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

第178章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78章

小说: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琦淡淡一笑,道:“论及能力,大司马,陈王,刘君郎还有我父亲,皆是宗亲中的翘楚,我所不及,但是若要比之下一代……刘琦自信无人可与我相提并论,公达先生,做人一定要看的远,看的长久,您说是也不是?”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刘琦见张机
  荀攸在听了刘琦的话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年轻人确实说到了点子上。
  刘氏宗亲与世家门阀、士族群体,多少来一直在这大汉朝的天下间彼此互相争夺政治权柄,虽然士族的力量一直都是在占据着上风,但汉室宗亲的势力一直也不容忽视。
  如今群雄割据,刘氏宗亲的整体实力并不弱,只是就像是刘琦所言……刘宠,刘焉,刘表,刘虞的年纪都普遍较大,这几个州牧和诸侯王的岁数加起来差不多都快两百多岁了,他们就是再长寿再有能力,能够在这个世间存活的时间,仔细算起来最多也不过是十多年了。
  就算是他们都是属王八的,都能再活二十年三十年,但那个时候他们又能够怎么样呢?
  一个个风烛残年,说话走路都不利索,对于这个每一日都在不断变化着的天下而言,六七十的年纪,无论是思想还是胆略,都会变弱,他们都折腾不起什么太大的风浪了。
  所以,这大汉的天下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很明显还得要看各派势力的下一任继承人是个什么德行。
  就目前的这个情况来看,这天下间目前最为有能力的人青年俊秀,毫无疑问以刘琦为最。
  能力、官职、声望虽然不是最强的,但他最重要的优势,是刘琦的年纪太小了,和平时期很多像是他这个年纪的人,还在雒阳的郎署排大队等候任实缺呢。
  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和优势!
  荀攸也知道什么样的人主最有优势,刘琦虽然不是目下最强的选择,但毫无疑问,是最有潜力的选择。
  沉默了半晌之后,荀攸终于开口道:“府君既有此深情厚谊,荀攸若是再行推却,就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这话虽然说得不是那般的直接,但任谁都能听明白其话中的深刻涵义。
  刘琦闻言笑了,他站起身,冲着荀攸作揖,道:“公达先生,刘琦在此深感先生厚意,先生肯来新野,刘琦深感安慰,愿以师礼待之。”
  荀攸急忙让开身体,道:“不敢承府君这般厚意。”
  ……
  一夜下来,两人就天下大势聊了不少,彼此的思维多有交叉火花,颇为投机。
  眼看着天色即将发亮,刘琦方才从荀攸的房间内退出来,而靠在一旁的李典明显是困得不行,打着哈欠留着眼泪,看见刘琦走了出来,李典一个激灵,急忙站直了身体。
  刘琦的嘴角露出了微笑:“怎么?困了?”
  李典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多少有些……伯瑜,情况如何?那荀公达可是答应征辟了?”
  刘琦淡然一笑,未做言语,但他的表情显然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典见状不由大喜过望,拱手道:“恭喜府君,府君果非寻常人,一出马便说服了荀氏中人,可绝非寻常人可比。”
  刘琦冲着李典勾了勾手指,二人便离开了荀攸的房间。
  “不曾想果如府君所言,这荀公达确实是有所犹豫,因而故意言之要思虑一夜,却是要用这一夜来等府君前来说服于他……只是很简单的事情,他怎非要故弄玄虚整这些事。”
  刘琦微微一笑,道:“名士么,不搞些名堂出来,岂不是体现不出这两个字的威势?”
  李典颇感兴趣的问道:“府君,若是你不曾揣度到荀攸的意思,今夜不曾来此寻他谈心,他又该如何处置此事?”
