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亮剑开始崛起-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给?”
丁伟有些诧异。
虽然这是妥妥的背叛盟友,几乎等于开战,但既然是欧美干出来的事情,他就不觉得奇怪了,哪怕现在自己这边实力起来了,但那群人已经骨子的心态依旧没有摆正,骨子里依旧觉得他们是人上人,狂妄自大,觉得他们才是世界的主人,他们制定的规则,别人必须遵守,但自己嘛,有好处就遵守,没好处就撕毁。
所谓的契约精神,不过是遵从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而已。
当年英国人法国人在滇缅公路那边干的事,很是说明这一点。
很难想象,美国佬免费支援山本和岗村五万多吨武器和弹药还有各种物资,哪怕是为了恶心自己。
“换了一个山本。”
李云龙嗤笑一声。
“一个山本!?”
丁伟嘴角一抽抽。
奇怪的单位又增加了。
坂田因为过于出名,当初在部队里传的沸沸扬扬,如今已经广为流传,甚至不少粮食商人掮客在谈生意的时候,也随口蹦出来一个坂田。
现在又来了一个山本。
“你打算怎么办?”
丁伟问道。
美国佬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搞事,以李大团长的作风,不可能受这个气,如今自己这边,也不是当来了,有本事反击了。
“嘿嘿嘿····”
李大团长嘿嘿一笑:
“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美国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搞事,拱火,那么,他就在美国人后花园拱火,看谁会拱,看谁后院更怕失火。
“不过。”
说着,他突然顿了一下:
“咱们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先严厉抗议一下吧,占据个道德制高点再动手。”
“····”
丁伟一时无言。
这话是没错,但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估摸着,又是和
“美国佬找了手下动手。”
李云龙拖着下巴,目光思索:
“咱们也该学一学,不能什么事都自己上,得培养小弟了。”
说着,他将目光投向了远东,然后又慢慢移动到不久前拿下来的半岛。
小弟呢,最好有两个,而且互相看不对眼的那种。
“对了。”
丁伟突然问道:
“大师馆的事情,你打算怎么办?”
根据陈老板的情报,这次事件明显是美利坚官方背后推手的,但发生在美利坚本土,看上去似乎只是一次骚乱而已。
“怎么办?”
李云龙笑了出来,笑的很得意,笑的很经典,一口大白牙外漏:
“嘿嘿嘿····”
丁伟顿时明白了。
李云龙这是打算放大招了。
按下心里的好奇,丁伟没有继续询问,他准备好好看一场大大戏。
······
渤海湾。
一艘来自大英帝国的老式邮轮停在了一处港口。
数千名技术人员从船舱中鱼贯而出。
为了节省成本,邱胖子给一艘邮轮中使劲塞人,导致乘客乘坐体验非常差,吃不好,睡觉也不好,再加上还要学习汉语,此时这群人一个个全部都是头晕目眩的。
“上车。”
刚歇口气,一队战士就走了过来,让他们列队上车。
“该死的,就不能让我们休息会?”
史密斯骂骂咧咧,但也不敢不听话,而是老老实实的跟着指挥。
他们可是战争劳工,虽然中间加了一个技术,但依旧是劳工,而这群人,可是士兵,还是持枪的,一看那气势,就是经历过实战的战士。
这群人是真的敢而且能直接击毙他们的。
不过,显然不是所有人都和史密斯一样,有逼数,知道自己是几根葱,队伍中,有五个人高马大的络腮胡顿时大叫起来,要求这个,要求那个,不给就不走。
一开始,那些战士都很礼貌,语气很和蔼。
这让几个络腮胡更是嚣张,挥舞着粗壮的胳膊语气越来越蛮横,有的还要求轿子来抬,有的甚至开始推怂起来。
但三轮好话之后,气氛陡然一变,队伍中走出五个战士,接着就是一阵喀嚓声,五个络腮胡壮汉脸死死贴在地上,同时,手铐也拷在了他们被反扣在背后的手。
“抗议···”
似乎有人嘴还不服,想要继续抗议,但面对刺刀以及上膛的步枪,顿时老实下来。
五人被压上一辆黑漆漆的卡车,然后驶向远处,经过这事,所有人都老实下来,低着头,默默跟着走,十分听从命令。
一行人走了差不多十分钟,就来到了一处公路上。
沥青铺设的路面十分平整,笔直的延伸向远处,在公路边停放着数十辆客车组成的庞大车队。
依托于二代卡车技术制造的客车。
同型号柴油发动机和变速箱,非承重底盘,加上客车的外壳,以及空调就是一辆闪亮的客车。
是的,这辆最新的客车内部装了空调。
计划中,目前全力新建的工业区将有两种主力产品,一种是卡车,各种型号卡车,一种是客车,十五六座到四十多座在内的各种卡车,满足未来根据地人们出行和运货的需求,补充铁路无法抵达的小县城区域。
“先上车,我们先去参观一下博物馆。”
领头的一位连长咧着嘴,笑的格外开心,笑容中满是期待。
他有些好奇,这群大不列颠人,看到那些原本在大英帝国博物馆的东西时候,会是什么表情,为此,他甚至花了重金购买了一台相机以及十卷胶卷。
“博物馆?去博物馆干嘛?”
