地潜伏着,而身为主将的刘琦,则是坐镇后方,手持宽柄剑,认真地打量着对面的那座雄伟关隘。
  少时,却见刘琦转头,看向黄忠,太史慈,魏延道:“三位校尉,此番用多久可以拿下江关?”
  黄忠朗声道:“若是换成平时,以目下之势若要突破江关,恐损失甚巨,但如今,严镛以为我等与其谈判,连续在关内协议商定,三军懈怠,正是抢关良机,黄某愿以一个时辰为限,一个时辰过后,某必拿下江关门墙,已宽府君之心!”
  刘琦仰头看向远处那座雄伟的关隘,深吸口气道:“去吧!火速抢关,早成大功!”
  “杀!”
  “杀!”
  “杀!”
  ……
  江关之内,严镛正斜靠在床榻之上,脑袋一点一点的往下耸拉着。
  这几日严镛因为刘琦兵临关下,心中一直被琐事牵绊着,如今终于有了定论,他也算是有时间可以处理一下关中的军务了。
  但他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几日下来劳累过甚,他也是坚持不住了。
  沉睡之中,关外的喊杀之声隐隐约约的传来,将沉睡中的严镛吵的眉头微皱。
  严镛起初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但很快,他就突然惊醒,猛然从床榻上起身,大步流星的冲向门外。
  出了门外,遥望远处,却见东面的关隘下火光大盛,喊杀声震天,
  关隘之上,此刻有很多的荆州军士兵已经攀爬上了城墙,正在与己方城墙上的守备军死战。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别部司马匆匆的跑到严镛面前,急切地对他喊道:“都尉,荆州军乘夜快速袭关,并组织用攻城撸和艨艟攻打水陆两门,眼下陆门被将士们用拱柱顶住,暂未失守,但水门乃是网状,被对方临近泼油点燃,已近半毁之势!现在不光是城头,水门处也有荆州军逆流冲杀进来了!“
  严镛用手重重的一拳打在门框上,他的手因为用力过猛而受伤,鲜血直流,但看其表情,却是丝毫不以手上的伤为意。
  “老夫在益州领兵多年,想不到今日居然栽在竖子手中……吴懿人呢?他人何在?”
  那别部司马急忙道:“眼下三军将士都在奋力抵御荆州军士卒,却是哪里还有人顾的上他?”
  严镛深深的吸了口气,然后突然喝道:“取某刀来!老夫亲自去关上与楚贼决一生死!”
  ……
  其实,今夜的战略完全是出自于荀攸的手笔。
  刘琦的本意,是一开始打算试着派人说服严镛,让其献降。
  但对于说严镛出关这件事,刘琦心中并不太抱有太大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荀攸当时给刘琦罗列出了上中下三条计策。
  下策,就是继续派人说服严镛,陈述以厉害,若真能得严镛归顺,则大事可定。
  但很显然,之所以说是下策,就是因为说服严镛的成功率太低了。
  荀攸的中策,是让刘琦派遣一名东州士入关,用刘范作为筹码威胁严镛,让他妥协开关,放甘宁出来。
  如此虽然拿不下江关,却也可以成功的将甘宁从关内迎接出来,当然这条计策也是有风险的,身为一关都尉的严镛必然不会轻易答应刘琦的要求,需要多做商议筹谋,而筹谋一旦多了,就会有失败的可能性。
  至于上策,就是在履行中策的途中,乘着对方以为己方确实是想跟严镛真心谈判,营救甘宁,然后措不及防,突发攻势,抢夺关隘,一举将江关和白帝城都掌握在己方的手中。
  当然,上策的风险性最高,可一旦成功,不论是甘宁还是东向进入蜀中的门户,就都掌握在刘琦的手中了。
  而刘琦只是略做思考之后,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上策。
  兵者,凶器也!谁能保证行军打仗就一定是安全的,一点风险不冒。
  能够在可控范围内,保证最大的收益,那在刘琦看来就是值得的。
  江关、白帝城、甘宁……他统统都要!