  刘琦笑呵呵地道:“其实这也是他对我的一个考验,我若是看不出他的意思,荀公达只怕再是也不会与我有所深交了。”
  李典恍然的点了点头。
  ……
  下午,荀攸找到了荀表,向他陈述了自己准备接受刘琦的征辟,前往荆州辅助刘琦的事情。
  荀表认真的听取了荀攸的理由,当即表示赞同。
  荀彧和荀谌一支已经北上去支持袁绍了,身为天下门阀之首的袁绍府中已经有了荀氏中人,可如今宗亲势力之中,却还没有荀氏中人的身影。
  如今荀攸接受刘琦征辟,在一定程度而言,则是弥补了荀家在宗亲势力中欠缺影响力的这个不足。
  荀表对荀攸表示,日后颍阴荀氏,也会尽量集中一部分资源,来支持荀攸在荆州的发展。
  ……
  再次日,刘琦吊丧完毕,准备离开荀府,而荀攸亦是相随。
  见荀攸随行,刘琦当即表示,愿意征辟荀攸为郡主簿,并相助自己参赞军机。
  刘琦和荀攸拜别了荀表等人,转回自己兵马的屯扎之地。
  他在去荀府吊丧之前,曾派人在颍川附近打探张机的消息,目下已经有了眉目……
  蔡觅见了刘琦回来,一脸喜色,她急忙拉住刘琦,也不问刘琦在荀府办事办的怎么样了,而是一脸兴奋地道:“少郎君,你派出去的斥候,已经查探到张机之所在了!”
  眼见蔡觅这般兴奋,刘琦也不由替她感到高兴。
  “张机在哪里?”
  蔡觅急忙道:“军中斥候回报说,张机就在离咱们只有两百里的乡中,为有疾障的黔首治病……少郎君,咱们也去吧!”
  “咱们也去?”刘琦闻言微微一愣,接着道:“我觉得派人去将张仲景请往新野,亲自问病,或许才妥当吧?毕竟新野那边,还有一些公务需要我主持。”
  蔡觅闻言,使劲的摇了摇头:“既然是有求于神医,那如何可派人随意相召,当你我亲自去走一趟,方显真诚,如此神医为我诊断之时,也会多上心些。”
  刘琦仔细想了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左右都已经来了颍川,既然可以为了荀攸而亲自跑一趟荀府吊丧,那又如何不能为了张机亲自跑一趟呢?
  刘琦遂再次引众人,前往斥候所探听到的张机所在之处。
  张机目下所在的乡中乃是在颍阴往西二百里处,乡中有一村落,名为五里村,聚集着百户人丁。
  值此时节,这村落中的百姓,很多人都得了痢疾,原因乃是因为前番中原大战,各方势力纷纷进入豫州境内,更有本地黄巾开始借机四处劫杀,导故而致了村中水源的上游地界被死尸填满,水源被污染后,导致下游村落中的齐民黔首因此得病。
  那里的乡民很多人都染了腹疼,呕吐,浑身冒汗,发烧,最严重的是腹泻。
  刘琦等人走进乡间的时候,却见那乡间一片死气沉沉,很多村民蹲在道旁,亦或是田亩旁,愁眉不展。
  刘琦派人去向村民们打听张仲景的所在,不曾想一问居然就知道了。
  斥候回来先向刘琦禀报,然后便引着他们顺着大路,走向了一处房前。
  谁曾想,那房前居然蹲着老多的人,正在争相往里面观望。
  李典率领一众人等直接上前,围观的百姓们见有官兵打扮的人来了,不敢再继续围观逗留,纷纷四散,给刘琦等一众人留下了道路。
  一名老者亦步亦趋的走上前,对从高马上翻身而下的刘琦施礼。
  “不敢问贵人姓氏?”
  刘琦走到他的面前,微微一笑,道:“我亦是不过一普通求医者而已,当不得贵人二字,敢问老丈,仲景神医可是在里面?”
  老者见刘琦虽然率领着一大群全副武装的郡兵莅临,但却毫无架子,行为和蔼,举止有度,这心方才放下来。
  他叹息道:“贵人有所不知,这村内百户人家,最近一段时间不知为何,几乎是家家都有得了痢症之人,十日之内,居然连续疼死十七八个,闹的是人心惶惶不得安宁,张神医正在附近,闻我村内疫疾,便连忙赶来医治……这不,这间屋内却是有一名重患,此刻正被仲景神医救治呢。”
  刘琦转头四顾,看向周围围绕在旁的那些村民,道:“既然是屋内中人有病,那为何还要围着这么多人?”