史密斯一愣,完全不清楚这是什么打算。
按照常理,对方应该继续给他们下马威,让他们这群依旧沉浸在昔日日不落帝国荣光里面的破产户明白现实,方便今后管理。
第四十七章 先从边角开始点火
史密斯等人抵达博物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下车。”
随着手持步枪的押车战士声音,一群英国佬纷纷从睡梦中醒过来。
呵···
听到陌生而熟悉的汉语,史密斯迷迷糊糊间睁开眼,打了个呵欠,伸了个懒腰,突然间,一股冷意袭来,宛如十月晚秋,让他瞬间清醒,他这才发现,身上的衣服随着他的懒腰掉在了地上。
捡起衣物,重新裹在身上,史密斯下意识的看一眼头顶散发着冷气的空调出风口。
现在是七月,是这边最热的一段时间,再加上近期天天大太阳,他们下船的时候,热的是大汗淋漓,以至于他一度怀疑,那五个蠢货被揍的那么惨,也和天气有关。
炎热天气人更加暴躁。
但此时的客车内,却是一片凉爽,甚至可以说是冷,就像十月时节的威尔士,气温只有十多度,一切都是因为头顶上的空调出风口。
在客车上装空调,还这么凉快?
以至于他们都舒舒服服的睡着了。
史密斯忍不住吞了吞喉咙,表情震惊。
作为双料工程师,而且是相对高薪的职业,他对空调很了解,因为战前,国内曾经有人想把空调装在列车上,但最后不了了之了。
原因有两个。
一是当前的空调体积太大,能耗太高,一般只能用于大型商场,工厂,或者邮轮,当然,他们那艘乘坐的邮轮是没有空调的。
二是太贵了。
空调可是真不便宜,有很多人想降低价格,将空调铺设到普通民众家里,虽然欧洲不需要,但热带地区,美国等地区夏天很需要,这很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但截止目前为止,没有人成功。
而现在,他在一辆客车上看到了,甚至制冷效果还非常好,
一开始,他以为是特殊对待,为了他们这些技术人员,这些客车是专门定制的,防止水土不服,生病成为累赘,但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辆同类型的客车,少说也有几百辆,都有空调。
显然,车载空调在这里十分常见。
也就是说,对方已经掌握了空调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工业生产的能力。
“果然这里技术很先进。”
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估摸着,未来世界上的空调业务,会被人家霸占了。
一路走来,这里给他的感觉很别扭。
道路周围普遍都是老旧破的房屋,有些砖石都外漏,盖的烧制成的青砖瓦,甚至有些茅草屋,街道也破破烂烂,满是落后的气息。
但在这落后的气息之间,却时不时能见到新建的新式多层住宅,精美高层建筑,以及平整笔直宽阔的多车道沥青公路,马路,人行道,电线也有条不紊的建设起来。
很显然,他们正在迅速摆脱落后。
不过哪怕完成改造的街道,依旧保留了不少之前的建筑,与新建的建筑,街道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广阔的先进未来完美结合。
摆脱落后拥抱未来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忘记过去,否定过去。
“这里有一群聪明、睿智、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
史密斯心里闪过一个念头。
起身,他有些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客车。
虽然在客车上一度感觉冷,甚至寒意,但在七月的炎热天气,尤其是经历过马六甲热带的六月的史密斯,却从这些凉意甚至寒意中感受到一股格外的内心舒畅。
窗外烈日炎炎,窗内凉爽甚至是寒冷,剧烈的反差所形成的刺激,让他十分不舍。
离开客车,落地的一瞬间热浪袭来,这种不舍更加强烈。
跟着卫兵向前走了百来米,此时已经是傍晚,一栋建筑映入视野中。
钢筋水泥,琉璃瓷瓦,雕梁画柱,霓虹灯光环绕,古朴的中国风与现代科技气息完美的结合,展现出一股别样的美。
博物馆三个大字在灯光下美轮美奂。
“到底来这里看什么?”
史密斯又回到了最开始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他们的第一站,是博物馆?