  ……
  与此同时,江关之西。
  “兴霸,你看!江关上起火了!”
  甘宁在娄发的引导下,急匆匆地来到他们驻扎的山头,向着江关上望去……
  眼眸前见火光冲天,耳闻喊杀声震动四野,关上的形势任谁都能看出来,是前所未有的大乱。
  饶是平日里放荡不羁,行事没深没浅的甘宁,此刻也不由看愣了。
  少时,方听他喃喃地念叨了一句:“这姓刘的小子,居然还当真率兵去打江关了?”
  娄发道:“何止是打!看这架势,怕是荆州军已然是冲进了关隘占了上风了!”
  甘宁“啧啧”叹道:“真真让人惊诧!”
  沈弥在一旁急道:“兴霸,此乃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眼下乘着严镛与荆州军在关前血战,咱们整备兵马,乘势抢攻入关,或可逃脱大难!”
  娄发道:“此言甚是在理!”
  甘宁只是略微出神,接着便又露出了他那自信的笑容:“好!且看某斩了严镛老贼,以报往昔之耻!”
  说罢,便见甘宁转过头,冲着他身后的亲卫们喊道:“招呼各曲屯将士,莫要再睡了!全军集结,各持军械随某攻关!帐篷辎重等物都不需要了!全军轻装上阵!”
  娄发闻言不由大惊:“这么许多辎重,说不要便不要了?”
  甘宁从腰间拔出随身的环首刀,笑道:“当此时节,还管他什么辎重,若能得出升天,日后率兵杀回蜀中,什么财货咱们拿不到……眼下最重要的,是杀出去!”
  “杀!”
  “杀!”
  “杀!”
  ……
  此时,江关之上,数不清的荆州军士兵已经开始陆续攀爬上了城头,而关内的蜀军亦是已经在城头上布防完毕,双方在城上和城下的河道中展开了一场血战。
  负责攀爬城头的部队乃是魏延和黄忠所部。
  此番征战,黄忠身为南郡本部的重镇,自然是要做以表率,给魏延或是太史慈这样的后辈当个榜样式的人物。
  黄忠亲自坐镇于城下,指挥一众兵卒们攀爬城头,攻坚克难,力争在短时间内拿下关隘,打通进兵白帝城的道路。
  也正是因为他的坐镇和妥善指挥,才使得三军将士们奋勇争先,在最短的时间内压制住了江关的城头。
  然黄忠虽然是镇军之将,却多少也有些弱点……
  “那是何人?”
  黄忠眼睛一眯,仔细地看着城墙上,一名正在奋力攀爬云梯的威武少年,脸上尽是惊愕。
  黄忠身边,一名跟随他多年的老兵低声道:“校尉,那不是绪正公子么。”
  黄忠的心微微提了起来。
  果然是黄叙!
  大战前,黄忠便听说黄叙目下在邢道荣所部任屯长,而邢道荣所部算是魏延所统领的水字营中比较受重用的一部,此番大战必然会被委以重任。
  照这个情形来看,应是邢道荣所部目下已经被魏延下令开始攻关了。
  虽然知道这不过是大战中的常理,但黄叙毕竟是黄忠的亲生儿子,黄忠的心焉能不揪?
  看着亲子身先士卒,自己却在后阵指挥,黄忠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无论是有多高的军职,也不能抹杀掉为人父母的那种爱子之心。
  “校尉!校尉!”
  一阵急切的喊声将黄忠从遐想中拽回了现实。
  “怎么?”
  却见黄忠的战马前,一名斥候认真的向着他拱手道:“校尉,前阵攀登上城的士卒后继无力,没有支援,若如此怕是城上的先行军要坚持不住了!”
  黄忠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头:“我军士卒早已攀上关卡,打开通路,如何会后继乏力?”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