  老者叹道:“这些人,都是家中有人感疾者,特在此等候张神医瞧完病,请神医去他们各自家中为亲人诊疾,大伙却是都急的紧呢。”
  刘琦诧异的环顾四周,看向周围那些脸上皆有苦涩面容的百姓,道:“这么多人?家里都有得病的?”
  老者长叹口气,缓缓的点了点头。
  “都是闹了痢症?”
  “是。”
  刘琦沉默了片刻,遂吩咐李典道:“护住门口。”
  说罢,便领着两名荆武卒迈步走进了那处房舍。
  围观的百姓们都是在焦急的等待着张仲景,如今见刘琦居然插队,而且还不守规矩擅自入内,不由都有些恼火。
  但还没等发作,便见李典等一众甲士已经迈步上前,壁垒森严的将门口护持住。
  李典的眼神凌厉,来回扫视了众人一圈,当中恐吓之情甚重。
  一见这些人的架势,那些想要表达不满的黔首们纷纷将话都咽了回去,不敢胡乱言语。
  老者望向刘琦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年头,普通百姓的人命如狗,任凭你再是着急的事情,但凡是碰见了贵人,亦要退避三舍让位出来。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理。
  ……
  刘琦走进了屋内,却见屋子内,一个中年汉子躺床榻上,紧闭双眸,咬紧牙关,疼的浑身发抖。
  而他旁边则是守着一个老妇人,正在叹息流泪不止。
  至于那中年汉子的床榻边,此刻正坐着一名中年人,正皱眉看着在床榻上,一直疼痛不止的汉子,眉头紧皱,似有些犯愁。
  刘琦走上前去,低头看了看那躺在床榻上的汉子,却见他此刻疼的全身发抖,两只手都捂在肚子上,嘴角还有白沫,隐隐的还似在呕吐,只是吐不出东西。
  “这是何样病状?”刘琦慢悠悠地开口道。
  那坐在床榻边的中年人正是张机,张仲景,被刘琦一喊,张仲景顿时吓了一跳,他疑惑地转头看去,却见问话的是一个身着华贵,其实不凡的年轻人。
  但刘琦的这身行头,或许能够吓唬的住别人,但却吓唬不了张机。
  毕竟,张机当年也是长沙郡守出身,两千石高官,身份不在刘琦之下。
  人家可是见过世面的!
  张机打量了刘琦一会,也不问他是谁,只是慢悠悠地道:“脉浮而舌苔白腻,也是喝了附近河溪的水导致如此。”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问道:“可是痢疾吗?”
  张机淡淡言道:“自然是的,眼下这村中大部分人都因误饮了腐水而患了此症,大多症状皆是腹泻,而且每一次都是泻的过净过劲,都是泻的连床都下不了。”
  刘琦恍然的点了点头,道:“神医可有高招治他?”
  张机皱眉道:“我已经给村里的人开了药方,虽然有一些身体硬朗的康健了,但大部分人还是受困于疾……此人昨日服了两副药,不但没有好转,反倒是泻的更厉害了,所以老夫专门来此守着,也好根据情形判断病症。”
  刘琦根据情况,恍然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我看门外有那么多人正在排队,等着张神医给他们家人看病,可张神医却不理会他们,单单在此为一个人诊断?若是那些人的家属病人有个三长两短,又该如何是好?”
  张机皱了皱眉,颇有些疑惑地看向刘琦。
  这小子是何人,擅自进屋不说,还一个劲的问这问那,指手画脚的,没看见老夫在这办正事呢嘛!