和他一样疑惑的人不少,毕竟来到这里的,都是技术人才,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在社会摸爬滚打过一段时间,智商并不低。
走进博物馆,穿过走廊,一间展厅内的东西瞬间吸引了史密斯的全部目光。
“拿着玫瑰花的少女。”
“萨顿胡头盔。”
他张大最嘴巴,看着这些熟悉的展品,目瞪口呆。
他身边,很多来自日不落的技术人员也纷纷同样表情,张大嘴巴,目瞪口呆。
在这间展厅门口,一位连长举着手里的照相机,一顿猛烈拍摄,第二天,这些照片便出现在了根据地报的版面上。
甚至后面的课本上。
······
同一时间。
美利坚,白宫。
“已经安排好了。”
一位西装便衣的人正在向富兰克林汇报,他语气十分自信:
“我们在东南亚地区有相当深厚的影响力,那边的‘土著’显然更加相信我们,哪怕是内陆地区的,土著们为了‘独立’‘自由’会非常愿意反抗侵略者。”
“而他们的影响力只局限于沿海地区,对于内陆的影响,甚至还比不上小鬼子。”
“不错。”
总统先生笑了起来。
既然打算全面动手,自然不会只有给小鬼子物资和武器这一招。
美利坚在东南亚经营那么多年,底蕴厚着呢,区区几年时间,小鬼子是无法清除的。
他这一次,要给对面制造一大摊烂泥潭,只要他们还对周围感兴趣,就必然会彻底陷进去,无法自拔,如果对方能学小鬼子,那就最好不过了。
治安战,尤其是有强国提供物资支援,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头疼。
······
斯里巴加湾。
这里既是一个海湾,也是一个城市。
其位于南海以南,曾母暗沙以东,被誉为东方威利斯,因为凹形海湾的存在,这里也是一个非常适合作为一个港口,不够水深较浅,无法停泊巨轮。
而这里,也是非常著名的华侨聚集地。
在鬼子联合舰队被干翻之后,在第一艘远洋护航舰抵达之后,这里也迎来了大变样。
虽然只是一艘排水量一千五百吨的远洋护卫舰,只有一门125舰炮,两门40高炮,还有几枚线导鱼雷,水兵都不满员,但所有人都知道,时代变了。
这里换主人了。
自然而然的,有些人也终于能挺直腰杆了,可以大大方方的走在阳光下。
很短的时间内,各种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商场里逐渐出现了来自根据地各种商品,商业开始逐渐繁荣,港口开始修缮,一座能停泊万吨巨轮的港口迅速建立起来。
那些被鬼子占领的地方,鬼子被赶走,一部分有了新驻军,还有一部分则是被返还给当地武装。
然后,一个月前,一艘由南洋华人驾驶的,巨大的万吨轮抵达,虽然是散装船,这里的基础设施还无法满足集装箱轮的停泊,但一万吨来自根据地的各种商品,还是极大的引爆了这里的商业。
只是这一次,这里格外安静。
日本人当年已经那么可怕了,那么,这些赶走日本人的人必然更加可怕,土著或许思想顽固,狂妄自大,但绝对不是没脑子。
尤其是被日本人教训过之后。
今天,又一艘新的万吨轮抵达了这里,依旧是散装轮,是一家来自根据地的航运公司。
作为最大的岛屿,这里人口众多,资源众多,有很多国内需要的资源,所以对于开拓这里的市场,赵政委很上心。
不过因为时间短暂,鬼子搜刮的那些资源中,除了一些锡矿、橡胶外,其余的都不需要,而己方需要的又需要一定时间开发。
这个时间至少是一两年。
所以目前主要集中在这里建设基础设施,以及调教。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脑子,尤其是懒惰,贪婪,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人的鼓动,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但蠢货也很多。
“有人闹事?”
港口驻地,段鹏正在百无聊赖的耍着枪花,特战小队扩充,分为三个部队,段鹏因为水性好,负责水面部队——海豹!
因为这里十分重要,以及以前局势非常不妙,所以团部把他派到了这里。
根据命令,他来这里是立威的。
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总不能随随便便找茬吧,虽然也可以,但终究干的不带劲,而且部队纪律还在哪里的,这东西随着部队的扩张,执行的一点也没有放松。
“对。”
汇报的战士说道:
“前天,有好几家商铺遭到抢劫,还出现了人员伤亡,虽然抓捕到了动手的一伙武装分子,但只有一部分,而且动手的只是一群亡命之徒,而经过调查,他们背后有人支持。”
“刚才,已经找到了背后那伙人,其中还有美国人。”
虽然在这里经常受到欺负,但扎根这么多年,情报方面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哪?”
段鹏站了起来,拿上了他那杆最新式的自动步枪。
“这里。”
汇报的战士指了指地图上的一点。
段鹏目测了一下距离:
“哟呵,距离一七十多公里,还是热带密林山区,只有狭窄的山路沟通,这是看准了我们影响力只在海岸边么?!”
段鹏眉头一挑。
因为时间问题,部队