  心中虽然不满,但张机本人却极有涵养,他叹息道:“外面那些人的家属,和此人的病症差不多,他们的病老夫也都挨个看过,亦是开过药,但却无实效,想来应还是方子的辩证不对,需要调换方子中的用药,此人眼下病已至急,多少比他人能够看出更多端倪,若是能通过他的病症看出一二眉目,外面那些人的家眷便也有救了,我若是挨个去他们那挨家挨户的看病,开的药方也还是原先的药方,不但一个都治不好,还会耽误时辰,索性不如盯住一个,一通百通。”
  刘琦感慨地叹道:“张神医真是医者仁心,只可惜您想的虽然好,但外面那些百姓怕是未必理解神医一番苦心,若是迁延的时间长了,只怕会有怨言,致使神医名声受累。”
  张机淡淡道:“我以救人为主,又不图虚名,名声受累又有何患?关键是推出药方治病才是正经大事……对了,阁下问了这么多?不知君乃何人?”
  “在下山阳刘琦,见过张神医。”
  张机闻言心中顿时一紧!
  他就是刘琦?
  杀了自己族中人张方和张羡的那个人?


第三百三十三章 请神医看病
  张机也是南阳郡张氏中人,与张羡和张方份属同门,三个人之间虽然不是同枝,但毕竟都是张氏中人,彼此间多少还是有些交集的……虽然这交集不多,但从根上论,他们还是亲人。
  张机也是南阳郡张氏中人,与张羡和张方份属同门,三个人之间虽然不是同枝,但毕竟都是张氏中人,彼此间多少还是有些交集的……虽然这交集不多,但从根上论,他们还是亲人。
  在这个宗法社会,家族的利益重于一切,甚至包括国家利益也无法跟宗族利益相比。
  哪怕张机和张羡不熟,但换成普通人,在知晓刘琦弄死了自己族人的那一刻,就已经有足够的理由和刘琦老死不相往来了。
  张机深深的看了刘琦半晌,突然扭过头去,继续观察那名躺在床榻上的病人,不搭理刘琦。
  张机的反应,似乎是在刘琦的意料之中。他微笑着问张机道:“刘某已经自报家门了,可张神医却为何对我不理不睬?”张机这一次瞅都不瞅刘琦一眼,只是很平淡的言道:“若是府君处在张某人的位置上,可是能对你理睬的起来么?”刘琦认真地点了点头,道:“我与南阳郡张家有仇,神医不愿理我却还真是有那么些许的道理。”
  “哎呦……!”就两人说话的时候,却见床榻上的那名病人突然高呼一声,捂着肚子痛苦的抽搐起来,嘴中呜呜哇哇的发出嚎叫声,让人听着心情莫名的紧张难受。
  张机的神情一瞬间绷紧了,他定定的看着那床榻上的病人,低声问道:“想如厕?”那病人疼的满头都是虚汗,费劲的点头,随口应承了一声,便见他突然面色一阵僵硬……紧接着,一阵巨大放屁的声响如同连珠炮一般在他的身后涌起。
  一股恶臭弥漫在屋内的空气之中。却是那汉子身体过于虚弱,不能起身排泄,直接拉在了床榻上。
  汉子一边排泄,一边浑身发抖,他牙关紧咬,上下来回打着哆嗦。旁边的老妇人看到自己的儿子这般的难受,不由痛彻心扉,忍不住抽噎了起来。
  张机站起身,走到那汉子的身后,替他褪下了裤子,皱眉仔细去看他臀部的排泄物。
  刘琦站着老远,都能闻到那股恶臭味,但此刻的张机,一张老脸几乎都能贴到了那男子的屁股上。
  刘琦看的不由头皮发麻,心中暗暗感慨张机果然是医者仁心,为了给人看病,居然能做到这般地步……张机似乎对恶臭没有感觉,他仔细的盯着那滩便便的形状和色泽,就差用手指头沾沾尝一口了。
  少时,却见他直起身,疑惑地道:“明明就是热痢之病,症状全对,为何偏偏就是用了药也不见效呢?”说罢,张机站起身,又走到自己的药箱前,从里面取出了自己专门为这次热痢病开出的药房,仔细地研究了起来。
  “芍药,甘草,辅以芩、连、柏等药,这方子是老夫反复辩证过的,应该是不会错的,可为何不甚好用……唉!”张机正暗自嘀咕的时候,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